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报告

#报告# 导语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是一段珍贵的工作时光,我们收获良多,好好地做个梳理并写一份工作报告吧。以下是 整理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报告

篇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报告

上半年,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力搞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努力做好试验、示范,尽职尽责地为农民做样子、教法子、出点子、找票子。一年来,做了以下工作。

 一、搞好技术培训指导

 (一)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共召开大春技术培训会5次,培训村、组干部和农户3580人次,到各村组开现场培训会5次,广播讲座3次,培训农户15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1个,3550份。

 (二)搞好技术指导。在各农时关键时期,农技人员都深入村、组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为了搞好抛秧、旱育秧推广,农技人员到现场不下10次,特别是育秧阶段,手机成了“农技110”,农户有呼就到,通过不懈努力,目前村已成片推广抛秧、旱育秧2100余亩,在全镇已成燎原之势,全镇共推广旱育秧、抛秧12500亩。

 共深入村组进行技术指导665次,通过门市接受技术咨询服务1510人次。

 二、搞好试验、示范

 做好示范。农技站共搞四个示范片。1、村抛秧示范片1500亩;2、村优质果树示范片1000亩;3、村三组优质稻示范片100亩;4、临江村8、9、10、11组薄壳核桃示范片500亩;农技站为示范片提供技术资料1500份,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通过努力,示范片的示范效应大大增强,起到了以点带面,树立样板的作用。

 三、搞好常规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示范,全镇优质稻推广达到13400亩,推广率达100%以上,水稻施用多效唑1850亩,达100%,一代螟虫防治达95%以上,地膜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地膜面积由全镇3000亩扩大到了6175亩,连续免耕达13000亩。优质油桃、薄壳核桃标准化技术推广达1000亩。

 四、认真抓好以节本增效和结构调整为重点的技术推广,引导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坚持节本增效原则:全镇在大田作物上,大力宣传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保证稳定高产的情况下,尽量让农民节约劳动力,节约资金投入,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全镇大力推广了水稻旱育秧和抛秧12000亩。

 (二)转变传统种植方式,大胆搞好结构调整。由于近年水源紧张,农技人员大胆向农户推荐走旱路,大力推广高产玉米3000亩;其他多经作物如:地膜西瓜、地膜花生、地膜蔬菜等3600亩,推广固定厢沟双免耕栽培13000亩,使农民由传统种植方式向现代种植方式迈出可喜的步伐。

 (三)组织好农民工培训工作。镇上成立了农民工培训领导小组,全镇共进行引导培训520人,转移输出2972人次。

 (四)做好沼气安全生产和维护工作,大力推广沼气综合利用1000户。

 (五)做好果树管理的指导工作。镇上技术人员深入各村,特别是深入到各村的专业大户中指导他们搞好生产和管理,加强培训工作,共发放技术资料1200余份,开现场会3次,新发展果树1000亩,其中新栽植核桃400亩,枣树100亩,技改150亩,种植蔬菜100亩。

 (六)做好制种工作。全镇共在三渔村、临江村、酒垭村发展水稻制种600亩,在临江村9组发展油菜制种100亩,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五、存在问题及下半年打算

 (一)存在问题。农技推广工作面临千家万户,人手少,工作面大。推广难度大。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农业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2、认真做好试验示范,以点带面,树立样板。

 3、进一步发挥职能,加强新技术的推广,特别是水稻旱育秧和抛秧,为农民增收致富作贡献。

篇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报告

20xx年我选派为尖山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蔬菜产业技术指导员,负责尖山镇九鸦村彭业财、彭业彩、彭业新、彭世塘、彭世夏、黄德、黄炳春、黄瑞、黄胜、彭业军这10名科技示范户蔬菜生产技术的指导工作。项目实施以来,在上级的指导下,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积极参加指导员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

 我参加了在广西钦州农业学校进行的为期一周的技术培训。系统全面地学习了现代农业发展概况、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特点和模式、现代农技推广服务的基本技巧与途径、互联网应用技术及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技能与实践等。平时注重搜集蔬菜生产相关资料,重点加强设施蔬菜方面的知识积累,不断提升入户指导水平。

