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版袁隆平怎么画
q版袁隆平怎么画
1、首先在画面顶部右侧画出我们的标题”袁隆平“
2、在画面底部左侧画出我们的袁隆平爷爷,然后在爷爷的怀里画出一捆水稻。
3、在画面左上角画一个太阳,让你和画一条丝带,在画面右侧用两条有弧度的水稻画出一个边框。
4、接下来就可以开始上色啦,将人物的头发涂成灰色,衣服涂成乳白色,水稻涂成橙**,叶子涂成绿色的。
5、将边框外面的空白涂成**,丝带涂成深红色,太阳涂成橘色,水稻边框涂成绿色和成红色,然后在周围空白处画一些橙**和小圆圈做装饰。
6、最后在画面空白处画出格子线,整理一下,这样一幅好看的袁隆平手抄报就完成啦。
二
先写上“水稻之父”几个字,接着在周围画上三个不规则的矩形边框,然后在下面画上水稻和蓝色的水,旁边有一个老人和一个稻草人,再在四周画上绿色的边框,最后在空白处画上横线,并涂上颜色,这样,水稻之父袁隆平简笔画就完成了。
工具/原料:画报、画笔
1、先写上“水稻之父”几个字,在下面画上一个戴着帽子,拿着农具的老人,傍边还有一个稻草人。
2、接着在空白处画上一个矩形边框和两个波浪线矩形边框,下面是水稻和河流,四周画上矩形边框。
3、“水稻之父”几个字涂上橙色,老人带着**的帽子,穿着蓝色的衣服和红色的背心。
4、稻草人是**的,穿着红色的衣服,河流为蓝色,水稻为绿色,边框是蓝色或者**的。
5、最后在边框周围涂上绿色,这样,水稻之父袁隆平就完成了。
粮食安全手抄报文字内容
袁隆平手抄报:
袁隆平的主要成就: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
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同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什么是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主要涉及粮食的供给保障问题,它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1974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为: 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讲指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即“应该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它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1983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这一定义作了修改,提出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中国粮食概况
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样处于这一危机的阴影之下。相关研究初步发现,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将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比2005年下降14%-23%。研究亦指出,如果夜间温度升高1℃,水稻将减产10%。再者,受气候变化影响,温度升高将加剧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干旱使得农作物的生长缓慢或甚至停止,造成欠收或绝收。气温升高同时对害虫的繁殖、越冬、迁飞等习性产生明显影响,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
1、人口因素: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达5016亿公斤,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人口因素应当是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因素。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影响并不只表现于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对粮食供给的压力,还表现于生产要素、结构变动等多个方面。
2、气候生态:粮食生产与气候生态保持着高度的因果联系,特别是在生态环境遭遇一定程度的伤害、极端天气反复发作的条件下,气候变异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报告指出,今后20年至50年间的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并进而严重影响全球超长期的粮食安全。
3、偶然性因素
除了人口、气候等常态因素直接作用于粮食生产外,偶然性因素也会对粮食安全形成冲击。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其对世界粮食生产的投入、市场交易乃至未来走向都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有可能具有长期性和深入性。
4、金融因素(农业补贴、贸易限制、生物加工、海外屯田)
无论是在农业问题还是在非农业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自我保护主义倾向,而且这种保护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甚嚣尘上,粮食问题也就在这些以邻为壑与“零和”博弈的生态中被罩上极度不安的阴影。
安全对策
1.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
2.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
3.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4.调整农业保护政策,给予农业以符合国际多边协议的有效保护。
5.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以密切注意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在利用、节约土地办工业方面,他们认为,广州开发区树立了一个榜样,称之为“广开模式”,建议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广“广开模式”。他们还认为,广东沿海地区应抓紧实施围海造田计划,向海要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8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