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一是产业融合性。乡村产业一头联着城市,一头系着农村,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发挥着粘结剂和融合剂的作用。乡村产业不断利用其天然融合的属性,将农业的功能向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农耕体验、文化传承等多领域拓展,打造出乡土特色产业、加工流通、乡村服务业、田园综合体、农业主题公园、高端民宿、农业嘉年华、特色小镇、星级农庄、农耕节庆等形式多样、特色各异、融合发展的新类型,形成了一系列“农业+”的新模式,带动了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人文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各产业之间互融互促、共生共长,从而有效地丰富和拓展了农业功能,带动了农民增收就业,促进了农村繁荣发展。浙江仙居县发展休闲农业,带来了人财两旺的“花海经济”,江西婺源篁岭村走“农业+旅游+休闲+文化”融合之路,产值过亿,开创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篁岭模式”。
二是资源整合性。乡村有大量的可开发资源,而缺少的是资金、人才和创意,更缺乏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乡村产业以游田园、悦村韵、赏民俗、品美食、购特产等独特方式,可以将各类分散存在、关联不紧的资源要素有效整合起来,实现有机衔接,叠加渗透、相互集成,从而将农区变成了景区、田园变成了公园、劳动变成了运动、产品变成了商品、民房变成了客房,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价值提升。江苏阜宁七彩农业公园,优化整合历史、优质水、茶文化、农家美食、美术设计人才等各类资源,建成细节精美、创意丰富、农味十足的农耕广场、水晶花宫、风情桃源、童趣牧场、乡村大锅灶等诸多景点项目,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
三是功能活化性。诸多实践表明,乡村产业可以将荒地、民房、山川、河流、民俗等静态的、沉睡的、闲置的资源激活,使四荒地变成了特色产品生产园、渐被遗忘的传统文化变成了现代故事、面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变成了展示体验传承的技艺、濒临消失的农业遗产变成了寻古景点,更使乡村成为城里人望山看水忆乡愁的好去处。四川成都多利农庄遵循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品牌化的理念,突出“市民农庄”“乡村创客”“造梦乐园”主题,已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区,度假酒店和家庭农庄、有机生活体验馆,激活了都市农业的多业价值、乐游价值和安居价值,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四是创新包容性。乡村产业作为一个最具创新活力的载体和平台,包容了绿色可持续、山水林田湖草和谐共生、
乡村产业的概念和特征是:相对于其它国家的农业,在资源禀赋、农业产业类型和功能要求的多元化特征,特别是农户家庭众多,经营规模有限,如何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增加更多就业容量、增加更多就业收入就显得十分重要,由此决定了在中国发展乡村产业的重要性。
乡村产业特色是和相类产业相比较而显现的。构成鲜明特色,有4个最基本的要素:
首先,是由独特资源作为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主要由独特的自然、文化、产业多功能性来形成。例如,特色农业就是把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成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
其二,属于区域特征的重要支撑。产业发展是呈现区域地方的特色,同时,产业特色构成对区域特色的认知。
其三,特殊产品品质。品质独特,功能特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其四,目标市场相对明确,形成特定消费市场。是满足特殊人群或是市场用户的需要。市场有前景,且规模有优势。
、乡村独有
乡村独有是乡村特色产业的鲜明特点。和普通产业比较,乡村产业的空间属性是乡村,乡村特色产业是通过乡村资源优势创建的乡村产业。通常而言,是以乡村资源禀赋与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根植于农业农村、是由本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与乡村价值的乡土经济活动,比如特色粮油、特色果蔬、茶叶咖啡、食用菌、中药材、特色畜禽、特色水产、棉麻蚕桑、林特花卉等特色种养业与乡村食品、酿造、纺织、竹编、草编、剪纸、风筝、陶艺、木雕、木工等特色手工业。另外一方面,还以乡村元素作为融合发展的条件,创新新产业、新业态,创建新型产业如休闲旅游、现代康养产业。
乡村特色产业是农民的产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目的是为当今社会提供乡村特色产品供给,与此同时,为农民创造就业渠道。乡村特色产业是农民创业的产业,也是农民致富的产业。很多农民在社会实践中积极探索“订单收购+分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等方法,很大促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还通过股份合作,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形式,正确引导社会资源流入乡村,促进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在功能、业态和实现路径诸方面表现出新的内涵特征,并内生出乡村产业的多元化趋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171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