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土壤养分特征

海南岛东北部第二环境层,按土壤分布和类型采取了370个土壤样品,用以研究土壤的养分特征。这些样品大部分与用以研究土壤氧化物、微量元素特征的样品处于同一位置的不同深度,分析的项目有全钾、缓效钾、速效钾、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有效磷、有机质、腐殖质、pH值。

土壤养分特征

3.3.1 土壤养分的基本特征

土壤第二环境层养分含量、pH 值特征值见表3.6,其中 为剔除平均值加3倍离差的高含量样品求得的均值。由表可知:土壤第二环境层养分平均含量不高,有机质、全氮平均含量达到四级标准,速效钾、有效磷平均含量达到五级标准,全磷为六级标准,较为缺乏;与第一环境层相比,第二环境层N、P养分含量都较高,其平均值分别是第一环境层的163%和119%,说明土壤第二环境层富集N、P等养分;养分含量的标准离差、变异系数都较大,说明养分在区内分布不均程度较大;第二环境层的pH 值比第一环境层的低,但其平均值都属酸性土壤范围,两环境层只有近海边的少数样品达到碱性土壤标准。

表3.6 海南岛东北部土壤养分特征值及pH值统计表

从土壤养分、pH值聚类分析谱系图(见图3.9)可知,土壤养分可分为3类:全磷与有效磷,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有机质与腐殖质,全钾、缓效钾与速效钾。全氮、有机质、腐殖质关系密切,说明土壤中氮的来源与有机质有关。全氮与铵态氮、硝态氮,全钾与缓效钾、速效钾,全磷与有效磷都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图3.9 海南岛东北部土壤养分聚类分析谱系图

3.3.2 各类土壤的养分及pH 值特征

3.3.2.1 砖红壤

海南岛东北部砖红壤养分、pH 值见表3.7。砖红壤均为酸性土,养分平均值与海南岛砖红壤较为相似,与其他土壤亚类相比,海南岛砖红壤的全钾、全磷、腐殖质、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磷、铵态氮、硝态氮含量高于东北部平均值。砖红壤养分与其母质关系密切:玄武岩砖红壤、花岗岩砖红壤养分含量较高,浅海沉积物砖红壤养分含量最低。全氮、全磷、硝态氮、有机质、腐殖质含量由高至低依次是玄武岩砖红壤、花岗岩砖红壤、砂页岩砖红壤、浅海沉积物砖红壤;速效钾、缓效钾、全钾含量以花岗岩最高,其次为玄武岩砖红壤、砂页岩砖红壤、浅海沉积物砖红壤。

表3.7 海南岛东北部砖红壤养分、pH值统计表

3.3.2.2 **砖红壤

**砖红壤的养分(见表3.8)特征主要是:玄武岩**砖红壤、花岗岩**砖红壤养分含量高,浅海沉积物**砖红壤养分含量最低;与整个海南岛**砖红壤相比,海南岛东北部**砖红壤养分含量较低。

表3.8 海南岛东北部**砖红壤养分、pH值统计表

3.3.2.3 **赤红壤

**赤红壤养分含量中等(见表3.9),但全钾和缓效钾含量较高,分别达到2.68%和1210.5 ×10-6,这与海南岛东北部**赤红壤的母岩绝大部分是花岗岩有关。

表3.9 海南岛东北部**赤红壤养分、pH值统计表

3.3.2.4 基性岩火山灰土、火山灰石质土

这两亚类土养分(见表3.10)丰富,有机质、腐殖质、有效磷、全氮、全磷含量高,虽然全钾含量低,但速效钾、缓效钾含量较高。

表3.10 海南岛东北部基性岩火山灰土、火山灰石质土养分、pH值统计表

3.3.2.5 酸性紫色土

酸性紫色土养分含量(见表3.11),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较高,与海南全岛相比,海南岛东北部酸性紫色土的其他养分均较低。

表3.11 海南岛东北部酸性紫色土养分、pH值统计表

3.3.2.6 冲积土、滨海风沙土、酸性硫酸盐土

冲积土、滨海风沙土、酸性硫酸盐土分布面积较小,所采取分析的样品较少,其养分及pH 值统计见表3.12。

表3.12 海南岛东北部冲积土、滨海风沙土、酸性硫酸盐土养分、pH值统计表

冲积土主要分布于河流阶地和三角洲平原,土壤成壤年龄短,生物作用程度低,养分缺乏,其全氮、有机质、腐殖质含量与海南岛东北部其他土壤相比,含量最低。

滨海风沙土主要分布于滨海阶地,养分含量低,尤其是有机质、腐殖质、全氮,其含量仅高于冲积土。该类土为中性—碱性,pH 值高达9.02,平均7.59,是海南岛东北部唯一的碱性土。

酸性硫酸盐土分布于红树林滩涂地带,是海南岛东北部唯一的强酸性土,pH 值为4.07。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含量高,全钾含量虽略低,但缓效钾含量高,其缓效钾含量在东北部各类土壤中最高(达484 ×10-6),其他养分含量低。

3.3.2.7 水稻土

水稻土共有7个亚类,其中5个亚类分析了养分含量(见表3.13)。与全岛相比,海南岛东北部水稻土全磷、全钾、全氮、有机质含量比较低,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较高,说明海南岛东北部磷、钾能被作物吸收的量较高。与海南岛东北部坡地土壤相比,东北部水稻土全磷、全氮、有机质、缓效钾、有效磷、铵态氮、硝态氮平均含量均高于其平均值。

不同亚类的水稻土养分含量有较大差别:渗育型水稻土的成土母质主要为浅海沉积物,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低,尤其是有机质、全氮、铵态氮是各类水稻土中含量最低的;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各种养分含量较高,较均衡,是海南岛东北部较好的水稻土。

