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水库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首先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对于水库而言,城乡供水是发挥水库工程调蓄功能、生态涵养功能的重要体现,更是具有相对稳定现金流的优质经营项目。
2、其次因势利导打造生态渔业产业链,充分利用水库库区良好的水面养殖优势,在保护水库生态环境、不影响水库供水等基本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以渔控草、以渔净水,推动渔业高效益、高品质与高产量均衡发展,打造纯天然、原生态、高品质的渔业高端品牌。
高温期间,蟹塘里怎么调节水?蟹塘里水草很脏,怎样清除?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凡是省内各水域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和植物的亲体、幼体、卵子等,以及赖以繁殖成长的水域环境,都必须按照《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加以保护。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水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宣传和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和本细则。第四条 对下列重要或名贵水生动物和植物应当重点加以保护:
一、鱼类: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鲶鱼、红鳍鲶鱼、鲫鱼、鳜鱼、鲂鱼、鳊鱼、细鳞鱼、哲罗鱼、黄鳝、鲴鱼。
二、食用水生植物类:莲藕、菱角。
三、其他:大鲵(娃娃鱼)、乌龟、鳖。第五条 水生动物的可捕标准:鲤鱼二十八公分,鲫鱼十公分,鳊鱼、团头鲂二十公分,三角鲂二十五公分,哲罗鱼四十公分,细鳞鱼三十五公分,细鳞斜全面鲴二十五公分,鳜鱼二十公分,大鲵五斤,鳖一斤。
人工放养水域的成鱼起水标准:鲤鱼一斤,鲫鱼二两,青、草鱼二斤,鲢、鳙鱼一斤,鳊、鲂鱼八两。
渔获物中小于可捕标准部分的最大比重不得超过百分之十。第六条 各地应当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增殖水产资源。汉中、安康、商洛、榆林地区,在每年鱼类产卵时期,应分别在汉江、丹江、红碱淖海子等江河、湖泊沿岸敷设人工鱼巢;黄河、渭河等流量变化较大的河流,沿河各县、市水产主管部门应组织沿河各公社在夏季河水暴涨暴落之后或枯水期,将滞留在河滩畦洼的幼鱼,采取疏导或扦捕等方法使其进入河流继续生长;各类水库、海子应采取人工投放鱼种、敷设鱼巢、消除敌害、移殖新的鱼类品种及饵料生物等方法,增殖水产资源。第七条 鲤、鲫鱼类在关中、陕南三月末四月初,陕北五月中旬至六月初,水温在摄氏十七度左右时,开始产卵,持续约二至三个月。在此期间,沿主要江河、湖泊各县、市水产主管部门,应在鲤、鲫鱼类集中产卵地段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关中、陕南禁渔期可为三十天到五十天,陕北可为六十天到八十天。
沿秦岭、巴山山区的红鳞鱼、哲罗鱼、大鲵,及汉中地区的草、鲢、鳙、细鳞斜颌鲴的集中产区,在繁殖季节,也应由地、县水产主管部门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第八条 各种主要渔具的最小网眼尺寸:
大拉网、三层刺网、张网(簸箕网)、围网等在敞水区作业的网具,其网目不得小于十公分,取鱼部分的网眼(如囊网)最小为七公分第九条 捕捞小型成熟鱼、虾的小眼网具,只准在沟渠或江河沿岸浅滩地区使用。鱼鹰、滚钩只限于在一般渔具不易进行作业的水域使用,但要经县(市)水产主管部门批准,并严格控制数量,逐步予以淘汰。
今后新发展和生产各种渔具,必须报经地区以上水产主管部门批准。禁止制造和出售不合规定的渔具。第十条 严禁炸鱼、毒鱼、电鱼;严禁偷鱼、抢鱼;禁止在养殖水域钩鱼,严禁在养鱼的塘、库沤麻和洗刷农药器具。第十一条 省内天然水域,均为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管理和使用。跨界水域,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方面协商决定管理单位或指定一方进行管理。人工建造或改造的水域,实行谁建、谁管、谁用的原则。
由国家和集体单位经营,用以从事养殖生产的水域,包括河段、湖泊、水库、塘堰、鱼池等,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侵犯,不准随意围填。第十二条 凡是从事捕劳渔业时间每年达八个月以上者,为专业渔民;农忙务农,农闲捕鱼,捕捞时间为半年以上者,为兼业渔民。
