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的别称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花期通常都是在秋季,其园艺品种繁多,品种不同叶色和花色也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在严寒的冬季,叶片也不会凋谢。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尤其是在秋季,花香四溢,深受人们喜爱,被视为是传统名花。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
桂花有很多别称:因为叶子像圭而称“桂”;纹理如犀,又叫木犀;其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称为“仙友”;桂花又被称为“仙树”、“花中月老”。桂花通常生长在岩岭上,也叫“岩桂”;桂花开花时浓香致远,其香气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称;黄花细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桂花为“仙客”;花开于秋,旧说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称“西香”或“秋香”;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
桂花还有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吉祥、高雅、美好、友好、飞黄腾达,深受人们喜爱。
在古代,桂花还是友好和吉祥的象征。战国时,燕、韩两国就以互赠桂花表示友好。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还常以互赠桂花表示爱慕之情。由于桂树花发于秋,古人又常用它来赞喻秋试及第者,称登科为“折桂”。据《晋史》载,晋朝郗某对策考第一。武帝问他,他回答说:“臣今为天下第一,犹犹桂林一枝。”应试及第称“折桂”,即由此而来。其后以月中有桂,故又谓之月桂。而月中又有蟾,故又以登科为登蟾宫。”于是,“蟾宫折桂”,就成了旧时人们仕途得志、飞黄腾达的代名词。 也由于“蟾宫折桂”借寓仕途通达,所以唐宋以来,文人墨客和官宦之家都竞相种植桂花。
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桂花是一种天然药材。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肠风血痢、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经闭腹痛。由桂花蒸馏而得的“桂花露”,具有舒肝理气、醒脾开胃的功效,能治口臭、咽干等病,是上等的饮料。桂枝、桂籽、桂根皆可入药,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配制的桂枝汤,专治外感风邪、肾虚等症。桂根则可治疗筋骨疼痛、风湿麻木等病症。桂花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中国四大名花
中国的花有3000多种;
1、梅花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
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
果实可食、盐渍或干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2、牡丹花
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变野生为家养;
从南北朝“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至今,栽培历史也有1500年了;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牡丹发生了变异,出现了许多花大色艳的品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栽培范围由长江、黄河流域诸省向全国扩大;
如今已扩展到中国东北、东南,以及内蒙、新疆、西藏、台湾等地。
3、菊花
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
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
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4、兰花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
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
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
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5、月季花
月季花: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
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
月季花荣秀美,姿色多样,四时常开,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有52个城市将他选为市花,1985年5月月季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第五名。
6、杜鹃花
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
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年)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写下了“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820年终于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据记载,唐贞观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鹃品种栽培,最有名的是镇江鹤林寺所栽培的杜鹃花。
7、茶花
茶花植株形姿优美,叶为浓绿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
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
原产于中国东部,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云南各地,朝鲜、日本、台湾和印度等地普遍种植。
8、荷花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
自公元前11世纪起,中国从漫长的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时代——西周。
荷花也在这时期里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走进了人们的田间池塘。《周书》载有“薮泽已竭,既莲掘藕。”
可见,当时的野生荷花已经开始作为食用蔬菜了。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将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别定了专名。中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就记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
对荷花的了解已有一定的概念。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9、桂花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Osmanthus fragrans?(Thunb.) Lour.),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
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
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10、水仙花
水仙(Narcissus tazetta?L. var.?chinensis?Roem. ):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
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花茎(俗称箭)再由叶片中抽出。
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伞状花序。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呈鹅**。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
叶狭长带状,蒴果室背开裂。花期春季。
水仙性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传统观赏花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十。
百度百科-中国十大名花
中国四大名花是指河南洛阳的牡丹、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昆明的山茶、福建漳州的水仙。它们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白雨金、洛阳花、富贵花
牡丹等。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为落叶亚灌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阳、菏泽所产最富盛名。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别名又叫黄花、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艺菊,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菊属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其花瓣呈舌状或筒状。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原产于我国中部河南等地,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菊花是开封市花。开封栽培菊花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开封民众酷爱菊花,家家有养菊、赏菊的传统。开封人爱菊,不仅爱其绚丽多姿的花朵,更爱其迎寒吐蕊,傲霜怒放的性格。因此,1983年,开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命名菊花为开封市花的决议。此后,开封市在每年金秋十月举办一次菊花花会,如今已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山茶花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茶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世界名花之一,也是云南省省花,浙江省金华市和温州市的市花。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
山茶花是山茶花科的常绿灌木。耐冬、曼陀罗等。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4米。树干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革质,表面亮绿色。花单生成对生于叶腋或枝顶,
茶花花瓣近于圆形,变种重瓣花瓣可达50~60片,花的颜色,红、白、黄、紫均有。花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十月至翌年四月间都有花开放。蒴果圆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数重瓣花不能结果。茶花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两朝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直到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后,造成轰动,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其性喜冷湿气候,不耐高温。对土质不苛求,但以含湿度高之砂质土壤较合适,全日照半日照均适宜。花果实为蒴果,果大皮厚,内含1~2或2个以上的种子。
水仙,中文别名:凌波仙子、金盏银台、落神香妃、玉玲珑、金银台、姚女花、女史花、天葱、雅蒜,中国水仙、天蒜、俪兰、女星、雪中花等。除了常见的白色水仙外,还有一个**的品种叫喇叭水仙。水仙属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此属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种,其中的10多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水仙原分布在中欧、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区,中国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5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