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播种水稻遇上“倒春寒”,该怎么办呢?

每年的育秧季节,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倒春寒,只是时间早晚和长短有差异!倒春寒常发生在3-4月,直接影响种子出苗、生长,致使秧苗的生理机能失调和诱发病害,导致烂秧死苗,既损失良种,又贻误农时。那么水稻育秧遇到倒春寒的话,该如何防治?

播种水稻遇上“倒春寒”,该怎么办呢?

育秧遇到倒春寒该如何防治?

温度调控:能盖膜的田块可以盖膜保温,若不能盖膜的田块,应在气温回升时加强管理,如追施肥料,促长壮苗,保存量秧苗。

水分管理:对于湿润育秧秧苗的,苗弱时或仅出刚出苗,不要急于灌水。早上放水晒田,促进弱苗生长,在晚上可以浅水保温。

施用调节剂:推荐使用乙蒜素和胺鲜酯兑水喷雾,实现保苗促生长。

合理补种:针对出苗情况及受害严重程度,确定是否要补种!一般遭遇倒春寒,影响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导致根芽不齐,仅有少部分种子还可以继续发芽生长。如果出现烂种的情况,在气温回升后要及时补种。

预防倒春寒发生有哪些措施?

1、改善土壤环境

要选择排灌方便、土质好的田做秧田,基肥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氮磷钾相结合,农家肥一定要腐熟。追肥要看苗情、天气变化,如温度低、多雨阴天,氮肥要少施,有助于减轻低温阴雨的危害。

2、把握时机,适时播种

3、以水调温

在倒春寒到来时进行深水护苗,采取“夜灌日排”、“晴灌雨排”,调节秧苗水、热、气状况,灌水要根据不同秧龄而灵活措施。播后立针期,若温度不是太低,不必灌水,只需保持湿润;长成秧苗后,降温不大时,浅水润田即可,气温下降大,可增加灌水深度;如果持续低温,灌水时间较长,要在中午排水,晚上回灌。

4、及时防治病害

低温天气常诱发生理性病害发生导致烂秧,要提前注意预防。

水稻遇到倒春寒,一定要及时防治。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介绍

温度低于0℃,秧苗发生冻害,甚至被冻死。温度低于13℃,秧苗停止生长。温度低于8℃,秧苗出现延迟性冷害。苗期适宜温度:播种至出苗立针期间,温度控制在30-32℃,一叶一心期,温度不宜超过28℃,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间,温度控制在22-25℃,二叶至三叶期间,温度控制在20-22℃。 ?

请点击输入描述

水稻秧苗多少度会冻死 ?水稻秧苗生长的温度界限为13℃,如果温度低于13℃,秧苗停止生长。如果温度低于8℃,秧苗会产生延迟性冷害。如果温度低于0℃,秧苗会发生冻害,甚至是被冻死。不同生长阶段,水稻对于温度的需求如下: ?1、从播种至出苗立针期间,育苗棚内的温度控制在30-32℃左右为宜。 ?2、一叶一心期,温度不宜超过28℃,秧苗的高度约为4.5-5.5cm。 ?3、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间,温度控制在22-25℃,秧苗的高度约为7.5-8.5cm。 ?

请点击输入描述

4、二叶至三叶期间,温度控制在20-22℃左右,秧苗的高度约为12.5-13.5cm。 ?5、移栽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5-30℃,最低温度为13-15℃,最高温度为35℃。 ?6、分蘖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5-30℃,最低温度为15-17℃,最高温度为33℃。 ?7、幼穗分化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5-32℃,最低温度为15-17℃,最高温度为40℃。 ?8、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5-32℃,最低温度为15-17℃,最高温度为40℃。 ?9、抽穗开花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5-32℃,最低温度为18-20℃,最高温度为35-37℃。 ?10、灌浆结实的时候,适宜温度为23-28℃,最低温度为13-15℃,最高温度为35℃。

请点击输入描述

二、水稻秧苗发黄是什么原因 ?1、在育苗过程中,三叶前,秧苗的生长营养需求主要依靠胚乳,三叶过后,秧苗主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因此如果秧田中的氮肥施加不足,就会导致幼苗发黄。 ?2、稻飞虱、稻蓟马、稻瘟等病虫害所致。 ?3、管理不当导致秧苗发黄,比如田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水分不足,放风不当等。 ?4、秸秆还田的时候,处理不彻底,导致秸秆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水稻根系受损,吸收养分的能力下降,从而出现秧苗发黄现象。 ?5、田间的ph过高,影响到了秧苗吸收养分的过程,从而使得秧苗因营养不足而黄化。?

1、秧苗在2~3叶期时胚乳将近耗尽,抗寒力最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则生育受阻,抗病性显著削弱,病菌易侵入,此时若遇低温阴雨最易发生立枯病。所以,旱育秧苗2~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

2、水稻立枯病的主要症状:芽腐: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针腐: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黄枯、青枯:多发生于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萎蔫,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叶片打绺。在天气骤晴时,幼苗迅速表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幼苗叶色青绿,最后整株萎蔫。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

3、水稻立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 50ml十 大蒜油 15ml,兑水15公斤喷雾,5—7天1次,连喷2次。为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建议喷雾时每15公斤水加叶面肥(沃丰素) 25ml。发病中后期: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00ml十大蒜油15ml,进行喷雾,3天一次,连喷2到3次。做好水稻防寒、保温、通风、炼苗工作,做到前保(出苗前保温)、中控(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后炼(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提倡稀插早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1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