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机构

蔬菜花卉研究分院承担蔬菜、花卉等新品种的研育、示范、推广工作。现有员工2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3,正高职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和省政府特贴专家1人,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东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3人,科研力量雄厚。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机构

蔬菜花卉分院以建院之初确定的“攻关战略、跟踪战略、示范战略”为指针,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1998年以来,获市长特别奖1项;“哈菜豆系列”为国家“九·五”重点推广项目;“将军油豆”被列为国家“十·五”重点推广计划;省良种化工程中标4项;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品种18个;引进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达57个;获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获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各1项。分院党支部连续几年被市农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原名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71年,是一所集科研、开发、教学、服务于一体的市级科研机构。2005年并入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主要从事水产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土著鱼类的养殖与繁殖、鱼类疫病防疫、濒危物种救护等,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10项获国家、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现有职工42人,其中研究员4人、高级工程师6人,设有鱼类生理生态研究室、鱼类疫病研究室、鱼类营养研究室、遗传育种研究室以及两个中心、四个基地(冷水性鱼类研究中心、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太平湖大眼狮鲈保种基地、木兰香磨山湖白鲑保种基地、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与教学研究基地、哈尔滨市鱼类生态科普基地)。

冷水性鱼类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冷水性鱼类及土著鱼类的研究与开发,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主要负责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濒危物种的救治与再利用。2002年成立以来,共救治、放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史施鲟成鱼70尾,其中亲鱼两尾,鱼卵50万粒,鱼苗29万尾,10厘米长幼鱼10.3万尾。为黑龙江濒危物种的保护做出了贡献,为建立哈尔滨区域农科教中心奠定了基础。 农业教育分院现有员工15人,其中副高职7人,硕士研究生3人,拥有专兼职教师20余人。

农业教育分院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哈尔滨市农业成人中专职业教育;承担哈尔滨市各类农业干部培训;承担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教育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承担哈尔滨市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开展与省内农业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学历+技能”型人才的工作。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资源丰富,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近几年,先后举办了多期乡镇长培训班、农民科技“领头羊”培训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并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和培训农民,为我院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我院还与东北农业大学、省市电大等高校开展多层次学历教育工作。截止目前,我院共培养中专生30,000余人,大专生2,000余人,本科生150余人,培养“学历+技能”型人才600余人,培训农技人员2万余人。是哈尔滨市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省农工职院、双城畜牧兽医学校的实训基地,为哈尔滨市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粮食经济作物研究分院现有员工42人,其中正高职1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7人,享受省政府特贴专家1人,省劳模1人,“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

该分院重点开展了玉米、水稻、大豆等粮经作物新品种和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的研究、示范工作。

近几年,先后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国家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国家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部的“哈尔滨市优质粮饲兼用玉米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等项目。在“整合战略、产业化战略、标准化战略”的指引下,各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审定玉米新品种2个,取得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权3个。自主研究完成了多种植物水培、基质培的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示范;蝴蝶兰、非洲菊、紫罗兰、草莓等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开发;蔬菜与花卉的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示范与开发;现代设施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参与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进步类)”各一项。 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现有员工10人,其中正高职1人,副高职3人,硕士研究生1人。

目前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哈尔滨市农村发展现状和特点,在农村发展战略规划、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及时准确地发布农村经济信息、国内外农业发展动态、“三农”问题的新观点、新思路;介绍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信息服务。

近年来,承担了市科委、市农委、市计委等部门的重点课题研究任务,完成论文和研究报告百余篇,其中有39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省、市优秀科研成果奖。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分院成立于2005年,在市农委、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科技局、财政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分院各位同志3年多的共同努力,现已形成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并能承担部分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畜牧科研部门。

自成立以来,分院重点研究牧草育种、饲料加工及家畜品种改良等工作,先后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批准三项.先后与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正清和乳业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完成科研攻关项目。并完成市委、市农委安排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建,社会调研等工作。配合有关单位组织的科技下乡、支农、扶农等工作。

分院现有研究员1人、享受研究员级待遇高级畜牧师1人、助理畜牧师2人,现代化养殖场一座。在市农委、院党委的领导下,分院遵循“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创新一点点”的口号,逐步提高科研能力,服务哈尔滨市畜牧业,为我市的畜牧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海南育种中心现有固定人员2人,常年在海南工作。每年接待蔬菜和粮食经济作物南繁加代科技人员10-15人。

海南育种中心的职责是:负责南繁基地的日常管理和基本建设;负责南繁专家公寓的建设和日常管理;负责接送南繁科技人员;负责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办理相关事宜的审批手续;负责农科院驻海南办事处的日常管理;负责接待到海南视察的各级领导和院考察团。 农业机械化研究分院原名哈尔滨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立于1974年,是一所集科研、开发、生产、推广于一体的市级公益性科研机构,2010年12月并入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主要在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以研发新型农机具为主,为农牧业生产提供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行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有关法规、制度、条例等提供专业技术依据。

