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红茶排名前十名
福建红茶排名前十名分别是正山小种、野生红茶、金牡丹红茶、寿宁红茶、政和工夫、福宁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金骏眉、黄观音红茶。
正山小种红茶首创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
金牡丹是福建茶科所研制出来的新品种,是乌龙茶茶种,用来做乌龙茶、红茶都可以。金牡丹红茶,也许是因为乌龙杂交的关系,做成红茶后自带蜜桃香味,茶汤又带有一丝兰花香,味道很像铁观音。
红茶茶冲泡技巧
1、选好茶叶
想要更好的冲泡红茶,首先我们需要挑选上好的红茶茶叶,因为质量好的茶叶才会泡出好喝的茶,所以在选用茶叶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在冲泡的时候还要保持茶叶的纯净,冲泡一杯红茶的份量,约需一个茶包、一茶匙或3公克的茶叶。
2、水质好
我们还需要挑选水质好的冲泡红茶的水源,一般来说,天然的山泉水是最适合用来泡茶,用山泉水冲泡红茶,能够引发红茶内蕴的香气。
3、茶具好
冲泡一壶好的茶,必须要选择适合的茶具搭配,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紫砂茶壶进行冲泡。而像功夫红茶、小种红茶和袋装红茶这些可以使用白瓷杯饮法。
福建宁德产什么茶叶?
地方特产茶叶 寿宁茶园寿宁属于亚热带红壤区,极适应于茶叶的生长发育。植茶历史悠久,明景泰八年,茶叶就以大宗土特产品对外销售,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县内生产的红茶,号称“坦洋功夫”,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1936年,全县植茶面积就达5.73万亩,年产毛茶1044.5吨。建国以来,茶叶发展很快,现有茶园12万亩,产茶7500吨,实现产值8000万元,所产“玉记牌银毫”和“凤凰舌”绿茶分别获得世界跨国公司评定的“五星钻石奖”和澳门博览会国际金奖,“茉莉花茶”、“福寿银毫”和“眉珍茶”也以色、香、味俱佳,多次获部、省优质产品奖,畅销海内外。茶业已成为寿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占据农村经济格局的半壁江山,各乡镇均大力发展,其中武曲、斜滩、南阳、凤阳、竹管垅的全部,犀溪、芹洋、平溪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好,集中成片,是本县茶叶的集中地带。规模较大的有龙虎山茶场和南阳茶场。 [7] 马铃薯 寿宁马铃薯寿宁马铃薯色泽金黄,质地清脆细嫩,营养丰富,淀汾量高,含多种维生素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天然矿物质。具有抗血脂、降血压功效。享誉国内外,远销日本,东南亚与欧美地区。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以长期培育,加上独特的山区气候,特有的土质,种薯产量高,抗病虫力强。是寿宁农业创汇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地方风味小吃的主料,享有盛名。全席马铃薯素宴是寿宁佛家弟子举行盛大佛事庆典时迎宾的美味佳肴,深受国内外游客的赞誉。 地瓜扣 地瓜扣地瓜扣堪称寿宁地方物产一绝。它以地方特有的优质地瓜鲜薯刨成米后,经过过滤、沉淀、采浆、分类、晾晒成淀粉,再蒸制、刨制成丝晾干而成,外观为团状银丝,质嫩而脆,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淀粉,营养价值高。吃法方便、简洁,可炒、蒸、煮,具有透明、细嫩、久漂不烂、久炒不碎的特点。美味可口,回味无穷。 寿宁地方宴席首上菜“福寿全”就是地瓜粉扣,既是婚丧嫁娶,乔迁贺寿,迎宾的一道佳肴,又是地方小吃的一道风味点心,地瓜粉扣是一种不易变质、便于贮藏的绿色食品。 三糍寿宁“三糍”指糯米糍、粳米糍、马铃薯糍。糯米糍是将糯米洗净浸泡8小时,置蒸茏蒸熟,取出后 寿宁“三糍”放石臼中,舂至嫩食用,也可取成团放碾末的地瓜粉上,待冷硬后自然成圆饼。