 二、加强指导,确保实效

 项目启动后,我就开始进村入户,与科技示范户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一是对示范户宣传介绍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技术指导员工作职责及任务、科技示范户的责任、义务,让科技示范户充分了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二是对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示范户的生产实际,制定年度技术指导方案、分户技术指导方案。三是与示范户分析、讨论增收渠道,积极主动参与产前、产中直至产后的跟踪服务工作,引导示范户与市场对接,实现增产增收。四是根据农时以及示范户的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入户,对每个示范户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还通过电话与示范户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此外,我站还请专家进行了4次集中培训和3次现场观摩交流经验。项目期间,先后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这10户示范户均以种植番茄、辣椒、黄瓜等品种。他们采用的是常规的种植技术连年种植,导致作物易受到病害,土质恶化。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外,我还指导他们进行水旱轮作,合理施肥,增施钾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每穗果绿熟期时,及时摘除其下全部叶片,如发现病株时及时清除病株,保证田园清洁。如九鸦村九鸦坪队黄德的2亩地因常年种植番茄极易感染青枯病、枯萎病等病害,施用农药效果也不理想。在我建议下留1亩继续种植番茄,另1亩则在种植了一季早稻后再进行秋季番茄的种植。连续种植番茄的那亩地因连续的种植病害严重,茄果因疫病、炭疽病等造成烂果、裂果导致产量低下,春、秋两季的产量一共只收了5600斤;而另一亩因轮作了一季水稻,不仅病害减轻了,植株长势良好,因施足有机肥也使得果实品质极好,一季秋番茄就收了6100斤。通过这个项目让农户充分了解了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主推的技术等,使科技示范户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还辐射带动了200多户种植户。我站还在尖山镇西沟村建立了一个面积为5亩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为指导科技示范户们提供了更具体、更有效的学习目标。

 三、成就我与科技示范户新的发展

 与科技示范近距离的接触,使我能更好的向农户进行农业技术指导,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工作带来了更好的成效。同时,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培训,激发了科技示范户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勇气,使科技示范户及辐射户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对蔬菜产业的增产增收、全面升级有了新发展。

 四、今后的打算

 1、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帮助指导科技示范户。

 2、根据各科技示范户的需要,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给他们下一步种植的品种提供相关信息。

 3、加大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工作。在充分了解科技示范户需要的前提下,及时沟通联系相关部门、专家对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科学种植的技术。

篇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报告

20xx年在区农委的领导下,通过全站同志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推广站各项工作均有序地进行,现将农业技术推广站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引进新品种,搞好科学试验示范。一年来,共进行了17个新品种、13个早熟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玉米“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三唑磷和弗硅唑2种农药的田间防治病虫害试验。新品种种类有:豆角、番茄、辣椒、大葱、咖啡菜、菠菜、黄瓜等;早熟鲜食玉米品种有:奥白18、白玉无暇、白雪大地、银糯1号、北国之春、丹粘早7号等;其中:在桦树村进行的草莓柿子、辣椒等新品种试验,作物长势良好,进入市场后受到本地百姓的欢迎;在四道江村进行的早熟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13个玉米品种长势良好,现13个玉米品种均已成熟上市,其中:奥白18、丹粘早7号品种,较其它品种成熟期早、果穗结棒均匀一致、品质好等优点;在东热村进行的玉米“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目前14个施肥处理的玉米植株长势良好,各生育时期的记录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全区四个乡镇水稻种植大户和蔬菜种植户免费发放了60箱防治水稻虫害的农药三唑磷乳油,可防治水稻病虫害3000余亩、3箱防治蔬菜病害的农药氟硅唑可湿性粉剂,可防治蔬菜病虫害900亩。截至目前,已将两种农药下发到水稻和蔬菜种植户手中,种植户们有针对性地开始对水稻、蔬菜病虫害采取药剂喷雾防治。

 (二)强化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根据农民需求,积极聘请有关专家来区讲课,先后聘请了粮食专家王立华、蔬菜专家张传文、市草莓专家纪炜、市水稻专家胡刚、等来区讲授了相关技术,通过“科技知识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将技术及时送到示范户家中和田间地头,确保了技术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全区共举办各级各类科技培训班18期,开办科普大集3次,开展现场技术指导150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份,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2人,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96户,累计培训农民8700人次,确保全区每户农民有一名劳动者参与培训。