凡国营和集体的专业渔业生产单位专(兼)业渔民及渔船、渔具,都必须向当地水产主管部门申请登记,经批准发证后,方可进行生产。当地水产部门应将已批准发证的名单报省水产主管部门备案。未经批准发证,不论任何单位或个人,一律不准从事捕捞生产。
外省渔民进入我省天然水域或水库捕鱼,必须持有所在省水产主管部门的介绍信,经我省水产主管部门批准,指定场所后方可作业,鱼产品要交当地商业部门收购,并按规定交纳管理费。第十三条 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应根据国家颁发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放射保护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对各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查,凡未达到净化规定要求的,应限期处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一律不得排放。因工业“三废”造成对水产资源危害和损失的,要负责赔偿,并追究企业领导责任。
目前,河蟹养殖产量越来越高,高产养殖所带来的养殖污染将超过蟹塘本身的自净能力,这将严重影响今后池塘养蟹产量、品质、效益的提高,制约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宜兴市杨巷镇地处太湖上游,经济发达,工业、农业、生活和养殖等带来的污染严重影响河蟹养殖水质,杨巷镇17000×667平方米池塘养蟹面积,无法正常换水的就达到12000×667平方米,为此,我们从河蟹养殖可持续发展和水产养殖节水减排的角度入手,探索蟹塘水循环操作技术,来化解池塘养蟹的制约因素,达到河蟹养殖高产高效的目的。2007年开始实施,参加实施的养殖户有 4户,总计面积154×667平方米,成效显著。2009年发展到171户,总面积2351×667平方米,平均667平方米产河蟹89.6kg,青虾32.5kg,一定数量的鲢鳙鱼、鳜鱼等名优品种。667平方米产值7117元,667平方米利润3912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现将其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1 养殖技术 1.1 池塘条件 实施蟹塘都是经多年养殖老塘,中间为田板,四周为深沟,水深1.3~1.8m,平均水深1.4m,池底淤泥深度15~30cm,平均21.3cm。蟹塘周边必须具备蓄水池,蓄水池由各养殖户根据蟹塘及周边条件改造而成,蓄水池形状不限,水深1~2m,总计面积平均占蟹塘面积的15.3%,蓄水池主要作用相当于湿地,通过蟹塘、蓄水池水体交换,净化蟹塘水质,同时是蓄水备用,外河水经蓄水池净化后再注入蟹塘,可有效避免蟹塘误进污水。所有实施塘口水源质量较差,外河水源富营养化或严重老化,偶尔有工业污水流入,蟹塘用水十分困难。冬季蟹塘干池后清除过多的淤泥,淤泥深度控制在10~15cm,淤泥经曝晒、曝冻5~7d后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0kg泼洒,达到改善蟹塘底质和消毒目的。同时整修塘埂,保证蟹塘不渗漏,保持养殖水位。蓄水池要清除淤泥、杂物,并用生石灰100kg/667平方米带水清塘,以杀灭野杂鱼、有害生物、病原体等。 1.2 水草种植、管理和投放活螺蛳 蟹塘苗种放养前种植伊乐藻、黄草,同时根据水草长势,3月份补播适量苦草种子,5月份移栽部分轮叶黑藻,充分发挥各水草的优势,水草面积控制在65%左右。3~5月份水草的茎和叶常附着一些有害藻类及杂物,影响了水草的正常生长,可用EM活力菌等生物制剂泼洒达到清除的效果。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伊乐藻生长过旺的蟹塘,要分期分块用拖刀将伊乐藻头部割掉30cm,每次割掉一块占蟹塘总面积的20%左右,并及时将割掉的水草捞出,每次割掉的水草面积不能过大,每次割草间隔时间不能过长或过小短,间隔时间应掌握在5天左右,这样蟹塘环境、水质在割草期间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保证了养殖期间水草和河蟹的正常生长。分次投放活螺蛳,3月份前投放300kg/667平方米左右,6月份再投放200kg/667平方米左右。蓄水池种植水草品种以苦草、轮叶黑藻为主(以上水草在夏季高温期间生长旺盛,净化水质能力强),四周浅水区再种一些挺水植物,水草面积控制再80%左右;蓄水池螺蛳根据水质净化需要也可分多次投放,一般在夏季,蓄水池螺蛳总量控制在1000kg/667平方米左右,使蓄水池具有了天然湿地的功能。 1.3 苗种放养 选择优质苗种。选择本地产优质蟹种、青虾苗种,搭配放养鲢鳙鱼、鳜鱼等品种。实施面积中,平均放蟹种965只/667平方米,规格155只/kg;青虾11.6kg,规格1255尾/kg;白鲢7.2尾,规格7尾/kg;花鲢5尾,规格6尾/kg;鳜鱼6.5尾,规格200尾/kg。蓄水池667平方米放同样规格的青虾1k左右,白鲢、花鲢各15尾左右,主要作用是用于观察蓄水池水质情况。 