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蒜怎么种植最好
1,采种:
先可小面积小平畦育种,在春季3月初野小蒜发芽长出后,在地埂、闲田等处采挖,采挖后可带叶移栽或用小蒜头开沟种植或撒播,沟深5厘米左右,覆土3厘米,移栽的以不埋原有嫩白茎秆为宜,由于这时主要是繁殖育苗,用小蒜头播种或小蒜苗移栽,不要太稀,尽量保持稠密性,适合野小蒜株丛生长习性,可促进蒜头分蘖,增加总体数量,繁殖育种一般不间苗,主要是拥挤生长增加数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2,整地、施肥、播种(移栽):
春栽春播的育苗株,在秋季7~8月份就可以再次播种或移栽了,用蒜头播种可以,分苗移栽也可以。由于野小蒜地下嫩白茎秆葱白长,蒜头、葱白、叶都可食用,蒜头为层状,兼具大葱、大蒜、洋葱生长特性于一身,因而在种植前,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为好。
种前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左右,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提供丰富营养,以促根促苗。
移栽或用小蒜头播种时,穴距(株距)5厘米为宜,每穴2~3粒(株)行距保持15~20厘米,以便以后小锄培土,伸长葱白,栽(种)后,及时浇水,以促进缓苗和促根发苗。
3,秋种(栽)后冬前管理:
出苗或缓苗后,要浇1次水,使幼苗生长健壮,同时要勤拔草,在土壤冻结前,结合追稀粪,浇足冻水,同时也可覆盖草木灰或其它粪肥,防寒保墒。
4,春季管理:
野小蒜性耐寒,萌发早,苗株发芽后应反时追施薄粪水或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千克,促叶肥促蒜头及分蘖,追肥应少施多次,薄肥勤施。随着苗株的生长,可在15天后,结合中耕培土,以伸长葱白,每亩再施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左右,以进一步促进小蒜头膨大,葱白粗长和嫩叶生长,增加产量和品质,在4~5月份可根据植株粗壮的大苗分批采挖,采挖时把小的分蘖蒜头摘下来,放回原处,秋季又可采挖到生长粗壮的野小蒜了,在第三年不用再种植,满地就成野小蒜王国了。
野小蒜因其叶呈三角V型,中空而不鼓,似在一块又可分离,通气性好,加之叶窄能抗旱,叶面小且辛辣味浓,因而病害虫害很少,若没有明显病虫,一般不特别预防。
野蒜种植方法
整地施肥是必须的,然后选择野蒜的品种,要选择个大饱满,根部健康的野蒜,把枝干和叶子全部剪掉,然后直接播种,每个野蒜之间距离大概在十五厘米,行距一般控制在二十四厘米左右就行,播种之后要适当浇水,给野蒜土壤施肥也是必要的。
选地播种:种植野蒜与其他作物套种时产量很高。确定好地块后需要深翻整地。选择质量高的蒜瓣作为种子,在播种施株距保持15cm。
浇水施肥:在基本营养元素和水分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野蒜的生长速度会加快。
中耕除草:为了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让根系保持正常呼吸,需要定时中耕除草,促进生长。
种植野蒜可以在春季的三月份进行,因为夏季种植,温度特别高,这种对野蒜的生长会造成影响,而冬季温度太低,野蒜根本就不会生长,秋季如果天气比较凉爽,是可以种植,但种植野蒜的温度最好在八到十八度,不同地区的种植时间要根据温度进行调整。
野蒜种植不宜连作,适宜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播种前需要耕地施底肥,整平作畦,采用高畦或半高畦,按行距24公分左右开沟。按照穴距15公分,每穴2-3个鳞茎,播后浇水。野蒜种植7-10天之后会出苗,出苗后每15天追一次氮肥或者是复合肥,中期中耕除草。
野蒜种植方法介绍
1.整地
野蒜种植不宜连作,适宜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播种前需要耕地施底肥,整平作畦,采用高畦或半高畦,按行距24公分左右开沟。
2.播种
选好野蒜品种,淘汰个体小、根部腐烂的鳞茎,除去干叶,剪掉部分须根,即可播种。按照穴距15公分,每穴2-3个鳞茎,播后浇水。
3.追肥浇水
野蒜种植7-10天之后会出苗,出苗后每15天追一次氮肥或者是复合肥,中期中耕除草。浇水应根据土壤情况来定,还需要注意雨后排涝。
4.田间管理
在野蒜长4叶期后叶尖微黄,这是地下鳞茎膨大的标志,这时要加强水肥管理,在浇水的同时每亩追施尿素20斤。
5.收获
在5月中、下旬即可采收上市,否则因夏季高温植株进入休眠期将会出现萎蔫枯黄现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