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茶树种植方法,育苗技术,怎么施肥,管理技术,病虫害

一、园地选择

茶园气候环境条件适宜于茶树生产,产地环境条件必须符合中国农业行业标准NY 5020规定要求。园地土壤要求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宜选择坡度25?以下山坡地,以坡度3-15度最佳。离水源较近,地下水位在1m以下,排水良好。

茶树种植方法,育苗技术,怎么施肥,管理技术,病虫害

二、园地规划

园地应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统一规划,尤其是道路、排水沟、蓄水沟等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茶园四周植树,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1、道路设置

道路设置要考虑农用物资和鲜叶的运输便利,方便机械化作业,应路路相通,并尽可能利用瘦薄地段建路。机耕道路面宽3~4m;工作道路面宽2.5~3m;步行道路面宽1.0~1.5m。山地茶园每6个~8个梯层设立一横步道,每隔40m~60m设一条与横步道呈“之”形的直步道(坡度25?以下)。

2、排灌系统

排灌系统在于排除积水,纺织冲刷,利于灌溉及蓄水抗旱。

(1)建立防洪沟

在茶园上方和下方与荒山林地或农田交界处分别开设一条深50cm、宽60cm和深40cm、宽50cm的排洪(水)沟,以拦截上方的雨水和防止茶园中水土冲入农田。

(2)建立排灌蓄水沟

在直步行道两侧和横步道上侧开一条深、宽各20cm的排水沟,沟内每隔2m左右开设竹节沟,以减少水土流失。

3、蓄水池

每10~30亩茶园应在机耕道侧旁建造一个容积为5~8立方米的水池,用于蓄水防旱灌溉。

4、防护林带

在分水岭、道路两旁和茶园吃风口处,种植适宜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速生树种,以改善和优化茶园生态环境。

三、园地开垦

1、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cm以上。

2、坡度15?以上坡地,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梯面宽应在1.5m以上,然后开垦。

四、茶树种植

1、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高效的无性系茶树良种。

2、种植时间

春季种植:2月中旬~3月上旬。

秋季种植:10月下旬~11月下旬。

3、种植密度

单条植:行距150cm,株距30cm,每丛茶苗2株~3株,每亩苗数3000~4000株。

双条植:大行距150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每丛茶苗2株,每亩苗数6000株左右。

4、茶园施肥

茶园常用肥料分为有机肥(迟效性农家肥)和无机肥(速效性化学肥)。有机肥一般是经腐熟的土杂肥、栏肥、豆饼、桕子饼、菜子饼和山草等,有机肥主要作基肥用,无机肥主要用作追肥。

5、施肥方法

根际施肥:复合肥、尿素、饼肥实行沟施,在行间开10cm以上深沟,均匀撒入,及时复土。

根外追肥:选择在阴天、傍晚进行树冠叶正反面喷洒。常用浓度:尿素0.3%~0.5%;过磷酸钙0.5%~1.0%;硫酸钾0.5%~1.0%。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

(1)防治要求

保护茶树的正常发育,增强树体的抵抗能力,促进生态平衡,科学使用农药,提高防治效果,控制环境污染,节省工本。

(2)防治方法

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3)防治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蔓延、传播。

合理修剪,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病虫源;加强肥管,健壮树势,增强抗病虫能力。

保护和利用天敌,发挥生物防治作用,以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

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做到及时、准确地防治。

化学防治。一是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控制环境污染,非用药不可的,尽量点治或挑治。二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杀伤力低的药剂,交替使用不同的药剂,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注意喷药质量,减少喷药次数。

茶叶怎么种植方法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树在中国广泛种植。喜温、湿润气候,适宜在20~25℃范围内生长,下面小编就来谈谈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播种方法

在以中、小叶树种为主的地区,主要有单条带种植和双条带种植两种

(1)单株栽植:一般行距1.3-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栽植2-3株,亩用苗2500-4000株。在气温较低或海拔较高的茶区,行距可缩小到1.2-1.3米,丛距可缩小到20厘米左右。