现有职工4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6人。内设农机化研究室、综合技术研究室、设施农业研究室、农副产品加工研究室、信息资料研究室、科研管理科、综合办公室(下设生产试制车间)、财务科等8个专业职能科室。成立三十多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省、市重点科研攻关项目60多项,其中30多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30多项,锻炼和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专业技术较强的科技队伍。近年来,农机化分院在联合整地机技术、水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谷物干燥技术、玉米收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多项突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养殖公司的经营范围,畜牧养殖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前有狼,后有虎。用这句话来形容如今的养猪业,是再合适不过。前有大量进口猪肉威胁,后面有低迷猪价拉后腿。从去年国庆之后,养猪人一直都在赔钱,那些说亏损只是一时的散户,也都早早转卖猪圈,出门打工了。当下,195万吨进口肉来袭,猪价连跌数月,畜牧养殖每头生猪亏损200多?农业往后又该何去何从呢?

01

生猪行情早知道

当前,国内猪均价为7.05元/斤,与昨日相比有小幅回涨,但涨幅不大,还有一个星期就到五一了,短期看来,消费旺季效应逐步显现,五一猪价会有小幅回涨,但整体涨幅不会太大,这主要还是受牛猪压栏多,市场上猪肉供应充足,天气转暖,生猪饲养难度增加,亏损加剧,成本压力等多方面利空影响,所以,想要猪价大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02

195万吨进口肉来袭

据海关总署统计,3月我国进口肉为65.3万吨,从1月份到现在,我国总计进口肉为195.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出28.6万吨。

当下,国内畜牧市场行情低迷,猪价连跌数月,养殖户每头生猪至少亏损200元,这样的环境下,为何还要大批量的进口猪肉,给国内生鲜肉施压呢?这主要因为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因为进口猪肉成本低。我国进口猪肉来源地较为分散,其中包括欧盟、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地。这些地方猪肉的产出比较廉价,而且,自从我国加入WYO后,对猪肉的关税进一步下调至12%,综合到港成本,逢低进口也是一种政策。

第二,因为我国非洲猪瘟过后,生猪产能恢复较慢,那时候进口猪肉的数量便开始直线上涨。虽然目前我国生猪产能已经恢复正常区间,但是,面对国内多元化的需求,进口猪肉仍有市场。同时,一些企业和国外猪肉也有长期固定的订单输出,所以才造成进口猪肉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国的现象。

03

农业后市如何

国内生猪产能饱和,又逢进口猪肉携卷风雪而来,农业后市又该何去何从呢?当前,生猪存栏同比增长2%,猪肉产量同比增长1.9%。从去年开始,能繁母猪的数量一直都在增长,而这些增长在后续生猪出栏的时候就会得到体现。

而今年第一季度,生猪价格整体比较偏低,更方便屠企分割入库,储备冻肉。这样一来,就算养猪人熬到了金九银十,猪价要大涨,也会被进口猪肉,冻肉等拉扯,从而限制大涨幅度。那么,你看好今年生猪行情么?一起来聊一聊吧?

经营范围参考一:商品猪、仔猪、畜牧机械生产、种猪、咨询服务家禽养殖以及销售(种禽除外)。经营范围参考二:生产销售有机肥、畜禽养殖以及产品销售和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经营批发。经营范围参考三:生产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销售广西三黄鸡、养殖销售鸡、销售饲料、销售机械。

一、养殖公司的经营范围

1、经营范围参考一

(1)种猪(仅限分支机构经营)、商品猪、仔猪、畜牧机械生产、销售种猪技术。

(2)咨询服务家禽养殖以及销售(种禽除外,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而且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同意后才可开展)。

2、经营范围参考二

畜禽养殖以及产品销售和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经营批发、零售预包装食、生产销售有机肥,这些经营范围也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同意后才能开展。

3、经营范围参考三

(1)生产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销售广西三黄鸡、广西麻鸡父母代种鸡、种苗、生产种蛋。

(2)养殖销售鸡和猪、销售饲料、销售机械、收购粮食、销售货物、生产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运输普通货物。

二、畜牧养殖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1、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1)只有满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才能领取《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比如养殖场的位置和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同时还要有处理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感染疾病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以及清洗消毒设施设备和专业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

(2)满足条件后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通常养殖户只有拿到《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后,才能凭借此证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2、环评手续

(1)环评手续需要向当地环保局申请,而且养殖项目不同,提供的材料也不同。

(2)如果养殖项目涉及水土保持,需出具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涉及农田保护区的项目,要出具农业、国土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涉及水生动物保护,要出具渔政主管部门意见;涉及自然保护区,要出具林业主管部门意见。

3、经营许可证

如果养殖种畜禽,还需办理经营许可证,首先需要经过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再上报给农业部进行核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47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