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小隐于茶——喝茶即是隐身法

两年前冒出创办”茶小隐”的念头时,我们都不懂茶。那会儿,我还在负责一本不成功的杂志的收尾工作,十多年在媒体和出版行业干下来,觉得很疲惫。几位好友状况类似,有的做图书、有的做广告,都干到管理层,却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没了兴致。因此,当我说不如开家茶叶店时,大家的反应都很踊跃。

小隐于茶——喝茶即是隐身法

老老实实在职场里待了十几年,我不再想“做大事”,而想做一件踏踏实实的“小事”,几个人就可以完成。我还想离原来的行业远一点,还能借着做这件事,到处走动,体会风土民情。于是自然而然想到茶。

我和许多人一样,每天上班都会泡点茶来喝,但几乎不了解,也不知道去哪里买合适的茶,碰到什么喝什么。如果能从“为自己找到性价比高的好喝的茶”出发,帮助和我们一样的城市人群,找到实在的好茶,还能分享寻茶过程中风土的故事,这样的定位,应该有需求。为此,我先做了一次贯穿浙南、武夷山一直到潮州的旅行,通过朋友的介绍,走访当地茶园。初步接触种茶、制茶后,感觉心里有了底,于是在二零一二年六月,开了“茶小隐”淘宝店。

“茶小隐”这个名字,是当时的合作伙伴之一起的,是“喝茶就是隐身法,可以在纷繁的日常生活中隐身片刻”的意思,有点像个人名。茶小隐最初的合作伙伴是四个人,现在主要是我和@小刺猬洋 在运营。我负责走茶山,找到合适的茶农和供应商、确定品种、拍照上架及部分事务。有时发完货从库房回家,腿脚提起来都觉得沉重,会对以前老工人下班想喝两口放松下的心情,感同身受。

茶小隐的口号是“简单好喝的茶”。在我们决定卖茶、学习茶的同时,茶道、香道、学古琴等风气也飞快地兴起。但我们的初心并非是为老茶客、玩家和追求风雅的群体找茶,而是希望在各个茶类,都能找到买得起、喝起来舒服、背后也有用心的茶人的茶。年轻人聊天,都愿意去咖啡馆而不是茶馆,或许是茶的面貌太严肃、太端着,甚至太神化。流行的种种“必备”之下,有时只是商家的炒作。如果把茶像奢侈品一样,贴在身上当作品味的标签,就和茶的本意越来越远。

我们觉得,茶和葡萄酒、咖啡,无论在种植、制作和滋味构成上,都有众多类似之处。然而葡萄酒和咖啡都是让人兴奋、活跃的饮料,茶却能让人放松、宁静下来。这正好也是西方和东方的不同。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开始了解茶、欣赏茶。不需要复杂的道具和仪式,只需要对茶有基本了解,有一只盖碗或壶、几个杯子,掌握不同茶类基本的水温、出水时间,就可以随时随地喝到让你身心愉悦的好喝的茶。

我们最初选品,走的是性价比路线。随着走访的茶区越来越多,遇见的好茶越来越多,也逐渐增加了一些中高价位的选品,和产量很小的小品种、限量版的茶。但是,不要卖得太贵,即使最贵的品种一般人也能承受得起,初心不能忘。比如我们最贵的一款茶,是杭州西湖龙井茶王唐小军的极品龙井,为拍卖会特制,初制后五个工人要干整整一周,才能从五十斤两万多级别的斗茶中,一片片挑选出完美碗钉状的一斤这种极品。去年一斤在杭州拍了十八万,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但是喝过这道茶,可以迅速建立“什么是龙井”的概念。

每年清明前后,市面上龙井满天飞,却很少有人喝到眼前一亮的。因为种植环境、采摘要求、制作都变了,纯手工辉锅几乎不复存在,掌握制作要领,用心做茶的茶农也少。没喝过好龙井,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这种茶会名列十大名茶之首。它是太好的标本,因此我们和唐老师商量,分装成三克一袋,花两百多体会一次最顶级龙井“貌似无味,实乃至味”的风范,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的。

茶的品质,固然首先赖于风土,但最终打动人的,还是人和茶的关系。走了这么多茶山,我的感觉是脱离做茶的人,谈论茶是没有意义的。尊重土地、热爱茶的人,不管多么偏执,他制出的茶必定有特点。比如在云南景谷秧塔村种茶的文艺青年唐望,自己胼手抵足七年,从完全不懂茶,到做出令人惊叹的“花针”(把茶花和白毫银针压制在一起的小茶饼)、“赤兔”(滇红茶)、“月光白”(白茶)。

