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古代的四大药都是哪里

安徽亳州 江西樟树 河南百泉 河南禹州 河北安国 湖北蕲春

古代的四大药都是哪里

以上是中国公认的获得“中国药都”称号的相关城市,历史悠久,药业交易发达,每年都有上千万乃至上亿元的药品交易额,当地的药品交易收入也都是地方主要财政收入之一。 每年当地都要举办药交会,是药品交易的集散地。 至于哪几个是四大药都说法不一.

邵芝岩笔庄、胡庆余堂、边福茂鞋店、六必居、颐香斋等。

1、邵芝岩笔庄

创建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慈溪人邵芝严在杭开了一家名为“粲花宝”的笔店,后以店主名为店名,店址在官巷口附近,自设制笔墨工场,制作的毛笔以“尖、齐、园、健”四绝为特色,深得历代艺苑儒林称著,清时列为贡品。

为杭州富有书卷气息和专业特色的百年老店。笔庄精制的芝兰图牌毛笔以书写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而多次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笔庄自产自销的毛禾笔主要有羊毫、狼毫、紫毫和兼毫四大类。

此外,还供应各种名贵和实用的砚台、宣纸、徽墨、笔架等文房四宝。1956年公私合营,邵芝岩与石爱文笔庄合并,后又并入隆泰昌文具店。改革开放后邵芝岩笔庄重新恢复。

2、胡庆余堂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系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公元一八七四年(清同治十三年)创建,地处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清河坊,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工商型古建筑群,系徽派建筑风格之典范。

整个建筑形制宛如一只仙鹤,栖居于吴山脚下,寓示“长寿”。恢宏的建筑,辉煌的大厅,精湛的雕刻,以及它特立独行的经营格局至今风貌犹存。

一百四十多年过去了,胡庆余堂国药号始终秉承“戒欺”祖训、“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已成为保护、继承、发展、传播祖国五千年中药文化精萃的重要场所,是杭州人文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边福茂鞋店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开设于杭州长庆巷五老巷口。创建人边春豪,诸暨人,擅长制鞋手艺,其子边启昌随父习艺,善于理财,后继承父业。宣统三年(1911)迁太平坊(中山中路)营业。

边福茂制鞋选料认真,注重质量,造型轻巧,帮面挺括。民国十年(1921年)在羊坝头设分店,经营皮鞋,21年在上海设分店。杭州俗称“头顶天,脚踏边”,指的是“天章”的帽子,“边福茂”的鞋子。

解放后,毛泽东、周恩来、谭震林等党和国家***及梅兰芳、盖叫天等艺苑名流,均曾在该店定制布鞋。

随着时代的变迁,皮鞋等已代替布鞋成为主流,边福茂除经营具有传统特色的布鞋外,还经营其它鞋类。

4、六必居

六必居酱园店设在北京,相传创自明朝中叶。挂在六必居店内的金字大匾,相传是明朝大学士严嵩题写。

六必居原是山西临汾西杜村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开办的小店铺,专卖柴米油盐。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七件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赵氏兄弟的小店铺,因为不卖茶,就起名六必居。

5、颐香斋

颐香斋食品店创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创始人葛景山,苏州人,青年时在苏州一家南货店学手艺,后辗转来杭谋生,在清泰街义井巷口摆摊,现做现卖定胜糕。

后经一位李姓老主顾的帮助,将义井巷口的一开间门面转让给葛氏开店,取名颐香斋。开店时,前店后坊。传统糕点有条头糕、方糕、绿豆糕、麻酥糕、椒桃片、小清沙与苏式月饼等。

糕点配方注重“三重”,重色,色深不焦,香味浓郁;重油,油而不腻,入品酥松;重糖,甜味适品,绵软柔糯,其中潮糕和月饼最负盛名。

1937年12月杭州沦陷,颐香斋遭受地痞恶棍和日军的抢劫,损失惨重。1951年,葛氏因无力经营,将颐香斋盘给上海同业许炳华。文革期间,企业改名为“东风”,1980年才恢复老字号。

百度百科——六必居

百度百科——胡庆余堂国药号

百度百科——邵芝岩笔庄

百度百科——颐香斋

百度百科——边福茂鞋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2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