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畜禽防疫质量的措施
摘 要:面对复杂的动物疫情形势,按免疫程序对动物进行免疫注射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动物防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影响畜禽防疫质量的实际问题。文章在分析当前禽兽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禽兽防疫质量的相关措施,为禽兽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防疫;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48-02
当前,我国动物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养殖业发展并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按免疫程序对动物进行免疫注射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关键。近年来,各级政府进行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强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了动物防疫效果,但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存在影响畜禽防疫质量的诸多因素,如疫苗的保存与使用、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素质等,亟需进一步加以解决,提高畜禽防疫质量,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
1 影响畜禽防疫质量的因素
1.1 疫苗保存方面存在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县镇一级的畜牧兽医站均未建立用于保存疫苗专用的冷库,用于保存疫苗的设备只有一台冰箱,然而冰箱的贮存空间有限,只能满足部分需要低温保存的疫苗,多数需要在2~8 ℃冷藏保存的疫苗只能常温存放在仓库里。存放时间过长,难以保证疫苗的质量。
1.2 疫苗存在问题
有的养殖户使用的疫苗不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而是从非法渠道购买的,这样就很容易购买到假疫苗;有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在注射疫苗时,不仔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误把过期疫苗用于免疫注射,因此,起不到应有的免疫作用。
1.3 疫苗的使用不当
1.3.1 注射部位不正确
例如,要求肌肉注射的疫苗,由于注射部位不准确,误把疫苗注射到了脂肪里,影响了疫苗的吸收,从而影响了疫苗的免疫效果。
1.3.2 注射剂量不足
某些疫苗如禽流感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不同周龄(月龄)的畜禽,要求免疫的剂量各不相同,有的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了省事或为了减小疫苗的反应,畜禽无论大小,均用最低免疫剂量,不严格按照畜禽的生长周龄或月龄进行免疫,因此造成某些畜禽的免疫剂量不足,起不到疫苗应有的保护作用。
1.3.3 擅自改变疫苗的免疫途径
有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疫过程中把要求肌肉注射的疫苗改为皮下注射,把要求皮下注射的疫苗改为肌肉注射、口服等,影响了免疫效果。
1.3.4 给一种畜禽同时注射多种疫苗,造成疫苗间互相干扰
随着国家对畜禽疫病要求进行强制免疫的疫病种类逐年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防疫任务也在逐年加重,有的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了减少工作量,在防疫中同时给一种动物注射多种疫苗,造成疫苗间互相干扰,产生免疫抑制,致使免疫失败。
1.4 种毒问题
免疫病种的细菌或病毒发生了变异,致使免疫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5 饲养管理存在问题
有的养殖户为了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长期给动物饲喂一些抗菌素类或抗病毒类添加剂,即使是给动物接种了疫苗也不停喂一定的时间,同样造成疫苗免疫抑制,影响免疫质量。
1.6 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质量难保证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工资偏低,每月仅有300元,年轻、懂防疫技术的人员很难吸收到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中。现有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大部分是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前的村兽医,他们工作仍然以家庭生产为主或“医”促“防”,致使防疫工作难以开展,免疫质量难以保证。
2 提高畜禽免疫质量的对策措施
2.1 加强基层防疫体系的冷链建设
应尽快为乡(镇)一级的兽医站建立起专门为保存疫苗使用的冷库,保证所有县级按指标任务下发的疫苗(即要求强制免疫的疫苗)都能够得到按规定要求的温度保存。此外,村级动物防疫员应配备保存疫苗专用的冰箱、冷藏箱等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保管再到使用都能保存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温度里,从而保证了疫苗的生物学效价。
2.2 规范免疫操作,严把免疫质量关
2.2.1 免疫器械及药品的准备
在给动物实施免疫前应准备充足的针头、消毒药和抗过敏药品,免疫所用的器械如注射器、针头、止血钳等应清洗干净煮沸消毒15 min,备用。
2.2.2 疫苗的准备与稀释
冷藏保存的疫苗可以摇匀常温存放30 min待疫苗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后使用,疫苗开启后应该当天用,隔日报废,如口蹄疫疫苗;低温冷冻保存的疫苗需要用专用的稀释液稀释后方可使用,如猪瘟脾淋苗(脾淋源)。一般疫苗稀释好后应在4 h内尽快用完。
2.2.3 免疫畜禽的选择
在给动物实施免疫时,应选择健康的畜禽进行免疫。免疫前应首先向畜主询问畜禽近期的健康情况,并仔细观察畜禽的精神状态,例如在给猪实施免疫时,凡是体质瘦弱的僵猪,或是精神萎靡的带病猪以及怀孕后期的母猪,均不宜进行疫苗注射。
2.2.4 畜禽的保定以及注射部位的选择