1.4 水质调控 水循环操作只是蟹塘与蓄水池进行水交换,蟹塘水质较差需要换水时,可将蓄水池上层水直接注入蟹塘,再将蟹塘底部池水注入蓄水池,二个注水口分别设在蟹塘的对角或对面,为保持蟹塘及蓄水池水位相对稳定,也可将蟹塘、蓄水池水交换同时进行。加注水的处理,选择外河水源较好时段及时将河水注入蓄水池(为了避免工业污水注入,可在外河注水口上游附近设置小网箱,网箱里养一些小鱼虾,观察小鱼虾的活动情况来判断水源是否受到污染,决定是否注水),蓄水池加满水后及时用2× 10E~6漂白粉或30×10E~6生石灰消毒,药性失效后将蓄水池上层清水注入蟹塘,少量底层水排出池外,以维持蟹塘用水。蟹塘水质管理,5月份前,蟹塘以加水为主,平均水深0.4m,池水需有一定的肥度,有利于虾蟹的生长,3月上旬使用高效肥水宝,一些经发酵的有机肥培育肥水,4月中旬使用一次“底质优”1000g/667平方米改良蟹塘底质,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5~9月,5d左右水交换一次,或注水一次,并逐渐提高水位,高温季位达到最高并维持水位,每10~15天用一次生物制剂(EM、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每20天用一次生石灰,每次5~10kg/667平方米,池水透明度控制在50cm左右。蟹池在干池时将部分池水加满蓄水池作为备用水源。蓄水池水质管理,方法与蟹池相同,主要是加强对水草和螺蛳的管理,根据水循环强度及时调整蓄水池螺蛳密度,水草覆盖率控制在80%左右。 1.5 科学使用管道充气增氧机 采用管道充气增氧技术,用旋涡式鼓风机供气,功率配置为0.3kW/667平方米左右,鼓风机直接连接规格为3寸的PV管主管,主管用木桩固定于池塘中央水面上方,高度以不接触水面为宜。支管垂直连接主管,并相互连接,对称均匀分布在主管两侧,支管为PV管,支管间距离6m,支管上每隔3m钻一直径为1.5mm的曝气孔,支管用小桩或水泥砖固定于蟹池底部,并均匀分布于整个蟹池。开动鼓风机,空气经鼓风机压缩后从支管曝气孔喷出,使氧气与池水充分接触达到增氧的目的。4~6月24∶00开机至明晨6∶00,7~10月上旬21∶00开机至明晨7∶00,遇到不正常天气延长开机时间。 1.6 投饵管理 蟹塘养殖期间每天傍晚投喂一次,3~5月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5%以上的颗粒饲料,并搭配投喂部分野杂鱼,7~8月份投喂小麦、玉米、黄豆、粗蛋白含量30%左右的颗粒饲料,9月份开始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粗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到35%以上,确保虾蟹的正常吃食需要。蓄水池一般不投喂饲料。 1.7 病害预防 注重对池塘环境的改善和药物预防,4月上旬和9月下旬各用1次“甲壳宁”全池泼洒以杀灭纤毛虫,4月中旬用二氧化氯0.4×10E~6全池泼洒消毒1次,6、7月份各用二溴海因0.4×10E~6消毒1次。同时通过使用生石灰调节及生物制剂改良,加强对水草的管理,并合理使用增氧机,改善了养殖环境,整个养殖期间没有发生病害。 2 养殖结果 青虾捕捞主要分2期,第1期是5~6月,第2期是9~12月,河蟹、鱼在干池前捕捞。实施面积2351×667平方米,产河蟹210 650kg,平均667平方米产89.6kg,平均规格151g/只;产青虾76408kg,平均667平方米产32.5kg;产鲢鳙鱼17.5kg/667平方米,鳜鱼3.3kg/667平方米。总产值1673.2万元,平均667平方米产值7117元,667平方米利润3912元。 3 分析与讨论 河蟹养殖需要有优良的水质、充足的溶氧、良好的生态环境。大部分地区外河水源质量较差,不能完全依靠用传统的换水方式来改善蟹塘水质,为此,我们实施池塘循环水养蟹技术。蓄水池具有较强的净化水质作用,同时蟹塘合理的水草、螺蛳、鲢鳙鱼,对蟹塘水质的净化作用,加之生物制剂调水和管道充气增氧的作用,蟹塘生态得到良性循环,蟹塘水质、环境保持良好状态,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这对于今后池塘养蟹的可持续发展和水产生产的节水养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蓄水池面积所占蟹塘面积的比例,应根据蟹塘条件、放养密度、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蟹塘条件好,放养密度小,管理水平高,蓄水池面积比例适当小一些,反之要增加蓄水池面积比例,根据目前本项目的实施情况来看,这个比例应掌握在15%~20%的范围比较适宜,既节约了资源又达到了目的,当然,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将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需不断调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6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