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大城市别名
济南,别称泉城,齐州
泉城,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
齐州,隋朝时曾改济南为齐州;
济南,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史记》)。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
青岛,别称岛城、琴岛、胶澳
岛城,青岛、黄岛、红岛等等都是岛;
琴岛:一说为“青”字在发音上属于后鼻音,“琴”是前鼻音,很多人前后鼻音不分,也就把青说成了琴;
一说为传说天上有位弹琴的仙女,看上了一位青年渔民,就从天上飞下来,与他结为夫妻。每当丈夫出海时,她就坐在小岛上弹琴,倾吐自己的相思之情;同时用琴声,为远行的丈夫导航。夫妇俩非常恩爱、生活甜蜜。可是好景不长,琴女下凡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认为琴女触犯了天规,大为震怒,就派天兵天将下凡惩罚。龙王兴风作浪,把渔哥的船掀翻了,渔哥也葬身于大海。琴女抚着琴在海边等啊等,可是丈夫却迟迟不归,最后,痴情的琴女也跟着殉情了。但此后人们仍然能听到海边传来的琴声,人们说,是琴女的魂魄和琴声幻化成海浪拍岸的声音,诉说着对丈夫的思念。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琴女,就把这座小岛叫作“琴岛”;
胶澳:古称胶澳;
青岛,青岛市市名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市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
潍坊,古称“潍州”、“潍县”,又名鸢都
鸢都,潍坊是风筝之都;
潍坊,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以潍城、坊子为基础建潍坊特别市,取潍城、坊子首字命名。
淄博,别称淄州
淄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淄州,治贝丘县;
淄博,“淄博”作为地域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两地煤矿开发于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中共鲁中区党委成立淄博特区,设专员公署,隶属鲁中行政区,此为“淄博”作为政区名称之始。
烟台,别称港城、登州、东莱、芝罘
港城,因烟台是港口城市;
登州,古代曾称登州;
东莱,本来为龙口市古称,现在也用于烟台别称;
芝罘,烟台境内古有芝罘岛。“芝”即灵芝,芝罘岛的形状,像一株巨大的灵芝;“罘”是屏障的意思。芝罘岛横卧在黄海之中,好像一道天然屏障,护卫着大陆的沃土。也就是说这个岛有“灵芝”一样的形状,有“罘”一样的作用,因此称之为“芝罘岛”;
烟台,名字源于烟台山。明史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加强海防,防止海上倭寇侵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特批建宁海卫(今牟平区)"奇山守御千户所",同时在千户所的北山山顶修建了"狼烟墩台",用来烽火狼烟做为军事通讯工程。烽火台建成后被当地人土称为"烟台",北山称烟台山。
威海,别称威海卫
威海卫,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
威海,起源于威海卫。
临沂,琅琊,沂州
琅琊,临沂古名,“琅琊”得名于胶南的琅琊台,其高180多米,三面临海,因“山形如台”而得名。关于山为何长成台子模样,一说琅琊台本是大禹治水时用土筑成的,用来观望水势。秦统一六国后设立琅琊郡;
沂州,古称沂州,因临近沂水;
临沂,因临近沂河而得名。
日照,太阳城、海曲
太阳城,不解释;
海曲,古称海曲,现在还有个海曲镇;
日照,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意思就是太阳出来首先照到的地方。
德州,别称安德
安德,源于“德水”。德水,古黄河别名。德州因处于德水之畔而得名。古人认为,黄帝得土德,夏得木德,殷得金德,周得火德,互克互生。秦因周为火德,能灭火者是水,故自称得水德之瑞,所以秦能灭周。因此,秦改古黄河名曰“德水”。西汉时,在今德州东境、古黄河边置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意喻“太平祥和”;
德州,源于安德县,隋朝时设德州。
滨州,别称渤海明珠
渤海明珠,因在渤海边;
滨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
枣庄,别称煤城,运河古城
煤城,枣庄产煤,因煤而兴;
运河古城;京杭大运河上的古称;
枣庄,来源于村名,因村落有很多枣树而得名。
泰安,别称山城
山城,因为有泰山而称山城;
