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树木种植业科目怎么设

一、科目设置

树木种植业科目怎么设

种植业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实际耗用的自产或外购的种子、种苗、肥料、地膜、农药等,发生时直接计入种植业的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种植业生产人员的工资、工资性津贴、奖金、福利费等,包括机械作业人员的人工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种植业的生产成本。) 机械作业费(是指生产过程中进行耕、耙、播种、施肥、中耕、除草、喷药等机械作业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如燃料和润滑油、修理用零部件,农机具折旧费、农机具修理费等。有航空作业的种植业,还包括航空作业费。能够区分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机械作业费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不能区分可采用一定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其他直接费。是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机械作业费以外的其他直接费用,如灌溉费、抽水机灌溉作业费、运输费等。发生时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是指应摊销、分配计入各种植业产品的间接费用。 以上所有二级科目设置部门核算,核算部门设置为甘草、大麦、甜菜等,如有多种农作物可设置多个部门,避免新增一类产品就需重复设置一次二级科目。设置太多可以会造成做账混乱。 制造费用(一级科目):按需要设置多个二级科目,如折旧费、修理费等科目,需分摊的费用记入此科目。月底按一定分配标准结转至种植业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此科目也设置部门核算,而核算部门则设置为种植业,年底按一定分配标准转入种植业各种农产品成本之中。种植业部门设置结构图: 种植业 甘草 大麦 甜菜 ……年底结转时: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玉米等 贷:种植业生产成本—玉米等外销及自用情况的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玉米等(外销时) 借:原材料—玉米等(自用时)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玉米等 畜牧业账务处理及科目设置 在对畜牧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时,可以结合其生产过程进行账户设计,以完整反映其生产经营过程。 一、基础科目设置 首先设置一级科目:畜牧业生产成本。 (一)农作物生长过程 (按种植业账务处理) 畜牧养殖业为了减少饲料外购成本,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玉米、小麦。为核算自行栽培的玉米、小麦等在收获前发生的种子费、农药、化肥、人工等费用,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小麦、玉米收获后或收获前直接作为养牛饲料,如秸秆作养牛饲料,在“原材料”科目中核算,按玉米、小麦等设置明细账。若收获后直接对外出售,在“农产品”科目中核算。 (二)饲料加工过程 设置二级科目饲料 为核算饲料加工过程中耗用黄豆、玉米、小麦等及发生的人工费等,设置“生产成本”账户。为核算饲料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仓房、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劳保费、修理费、水电等间接费,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 (1)领用饲料加工原材料时 借:畜牧业生产成本——饲料 贷:原材料——黄豆等 (2)发生修理费、折旧费时 借:制造费用——XX 车间 贷:原材料——机物料消耗 累计折旧 (3)期末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饲料 贷:制造费用——榨油车间 (4)完工入库时 借:原材料——XX 贷:生产成本——饲料 (三)牛群核算 1 “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 本科目核算养牛企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即“基本牛群”,包括产母牛和种公牛,以及待产的成龄牛的原价。 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待产的成龄母牛群 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产母牛和种公牛群” 2 “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 本科目核算养牛企业持有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即“犊 、牛群”“幼牛群”的实际成本。 消耗性生物资产——犊牛群 消耗性生物资产——幼年群 本科目可按牛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种类奶牛和肉牛等和群别等进行明细核算。 3 “养牛业生产成本”科目 本科目核算养牛企业进行养牛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 1为生产“牛奶”的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的饲养费用,由“牛奶”承担的各项生产成本 2为生产肉用“犊牛”的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的饲养费用,肉用“犊牛” 承担的各项生产成本 “幼牛群”承担的各项生产成本。 3“幼牛群”的饲养费用, 本科目分别养牛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4其他相关科目涉及以上主要科目的相关科目有: 1产母牛和种公牛、待产的成龄母牛需要折旧摊销的,可以单独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比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进行处理。 2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比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处理。 3消耗性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比照“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进行处理。 4制造费用共同费用和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这些要按企业生产管理情况确定,比照“制造费用”和“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处理。

公司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生产成本”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表账户。为了具体反映每一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实际生产成本,该两个明细账户可按产品种类进行三级明细核算。 [编辑]生产成本的构成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编辑]生产成本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成本是衡量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企业必须以产品销售收入抵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才能确定盈利,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生产成本的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生产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用生产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只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当期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总和。企业原材料消耗水平,设备利用好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技术水平是否先进等,都会通过生产成本反映出来。换言之,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效果。 [编辑]生产成本核算的要求(一)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为正确计算产品的成本,应划清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一般应划清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2.划清产品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划清本期产品与下期产品应负担的费用界限‘ 4.划清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5.划清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这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都应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费用;负担费用多少,应与受益程度大小成正比。这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 (二)合理选择资产计价方法 合理选择费用分配方法 分配率=某项费用总额/某种分配标准之和 某对象应分配的费用=某对象的分配标准数量x分配率 (三)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对费用进行审核,确定产品成本的核算范围。小企业应正确划分应计人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界限。 2.根据发生的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项费用分配表或费用分配汇总表,据以分配各项费用,并计入成本计算单。 3.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摊销待摊费用和计提预提费用。 将应计人本期的生产费用计人本期。凡应当由本期负担而尚未支出的费用,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生产费用;凡已支出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生产费用,应当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入生产费用。 4.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计算并确定辅助生产的费用或成本,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转入各受益对象的相应账户。 5.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6.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对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最终确定本期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四)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 (1)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 要按产品品种设置基本生产明细帐或成本计算单,帐目中按成本项目设立专栏 生产费用归集 产品成本计算 (2)分批法——以产品批别为成本为计算对象 一般应按订单或产品批别设置基本生产明细帐或成本计算单,帐中按成本项目设专栏。 生产费用的归集 产品成本计算 (3)分步法——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 [编辑]生产成本的会计科目设置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的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编辑]生产成本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企业(农业)进行农业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农业生产成本”科目,并分别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企业(房地产开发)可将本科目改为“5001 开发成本”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三、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产出农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借记“农业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等科目。 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共同负担的费用,借记“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 期(月)末,可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对上述共同负担的费用进行分配,借记“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贷记“农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 应由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负担的费用,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在农产品各品种之间进行分配;如有尚未收获的农产品,还应当在已收获和尚未收获的农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验收入库时,按其实际成本,借记“农产品”科目,贷记本科目(农产品)。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是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那么增值税的账务处理要怎么做?

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1)当月交纳当月的增值税

①一般纳税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②小规模的纳税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企业预缴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增值税的税额怎么计算?

一、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二、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什么是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征收通常包括生产、流通或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基于增值额或价差为计税依据的中性税种,理论上包括农业各个产业领域(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和商业服务业等,或者按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批发、零售与消费各个环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48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