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能不能用黑地膜种植
白菜可以用黑地膜种植的,提升地表温度和减少表土水份蒸发,减轻杂草和病虫害。
黑膜优势:
如果是设施反季节冬季栽培,还可以降低棚内湿度,有效提高地温、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并且能有抑制杂草生长,降低劳动强度。
但是棚内的光照强度受一定的影响,棚外使用黑地膜的地温温差小。
黑地膜吸收光线强,地温升得快地温高。
冬季生产当中、在苗期,要比使用白膜的地温高一两度,除草效果好,有利于茄子的生长和发芽。
使用地膜作为蔬菜生产当中覆盖地面的一项措施,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浇水的次数,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
栽培要点:
白菜一般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以条播为主,点播为辅。
在前茬地一时还空不出来时,为了不影响栽培季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
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土壤一定要整细整平,直播每亩用种量200克左右。
育苗移植者,每栽1亩大田,约需苗床5-6厘地,多用撒播的方法,用种量75-100克。
直播的播后每亩用40-50担腐熟人粪肥尿,并结合进行地面盖子。
此后,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著人壤湿润,3-4天即可出苗。
大白菜的行株距,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来确定。
一般早熟品种为33-50×33厘米,每亩苗2100-2300株,晚熟品种为67*50厘米,每亩苗2000株以下,育苗移栽的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
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采用小苗带土移栽,栽后浇上定根水。
田间管理:
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5-6片叶时间第二次苗;7-8片叶就可定苗。
大白菜定植成活后,就可开始追肥。
为了便于追肥,前期要松土,除草2-3次。
大白菜苗期应轻浇勤泼保湿润;莲座期间断性浇灌,见干见湿,适当练苗;结球时对水分要求较高,土壤干燥时可采用沟灌。
大白菜的包心结球是它生长发育的必然规律,不需要束叶。
首先对疏松肥沃的土壤进行深翻并晾晒3-5天,随后将种子点播在育苗盘中,待幼苗长出3-4片叶子时便可将它移栽至肥沃的土壤中,接着浇足水,然后便可覆盖地膜。在覆盖地膜时建议用秸秆当作撑杆,保持土壤的通透性,而且在覆盖时不可紧贴作物的茎基部,避免在茎基部与地膜之间形成高温高湿环境,从而诱发疾病。
一、地膜种菜步骤
1、步骤
(1)深耕土壤:宜将蔬菜种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并在播种前将土壤深翻20cm,随后晾晒3-5天,使土壤更加松软,利于种子成活。
(2)播种育苗:可将种子点播在育苗盘中,待种子出芽后会更加整齐。
(3)定植移裁:待蔬菜幼苗长出3-4片叶子时,可用铲子挖出来,将根部的泥士清理干净后重新栽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并浇足水,促进根系生长。
(4)覆盖地膜:需根据种植面积的来选择地膜的面积,在覆盖地膜时,需将其盖在苗株的上方,用土将一端控制住,接着把地膜拉到另一端剪断后埋入土中,而地膜的两边则需埋到浅沟中。
2、地膜种菜的误区
(1)地膜紧贴茎基部:该种做法易使蔬菜死亡,因为地膜里的温度较高,待土壤的水分蒸发后,会在地膜上凝结成水珠,此时如果地膜紧贴茎基部,水珠便会顺着茎基部流下,长此以往便在地膜和茎基部处形成了高温高湿的环境,从而诱发各种疾病,所以贴地膜时,需与茎基部保持一定的距离。
(2)地膜贴地:如果将地膜全覆盖在土地上,在进行其他农业活动时,便会直接踩到地膜,让地膜和土壤紧紧的贴在一起,导致土壤的透气性变差,根系不能进行呼吸,从而出现发育不良的现象。因此在覆盖时,可将地膜用撑杆(比如用秸秆)适当的撑起来,保持土壤的通透性。
(3)覆膜的时间太早:如果过早的覆盖地膜,此时周边的温度依旧较高,膜内的温度也会升高,不利于蔬菜成活。
二、地膜种菜有什么好处
1、提高地温
一般在春播时覆盖地膜,可使地温提高2-4℃,出苗提前6-12天且苗期的长势良好。
2、利于缓苗
(1)覆盖地膜一般可有效的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量,使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辅助蔬菜缓苗。
(2)因为大棚内湿度较高,易发生导致灰霉病、疫病、软腐等低温高湿病害,而覆盖地膜一般可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
3、提高土壤肥力
覆盖地膜后,土壤不易板结,通气性较好,而且因为地膜有增温的作用,所以利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促进有机质的分解,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4、抑制杂草生长
当杂草出苗后,因为地膜下的温度比较高且通气性不好,通常很快就会死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43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