 (三)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农田统一灭鼠工作。免费为农民进行土壤检测40份,指导农民科学施肥3000亩;农田统一灭鼠1.5万亩,分布在四个乡镇19个行政村,统一灭鼠效果显著。

 (四)积极配合上级业务单位和全局搞好为农服务工作。共发放各类信息17余条;我16期农业科技简报;认真完成了每月的《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进展表》调度和汇报;完成了每周的病虫害调查防治报表;完成了体系建设系统报表、农业病虫害防治系统表;协助农经局开展好对铁厂镇一村村、五道江镇五道江村、菇园村的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五)认真完成好市农科总站组织的技术指导员培训学习和科技示范户参观学习工作。今年3月30日—4月3日二道江区共有12名技术指导员参加了市农科总站组织的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培训学习,通过4天的专业学习,提高了科技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5月14日市农科站组织本区科技示范户和技术指导员一行40人到铁岭依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地观摩了番茄、辣椒、黄瓜、茄子、草莓等温室蔬菜的生长情况,并听取了该公司技术员认真细致地讲解,技术员和农户们边听边记,现场学习氛围浓厚。通过此次实地观摩学习,不仅提高了技术指导员的业务水平,而且为科技示范户增产增收提供了科技依据。

 二、“十三五”期间工作安排

 (一)继续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搞好科学试验示范,与农业科研院所联系沟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发挥农业科技对促增收的支撑作用。

 (二)继续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做好草莓高产栽培、蔬菜无公害栽培、粮食安全生产、经济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田统一灭鼠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促进我区农民增加新的致富产业,增加农业收入。

 (三)继续组织实施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根据农民需求,举办各类型培训班,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xx镇xx村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

申报方案

在xx村,部分村民在家搞种植,但种植方法设备简单,管理技术落后,亩产量低,基本都处于“靠天收”的初级阶段,又因农作物物价低,降低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于是,更多村民倾向于外出务工,以致大量土地闲臵,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由于外出务工,农村也有了更多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同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经营的相对独立性、经营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分散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支部、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而且村集体经济薄弱,削弱了农民对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感情,也使村支部和村委会的权威和影响力受到弱化。

对此,作为xx区最穷、情况最复杂的xx村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奋力进取、众志成城、和衷共济、迎难面上,探索生存之道,希望通过改变种植结构、进行资源整合来摆脱“靠天收”的现状,实现村民、村集体?两增收?, 从而以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大棚蔬菜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同时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并且随着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可以加快规模化经营的步伐,提升我村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将此基地打造成?xx区大学生村官实践基地?,吸引xx区乃至其他区县的?大学生村官?到此实践,大学生村官不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从而增强大学生村官服务村民、服务党的事业的能力和信心。

最后,将此基地创建成?xx区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将优秀的种植经验予以推广。为前来考察学习的组织讲解农产品种植的先进经验,从而带动更多的村走向富足。

三、大棚蔬菜销售前景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副食品,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某些生理活性物质的主要来源。一是随着人口的逐年增长,人们对蔬菜需求将继续增长。二是人均蔬菜消费量将继续增长。进入新世纪,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意识深入人心。生产绿色有机蔬菜,保障消费者身

体健康成为广大菜农的共识。对安全、卫生、优质蔬菜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蔬菜消费支出占城乡居民日常消费支出的比例将明显提高。因此,区内外市场不但不会萎缩,而是将有新的增长。

四、xx村基本情况介绍及建设优势

(一)基本情况介绍。我村位于xx镇中部,坐落在明月山脉山脚,水源丰富,村幅员面积5854.7亩,其中,耕地面积2285亩(其中田1157.5亩,土1127.5亩),荒山326.4亩,森林3243.3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228.088亩)。

全村下设13个合作社,568户,1551人,常年在外务工548人,约30%土地空臵,形成荒田、荒土。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年均约3000余元。

(二)创建优势。

1.政策优势: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xx村发展问题,已把xx村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作为xx镇?抓民生、保增长、促和谐?的重要举措来抓。