也可用炒熟的米、豆、花生仁、芝麻碾成粉,加白糖拌匀,将舂好的糯米米时切成小粒置粉上沾食;成圆饼的,切成块状油炸或蒸软沾粉食用。粳米糍是将粳米洗净,浸泡于碱水中5小时,上蒸笼蒸熟,取出后放入石臼中舂至嫩匀,然后用于揉成块状或圆状。可以切成细条配上佐料煮熟食,也可切成条蒸软配佐料沾食,还可切成条炸食。马铃薯糍是将马铃薯煮熟后去皮,捣烂与地瓜粉揉和,然后切成片块,配上佐料煮食。 榛油榛油是由榛树籽榨成,是上品食用植物油。闽浙一带产妇“坐月子”最受欢迎的食用油之一。寿宁榛油含多种天然矿物质成份,油香质纯,色橙黄,特别适宜油榨食品的用油。所榨食品脆香,松软,不沾口。炒菜,红烧鱼肉无油腻感清香可口,榛油是低链植物油脂,易于人体涉取有效营养成份是产好、病人的最佳食油。生产历史久远,清代就有水碓榨油,至民国初年外销县外已达50砘(1000担)以上。现经工艺改良,产量更高,质地更好,无污染,是新绿色食品油。 板粟寿宁种植板粟历史悠久,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记载“粟出斜滩”,寿宁板粟以色泽鲜艳,味道甘美肉质细腻名扬八闽。板粟营养丰富、它含有淀粉、蛋白质、胡罗卜素,维生素B和钙、铁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板粟性咸温,有益气活血,补肾兹阴,抗坏血病之功效。板粟为木本植物,秋天结果,外被刚刺果皮,不受虫害,列污染,是理想的绿色食品。寿宁板粟产地广,产量高,大量销往外地,深受客商的好评。 御豆寿宁种植御豆历史悠久,因独特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与土壤,使其品质优于其它产区,享誉海内外,是 御豆宴席的极品。在封建王朝时期是寿宁用以朝贡的上品,故名。寿宁御豆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多种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具有补血、安神、健胃、抗衰老、美容的功效。御豆外裹绿豆英,不受虫害、无污染、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粒大饱满,色彩鲜艳斑烂,肉质肥美酥脆、食用甘甜可口。 猕猴桃中华猕猴桃是寿宁境内主要野生水果,分布广,总量有30多万株,年产果180多吨。由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土壤肥沃,猕猴桃肉质多浆,皮薄粒大,甘甜爽口,富含维生素C,高出苹果20-80倍,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钾、铁等多种矿物质,有增强人体抵抗力和滋补生津的作用,被誉为“超级水果”,蜚名欧美市场。除上乘果品外,还可酿制美酒。猕猴桃酒低度甘醇,具有强身健体功效。猕猴桃花香果美,还有观赏价值。 金针 金针金针俗称黄花菜或金针花,自古是山珍一品,食用其干、鲜两宜。寿宁金针菜因其气候、土壤等条件优越、具有根粗、茎挺、叶茂、花朵肥实的特点。每年采集于花蕾绽开前,鲜蕾即黄花菜,鲜黄花菜经煮制干后为金针菜,黄花菜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单糖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黄花菜具有健胃、安眠、益气等药理功效,是深受科技工作者垂爱的健脑菜。 地瓜粉地瓜粉,又称番薯粉。据载寿宁种植番薯历史悠久,旧时是寿宁人民的主粮。寿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山区多黄壤,具番薯生长独特的理想条件,故寿宁地瓜品质优良,淀粉与单糖含量高。经粉碎冲洗,精工操作加工成地瓜粉,粉质精白细腻,享有盛名。地瓜粉不易变质、营养价值高,可作为盛厦消暑凉粉食用,又是烹调的调料上品,它具有健胃、生津等药理作用,它还是春节年糕的主料和名扬四海地瓜扣的主要原料,市场畅销,经济价值高。 黄独 黄独黄独原为野生植物之块茎,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外形如同刺猥,肉质如土豆橙黄,脆嫩,色艳味甘,酥脆可口。据传,南北朝时,皇帝率军追击南蛮来犯之敌,军粮赶运不及,士兵又深受酷暑之害,病的病、倒的倒、素得黄独熬汤充饥,士兵病愈,一举歼灭敌军主力,皇帝班师回朝赐黄独为“江南一绝”,原省委书记陈光毅到寿宁考察时赞誉寿宁“黄独鸽子汤”为“八闽一绝”。黄独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铁等矿物质,营养价值高,具有清热解毒、防癌抗癌的药理作用,堪称绿色食品之王。[8]
