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遗传育种有什么重要性?

遗传育种就是应用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为育种服务。育种学是创造新品系的学科,也是遗传学的应用科学。遗传学是育种学最重要的一个科学基础,因为育种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改造农业动物和植物的遗传性,创造新品种,以提高农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遗传育种有什么重要性?

遗传学中的杂种优势理论是育种的理论基础。20世纪50年代我国广东的科技工作者首先选育出水稻“矮脚南特”,接着通过杂交途径开展矮化育种,并于1959年育成了耐肥、抗倒、高产的水稻良种“广六矮”,随后又培育出50多个矮秆良种。这是我国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一次突破。

遗传学上把遗传物质的偶然变化叫突变,但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少数突变是有益的。由于自然突变频率低,所以在育种上可采用诱发突变的方法。现在在生产抗菌素的菌种和其他工业微生物(如酵母菌)的育种中,都已广泛利用诱变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植物方面,用X射线、叩射线等处理水稻、小麦种子曾得到一些有益的突变。另外,化学育种、多倍体育种等都是在诱发突变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育种方法。

现在的遗传工程研究将为育种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人们想从豆科植物细胞中提取某一片段DNA,用遗传工程的方法把它接人到非豆科植物中,产生出符合要求的重组DNA,形成可以省下氮肥的新品种。目前这一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一方面,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应用来为育种服务;另一方面,育种方面的一些实践反过来也会丰富遗传育种理论。人们通过遗传育种把可遗传的变异选择下来,可创造出能适应新的环境、满足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

(1)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的杂交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其优点是能够通过杂交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2)水稻的高秆(D)和矮秆(d)、抗病(R)和不抗病(r)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以纯合的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ddrr),F1自交得到F2,F2的矮秆抗病植株(ddRR、ddRr)中纯合子占

1
3
.将F2的矮秆抗病植株每株自交所结种子单独种在一个区域,从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区域中得到纯合矮秆抗病植株.

(3)由于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以想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矮秆抗锈病水稻新品种,可按图中⑤⑦⑧所用的方法.此育种方法的关键技术环节是⑦花药离体培养和⑧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4)由于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中缺少了一段DNA序列,导致该基因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而出现白化苗,不能正常生长,所以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野生稻种子而产生的基因突变具有有害性的特点.

(5)基因工程的四步骤为: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故答案为:

(1)优良性状(优良基因)

(2)

1
3
不发生性状分离

(3)⑤⑦⑧花药离体培养

(4)有害性 基因突变

(5)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2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