2022咸阳十件民生实事公布(咸阳市政府新闻)
1.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建成核酸检测中心,日检测量增加4万管、80万人份。为11个县市配备移动核酸检测车、方舱实验室。实施市传染病医院能力提升项目。启动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市卫健委
2.提升教育基础设施水平
完成咸阳全市70所县城以上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6970个。改善全市12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设施、辅助用房、教学仪器设备条件。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3.提高医保和医疗服务能力
实施咸阳市中医医院及彬州市、武功县、旬邑县、淳化县等县市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工程,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建成13个县市区“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信息化平台。开展院外疾病免费预防、筛查等40万人次以上。
降低群众就医门槛,统筹区外异地备案人员住院起付金由2000元下调至1500元,未办理分级诊疗、转院及备案人员住院起付金由3000元下调至2500元;降低全市参保患者住院起付标准,市级统筹地区三级医院住院起付金由1500元下调至1200元,城乡居民市级统筹地区二级以下医院住院起付金分别下调至650元、220元和160元,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医保局
4.改善空气质量
建成主城区西区集中供热清洁替代工程、东区应急燃气热源项目。关闭或转型城区中心点外延25公里范围内12家砖瓦粘土企业;实施冀东海德堡、乾县海螺、礼泉海螺、陕西声威建材4家水泥生产企业脱硝、收尘等节能环保设施改造,降低水泥行业污染排放。建成咸阳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市区工地扬尘智慧监测平台、生物质禁烧监控系统,建成69个镇办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供热燃气中心、市工信局
5.加强饮水安全
解决19万城乡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开工建设引汉济渭咸阳北塬城乡供水工程,加快亭口水库及输配水工程建设,持续推进蚂蚁沟水库、王家咀水库建设。实施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105个,筑牢水安全屏障。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经开区管委会
6.推进乡村建设
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2.7万座。建成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村30个。分类实施生活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危房改造、公益岗位等12大类3600个民生项目。
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
7.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提升改造主城区老旧小区50个。改造主城区东明街、仪凤南街等11个背街小巷。建成主城区民生路、渭阳中路等10处10.2公里雨污分流工程。完成主城区郑国路、光明路、文林路等易涝积水点改造。升级主城区重点路段、十字路口信号控制系统40个,进一步缓解城市拥堵。新增主城区停车位5600个、充电桩834个,解决群众“停车难、充电难”问题。
责任单位:市高新区管委会、市经开区管委会、市住建局、市城市执法局、市公安局、市城投公司
8.关爱“一老一小一困”
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返贫致贫人口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50%,各段支付比例均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年度支付限额。为4万名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康复托养服务。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增加普惠托位1000个。新增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0个,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100户以上。
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市卫健委
9.着力稳就业促增收
落实失业、工伤保险降费和稳岗返还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到20万元、中小微企业提高到100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亿元以上,直接扶持创业2500人以上,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实施“技能咸阳”行动,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以上。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10.保障食品安全
启动乾县、彬州市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建成40个镇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监管站,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在咸阳全市60家农贸市场开展以蔬菜类、水产品类和肉类为主的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141个,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
公路:截止2003年底,咸阳境内公路总里程4297.399公里,公路密度为42.1公里/百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咸阳共拥有客货运输车辆16185辆,其中客车4758辆(班线车1955辆,出租车2803辆),货车11427辆,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3464万人次、237963万人次、2003万吨、177447万吨。咸阳共拥有客运站16个,其中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6个,分布在咸阳市区、礼泉、永寿、彬县、泾阳、三原,其余均为三、四级客运站。
铁路:咸阳车务段管辖陇海线、咸铜和西户支线共计163公里上的20个车站,2002年,完成货物发送量281.76万吨,旅客发送量163万人次,运输总收入26658.5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5%,创车务段历史最好水平。 咸阳市2013年生产总值1860.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44亿元,增长4.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0%;第二产业增加值1076.17亿元,增长16.5%,占57.8%;第三产业增加值468.78亿元,增长10.7%,占2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769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为6087美元。咸阳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达到110.4亿元,比2012年增加17.7亿元。
2013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44.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8%,比2012年提高0.8%。 2013年粮食种植面积598.23万亩,比2012年下降0.4%。其中,夏粮336.29万亩,下降1.8%;秋粮261.93万亩,增长1.6%。棉花种植2807亩,下降26.3%。油料种植36.63万亩,增长2.7%。蔬菜种植134.44万亩,增长2.8%。
2013年粮食总产189.43万吨,比2012年减少10.8万吨,减产5.4%。其中,夏粮产量88.91万吨,减产13.4%;秋粮产量100.52万吨,增产3.1%。其中,主要粮食产品中,小麦产量88.78万吨,减产13.4%;玉米产量96.42万吨,增产4.2%。全年棉花产量130吨,比上年减产32.3%;油料产量4.15万吨,减产11.1%;蔬菜产量387.28万吨,增产5.2%。
2013年果园面积达到415.98万亩,比2012年增长1.1%。其中,苹果面积321.57万亩,增长0.8%。果园挂果面积349.83万亩,增长6.9%。水果产量545.8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苹果产量453.87万吨。
2013年肉类总产量21.38万吨,比2012年增长4.34%。其中,猪肉产量15.96万吨,增长4.7%;牛肉产量1.44万吨,增长0.4%;羊肉产量1.06万吨,增长5.0%;禽肉产量16494吨,增长1.6%。年末生猪存栏206.53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生猪出栏223.2万头,增长5.0%。禽蛋产量11.22万吨,增长4.6%。奶类产量79.06万吨,增长6.0%。其中,牛奶产量68.58万吨,增长5.7%。
