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白茶制作过程
手工白茶制作过程如下:
1、采摘:根据温度,采摘玉白一芽一叶,做到早采、嫩采、频采、网采。芽叶结成花,大小均匀,茎短。轻拿轻放。用于储存和运输的竹篮。
2、枯萎:采摘鲜叶及时用竹匾摊开,厚薄均匀,不可翻转。绿化后,可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择室内自然萎凋、复合萎凋或加热萎凋。当茶叶70%或80%干燥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双萎凋都需要过筛。
3、干燥:初干:干燥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冷却:15分钟。复烤:温度80-90℃;低温长干约70℃。
4、保存:干茶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箱冷藏,温度1-5℃。从冰箱中取出的茶叶在三小时后打开包装。
资料扩展: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柘荣 、武汉新洲旧街 、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
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荼”的注解,用“槚、茗、蔎”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以下是手工茶叶制作过程炒茶的步骤:
采摘嫩叶:首先,需要采摘嫩叶。一般来说,春天和夏天是茶叶采摘的最佳季节,当嫩叶长到足够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采摘。
晾晒叶子:采摘回来的叶子需要被晾晒一段时间,通常需要晒干大约四至六个小时。
炒叶:将晒干后的茶叶放入锅中,将锅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一般在150℃左右),然后翻动茶叶。炒制的时间不宜过长,通常10到15分钟左右即可。
揉捻茶叶:炒制结束后,将茶叶放在竹子篮子里进行揉捻,这样有利于茶叶形成细长的形态,并有助于提高茶香。
烘干茶叶:揉捻之后,需要将茶叶再次晾晒并烘干,这样能够让茶叶更加干燥,保持新鲜度。
分级包装:最后一步便是按照不同的等级来分拣茶叶,然后进行包装封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70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