表3.13 海南岛东北部水稻土养分、pH值统计表

3.3.3 养分的区域分布特征

按养分类型及其有效态绘制地球化学图(见图3.10),据此分析各类养分类型的分布特征。

3.3.3.1 全氮、铵态氮、硝态氮

全氮高含量区主要位于琼山区马鞍岭—琼海市大路及临高县多文—临城镇地区,其土壤母质为玄武岩,其次是位于松涛水库北部的双钳岭—大岭地段,其土壤母质为沉积岩,位于东北部的土壤母质为浅海沉积物地段全氮含量低。铵态氮和硝态氮的高含量分布区与全氮有一定差别,其与土壤母质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铵态氮高含量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北部的中北部地区,东北、西部及南部地区含量很低,硝态氮高含量区零疏分布。土壤第一环境层全氮的分布与第二环境层相似。

3.3.3.2 全磷、有效磷

全磷高含量区与全氮高含量区具有相似性:主要分布于土壤母质为玄武岩的地区,高含量分布范围比玄武岩范围宽,有效磷的分布与土壤母质的关系不密切。土壤第一环境层与第二环境层的全磷具有相似的特征。

3.3.3.3 全钾、缓效钾、速效钾

全钾含量与土壤母质的关系非常密切,高含量区集中分布于屯昌县屯昌镇以北—琼中县营根镇、黎母岭一带土壤母质为花岗岩及部分砂页岩的地区。缓效钾与全钾的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高含量区主要集中于屯昌县屯昌镇以北—琼中县营根镇、黎母岭一带土壤母质为花岗岩的地区,但缓效钾在其他地区也有小范围的高含量区呈孤岛状分布。速效钾的分布与土壤母质的关系不密切,高含量区范围较小,呈孤岛状分布于除土壤母质为浅海沉积物以外的各个地区。

3.3.3.4 有机质、腐殖质

与全氮的分布特征相似,有机质、腐殖质高含量分布区主要为土壤母质为玄武岩的地区,说明土壤母质与有机质、腐殖质的分布状况有很大的相关性。

以土壤养分平均值加0.5倍离差为标准,划分出每种养分的高含量区,在综合各种养分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绘制出土壤养分高含量综合分布图(见图3.11)。由图可知:东北部马鞍岭—潭文—龙门地区及福山-新盈地区母质为基性火山岩的土壤,腐殖质、有机质、铵态氮、全磷含量高,局部还有硝态氮、速效钾、有效磷高含量分布;西南部区母质为花岗岩、部分砂页岩的土壤全钾、缓效钾含量高,局部还有腐殖质、有机质、全氮、硝态氮、有效磷的高含量分布;东部及东南部地区主要分布母质为浅海沉积物的土壤及滨海风沙土,除局部有效磷较高外,养分含量很低。

图3.10.1 海南岛东北部土壤全氮养分图

图3.10.2 海南岛东北部土壤全磷养分图

图3.10.3 海南岛东北部土壤全钾养分图

图3.11 海南岛东北部土壤养分高背景综合分布图

1.与氧化物的相关性

CaO在各类土壤中均与pH值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关系,MgO在浙江北部和浙东沿海的土壤中存在正相关性,而在浙江中部盆地,这种相关性相对较弱,Na2O在浙北和浙东地区各土类中与pH值有正相关关系;pH与K2O和SiO2在各地区不同土类中均呈负相关关系(或弱相关),与Al2O3仅在水稻土中存在弱相关性,pH与Fe2O3在浙北与浙东地区的水稻土中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盐土和浙中地区的红壤则呈负相关关系(表7-5)。

表7-5 浙北-浙东沿海地区和浙中盆地主要土壤类型pH值与元素含量相关系数统计

2.与大量元素的相关性

从表7-5可知,在水稻土和潮土中,pH与N、C、S相关性很弱,主要以负相关为特征,Mn则以正相关为特征(不包括浙北-浙中地区的潮土),P在不同地区各类土类中与pH的相关性均不明显。由于N、C、P等是有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土壤pH值是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而影响有机质的降解的。所以,pH值的过高或过低都影响有机质的降解。背景值统计中也发现,N在pH值为4.8~5.2 的粗骨土中平均含量为1 211mg/kg、pH值为5.0~5.5的红壤中为1 380mg/kg、pH值为5.8~6.5的水稻土中为1 417mg/kg、pH值为6.5~7.0的潮土中为1 106mg/kg、pH值为7.5~8.5的盐土中为919mg/kg,即在pH值呈酸—中性的土壤中,N的含量明显偏高。

3.与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

pH值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土类土壤中的关系比较清楚,Hg在浙中地区潮土中、Ni在浙北-浙东地区水稻土和红壤中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 7、0.329 9、0.317 2);Hg、Cd、Pb、Zn、Cu在浙北和浙东地区的潮土和盐土中均以负相关性为特征,即随着土壤酸性的增强(pH值的减小),土壤中含量则增高。在背景值统计中发现,Pb在pH值为4.8~5.2的粗骨土中平均含量为36.5mg/kg、pH值为5.0~5.5 的红壤中为35.2mg/kg、pH值为5.8~6.5的水稻土中为31.9mg/kg、pH值为6.5~7.0的潮土中为29.5mg/kg、pH值为7.5~8.5的盐土中为22.7mg/kg。

4.与卤族元素的相关性

卤族元素在潮土中均与pH呈正相关关系,以浙中盆地为最大,相关系数为0.3908,与F、Cl在红壤中呈正相关,而与Br、I在红壤中则呈负相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1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