(2)双条种植:在单条种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种植方法。每两株相邻种植,小行距30厘米,大行距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2-3株,亩苗4000-6000株。与单条带种植相比,双条带种植具有完成快、生产快的优点,但同时也保持了今后生产管理的便利性。目前,已逐渐成为北方中小地区的主要种植方式。

种植前整地和基肥施用

茶树能否快速种植,种植后能否保持高产,取决于种植前的深耕和种植前的基肥;栽前深栽不仅加深了土层,直接为茶叶根系的扩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促进了土壤的一系列理化变化,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深作结合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可以在深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种植前未深栽的,必须重新深栽。深耕的要开沟,施基肥。根据快速成园的要求,应分层施用大量的杂肥或稳定肥等有机肥和一定量的磷肥作为基肥。根据多数高产栽培经验,种植前基肥用量不应少于15-25吨,磷肥50-100公斤,结合深耕,分层施于种植沟中。平整地面后,按规定的行距开沟种植

茶叶种子直播

(1)播种时间:南方11月底至次年3月可播种,北方因冻土,应在3月中下旬播种,一般不迟于4月中旬。春播时要注意保存茶叶种子,保持适当的水分含量,防止微生物污染、鼠害和虫害。适宜的贮藏温度为5-7℃℃相对湿度为60%-65%。

(2)分层催芽:催芽能达到早出苗的效果,提高发芽率。浸透的茶籽和湿沙(最好用手拿水)应堆放一层沙和一层茶籽。沙堆高度不宜超过60厘米,否则透气性差,茶叶种子容易腐烂,贮藏20天后,随时检查茶叶种子发芽情况。当一半的茶叶种子露出胚根时,就可以播种了

(3)种植密度和深度:待整地后,应打开种植沟,并浇足水。采用条带式等距穴播,株距25-35cm,每孔3-5粒,播种深度3-5cm,覆盖良好。

(4)加强苗木管理:及时除草、抗旱、防冻、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苗木移栽

(1)移栽期:田间育苗培育的茶苗,应在休眠期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同时,还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避免在干旱、寒冷时期移栽。根据我国茶区气候和生产情况,可在深秋、初冬或早春进行移栽。秋末冬初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这是因为虽然地上生长已经停止,但根系仍在继续生长。茶树幼苗越冬后,根系可在来年春季提前进入正常生长期。但在冬季干旱或严寒地区,最好选择早春,在气温较低、雨量充足的时候,可减少播种后的浇水量和次数。

(2)移栽技术:茶树苗木移栽前,应在要栽的茶园内开沟,沟深约35cm,施基肥,然后在无风阴天摘栽。苗木主根过长,可剪短;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应在苗圃浇水,以减少根系损伤。从外地运来的茶苗,应进行包装、通风、浇水,以提高成活率。黄泥还可以用来蘸茶根,提高茶苗成活率。茶根应伸入茶根内,然后盖紧,防止上紧下松,使泥与茶根紧密结合。如果移栽后连续晴天,一般每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彻底,这样根*土就全湿了。

(3)做好保苗、补苗工作:移栽后,茶树幼苗普遍生长幼弱,根系浅,抗旱性差,要做好保苗工作。一般可以采用秸秆覆盖或浅耕的方式来提高茶树的抗旱能力,秸秆覆盖效果较好,比不覆盖秸秆的茶树幼苗成活率高20%以上。如果出现缺苗,要及时补苗,必须是同龄的茶叶苗,一般就地补种,或用"余苗"补种。补缺的方法和管理与移栽茶苗相同。