还有一辈子都在和茉莉花茶打交道的陈成忠叔叔,他的人生目标就怎么把花的灵魂彻底灌注到茶叶的身体里去,平素温言谨语,一说起窨花便眉飞色舞。

如果说唐望的茶,是用纯净的心做纯净的茶的代表,陈叔的茶,就是老一辈人孜孜以求的传统福州茉莉花茶“冰糖甜”的余香。这样的茶人和他们的故事,在我们的茶品介绍里,都可以读到。固然,这些故事对卖茶有帮助,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成为这个年代为数不多、认真做茶的茶人,和喝茶的人之间的桥梁。随一缕茶香聊起茶人的故事,茶是不是也会更生动起来呢?

一年多下来,茶小隐周围出现了一批朋友,基本如我们所预想,他们多是爱茶,而没有时间深入了解茶的城市中青年。通过我们的脚步和眼睛,他们读到遥远的茶山中发生的事,对茶的感情也逐步深厚起来。他们经常会说,小隐你推荐的肯定没错。和这些顾客之间建立的信任感,我想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和动力吧。为了大伙儿,也得继续找好茶啊。

整理:李清河

提供:陈若云、茶小隐

2014-03-30

茶苦,如生活。苦涩,有时清淡如绿茶,有时浓郁如普洱。茶的形成是磨练的积淀,在烈日下发芽开花,在骤雨中成长,在疼痛中被分离,在烈焰上焙制,终用沸水沏煮。经历重重苦,方能流香。

 

 浮生不在,茶语清香,注一湾水,取一瓢茶,入壶、出汤、浓稠甜蜜。观而赏其妙,闻而悦其香。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喝一杯茶是一种茶缘,在不同的地点品饮守候着不同的缘分。结缘,无论是结人缘,结茶缘,还是结佛缘,结法缘,都体现在一个“善”字上。

 

 从“禅茶一味”角度而言,结缘者结四缘:结人缘,结善缘,结茶缘,结佛缘。以此心此缘创造善因善果,成就善因善果;从茶人角度而言,缘分本就是一杯茶,生命伊始,茶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

 

 在千千万万的人当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禅者和茶者。在千千万万年当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赶上了,那也没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吃茶了吗?

 

 一杯茶在手,人缘、茶缘、善缘、法缘、佛缘尽在其中。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

 

 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

 

 一壶好茶,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说珍惜世界,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做一片茶叶!当我们这样想时,喝茶的时候就特别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品茶是品茶人心的回归,心的歇息,心的享受,心的澡雪。因此,品茶时要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即心境,才会真正体味到品茶的真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像,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世上好茶数不胜数,有些茶,你或许此生无份,有些茶你可能避而远之,由此便产生“好茶”、“坏茶”。然而,任何一种茶,都各有其佳处,茶无好坏,只有喜欢与不喜欢,适合与不适合。珍惜每一杯茶,与其相遇也是人生一茶缘。

 

 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你若愿等,茶不负你。

关于喝茶的经典语句

一、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两碗茶》

二、喝茶:当饮料解渴,生理需求。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形,讲究水质茶具茶境,喝时能细细品味,精神需求。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社交需求。茶道: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

三、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王维《酬黎居士淅川作》

四、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贾岛《郊居即事》

五、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

六、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李郢《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七、茶叶,在水的浸润下舒缓的展开。如绿衣舞者,在音乐中渐入佳境。杯中的清汤散发出幽香,淡淡的却沁人心脾,我仿佛嗅中华文化的气息。

八、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九、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成彦雄《煎茶》

十、陈年普洱,认清自己,做独特个性的女人最美。铁观音,寻求内心的平衡,做最真实的自己。武夷大红袍,超越短暂流行,做最有品味的女人。白毫银针,勾起浪漫小奢情怀。舒耐职场后援团教你如何掌握这四杯茶的秘密。

十一、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十二、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吕岩《大云寺茶诗》

十三、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茶诗》

十四、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花茶和肠胃,清茶滤心尘,茶之德也;乌龙大红袍,黄山素毛峰,南生铁观音,北长齐山云,东有龙井绿,西多黄镶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评,牛饮可解燥,慢品能娱情,茶之趣也。

十五、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曹邺《故人寄茶》

十六、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十七、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静心,过得从容。奋斗,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敬心,赢得坦荡。爱情,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净心,爱得真洁。人生,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尽心,活得纯粹。

十八、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张籍《夏日闲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1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