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苗如何管理才能高产?
种植水稻如何科学管理才能优质高产?做为稻农,我认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管理,会获得优质高产。
一、水的管理。水稻故名思义,需要水灌溉,种植水稻离不开水,为什么我国西部不适合种植水稻,就因为干旱缺水。因此,水稻种植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抽水灌溉,从水稻栽插到水稻蜡熟期,每天都需要灌溉,高温季节,从早上8:00点一直抽水灌溉到下午16:00点,要保持水稻田3寸左右水位。
抽水灌溉能平衡降低水稻田环境温度,水稻适宜生长温度在25°C——35°C之间,低于5°C或高37°C不适合水稻生长。抽水灌溉能平衡水稻所需的水份,自然地表水,含有有机质、矿物质,微量元素,促进水稻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促进水稻分蘗和根系生长发育。在水稻种植中,一定要强化水的作用,在我们当地,每年都有一个伏热阶段,气温最高达到37°C以上,高温高湿,严重影响水稻生长、扬花授粉,我们采取抽水灌溉来降低水稻田环境温度和水温,效果明显。
抽水灌溉能平衡降低水稻田环境温度,水稻适宜生长温度在25°C——35°C之间,低于5°C或高37°C不适合水稻生长。抽水灌溉能平衡水稻所需的水份,自然地表水,含有有机质、矿物质,微量元素,促进水稻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促进水稻分蘗和根系生长发育。在水稻种植中,一定要强化水的作用,在我们当地,每年都有一个伏热阶段,气温最高达到37°C以上,高温高湿,严重影响水稻生长、扬花授粉,我们采取抽水灌溉来降低水稻田环境温度和水温,效果明显。
二、施肥管理。水稻高产,离不开营养,肥料施用非常重要,水稻对有机肥不太有过高需求,太多有机肥容易造成腐殖物过多烧田、营养过剩,水稻“恋青”倒伏。因此,我们当地水稻采用化肥种植。首先施用底肥,在平整耕作时,每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氯化钾5公斤。水稻直播或栽插7天——10天左右,施用提苗肥,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在水稻分蘗期施分蘗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水稻开始封行时追施尿素15公斤。
水稻完全封行后,我们当地一般不再追施氮肥了,防止“恋青”倒伏。水稻封行后,要及时“晒田”,促进水稻有效分蘗,将营养过剩的旺长水稻控制住,使水稻根系生长,防止水稻倒伏,“晒田”一般7天——10天即可。水稻孕穗和齐穗期可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节水稻生长。
三、病虫害防治管理。水稻高产,病虫害防治是关键技术之一。可以说,农民是在虫口夺粮。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立枯病、纹枯病、颈瘟病、穗瘟病、茎腐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大螟虫、钻心虫、1代——4代稻化螟危害,因此,在水稻种植上,病虫害防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能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存在侥幸心理。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科学防治,要密切关注当地植保站点《病虫情报》和农艺师、农技人员指导意见、建议进行防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此,不再赘述参考使用药剂和防治方法了。
此外,水稻种植还要选择高产、优质品种种植,选择抗倒伏、抗逆性、抗病虫害品种种植。做好早稻育秧防寒防冻,中晚稻防高温防高湿工作,做好“梅雨”季节防内涝工作,水稻被淹7天之内,可能对产量没多大影响,超过10天可能会减产、绝收。
水稻种植不适合使用磷肥,过多使用含磷肥料,爆发水绵、苔藓,严重影响水稻分蘗,刺激水稻呼吸,使水稻茎秆细长,籽粒小,千粒重、穗粒重减轻,不抗倒伏。磷肥是采矿制作,含有重金属,种植水稻,水稻达不到优质高产。
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
按灌溉水的管理方式不同,水稻育苗可分为三种方式,即水育苗、湿润育苗和旱育苗。
水育苗:水整地水作床,带水播种,育苗全过程除防治绵腐病、坏种烂秧及露田扎根外,一直都建立水层。
湿润育苗:水整地水作床湿播种,出苗后根据秧田缺水程度,间歇灌水,以湿为主。
旱育苗:旱整地旱作床旱播种,人工浇水补水,整个育苗过程不建立水层,秧田后期可以沟灌润水或视情况灌跑马水。
按育苗方法不同,有裸地育苗和塑料薄膜保温育苗。保温育苗因栽培方法和地区不同,又有塑料大棚、中棚和隧道式拱棚育苗或平铺育苗。按播种下垫不同,有无土育苗和有土育苗,有露地播种育苗和隔离层育苗(软盘、钵盘、有孔地膜及其他物质)。有旱田、园田、庭院、大地高台及本田育苗。按保温材料不同,有塑料薄膜有孔、无孔薄膜覆盖、无纺布覆盖和地膜双层覆盖等育苗方式。有宽床、窄床育苗及开闭式上通风和下通风等育苗方式,具体应用哪种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运用。
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技巧如下:
一、注重插秧质量。
在插秧时,要注意插秧质量,拉线插秧,行直穴匀,不缺穴不漂苗,插秧深度为2厘米。稻田地1厘米至2厘米浅水时插秧,插秧后稻田立即进水护苗。日平均气温稳定13℃时为插秧适宜期,插秧规格是行距30厘米,株距12~13厘米,每穴3~4株。
株高穗大、分蘖力强的品种、杂交稻等可插2~3株。机械插秧是,建议控制每天插秧亩数。插秧机需控制插秧速度,以免造成缺苗断空。要合理安排插秧时间,将天气、插秧机损坏维修等因素考虑在内,天气不好,延迟1-2天也可以。
二、查田补苗。
插秧时同步补苗,补苗到位,不留死角,插秧结束,补苗结束,提高补苗效率还能提高补苗质量,也别怕苗没扎根,后期补苗全田乱走。另外,补完苗后剩余的苗及时从田间清除。
三、插秧后水层管理。
插秧后一定要及时上护苗水,这时期秧苗在移栽时根系受伤,吸收能力降低,对水分非常敏感,插秧后如果缺水,秧苗返青缓慢甚至会造成秧苗死亡,水过深也会影响正常返青,还给潜叶蝇提供了滋生条件。
返青期水层管理:插秧后深水护苗,水深苗2/3,以不淹苗心为准,以水护苗,以水增温,促进水稻快速返青。
分蘖期水层管理:返青后浅水灌溉,3-5公分水层,以浅水增温促蘖,早生快发。阳光可直照茎部,增水温地温,增加*壤含氧量,促根发育,促水稻分蘖早发生。
四、适时适量施用分蘖肥。
氮素营养对水稻分蘖起着主导作用,水稻分蘖期的施肥量是全生育期的25-30%,所以早施速效性氮素促蘖肥,使叶色迅速转黑,是促进前期分蘖的主要措施。
早稻品种分蘖期短,促蘖肥必须在插秧后7-10天内一次施足。到了有效分蘖期末,若有效茎数明显少于预期的适宜穗数时,宜酌量施用保蘖肥,促进分蘖平稳生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3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