(4)及时防治病虫害:由于移栽前后环境发生变化,且苗木早期生长较弱,抗病虫性不强,应加强病虫害防治。

茶树定期修剪

为了保持茶树的旺盛生长,长期保持树冠良好的群体结构,便于经营管理,延长茶树的高产年限,除了加强施肥栽培管理外,还必须进行年度修剪调控。

1、茶园定期修剪

(1)灯光装饰。主要目的是使冠面光滑,使发芽部位相对一致,调节芽数和芽重,控制树高,刺激下一轮茶叶发芽,提高鲜叶质量。光剪深度应根据茶树品种、树龄、气候条件、茶园管理水平、树木活力等因素确定。大树的修剪要浅,只要剪掉3-5厘米。弱树的修剪要重一些,切5-10厘米。重修剪能显著增加单芽重量,但降低芽密度。光剪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密度。修剪应根据茶园的具体情况灵活控制。每年秋末冬初(11月至12月)或隔一年进行轻度修剪。比如,要想在高寒地区培育早春茶,应多采摘春茶,并将轻度修剪推迟到春末夏初(5月下旬)。修剪茶树最好的方法是弧形修剪,这样可以增加茶树的发芽面和采摘面。修剪工具采用绿篱剪(杭州、四川产),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使用电动修剪机(日本配件,杭州组装)。

(2)深修剪。经过几年的修剪和采摘,茶树树冠表面的枝条会变得浓密而稀疏。为了更新采摘面上的枝条,必须进行重修剪而不是轻修剪,这就是深修剪。一般来说,深剪程度是将树冠表面10-15厘米的绿层剪掉,即基本上把上一年留下的枝叶全部剪掉。对于大叶茶树来说,要达到砍下20-30厘米的目的。深修剪对当年产量有一定损失,不宜短时间进行。通常每三年做一次比较合适。贵州省大部分茶区在春茶收获后进行深修剪,将相对减少当年的产量损失,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快速恢复。

2、密植茶园的修剪

密植茶园投产后,大棚已关闭,下部叶片光照较差,茶园采摘面积和生产枝密度保持稳定,增产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为了使茶树芽长得更多更快,必须利用群体顶端的优势,保证芽重,加快新梢生长,增加采摘轮数,从而提高生产力。因此,要尽量减少一年生轻剪对芽的伤害,充分利用秋冬形成的越冬顶芽和上部丰满腋芽的生长优势,实现持续增产。因此,可以采用修剪的方法,即只剪掉鸡爪枝和树冠的长枝。这种修剪方法既能保证芽的数量,又能增加芽的重量。比一般光剪法提早5-7天萌发。春茶可提前10天以上开采,产量可提高20%以上。修剪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进行。也是密植茶园协调个体和群体矛盾的有效手段。经过几年的连续修剪,如果树高增长过快,可以通过深修剪来调整。由于密植茶园的树冠面较大,走道往往连接紧密,影响了茶园的农业生产和通风透光。每年秋冬(或春茶前)可修剪一次。

3、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树从嫩枝到地下的各个部位都会发生病虫害。茶树病虫害种类繁多。据调查,我省茶树病虫害有500多种。其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害虫有:绿叶蝉、茶螨、粉虱、茶象甲、蛾类、茶蛀虫、介壳虫等;病害包括:茶饼病、叶斑病、红叶斑病、炭疽病、白斑病、圆斑病、茶煤病等。

以上是茶叶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农业技术知识,请关注惠农学校!

茶是我们国家最常招待客人的,也是最常见的食用食品。如今,各地都有喜欢喝茶的人。茶对减少脂肪,胃肠道清洁和健康维护具有良好的作用。一般的茶叶树都是怎么种植的?茶树种植有什么技术?

1.全土和耕地

茶树对土壤肥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通常将耕地翻两遍,首先将土地翻10-20厘米,然后释放农家肥土,第二轮深翻40厘米再释放肥料。

2.育苗管理

通常,在幼苗刚开始种植时需要保护其免受冷害,也就是说,在根部添加一些干草或类似物以保持幼苗的温暖和湿润。种植后,一定要彻底浇水,这对于茶树的早期生长非常有利。

3.后期肥料和水的管理

由于根系浅,茶树不能很好地抵抗干旱和涝灾。夏季必须经常加水,但不要从顶部喷水。一般的施肥时间在每次采摘前为3天左右,这有利于新芽的重新生长。

4.日常管理

茶树通常需要除草,但是这里的除草通常是为了清理相对茂盛和较长的相对较大的草。毕竟,数十亩的草无法完全清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1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