2.气候优势:气候条件得天独厚,xx村属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长秋短,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霜雪极少。年均降雨量为1085.3毫米,历年平均相对温度为79%,日照时数1243.8小时。常年平均风速1.3米/秒,平均雾日数69.3天,适宜种植多种蔬菜。

3.土地优势: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拟建项目区现

有水田、干田400多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是种植各种蔬菜的最佳土壤。

4.环境优势:生态环境优势,xx村境内无工业加工区,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是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最佳环境。

5.水利优势:项目区水利资源丰富,可充分保障项目的用水。

6.交通优势:鱼五路紧邻拟建项目区,对大棚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所需物资的运输和基地建设后蔬菜运输交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7.销售优势:销售渠道广,销售面向机关、企业、学校食堂、乡镇农贸市场、盘溪市场等。实现?保障主城、满足自给?和?淡季不淡、旺季不烂、放心安全?的可持续蔬菜产业发展目标。

8.技术优势:技术力量有保障。区农办、镇农办拥有蔬菜种植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员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能力承担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组织实施。

五、组织领导及分工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xx村成立无公害蔬菜基地申报工作小组,具体职务及分工如下:

村支部书记XXX任组长,全面负责该项申报工作;

村委会主任XXX任常务副组长,负责具体申报工作开展; 村支部副书记XXX任副组长,负责争取建设资金; 村会计XXX为组员,负责该项目所需土地的流转; 支农工作者XXX成组员,负责该项目技术支持; ?大学生村官? XXX为组员,负责实施方案起草、种植技术学习并对村民进行科学指导等工作。

六、建设原则及生产模式

(一)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原则。

1.坚持市场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尊重市场规律,综合考虑区位、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品种,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群众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2.坚持统一规划、板块推进的原则。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土地集中流转步伐,大力发展蔬菜专业村、建设高标准专业菜田,实现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尽快形成设施蔬菜产业板块。

3.坚持项目承载、带动发展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整合各种资源,集中财政、金融等资金,以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4.坚持依靠科技、以优取胜的原则。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无公害蔬菜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生产模式。由于一家一户的生产,对市场规律缺

乏预见性,难以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又很难规避市场风险。所以采用?4+1?运作模式使水产养殖向订单生产化、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从而减少风险。

?4+1?运作模式即?一个村组织带动、一个技术员指导、一个合作社依托、一个种植户服务结对一个农民?的运作模式。达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果,保障蔬菜产量,提高菜农收入水平,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收入年年涨?。

七、建设目标及效益分析 (一)建设目标。

1.总体战略目标。按照xx村发展水产养殖的思路,充分兼顾地域、区位、气候等条件和农民的科技素质等因素,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示范带动为载体,加快培育和建设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满足城乡居民蔬菜需求,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为此,xx村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概括为:一?建设?、二?创立?、三?服务?、四?增收?、五?形成?、六?创建?的六大目标。即:

一?建设?:建设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二?创立?:创立?xx特色菜?品牌;

三?服务?:服务重庆主城及周边城镇居民对蔬菜产品的需求;

四?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

五?形成?

:通过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形成一大支柱

产业;

六?创建?

:创建成

xx

区‘大学生村官’实践基地?

xx

区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2.

建设目标任务。

根据统一规划、

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

采取集中成片、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方法,逐步达到土地

平整,沟、渠、路硬化,排灌与农田设施配套,能排能灌,

道路畅通,完善农田联网,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项目建设规模

200

亩,建设蔬菜大棚

400

个,分

3

年分

步实施完成,大棚每个面积

0.2

亩,每亩

4

个,无公害蔬菜

基地实行管网、路、水配套。具体计划如下:

2012

年实施

40

亩,其中大棚

20

亩,露地栽种

20

亩;

2013

年实施

60

亩,其中大棚

30

亩,露地栽种

30

亩;

2014

年实施

100

亩,其中大棚

50

亩,露地栽种

50

亩;

(二)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分析

1

)大棚蔬菜效益:

主要采取反季节周年栽培模式,

早春以茄子、番茄、辣椒、豆类、瓜类等为主,以温室大棚育苗提早生育期;夏季以反季节小白菜、芹菜、葱、韭菜、马铃薯、姜、莴笋等叶菜、茎菜类为主;秋冬季以萝卜、胡萝卜、大头菜、芥菜(青菜)、结球甘蓝(莲花白)、结球莴渠道、钢架蔬菜大棚、喷滴灌溉系统、灯光配臵等。

