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里种植蔬菜需要进行通风吗?
需要,根据不同温度进行不同层面的通风。
? 冬季的大棚温度低,湿度大,蔬菜的叶片上容易造成大量的雾气,他们会凝结在一起,出现结露现象。因此,这种情况需要进行通风且循序渐进的进行,当晴天时,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而棚内蔬菜对二氧化碳需求高,此时不急于通风,应该在开草苫后一小时再通风,通风刚开始时,也应该先开小口,慢慢的先排出棚里的湿气,然后再将通风口增大,使二氧化碳进入棚内,利于蔬菜光合作用。
而遇到阴天时,外面温度较低,此时大棚内的蔬菜应该以保温为主,一般通风时间在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之间进行,每次通风10到15分钟,连续通风2到3次,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不仅如此, 冬季大棚种植蔬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温度。主要要点为:注意保温,避免蔬菜温度过低,不要被冻坏,而遇到强降温天气,应该加热加温棚内温度,但也不能上升太高,尤其是在夜晚时,要控制好夜温。
?二.浇水,胶水的要点是小水轻浇,一般现在都采用膜下小水暗灌,可以满足蔬菜对水分的需要,也能够解决土壤水,气,热,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 三.光线条件,冬季光照弱,大棚内光照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应在棚内挂上反光幕,可以延长蔬菜的光照时间。
? 因此通风是需要的,但更要根据条件的不同,通风不同。
?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可以请点赞关注,谢谢,。
随着生活发展,除草剂因其快速、高效和易于操作的优点而被农民接受。然而,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是有高度技术性的。在化学除草过程中,如果化学除草剂选择不当,使用方法不当,将导致防治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药害。关于农村蔬菜种植的除草剂的使用建议如下:
1.注意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特异性和及时性,不要乱用、误用。
2.严格控制限制剂量。
除草剂的使用应根据具体土壤质量,考虑农田小气候,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药剂量范围、浓度和用量使用。
3.合理配药。
为了更好地实现除草效果,可以对除草剂进行复配。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联合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配比,并考虑相互之间是否存在抗药性或其他副作用。
4.确定最佳使用温度
农民在购买除草剂时应向老板咨询清楚该款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温度。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与温度成正比。 温度越高,体内对杂草的吸收和松散能力越强,除草剂的活性越高,除草效果越好。 低温时则相反,作物处于低温状态,较缓慢,容易出现药害。
5.注意天气影响
在此说明:大风天气不宜喷施除草剂。因为当风速达到每秒8-10米以上时,除草剂的药效会降低5%以上,而且容易造成雾气飘到农作物上,引起药害。另外,雨量在10-15毫米的小雨其实有利于提高药效,因为适量的雨水不仅可以使杂草因为杂草的快速生长而吸收更多的药液,还可以加快除草剂的传播。
拓展内容
除草剂可广泛用于农田、果园、花卉苗圃、草原及非耕地、铁路、河流、水库、仓库等场所的杂草、灌木、乔木等有害植物的防治。截止目前,大多数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和除草膜除草等。最常用的方法是生长期茎叶处理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08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