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七年级第一单元历史思维导

 历史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又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下面我精心整理了七年级第一单元历史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第一单元历史思维导

七年级第一单元历史思维导图欣赏 七年级第一单元历史知识梳理

 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2.北京人的发现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这处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3.北京人的特征

 (1)体质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生活状况: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历史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七年级第一单元历史习题

 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 长江 流域,体现的是 长江流域 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已使用 磨制 石器,种植 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 干栏式 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陶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六千多年,位于 黄河 流域,体现的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已使用 磨制 石器,种植 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住半地穴式 房子;制 陶器(彩陶) ;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渔。

 3、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

 4、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有哪些?

 答: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③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5、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6、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有哪些异同?

 答:相同:它们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们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它们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不同: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房屋结构不同,半坡聚落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聚落住干栏式房屋。

 7、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答: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思维导图

 历史复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运用脸上思维导图。下面我精心整理了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欣赏 七年级上册历史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考试说明:国家的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一、夏朝建立的史实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二、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分封制的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四、商鞅变法

 1。主要内容

 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推行县制,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2。历史作用或影响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1. 原始社会

①旧石器时代(远古时代)---元谋人、北京人(原始人群);山顶洞人

②新石器时代(农耕时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大汶口居民、黄帝尧舜禹时期的居民(氏族公社)

2.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名称距今时间发现地点体形特征生产情况生活情况社会组织

元谋人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约70—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制造工具,把石头打制成石器 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靠狩猎、采集获取食物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万8千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

与现代人基本相似

使用打制石器,但已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用骨针兽皮缝制衣服,织网捕鱼,采集、狩猎;项链、爱美;共同劳动,无贫富贵贱氏族生活,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3.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

居民体质工具用火组织

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木棒、狩猎、采集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与现代人基本相似使用打制石器,但已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用骨针兽皮缝制衣服,织网捕鱼,采集、狩猎;项链、爱美;人工取火氏族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

4.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5. 早期人类结成小群体生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下。

6. 列表归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概况

居民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

时间距今6000年距今五千多年

地域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陕西西安半坡(黄河流域)

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耒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木耒、石刀、箭头、鱼叉、鱼钩)

农作物水稻粟、蔬菜

房屋干栏式

(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半地穴式

(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畜牧饲养猪、狗、水牛饲养猪狗

手工业黑陶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7.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异同

相同:1)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2)都使用磨制石器;3)都开了原始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4)都开始了定居生活。

不同:1)所处地域不同(河姆渡居民处于长江流域,半坡居民处于黄河流域);2)种植作物不同(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3)使用陶器不同(河姆渡居民使用黑陶,半坡居民使用彩陶)。

8. 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半坡原始居民(陕西西安半坡(黄河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大汶口原始居民(山东泰安县大汶口一带,距今四五千年,中晚期的典型器物是原始瓷器。

9.在原始时代,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都是氏族村落遗址。

10. 部落:原始时代的一种社会组织,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氏族组成。

11. 4千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炎帝,姓姜,号神农氏(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黄帝,姓姬,号轩辕氏;九黎族首领蚩尤。

12. 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相当于我国原始社会的大汶口文化中期。

13. 我国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是在禹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14.黄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1)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贡献:距今四五千年,黄帝联合炎帝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炎黄部落结盟,逐渐形成华夏族。

2)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贡献: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编出乐谱。

后人尊他为“人文初祖”。

15. 部落联盟:原始时代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它打破了原来氏族部落的界限,成为地域性的社会组织。

16. 尧舜禹时期实行什么办法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有什么贡献?

实行“禅让制”(是一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推举有德有才的人担任部落首领)。

大禹的贡献:1)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

2)公元前2070年,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0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