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鱼的雅称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8 05:54:14
鱼在中国古代中的别称有"鳍”和“鳞"、鲲”等。
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著有《鲒埼亭集》一书,书中有不少题咏浙东海产的诗,这些诗提到的海产品有不少名称都很怪。
比如把蟛蜞蟹叫作“拥剑”,把淡菜叫作“东海夫人”,把沙蛤叫作“新妇臂”,还有一种贝类叫“西施舌”,有一种鱼叫“郎君鱼”,不知指何物。
古人称墨鱼为算袋鱼,对此也有个传说。秦始皇当政时,曾东巡到浙东沿海。古时候,有权有势的人身边常系有一个盛墨的袋,以便写字算账时取用,这个袋就叫算袋。秦始皇东巡到海边,不小心把算袋遗落在海里。
皇帝身边带过的算袋非同一般,它是有灵性的,掉进海里便变成了墨鱼,故而墨鱼肚子里藏有一包墨,它那长长的触须就是系在秦始皇腰间的带子。古人把墨鱼叫作算袋鱼源出于此。
扩展资料:
“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我国民俗岁末祭祖中讲究供鱼,取年年有余鱼之吉利,则是对鱼的一种图腾崇拜。
鱼的造型、纹路,以及鱼鳞、鱼尾巴的造型和纹路,在中国传统首饰中应用的很多,不仅生动有趣,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并且寓意美好,是吉庆、富裕、夫妻恩爱、爱情幸福、前途美好和幸运的象征。
鱼儿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又迎合了中国传统多子多福的、人丁旺盛的幸福生活期盼。鱼儿离不开水的自然现象又是鱼水之欢的情感表达,寄托了男女情深、夫妻恩爱、伉俪美满的情意。
相传汉代有鲤鱼跃上龙门的神话故事,据说鲤鱼跃上龙门就可以变化成龙升上天。这就寄托了人们渴望生活的质变飞跃、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成为美好前途和幸运的象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44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