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制定草原放牧策略的科学意义

有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和促进草原农牧民的生活改善。

制定草原放牧策略的科学意义

1、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草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它不仅是重要的草地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科学制定草原放牧策略,可以避免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防止草原退化和沙漠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态安全。

2、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草原畜牧业是草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草原放牧策略的制定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制定草原放牧策略,可以避免过度放牧、草原荒漠化和生态破坏,保证草原的可持续利用。

3、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草原放牧策略的制定可以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科学制定草原放牧策略,可以提高草原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4、促进草原农牧民的生活改善:草原放牧策略的制定可以促进草原农牧民的生活改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科学制定草原放牧策略,可以提高草原农牧民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他们的收入和就业机会,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

畜牧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畜牧业产业体系的组成

国家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永久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1、意义: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民膳食结构;为部分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繁荣农村市场;创造外汇收入,提高国际间的竞争力;进一步完善畜牧产品结构,提高畜产品质量。2、存在的问题:食粮禽畜占比较大,食草禽畜占比较小;牧草的发展、利用与牲畜的发展不适应;牲畜群中,母畜的占比较小,牲畜群的发展周期过长。

一、畜牧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1、意义

(1)可以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民膳食结构,有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2)可以为部分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同时繁荣农村市场。

(3)可以创造外汇收入,提高国际间的竞争力。

(4)可以进一步完善畜牧产品结构,提高畜产品质量。

2、畜牧业内部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食粮禽畜占比较大,而食草禽畜占比较小。

(2)牧草的发展、利用与牲畜的发展不适应,部分地区只重视扩大牲畜饲养规模,不重视牧草的利用以及种植。

(3)在牲畜群中,母畜的占比较小,牲畜群的发展周期过长(母畜在牲畜群中的占比在40%以上,方能保证牲畜群发展周期正常)。

二、畜牧业产业体系的组成

畜牧业产业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1、畜牧业整体特征

主要包括大牲畜、生猪、家禽等动物的存栏、出栏、单产等养殖情况。

2、畜牧业和种植业之间的联系

畜牧业是仅次于种植业的第二大部门,二者互补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关系(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而畜牧业产生的粪便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3、畜牧业内部产业结构

畜牧业根据饲养牲畜的不同,可以细分为生猪产业、肉牛产业、肉羊产业、奶牛产业、蛋鸡产业、肉鸡产业、肉兔产业、蜂产业等(可以看成畜牧业产业体系的横向结构)。

4、畜牧业纵向融合程度

侧重于养殖环节的狭义畜牧业,与产前、产后等相关产业(比如养殖机械设备、兽药、饲料等支持产业以及畜产品屠宰加工、制造、批发零售业等)的纵向融合程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45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