(三)基地建设措施

1.广泛宣传发动。进一步加大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宣传力度,通过专题会议、横幅、标语等形式让广大群众认识,宣讲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提高土地生产效益的重要意义,宣讲镇政府支持城郊大棚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政策,宣讲xx村村支两委提供服务的措施,不断营造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整片土地流转。在基地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坚持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地进行土地臵换和流转,确保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集中连片,使基地建设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3.组织技术培训。村支两委邀请区、镇农办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授课及外出参观等方式对农户进行培训,使参与大棚建设的农户培训率达到100%并取得实效。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农技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统计技能,品种布局、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田间投入品的安全使用、排灌管理、蔬菜采收,重点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特别是做好2012年大棚种植农户的育苗、定植等技术培训和指导,协助农户引进和调节种苗,确保大棚蔬菜在2012年冬季批量供应。

4.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业机械化投入。集中力量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加快农业机械化使用步伐,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5.实施绿色种植。在种植过程,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的或机械的除草方法;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植质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使用抗生素。

6.培育农业?种植示范户?。围绕无公害蔬菜产业,在xx村遴选培育5个具有一定文化、种植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种植示范户。通过种植示范户的的带动,幅射周边50个农户,带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种植示范户,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方式,指导种植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种植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

7.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有一定生产水平、有一定营销能力的人牵头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借鉴外地经验,推行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五统一?的管理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从而实现无公害蔬菜基地布局区域化、基础设施规范化、推广品种良种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生产经营组织化、产品销售品牌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提升蔬菜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我村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8.全方面构建销售网络。蔬菜产品主要以鲜销为主,采用订单生产。我村销售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机关、企业、学校食堂;二是与新世纪、永辉、重百、沃尔玛等超市建立?农超对接?;三是直接投入市、区各农贸市场;四是直销重庆主城盘溪市场等。从而实现实现?保障主城、满足自给?和?淡季不淡、旺季不烂、品种齐全、放心安全?的可持续蔬菜产业发展目标。

9.发展精品蔬菜。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和特色、精细蔬菜品种,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以优质、快捷、早熟和规模生产占领市场。

10.创建?xx区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依托现有科技推广单位、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通过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农情信息采集和传播基地,使示范基地成为全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样本,辐射带动全区乃至全市设施蔬菜的发展,以带动更多的村走向富足。

九、实施步骤

项目建设从2012年2月开始——2014年结束,共分六个阶段。

(一)方案报送阶段(2012年2月上旬——2012年3月底)。将方案报送镇农办、区新农办审批,同时做好大棚蔬菜的宣传。

(二)土地租用阶段(2012年4月上旬——2011年4月中旬)。村支部、村委会租用村民土地并与其签订土地租凭合同。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4月中旬——2012年4月底)。排水沟修建、大棚搭建、水池修建等;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培训。

(四)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5月初——2012年5月下旬)。根据种植需要,进行前期工作及播种、养护等工作。

(五)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2012年6月——2013年5月)。引导农民自愿成立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的发展,负责订单生产和蔬菜销售。

(六)创建“xx区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2013年5月——2014年)。通过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将使创建成xx区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十、项目投资概算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初次投资项目及概算表

指标

项目

数量 单位 单价 (元) 复价

(万元) 备注

一、土地流转费用 20 亩 900 1.8 二、育苗大棚 20 亩 10000 20 三、种子、肥料、农药、地膜 20 亩 800 1.6 四、基础设施建设 1、水井

4 个 5000 2 2、工棚及管理房 4 间 4000 1.6 3、排灌渠道 5 公里 5000 2.5 4、喷灌设施及管道 5 公里 10000 5 5、洗菜池 5 个 500 0.25 6、灯光配臵 200 个 10 0.2 五、配套仪器

1、蔬菜无公害检测仪 1 套 15 15 2、土壤养分快测仪 1 套 10 10 六、培训经费 0.5 七、人工工资

10 人 10000 10 合 计 74.05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76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