在给畜禽进行免疫注射时,应先让畜主保定好畜禽后再进行免疫注射,以保证注射部位的准确和注射剂量的足够。特别是在给大牲畜免疫注射时,更要注意人畜安全以免发生意外,造成人畜受伤和经济损失。注射部位的选择因不同畜禽而异,例如家禽的肌肉注射部位在胸大肌,猪的肌肉注射部位为臂头肌。不论给哪种畜禽做免疫注射,注射部位一定要准确,注射剂量一定要足,一定要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免疫注射。例如禽流感疫苗3周龄以下的鸡每羽注射0.3 ml,3~5周龄的鸡每羽注射0.4 ml,5周龄以上的鸡每羽注射0.5 ml。要求肌肉注射的疫苗,要避免将疫苗注射到脂肪里或皮下,以免影响动物机体对疫苗的吸收而造成免疫失败。
2.2.5 免疫的实施
在免疫过程中不论对哪种动物进行免疫注射,一颗针头只能注射1次,用过报废,以免造成动物疫病间的交叉感染。疫苗的抽取要用专用的针头,严禁用注射过动物的针头抽取疫苗,以免造成疫苗污染。在防疫工作中,需要同时为几种动物进行疫苗注射时,注射器要严格区分,1支注射器只能抽取一种疫苗,不要混用。如需要给1头牲畜接种几种不同的疫苗时,应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各种疫苗的免疫注射应有一定的间隔期(间隔期一般在7 d以上),以免造成疫苗间互相干扰,产生免疫抑制。
2.2.6 用剩疫苗的处理
当天的防疫工作结束后,注射器中剩余的疫苗应抽回疫苗瓶内,不要随便将疫苗喷洒掉,开封用剩的疫苗要集中收回处理,不可乱扔,以免造成人为扩散疫源。整个阶段的防疫工作结束后,已开封剩余的疫苗应逐瓶倒入消毒锅内,煮沸30 min后再作处理。疫苗空瓶塑料的可以焚烧处理,玻璃的可用5%的大碱水清洗后处理。
2.3 加强饲养管理
免疫注射后的畜禽应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畜禽免疫力,畜禽在接受疫苗注射前7 d和疫苗注射后7 d内,应当停喂一切含有抗菌素、抗病毒和激素类的添加剂,以免产生免疫抑制。
2.4 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2.4.1 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工作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必将越来越严格,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知识、技术、技能和与防疫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培训,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促畜禽免疫质量的提高。
2.4.2 合理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稳定基层防疫队伍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和主体力量,这支队伍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基层防疫体系的稳定和动物防疫质量。各地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数量和工资补贴难以达到上级部门的要求,原则上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降低现有村级防疫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资补助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并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使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到防疫工作上来,防疫质量才能真正有保证。
2.4.3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和工作考核制度。一是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掌握选用条件,严格选用程序,严把进入关,将条件较优秀的人员吸收到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中;二是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收入挂钩,充分发挥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
3 结束语
总之,动物防疫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因此,政府应注重管理力度的加强,运行机制的创新,强化防疫监督执法,提高防疫队伍素质,确保免疫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动物防疫质量,减少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以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季永琴,李启成,吴英,柴兆军.浅谈规模化养殖业中提高防疫质量的综合措施[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03).
[2]王玉梅.浅谈提高畜禽生产性能预防疾病的措施[J].农家科技,2011(S1).
(编辑:尤俊丽)
How to Improve the Disease Prevention Quality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eng Xinping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complex animal epidemic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immunization program on animal immuniz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recent years,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work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epidemic prevention.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of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work,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measure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work carried out.