宁德有什么茶文化
宁德有什么茶文化
宁德市茶园面积、产量均占全省三分之一,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茶区多分布于风景秀丽之地,融汇山、海、川、岛、湖,景观独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何凭借这一优势,做好茶文化旅游这篇文章,值得宁德人好好琢磨一番。
茶文化旅游,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的旅游开发。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宁德已树立起自己的旅游品牌和形象,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人。最好的例子是,去年,尽管受到台风“菲特”影响,但宁德各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仍出现“井喷”,达81.87万人次,同比增长48%。
宁德现有的著名景区都有茶园,这为发展茶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茶文化旅游,可将茶区与茶区周围的景点联系在一起,以茶为载体,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观赏民俗茶艺、品味名茶,融入闽东千年的茶文化。茶文化旅游品位高、魅力独特,具有其他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助于提升闽东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记者认为,宁德茶文化旅游可以按照闽东茶业的红茶(福安坦洋工夫)、白茶(福鼎白茶)、绿茶(蕉城天山绿茶、周宁官司茶)的布局来拓展,结合纵横境内的沈海、宁武、京台、沈海复线等高速公路和温福高速铁路、京福高速铁路,沿线布点,分别与福安白云山景区、福鼎太姥山景区、屏南白水洋、蕉城三都澳、霍童溪和周宁九龙漈等景区对应,从而形成以环三都澳为中心,以沿海的蓝色旅游、中部的红色旅游、山区的绿色旅游为主线,基本涵盖闽东所有景区的茶文化旅游线路。
要发展好宁德茶文化旅游,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 *** 作用,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撑,做到 *** 规划、服务、监管,企业投资、开发、经营。
相关景区要加强茶文化研究,挖掘茶文化内涵,提高茶文化旅游项目层次,并在茶专家和旅游部门的指导下,设立富有特色的“闽东茶文化之旅”旅游产品和目的地,根据不同的主题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如,推出参观茶园,采茶,制茶,学习茶道、茶艺等自然主题项目,让游客参与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猜茶谜、唱茶歌、听茶戏、吃茶宴等文化主题项目,体会闽东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旅游公司应加强品牌塑造,开展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节等活动,集茶史、茶俗、茶具、茶事、展览、学术交流于一体,宣传源远流长的闽东茶文化,提高闽东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宁德比较有名的茶叶有哪些?拜托了各位 谢谢
当然是红茶坦洋功夫咯
求采纳
福建产什么茶
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
春天宁德有什么茶叶
白茶:福鼎白毫银针,红茶:福安坦洋功夫,福鼎白琳功夫。 屏南、周宁、寿宁 高山绿茶
宁德比较有名的茶叶有哪些?