泰安,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是古代帝王封禅祭天的深山,“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意国泰民安。
济宁,别称洪州、孔孟之乡
洪州:北宋曾称洪州,《穆桂英大破洪州》;
孔孟之乡,因是孔子、孟子的故乡;
济宁,济水安宁之意,这里有个传说。有位老渔夫,这天出门去深水里打鱼。晴朗朗的天突然不知道怎么就变的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待到风平浪静时,他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隐隐约约得就看见前边里有座雾蒙蒙的山。他把小船慢慢地划了过去,近了他已看见山脚的那棵冲天大槐树,树上的那个硕大的老鸹窝,树后有座土帝庙。他便系好了船到庙里上了柱香磕了两个头,出了破烂的柴门阳光直刺得他眼都睁不开,那枝繁叶茂的大槐树下躺着一个打柴的樵夫,他便走了过去问路。樵夫说:“老人家你从哪里来,你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还真不好回答。我只知道从俺爷爷的爷爷的那辈起逃荒到这里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来时就带了这么棵小槐树,看它今天就长成了这么粗。”
老渔夫听也没有听过,说水的这边还有这么座山,还有这样一座仙境般的世外桃源。老人孤身一人,也自觉回去没啥意思,搭了个棚子住了下来。开一片荒地,喝一盅老酒,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以后又过了许多年,陆陆续续的又从四面八方搬来一些逃水灾的乡民,这便人烟渐渐多了,水退了就成了镇子。十年九涝的日子人们实在过怕了,人们就给他取了吉祥的名字“济宁”,取的就是济水安宁的意思。那山就是后来的渔山
菏泽,别称曹州、陶、济阴,牡丹之都
曹州,菏泽古称曹州;
陶,中国历史古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帝尧受封于陶;
济阴,因在济水之南而得名;
牧丹之都:因盛产美丽的牡丹;
菏泽,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和“雷泽”简称,遗址在菏泽市定陶县东北,古代济水流经时汇聚而成,向东流出成菏水,与济水相接。《尚书·禹贡》载:“导菏泽,被孟猪。”唐时更名龙池、九卿陂。后来济水断流,菏水又为黄河泛道,菏泽遂被黄河泥沙所淤平。以水名称县,始于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
东营,别称油城、东方湿地之城、黄河水城
油城,因盛产石油,
东营,来源于村名,东营村和西营村,村民起源于李世民东征的传说。传说在13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兵东征高丽,大队人马沿当年秦始皇到渤海之路浩荡东行,行至今东营村处,只见北面烟波浩渺,便令大部队驻扎,派一队人马去探东进之路。这队千人兵马行至东营村荒滩时,海上大潮正起,只好就地安营扎寨,待机行事。不久,接到留守驻扎的命令,分东西两个营驻守,种粮种菜,熬盐牧马,数年也没接到李世民的调令,军士们便相继成家立业,衍繁至今,便有了今天的东营村、西营村。
聊城,别称东昌府、凤凰城、江北水城
东昌府、凤凰城: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对此,还有一个传说:传说,聊城一带原是一片梧桐林,住着一对凤凰,统率着林中百鸟,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年发大水,东海一条恶龙来到此地,驱走了凤凰,使这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叫它东州湖。地方官见湖波荡漾,周围林茂花繁、景色优美,便想在湖边建城,但工匠们感到工程艰难,均不敢承担。这时,来了两个人,一个叫王东,一个叫王昌,他们自告奋勇,愿意承建。原来这两人就是被恶龙赶走的那对凤凰所生的儿子。王东、王昌建城,凤凰率百鸟送来木石用料,不长时间,一座雄伟的湖城建成了。人们为了纪念凤凰在建城中的功绩,便将该城起名为凤凰城。后来,东海恶龙又兴风作浪,企图摧毁新城。此时,王东、王昌即力战恶龙。恶龙逃往东海,扒出一条水道,引海水来灌城。为救凤凰城的百姓,王东、王昌兄弟二人钻入水下,用身子堵住了水道。人们为感谢两兄弟献身保城救众的高尚品德,便将凤凰城又改名叫东昌。
江北水城:聊城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黄河在东部奔腾咆哮百余里;京杭大运河从中部蜿蜒曲折过市区;卫河从西部携水弄潮冀鲁豫;还有马颊河、徒骇河等纵横交错,东昌湖、鱼丘湖相互辉映。仅聊城市区,湖、河水域面积就多达13平方公里,占城区的1/3。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1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