Key words: livestock and poultry; disease prevention; quality; measures
畜牧养殖小区的问题及措施论文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1
2016年1—4月份王石凹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区畜产品安全监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安全监管工作部署,坚持以防为主,长效监管的原则,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从源头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4个月来,监管责任和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监督抽检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进一步消除,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将4个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宣传培训工作
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顺利进行,我办广泛宣传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监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我办通过入户的形式来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为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训方面,我们主要做好生产经营者培训工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警钟长鸣。通过专家授课、法律法规业务培训、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提高他们的主体责任意识,对自己的一切生产行为负总责。与此同时还签订了养殖场畜禽质量安全承诺书11份,要求所有从事畜牧业生产各个经营户生产有记录、管理有制度、监管有记录、产品有流向,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
二、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
1、养殖环节专项整治。养殖环节重点抓监管,制定了规模养殖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并实行了补免周制度,对养殖环节实行了分级管理,即大型养殖企业由经济综合服务站站长负责,一般规模养殖户由兽医人员监管,散养户由村级防疫员负责,每两月监管1次。监管过程中依照监管标准,一一对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瘦肉精专项整治。根据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我们深入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在巩固以往成果的基础上,优化管理手段,创新工作模式,制定了《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专项整治以饲料、兽药经营单位、生猪规模养殖场户、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为主要对象,以开展全面排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加工、销售使用瘦肉精系违禁药物行为。
3、我办档案管理工作
千头万绪的工作离不开档案资料的整理,档案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日常工作的条理和细节。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借鉴兄弟单位经验,结合我办实际,我们下大力气规范我办档案工作,设立专人专柜,事无巨细地将所办理的事情整理归档,通过档案全面反应办理过程,力求做到零失误。
4个月来,我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益于区畜牧站的正确指导,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办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形势任务越来严峻繁重,摆在我们目前的新课题更加复杂,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够战胜艰难险阻,确保我办工作万无一失。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2为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解决影响农产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规范市场秩序,全面提升全乡农产品安全水平。我乡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要求深入全面开展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地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县级领导部门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按照“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乡党委、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XX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熊峻、乡长毛艳燕任组长,分管农业副乡长关世杰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农业工作的乡干部和各村支部书记任成员。按照文件要求,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由分管农业的领导亲自抓,每个村都落实了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络人员,而且要求必须做好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积极做好信息收集并按时上报。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安全氛围
举办培训班,提高群众农产品安全意识。目前已组织4次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乡、村监管员,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农资经营户负责人,菜农、果农、养殖户等共计600余人,重点培训了法律法规、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农药管理使用知识等内容。发放明白纸等宣传材料700余份,悬挂标语、横幅5条,粉刷墙体宣传标语60余平方米。建立了群防群治机制,公布2部举报电话,在各村发放,鼓励群众举报,一经查实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奖励。在全乡范围内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到家喻户晓,营造安全氛围。
三、加强监督,确保生产源头的安全
严格防控动物疫病。按照“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平时补防”的防控策略,突出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和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综合防控工作,做到应免尽免。严格落实强制免疫、监测预警、消毒灭源、应急处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今年上半年无害化处理病死猪22头,无害化处理病死羊11头。
检查种养殖过程中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情况,督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建立产品生产记录,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进货查验和销售档案记录。
认真做好三品一标申报工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工作。及时上报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信息和相关资料。
四、下半年工作
下半年我乡将继续坚持在上级各部门的.领导之下,在农业局农产品质量监管股的指导和要求下认真开展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工作。力争全乡今年没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乡农产品质量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3为了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根据市局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XXX畜牧局于8月份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重点排查对象及内容。