当然是红茶坦洋功夫咯
福建茶叶哪些品种
1:金观音(茗科1号)。
2:武夷巖茶。
3:诏安八仙茶。
4:永春佛手。
5:福鼎白毫银针。
6:漳平水仙。
7:桐木正山小种。
8:福安坦洋工夫。
9:政和工夫。
10:福鼎白琳工夫。
11:福鼎绿雪芽。
12:政和白牡丹。
13:崇安龙须茶。
14:宁德天山绿茶。
15:罗源七境堂绿茶。
16:南安石亭绿。
17:安溪梅占。
18:安溪毛蟹。
19:安溪黄金桂。
20:安溪本山。
21:安溪铁观音。
22:龙巖斜背茶。
23:白芽奇兰。
24:福州茉莉花茶。
25:贡眉(寿眉)。
26:武夷大红袍。
是福建茶叶种类。
福建主要出产哪些名茶?
大白茶始祖“绿雪芽”
绿雪芽为历史名茶精品,是采摘太姥山云生雾长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的茶树鲜叶,结合传统工艺,运用先进的有机生产加工体系,精心制作而成,绿雪芽有机绿茶有“形美、色翠、香高、味醇”四大特色。绿雪芽茶香似兰花而芬芳长久,有人称赞道“一杯在握,满室兰香”;绿雪芽有机绿茶的汤色嫩绿,清澈鲜亮;其滋味鲜爽甘醇,回韵长久而齿颊留香,有鲜橄榄的回甘,喉韵感强。它的叶张肥厚,持久耐泡,三泡四泡不走味,五泡六泡味犹存。 9001珍品绿雪芽,取之明前第一采壮芽,采时对时间、天气、手法及制作要求精、确、细、特。因经一个春天的积蓄,内含物极其丰富。成茶外形挺直、肥壮、重实、匀称,色泽翠绿鲜润、汤色浅黄明亮透彻,滋味鲜爽回甘,香气清雅。泡开后根根翠芽翩翩飞舞,耸立杯中如春笋破土,露出勃勃生机,极具观赏及品饮价值。
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分布较广,主产福安、拓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炒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 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 埕洋工夫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 白银用斗量。”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坦洋工夫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叶底红匀光滑。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工夫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工夫茶 色鲜亮,条形秀丽。
天山绿茶
天山绿茶产于福建闽东。其品质特点:条形紧结、肥壮,茶香似珠兰芬芳而久长,汤色碧绿、清澈鲜亮,滋味浓醇回甘,叶张肥厚、持久耐泡,冲泡四次余味犹存。为福建绿茶中的珍品,是窨制天山茉莉花茶的上等原料。其产品得到国内外饮茶爱好者的喜爱。
这里产茶历史已颇悠久。据载,远在唐代,中天山一带已有栽茶。所产茶叶的品种、花色,几经变革,遂形成现今的“天山绿茶”。1781年前后,天山“芽茶”曾被列为贡品。
历史上天山绿茶的花色品名繁多。按采制季节分为雷鸣、明前、清明、谷雨等;按形状分为雀舌、凤眉、凤眼、珍眉、秀目、蛾眉等;按标号分为巖茶、天上丁、一生春、七杯茶、七碗茶等。其中以雷鸣、雀舌、珍眉、巖茶最为名贵。
雷鸣茶是用早春“一声雷”时节采摘的茶芽制成,冲泡后芽尖向上,竖直悬浮于杯中,犹如破土春笋,颇有情趣;雀舌系“一旗一枪”初展芽叶制成,十分细嫩,形似雀舌;珍眉采制精细,成茶形状如弯眉,颇为秀丽;巖茶采自石隙巖缝所长茶树之嫩叶制成,馨香深远,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这些产品花色,有的业已失传,有的如天山雀舌......
福建宁德有什么地方特产
宁德特产:
四季柚 福鼎县特产
油柰 古田、屏南县特产
晚熟荔枝 盛产于霞浦、宁德、福安等沿海县
龙眼
柿丸 古田县特产
芙蓉李 系福安、霞浦等县(市)特产。
猕猴桃 产于屏南、寿宁一带山区县。
水蜜桃 以福安、古田等县(市)盛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2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