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山养殖方法
1、选择土壤。青石山所需的营养与水分,大部分都需要在土壤内吸取,因此养殖所用的土壤必须是优质的营养土,而且要疏松透气性佳。
2、定期浇水。青石山属于多肉植物,因此比较耐干旱,在养殖过程中可隔7天浇1次水,遇到阴雨天气可以不用浇,浇水的时候,也要避免盆内出现积水。
3、适宜温度。青石山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遮阳,避免植株出现晒伤的现象,冬季只要温度不低于5℃就可以安全越冬。在北方进行养殖,可以在气候寒冷的时间段将其移到空调室避寒。
4、充足光照。青石山属于全日照植物,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给予充足的光照,养殖地点尽量选择露空的庭院或房顶,当然窗台也可以进行养殖。
5、合理施肥。在青石山生长期间,要进行适当的施肥,期间可每隔15天施1次豆饼肥,为避免盆土出现酸化,可以用50克生石灰兑水2斤进行搅拌,然后去掉沉淀物后来浇青石山。
6、及时换盆。青石山生长比较迅速,一般养殖1-2年就要换1次盆,时间可以选择在4-5月份或者9月份,在换盆前3天不可浇水,换盆后3天就可浇水,并要等待15天后才可进行施肥。
最好在草棚里引种蝈蝈。我不是北京的人,不过我找电脑电脑上说有。我的QQ是:516585857
自清代时起,皇宫内外的官宦人家都喜爱聆听蝈蝈清脆的叫声,特别是在冬季里。每逢雪季,他们都要聚集在一处,把各自的蝈蝈摆放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边赏雪,一边享受蝈蝈悦耳的歌声。这个习俗历经百年延至今日,如今竟成了平民百姓们冬日里的一大乐事。
说起冬天养蝈蝈,寇金宝老先生要算是其中最正宗的一脉了,100多年以来,寇家积累了不少饲养蝈蝈的经验,并且代代相传直至今日。寇先生告诉记者,凡是能在冬天饲养的蝈蝈,一般都是经过人工繁殖培育出来的。每年的8月至9月底,寇先生都要前往山区收购一大批成年的母蝈蝈(也叫驴驹,尾部有一根长长的产卵管,无翅,不会鸣叫),带回饲养基地,交配后,在土中产卵。10月初,新孵出的幼虫最需要精心的照顾,它们一般吃一些涂裹了黄豆粉的胡萝卜,环境温度和日晒量都会影响到蝈蝈将来的颜色和体形。这些幼虫到了11月初,基本上结束蜕变,进入成虫期。简单地说,成年蝈蝈根据颜色、体形,大约分为四个品种:青色的叫做“山青”,在它不动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蜡制品似的鲜艳、清亮;黑色(或深咖啡色)的叫做“铁蝈蝈”;类似枯草颜色的叫做“草白”;另一种纯绿色的叫做“绿蝈蝈”。这些成年蝈蝈基本上属于肉食动物,饲养者可以每天喂它们一些“面包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382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