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养殖到底可不可以
金蝉咱们很多朋友都听过,但是敢吃的人却是少数。其实金蝉营养价值比较高,偶尔尝试也是很好的。那么金蝉养殖到底可不可以?一起来看看吧!
一、金蝉养殖到底可不可以
金蝉养殖是可行的。除了野生金蝉,现在有很多的人工养殖金蝉面世。人工养殖的金蝉价格相对低一些,但购买比较方便。
二、野生金蝉和养殖金蝉的区别
1、市面上目前金蝉的零售价格在一元一个左右,饭店加工好的价格要贵上一些。而商家反馈,人工养殖的金蝉,通常要比野生的价格低上一些。而且销量也没有野生的好卖,人们认为野生的口感会好上一些,虽然价格贵上一些,但是人们更愿意去选择野生的金蝉。
2、不管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金蝉,生活习性没有多大的区别。即使人工养殖的金蝉,也是散养在果园内,以树体的根部汁液为生,那些说人工养殖用饲料的,也真的是让人脑洞大开眼界。
3、其实影响金蝉的口感,主要取决于滋生金蝉的树体品种,金蝉主要以吸收树体根茎的汁液成长,从卵到虫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有些金蝉品种甚至需要8~10年甚至坑啊浪。更长的时间才能破土而出。所以不同种类的树种,会影响金蝉的口感和味道。
关于金蝉的相关问题今天就给您总结整理到这儿了,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骗局遭揭露,农户被骗600多万元,这虫子养不了,别再踩坑
养殖金蝉一般需要2-3年左右才能出土,适当增加树木的密度(或进行恒温养殖)可缩短其养殖周期。金蝉完成幼虫阶段的整个发育过程后,成熟的幼虫一般会在5月份下旬至8月份中下旬从土壤中钻出,并爬向灌木枝条或杂草茎杆等处,用前足上面的刺固定于树皮或枝叶上,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
一、养殖金蝉多久能出土
温馨提示:金蝉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1、金蝉通常需要养殖2-3年左右才能出土,如果想缩短其养殖周期,可适当增加树木的密度,或进行恒温养殖(此方式需要投入较多资金,不利于大批养殖)。
2、当金蝉完成幼虫阶段的整个发育过程后,成熟的幼虫一般会在5月份下旬至8月份中下旬钻出地面,并爬至灌木枝条、杂草的茎杆等位置,然后用爪和前足上面的刺固定于树皮、枝叶上,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
3、成虫的出现高峰期一般为6月份中旬至7月份中旬,成虫羽化后经过20天左右就会交尾、产卵,开始产卵通常为6月份下旬,6月底至8月份下旬为产卵盛期,9月份中旬至10月份上旬为产卵末期,或在10月份上旬结束产卵。
二、养殖金蝉需要办理什么证
1、所需证件
养殖金蝉一般需要办理工商营业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件。
2、其他条件
(1)树种
养殖用的树种以杨树、苹果树、杏树、柳树、榆树等品种为宜。
(2)土地
透气性越好的地块越适宜养殖金蝉,养殖前可观察周边的林地里面是否有野生金蝉,如果有则基本可以断定能够养殖。
(3)种源
种源可以自采,也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
(4)管理
养殖过程中要培育好树种,促使根系正常生长,这样才能为金蝉提供充足的食物。
以前特种养殖项目是很多农民的选择,因为缺少竞争,往往能成为创收的突破口,也有一些养殖户凭借其暴富。但随着市场越来越透明,养殖的人越来越多,特种养殖也成了不良商家行骗的高发区,由于这些特殊养殖项目,懂的人少,商贩说啥也只能听着,能不能养活,最后卖给谁,都有不确定性。直到2020年的“禁野令”出现之后,行骗的养殖项目也只是部分消失了而已,虫子类养殖仍是有很多坑人的。
前两年竹虫的养殖,从被普遍看好,到被认定为有害物种,也才2年左右的时间,大批农户家中养殖的所谓“竹虫”不得不被无害化处理掉,赔的血本无归。而始作俑者是一些种苗企业缺乏对竹虫种苗的认知,只为了谋利,而农户们看到别人养殖成功,获得很好的收益而心动,踩了坑。
如今除了虫子类的养殖,其他养殖项目基本都上了名单,能不能养,需要什么资质都很明了,所以虫子类养殖缺乏严密监督,就成了诈骗重灾区,比如这两年宣传很火的蛋白虫养殖项目。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湖北孝感有一从事“蛋白虫养殖回购”的诈骗团伙被抓了,一些养殖户合计被骗了600多万元,受害人涉及江西、河南、湖北等多个省份。这个养殖骗局的套路也被揭露,先告诉养殖户,该公司能提供蛋白虫种苗,等养成功了还包回收,以得到养殖户的信任。
在明知无法养活的情况下,将种苗售卖给养殖户,之后再让养殖户购买营养液、消毒液等用品,再次从中获利,最后养殖户妥妥的养殖失败,或品质不达标。然后该公司以产品不合格等原因,拒绝收购并将养殖户拉黑,拒绝联系,让养殖户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
其实这种套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以前特种养殖百花齐放的时候,很多养殖户也是难辨真伪,即使是真正有市场需求的蚯蚓、蝎子、蜈蚣等养殖项目,也存在骗局。只是现在的重灾区来到了虫子类养殖,像金蝉、豆虫、蝗虫、黑水虻等已有成功先例,确确实实有市场需求的,也不能掉以轻心。何况蛋白虫这种听着高大上,却不知道市场需求在哪里的,就更不能轻易听信种苗商家的话术了。
据了解,蛋白虫并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哪怕养殖成功,也是找不到可以销售出去的渠道,种苗商家自然是知道这一点,所以只要让蛋白虫养殖失败,他们“包回收”的承诺也就不用兑现了。在种苗商家宣传的时候,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即使是想去参观养殖成功的案例,也是没有的,而关于75天的养殖周期,以及40-80元/公斤的回收价格,都是为了吸引养殖户投入的噱头而已。
所以,蛋白虫的养殖,哪怕存在成功的可能性,在种苗商家眼里也是不允许,所以有问题的种苗,配上不正确的养殖技术,既能多卖些消耗品赚更多,也能保证极低的养殖成功率,对于种苗商家才是双赢的局面。这期间,养殖户只有花钱和被牵着鼻子走的份,自己也很难找到销售渠道,从而挣脱种苗商家构造的陷阱里。
由此可见,对于这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项目,农户不要轻易相信,如果真这么好赚,那市场上的相关产品早就泛滥了,天上掉馅饼的时候,很少会只出现在你面前。还是需要多加了解,别被那些铺天盖地的宣传蒙蔽了双眼,能看到成功案例,并且明确销售渠道或市场需求,才是可以尝试的,但也仅仅只是尝试,对于种苗和养殖技术等方面,也要深入了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46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