养殖及活畜收购贩运环节,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销售病死畜禽、自配料中不按规定添加饲料添加剂和药物添加剂,不执行休药期、运输过程注射沙丁胺醇保水增重的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经营环节,非法添加违禁物质、无证收购经营运输生鲜乳、不合格生鲜乳处理的企业;屠宰环节,收购和屠宰病死畜禽,宰前使用沙丁胺醇等违禁物质的;饲料兽药生产环节,生产假劣兽药饲料等违法添加饲料和药物添加剂,不按照兽药GMP、GSP规范生产经营的企业等。
二、排查工落到实处,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从源头入手,集中力量对我辖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户)及收购贩运环节、屠宰环节、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等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排查。我们采取分片包干的制度,由XXX副所长和XXX副所长带队,XXXX逐户、逐场、逐点进行排查,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此次排查工作落到实效。
监督养殖场(户)要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进场排查时检查养殖场(户)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对病死畜禽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严格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有效防范动物疫病传播,确保从源头上抓好畜禽安全。
对养殖各个环节进行检查。一是检查存栏量、是否使用违禁药物、是否做到出栏必报检、抽检饲料是否合格等。二是严把“瘦肉精”检测关。检疫人员除每天对待宰生猪按照2%—5%的比例进行“瘦肉精”监督抽检外,还督促屠宰厂(场)开展自检,做好检测记录,已经确认“瘦肉精”检测呈现阳性,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截止目前,共出动900人次,车辆150车次,养殖场户1600个次,兽药生产经营企业75人次,饲料生产经营企业34人次,“瘦肉精”检测600批次,经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下发整改通知书3份,查办案件3起。此次集中排查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畜牧养殖小区的问题及措施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整理的畜牧养殖小区的问题及措施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近年来,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畜牧养殖改变了以前家庭院落的养殖方式,开始畜牧养殖小区化,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畜牧养殖小区的缺陷与问题,使它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限制。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化措施,给畜牧养殖小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养殖小区;问题;规范化措施
随着畜牧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小区的方法日益受到企业的推广,已在很多地区普遍应用,这种新型的养殖小区的方式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养殖更加专业化,实现农村畜牧业的优化发展。然而畜牧养殖小区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只有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才能真正全面提高畜牧养殖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1畜牧养殖小区存在的问题
1.1养殖小区规划选址不合理
养殖小区开始建设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出现了布局规划的不合理的问题,并且小区的规模大小不一,划分不合理,出现家禽混乱,活动不受限制。另外,在选址上,有的养殖场首先注重自己的利益,将其建立在交通便利、方便运输的公路两侧,大搞“形象工程”。由于这种选址方式,养殖场受到各种交通噪音,人流量多的影响,使家禽的日常生活与繁殖发生了改变,影响了家禽的生活环境,降低了家禽的生活质量,同时家禽一旦出现传染病,极易扩散传播给附近的人群,是很大的健康隐患。还有的养殖场选址在郊外,靠近水泥厂化工厂等污染工厂,工厂极易污染周边的水源与牧草,会使家禽受到污染引发疾病。除此之外,一些传统家养的养殖就近将小区建在村落附近的湿地,这种方式不利于排水,并且环境湿冷,很可能会发生疫病。
1.2养殖小区管理不规范
养殖小区建立起来以后,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因此在管理上很不规范,小区内的各种事务缺乏管理人员协调组织,使小区的各个环节得不到联系,很多养殖小区独立自营发展,并且小区内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生产秩序混乱,整体的发展水平较低,导致销售量下降,综合效益没有得到提升。
1.3养殖小区设施不健全
养殖小区缺乏投资,基础设施不健全。特别表现在防疫设施上,小区不仅防疫制度不完善,而且缺少防疫人员,对家禽的卫生情况掉以轻心,家禽不按时接种疫苗和清理消毒,降低了家禽的防疫能力,给禽疫的产生提供可能性。家禽非正常死亡后,它们的尸体也得不到正确的消毒处理,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瘟疫。家禽的粪便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1.4养殖小区家禽品种杂,数量少
养殖小区还存在品种繁杂,品种多却数量少的问题,实际上只有单一品种大规模养殖才能更好地实现养殖小区的.发展。另外,饲养户之间缺少联系,独立自营,使生产规模得不到扩充,难以规模化专业化,使销量日益下降,经济效益也随之下降。
2畜牧养殖小区规范化措施
2.1合理选址与布局
养殖小区的正确选址,合理布局非常重要,这需要专业人员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建议,考虑好各方面如水源、饲料、交通、防疫等各方面的问题。尽量选择在干净、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同时要远离人群,利用人烟罕至的野外荒地,减少经济开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各个方面要做到与家禽的生活习性相一致,为家禽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2加强管理,健全制度
养殖小区要加强管理,首先要引进优秀的管理人员,并且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小区组织品种引进,选择有质量保障的饲料,做好各种防疫措施,对饲养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并且联系各饲养主,加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对产品进行安全检测与销售,帮助养殖户寻找买家与商机等,为小区提供全面的服务。小区还应建立起严格的消毒制度,将各项检测落到实处,一旦检测不合理,需立刻申报管理部门,因此必须做好防疫工作,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与惩罚力度。使养殖小区实现生态经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3大力投入资金,增加基础设施
养殖小区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各种基础设施,特别要对防疫设施进行配置,建立检疫解剖室、疾病诊断治疗室和疾病隔离区,同时引入专业的技术人员、防疫人员,保证各种家禽的定期消毒检查,病死家禽的无害化处理以及家禽的粪便处理,阻止疫情的产生与传播。因此,国家应在此方面增加扶持政策,为农村养殖小区提供更加先进的防疫设备,帮助养殖户更好的经营。
2.4增加单一品种数量,规模化养殖
养殖小区引起新品种时,应进行市场调查,主要引进市场需求高、被群众广泛接受,受群众欢迎、容易饲养、适应当地的环境的品种,并且增加引入该品种的数量,形成大规模经营,使经营趋向规模化。经营主之间应实现信息开放,团结合作,提高品种的销量,实现互利共赢,提高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畜牧养殖小区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之下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才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完善各项制度,保证家禽的健康,确保产品的质量。加强管理,从全方面出发,从各方面考虑,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兼顾经济与环境,使畜牧养殖小区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443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