当年造林42.52万亩,零星(四旁)植树1216万株,新育苗4.66万亩,苗木产量8479万株,成林抚育作业13.2万亩。
2013年水产品产量8899吨,比上年增长0.8%。 2013年咸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925.67亿元,比2012年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4.97亿元,增长18.7%。
2013年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2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33.0亿元,比2012年增长16.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261.7亿元,增长15.4%;集体企业55.19亿元,下降1.5%;股份合作企业12.69亿元,增长25.5%;股份制企业1896.9亿元,增长1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08.67亿元,增长20.0%;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97.85亿元,增长37.9%。轻工业767.69亿元,增长24.7%;重工业1865.3亿元,增长13.7%。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七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2469.5亿元,比2012年增长15.3%。其中,能化工业1091.49亿元,增长7.2%;装备制造工业511.39亿元,增长19.6%;食品工业409.67亿元,增长27.6%;建材工业109.65亿元,增长31.0%;医药工业106.54亿元,增长11.5%;纺织服装工业108.29亿元,增长18.8%;电子工业51.48亿元,增长24.0%。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35个大类行业中30个比上年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234.94亿元,增长31.0%;纺织业产值91.64亿元,增长15.5%;通用设备制造业142.63亿元,增长19.0%;专用设备制造业81.26亿元,增长13.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76.6亿元,增长17.6%。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产值904.02亿元,比2012年增长9.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7.52亿元,增长48.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36.39亿元,下降6.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67.37亿元,增长29.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5.31亿元,增长38.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31.95亿元,增长10.7%;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316.12亿元,下降6.4%。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54.08亿元,比2012年增长16.1%;利润总额274.18亿元,增长16.1%;税金总额170.97亿元,增长3.2%。
2013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50.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6%。咸阳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86户,比2012年增加1户;累计总产值516.7亿元,比2012年增长13.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02.2亿元,增长4.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905.9亿元,增长17.3%。咸阳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31.8万平方米,增长17.7%。其中,新开工面积1176.2万平方米,增长3.7%。 2013年咸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68亿元,比2012年增长15.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87.08亿元,增长23.7%。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7.27亿元,比2012年增长1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2.41亿元,增长11.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7.51亿元,增长12.2%;商品零售402.17亿元,增长15.8%。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163.5亿元,增长27.3%。其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2.3%、家具类增长95.6%、建筑及装潢类增长25.0%、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增长66.2%、日用品类增长26.6%,五金、电料类增长24.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1.8%,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2.2%,汽车类增长31.2%。
201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海关口径)6.0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39.9%。其中,出口4.78亿美元,增长28.1%;进口1.27亿美元,增长114.4%。
引进合同项目303个,合同引进资金2332亿元,到位资金708.1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个,当年实际使用外资7561万美元。
2013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0.0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8.0%;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增长21.5%。其中,接待境外旅游者11.8万人次,创外汇收入0.74亿美元。咸阳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
2013年邮电业务总量30.98亿元,比2012年增长12.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64亿元,增长25.7%;电信业务总量28.34亿元,增长11.5%。年末咸阳电话用户达488.02万户,比52012年增长1.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58.42万户,下降2.2%;移动电话用户429.6万户,增长2.3%。移动电话中的3G用户135.65万户,增长93.1%。电话普及率达到98.7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56.83万户,增长7.8%。
2013年末咸阳金融机构人民币(不含外资)各项存款余额1811.67亿元,比2012年增长15.4%;比年初新增241.17亿元,同比增加5.85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148.19亿元,比2012年增长17.0%;比年初新增166.61亿元,同比增加11.2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62.4亿元,比2012年增长18.0%;比年初新增116.31亿元,同比多增11.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36.63亿元,比2012年增长22.5%,比年初新增43.43亿元,同比增加10.72亿元;中长期贷款499.72亿元,比2012年增长18.2%,比年初新增76.91亿元,同比增加6.71亿元。金融存贷比为42.1%,比2012年提高1%。
咸阳市2013年保险主体机构36家,其中产险公司19家,寿险公司17家。全年保险保费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66亿元,增长25.0%;寿险保费收入34.54亿元,增长8.5%。全年保险业机构支付各类赔(给)付款13.15亿元,赔(给)付率为28.5%,比2012年度提高4.9%。其中,财险赔付5.73亿元,赔付率为49.2%,比2012年度提高1%;寿险赔(给)付7.42亿元,其中长期险给付7.04亿元,给付率22.9%,比上年提高7%,短期险赔付0.37亿元赔付率22.3%,比2012年降低6.1%。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8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