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养殖 >

朱蓓薇的教学及研究经历

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食品科学与加工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在辽宁、山东、吉林、内蒙、新疆、西藏、四川、湖北等省实现了产业化,培育了多个国家、省级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创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

朱蓓薇的教学及研究经历

学术社会兼职及荣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食品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辽宁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中国焙烤食品与冷冻食品协会理事、辽宁省食品饮料协会理事;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辽宁省海洋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水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大连市农(水)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辽宁省“攀登学者”,2009年大连“科学与技术功勋奖”获得者;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先进个人、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三八红旗手、辽宁省巾帼发明金奖、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和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编著主要教材

1.《方便食品加工工艺及设备选用手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饮料加工工艺及设备选用手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实用食品加工技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食品工艺学》(副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5.《海珍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

6.《水产品加工工艺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江南大学介绍及专业分析

一、学院简介:

 学院在省内外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学院基层教学科研组织下设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工程系,海洋与水产系和资源与环境系5个系和海洋生物工程研究所,院长为丁德文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寒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家)。

 本科专业和硕士点:拥有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水产养殖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七个本科专业(其中水产养殖学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有水产养殖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海洋生物学、食品科学、捕捞学、渔业资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业推广硕士等7个硕士学位点。

 师资力量:现有正副教授71人,博导5人,硕导6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2人、在读博士生15人。

 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有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应用海洋生物技术),省重点学科(水产养殖、海洋生物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海洋水产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等6个研究所组成。

 产学研和科研实力:学院的科研工作突出,几年来,围绕海洋生物产业研究这个中心开展科研工作,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为省、市地方经济服务,建立了科研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科研项目及经费几年来均位于学校前列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2006年统计我院的科研情况:几年来获得资助各类研究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73项,市级项目107项,总经费达到3400余万元;获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厅市级26项;在各级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109篇,发表SCI、EI∕ISTP刊源及收录的研究论文64篇,学术专著及教材35部;被授权国家专利15项,转让或被采用科研成果18项,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5000万元/年以上。

 对外合作项目和联合培养博士生: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在校内外建立了各种实习基地。

 二、专业设置:

 1、生物科学专业(专业方向:应用生物技术、生态保护、生物教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生物科学人才。

 主干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等。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在生物、制药、环保、卫生、教育等领域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商检等工作。

 2、生物工程专业(专业方向:发酵工程、生物制药、基因工程)

 培养目标: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生化分离技术、发酵设备等。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在生物、制药、环保、食品、卫生、教育等领域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和管理、商检等工作。

 3、生物技术专业(专业方向:植物生物、环境生物、海洋生物)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设备等。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去生物制品、环保、卫生防疫、食检、商检、研究所、生物类企业、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4、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方向:食品加工、海洋生物资源利用、食品安全与质量)

 培养目标: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为食品工业或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商检等单位培养从事生产技术、工艺设计、研究、教学与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食品分析、食品机械与设备、果蔬加工工艺学(食品加工模块)或水产食品原料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模块)或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安全质量模块)等。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在质检、卫检、商检、卫生防疫、外贸、食品类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工作。该专业为浙江省重点扶持专业。

 5、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业方向:食品检验检疫、食品质量控制、食品标准与法规)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营养学、毒理学、免疫学、食品科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食品的原辅料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从事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企业管理和科学研究,并熟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检验、食品毒理学、免疫学、食品安全学、食品质量控制技术、食品质量标准与法规、食品流通学。

 就业去向:食品企业、商检部门、卫生防疫部门、质量监督部门、进出口贸易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等。

 6、水产养殖学专业(专业方向:水产增养殖、环境与病害、营养与饲料)

 培养目标:运用生物科学、化学、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学等的理论和方法,以水产经济动植物为研究对象,培养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的应用、开发、经营管理及研究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该专业为浙江省的水产养殖学科专业,我校也是浙江省水产学科的设有硕士点的单位。

 主干课程:鱼类学、水化学、普通生态学、水生生物学、遗传与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学、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海藻与海藻栽培学、贝类与贝类养殖学和甲壳动物与甲壳动物养殖学等。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从事水产经济动物植物的增养殖生产、经营、科研、教学等相关工作,主要在水产局、水产研究所、海洋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卫生防疫、外贸、科研、教学等部门工作。

 7、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专业方向:渔业资源与行政管理、海洋生物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

 培养目标: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经济动植物增殖、环境检测与保护、海洋与渔业资源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应用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环境学、资源生物学、海洋生物资源评估与管理、普通生态学、海洋学、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生物统计、保护生物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等。

 就业去向:除继续深造考研究生外,主要从事与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相关工作,主要在海洋管理与检测部门、环境监测部门、海洋水产研究部门、水产技术推广站、卫生防疫、外贸、科研和教学等部门工作。

一、介绍:

江南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

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国家特色专业:动画、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工业设计、纺织工程、艺术设计、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技术、物联网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纺织工程、包装工程、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办学地址:江苏省无锡市

历史沿革:

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私立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二、院系设置:

食品学院: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现拥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领域唯一)、 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益生菌与肠道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食品领域唯一)等5个国家级平台,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9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09、2012、2017年连续三轮全国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一,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并在2019、2020年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生物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酿酒工程

为中国发酵工程学科的诞生地,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及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发酵工程学科)中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纺织工程、轻化工程

院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以及工程硕士点1个(纺织工程)。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

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点,材料化学、皮革化学与工程二级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硕士点,以及化学工程、材料工程两个专业硕士点,得到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资助。

物联网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位领域2个:电子信息(控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能源动力(电气工程)。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环境工程、土木工程

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商学院: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工业工程

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MBA)、工程管理(MEM)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理学院: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和数学(一级学科)两个硕士点。

机械工程学院、君远学院:本科专业: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包装工程等

学院设有轻工机械与包装工程博士点(自设),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包装工程硕士点,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农业机械化专业硕士点

设计学院:本科专业:工业设计(全英文)、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美术学(师范)、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设计与工程、表演

目前设有“设计学”一级博士点,设有“设计学”和“美术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以及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型硕士点。

药学院:本科专业:药学、制药工程

学院建有“制药工程与技术”二级学科博士点、“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和“制药工程”专业硕士点。

医学院: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五年)、护理学

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食源性慢性疾病二级博士授权点;建有临床医学(学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术)、护理学(学术及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食源性慢性疾病二级博士授权点;建有临床医学(学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术)、护理学(学术及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人文学院: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音乐学(师范)、舞蹈编导

学院拥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外国语学院:本科专业:英语、日语

学院现有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法学院:本科专业:法学、社会工作

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农村发展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硕士点和轻工信息技术博士点。

学科评估:

轻工技术与工程A+、食品科学与工程A+

设计学A-

控制科学与工程B+、化学工程与技术B+

纺织科学与工程B、软件工程B

马克思主义理论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环境科学与工程B-、美术学B-

教育学C+、机械工程C+、药学C+、工商管理C+

应用经济学C、光学工程C、材料科学与工程C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yz/3_6576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