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中后期怎么管理肥水?

水稻中后期肥水管理技巧如下:

水稻中后期怎么管理肥水?

1. 科学管水,提高群体质量 按照“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搁田。前阶段雨水多,搁田效果差。对已超过穗数苗的田块,要立即开沟搁田,适当重搁,控制群体进一步增大;对已够苗和即将够苗的田块,采取轻搁、多次搁的方法;对部分迟播、迟插、迟抛等茎蘖数不足的田块,要带肥搁田,争取动摇分蘖成穗,提高成穗率;对僵苗迟发或病虫害发生重的田块,可每亩增施尿素3~5公斤,并配施锌肥、钾肥等,实行带肥轻搁田,促进苗情转化。搁田程度把握田边未发白,田中有少量细裂缝时上水,然后落干,如此往复,循序渐进,最终达到田土沉实、田中不陷脚、叶色褪淡、叶片挺直的标准。针对今年秸秆还田面积大等特点,中后期水浆管理要防止复水后群体反弹和土壤回软,除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建立水层外,其余阶段以干湿交替、间歇灌溉为主,直至收获前一周左右断水,不能断水过早。提倡适期收获,防止收获过早影响产量。

2. 因苗施穗粒肥,攻大穗多粒 以生育进程为基础,根据水稻苗情和叶色褪淡状况,适时适量施用穗粒肥。穗肥用量,籼稻一般占总施氮量20%~30%,粳稻占总施氮量40%~50%。群体适中的田块,杂交中籼稻和中熟中粳稻以施保花肥为主,杂交中籼稻在叶龄余数为1~1.5时施用,每亩施尿素4~5公斤,中熟中粳稻在叶龄余数为2~2.5时施用,每亩施尿素5~7.5公斤;迟熟中粳稻和早熟晚粳稻穗肥要促保兼顾,促花肥在叶龄余数为3~3.5时施用,每亩施高含量复合肥15公斤、尿素5公斤,保花肥在叶龄余数为1时施用,每亩施尿素 5~7.5公斤。

群体不足的田块,应早施、重施穗肥,杂交中籼稻在叶龄余数为1.5~2时施用,每亩施尿素7.5公斤,促保兼顾;迟熟中粳稻和早熟晚粳稻采用重促的施肥方法,促花肥在叶龄余数为4时施用,每亩施高含量复合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酌情施保花肥,在叶龄余数为1时每亩施尿素5公斤。群体旺长的田块,穗肥施用可推迟一个叶龄,并适当减少用量,也可以采取补施穗肥的方法,即在剑叶抽出期、叶色褪淡时少量补施穗肥,每亩施尿素5~7.5公斤,如剑叶抽出期叶色仍未明显褪淡,则不施穗肥,可在破口期补施粒肥。对秸秆还田、前期氮肥用量较多的田块,后期穗肥要适当减少用量。另外,水稻灌浆结实期要注意喷施叶面肥,延长和提高叶片光合能力。

3.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关注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纹枯病和稻瘟病等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及时开展防治。当前杂草稻株高略高于栽培稻、叶片细长、叶色偏淡,在田间较易识别,应及早人工拔除,减轻危害。

供您参考,欢迎评价!

在水稻成熟期,如何管理才能够保证水稻优质高产?

水稻后期管理:1、科学管水。坚持“有水(约1寸深)抽穗、润湿灌浆、适时断水”。籽粒灌浆时,应保持湿润和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影响产量和品质。断水时间视稻田而定,一般田可以在收获前一周左右断水,深泥田在半个月左右,沙田3~5天,这样既不影响粒重又能有利收获。

2、酌施籽粒肥。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或壮籽肥,粒肥有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强根系活力,增加灌浆物质,减少秕粒,子粒饱满,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作用。施肥量应根据水稻长势和叶色浓度来确定,一般土壤肥力高、前期施肥充足、水稻长势良好的稻田不宜追施粒肥,苗不黄的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施粒肥时,必须要做到“三看”施用,即看天、看田、看苗。看天就是要掌握好天气,干旱时要巧施,阴雨少施。看田就是掌握不同田块的土壤肥力,瘦田多施,肥田少施。看苗要根据苗情,长势瘦弱、抽穗后叶色落黄严重的多施,长势旺盛、抽穗后轻度落黄的少施或不施。施用时间在出穗后5—10天施天内施用。一般施用复合肥,亩施3~5公斤。施用时,田中要灌浅水,施肥后不要灌水。除做田面追肥外,也可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溶液。

3、治虫防病。抽穗结实期常有穗颈稻瘟、纹枯病、螟虫、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特别是雨水多的年份危害更重。因此,应根据预测预报、结合田间发生情况,及时防治,减轻危害,确保丰收。防治飞虱亩用烯啶吡蚜酮或噻虫嗪;防治穗颈稻瘟用富士一号或稻瘟酰胺等,在稻穗瘟常发区、老病区、感病品种及糯稻在齐穗期再防一次;防治二化螟、卷叶螟用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水稻纹枯病用苯甲酸丙环唑等。

对水稻高产栽培的各个繁育阶段提出了指标要求。例如,对插秧的指标要求:根白根粗,包腰带粗,长度适中,深绿色粗糙。“.”对成熟期水稻的指标要求是“潮湿干燥,水田割稻,青茎割黄谷,颗粒少”。水稻到了成熟期,只有达到上述目标,才能实现优质高产!具体工作如下:

潮湿干燥:水稻到了成熟阶段,即穗、谷呈绿头色,这时要排水,增加田地和空气接触的机会,使根在潮湿状态下成为有氧呼吸,提高根的活力,降低田间湿度,使直射光线有利,杀菌,使茎结实。在一定程度上,跑了3天的马,结果不是脚,而是细细地分开了。

谷草黄曲,“三无三有”,即三无,文阳枯病,无水稻,无水稻。三,三片干叶,有蓝色的稻草,金**的稻子。要实现这三点,必须通过对稻穗前后水稻病虫害的综合评价,采取措施保障一个月的安全。为了确保谷草黄曲,必须延长水稻茎叶的寿命,防止早衰。那么,应加入有关磷酸二氢钾和根外追肥的微肥喷洒(两次以上),以确保水稻后期的健康成熟。

水稻成熟期的田间管理对水稻高产没有决定性作用。因为水稻进入催熟期后阶段采取的农艺管理措施对增产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对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奶熟末期以后的田间管理是稳定产、质、

既然谈到了稻子的成熟,那么,拔稻子后熟将必然涉及三个阶段:奶熟期、腊熟期和黄熟期。一般来说,稻子开始成熟的标志是稻子开始灌浆。如果田地里的稻穗出现部分低下头的阶段,意味着稻子将进入逐渐成熟的阶段。由于水稻的生长、有效穗数、穗长、穗数、结实率已经规定,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对水稻高产没有促进作用,但科学的田间管理、科学的病虫害控制直接影响水稻的稳定产、质量。

田间水分管理稻子开花后,事实已经进入老年。营养增长中断,吸收的养分大部分积累在穗上,满足对水稻种子充电的养分需求。另外,水稻进入两化期后,以前施用肥料的肥料效果反应接近尾声,水稻开始逐渐呈现出颓绿和叶色逐渐淡薄的情况。但这并不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重要的是,这时稻子的水分需求也开始下降到低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4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