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营口有什么好的出名的特产?

一、稻米:国家优质米生产基地

营口有什么好的出名的特产?

营口市种植水稻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水利建设,将大石桥市(营口县)西部、老边区(郊区)、盖州市(盖县)西海农场、团山镇(乡)等大片盐碱荒滩改造成渠道纵横、排灌畅通、土地平坦、条田连片的水稻高产农田。由于加强了科学研究,在水稻生产上,推行一系列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在水稻品种上,进行了4次较大规模的更新换代;在栽培耕作技术上,进行了4次重大变革;到1984年,从整地、育苗到田间管理,已形成了一套亩产千斤的栽培技术措施,单产由开发水田初期的135.5公斤,上升到636.5公斤,水稻总产36.6万吨,面积达57.6万亩。

50年代水稻优质品种主要有农林7号和农林1号水稻;后经杂交选育出水稻新品种——卫国。该新品种在产量、质量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优于当时栽培的其它品种,特别适于在辽南地区种植,比其它品种平均增产15%,最多增产达40%。1955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在辽南地区推广。它是辽宁省第一个自己选育的水稻优良品种。

进入80年代以后,营口市推广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主要有黎优57、辽粳5号、7826—10、1195、S16等。黎优57是在国内第一个大面积种植的水稻杂交品种,具有明显的根系优势、同化优势、穗粒优势和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米质好等特点。7826—10(营丰1号)是大石桥市示范农场、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持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单产比丰锦增产10%。

到90年代,大石桥市大力推广金牌稻种8433,超过从日本引进的王牌品种,风靡水稻产区和大米市场。从1993年开始成为大石桥市水田地区主栽品之一。1994年,辽宁省100万亩水田推广种植。

营口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米质清白,香软适口,畅销国内外,被国家列为优质米生产基地。

二、海盐:广阔无垠的海盐田

营口盐田的开发始于1730年,具有269年的历史。全市晒盐总面积为2.06万公顷,年产量达80万吨。盐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且大多中短线产品,产品种类和数量均满足不了国家的需要。营口海盐为发展盐化工生产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优势:以海盐年产量80万吨计算,产盐后所排泄的苦卤为80万立方米,这些苦卤中约含氯化钠3.35万吨,氯化镁13.5万吨,氯化钾1.6万吨,硫酸镁6.93万吨,溴化镁2855吨,为开展苦卤综合利用、生产盐化工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为此,营口市充分利用产盐后的苦卤综合利用,以及发展加工盐的系列产品和盐的二次加工系列产品(食用盐、专用盐、佐料盐、畜牧盐、营养盐)等,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三、水产:

1、产量、质量居全国首位的海蜇

营口海蜇驰名中外。海蜇为腔肠动物,是一种暖水性大型水母,雌雄异体,在水质半咸半淡,泥沙底质的河口附近飘游生活。营口海蜇产区分布在北起辽河入海口下游、大清河,南至归州沿海。主要产区为团山镇北海渔场,其产量占盖州市的60%,主要品种为绵蜇(碗蜇)和沙蜇。绵蜇味美肉嫩,色紫白,为海蜇中的上品,约占海蜇群体的70%。其次为油蜇和沙蜇。沙蜇肉厚色白,无杂质,以个大体重为特点。最大沙蜇如碾盘,重量达数百千克。自1973年海蜇向国外出口以来,捕捞量逐年增长,全市捕捞量最高年产达1万多吨,占辽东湾总产量的32.7%。营口海蜇的产量、质量位居全国之首。

2、最早的对虾养殖

营口沿海滩涂平坦,水质肥沃,饵料资源丰富,是东方对虾产卵、繁殖的优良场地。营口养殖对虾的历史较长,最初是靠涨潮纳入天然苗种进行鱼虾混养,是一种粗放的养殖方法。进入70年代中期,对虾养殖发展很快。1974年,营口市水产研究所和老边区海水养殖场协作,开展了对虾人工产卵孵化试验获得成功。1978年、1979年,又开展了人工饲养对虾和精养试验,回收率为94.4%,平均亩产369.3千克,达到辽宁省领先水平。每年育虾苗6亿多尾,除供本市养殖外,还供应给外市。1983年,为在宏观上增加对虾资源,国家农牧渔业部批准在营口建立隶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渤海水产增殖科学实验基地营口增殖实验站。其任务是开展对虾资源增殖技术研究,对虾人工育苗和进行大海流放增殖试验。营口对虾养殖走上了科学化、规模化的轨道。对虾养殖面积达33511亩,年产量从1981年的4吨增加到现在的2268吨,养殖对虾成为近年来营口市产量最多、产值最高的水产品之一。

3、最大的毛虾市场

毛虾是辽东湾水产资源主要品种之一。常年捕捞量都在万吨左右,最高年产量达18700吨。毛虾捕捞期每年3月至5月、9月至11月。营口市成为辽宁省毛虾生产的集散地。每逢捕捞旺季,山东、河北等外地和市渔业公司以及沿海渔村的渔船前来捕捞作业。并在毛虾市场进行交易。由于营口虾皮加工质量好,价格合理,非常畅销,在东北三省及北京、青岛、上海、浙江等地区,很受消费者欢迎。

4、辽宁省唯一的虹鳟鱼养殖基地

虹鳟鱼是名贵的鱼类,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夏斯塔山麓溪流中,是辽宁省养殖品种中唯一的冷水鱼类。1966年4月,营口市、大石桥市(营口县)农业局从黑龙江省引进虹鳟鱼发眼卵3000粒,在大石桥市百寨镇(公社)圣水寺冷泉水中培育鱼苗成功。1972年10月,将499尾鱼苗放入大石桥市建一乡(公社)厢房水库的400平方米池塘中进行养殖驯化。1973年1月,从该池中捕出种鱼和大鱼481尾,鱼苗成活率为96.2%。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经过两年,从发眼卵培育到种鱼育成,取得自育自繁虹鳟鱼试验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0年,荣获营口市科技成果一等奖。虹鳟鱼投放到市场后,成为宾馆、饭店抢手货,供不应求。

四、水果:

1、中外驰名的苹果之乡

营口市的苹果生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辽宁省四大主产区之一,产量名列辽宁省第二。由于营口的土壤、气温、雨量等自然条件适宜苹果生长,且苹果以果质香甜、耐贮运而闻名中外,素有苹果之乡美称。营口苹果主要栽培区是盖州市中东丘陵区各乡镇、大石桥市部分乡镇和老边区柳树镇等。盖州市和大石桥市部分乡镇于1995年分别被列为全国和辽宁省的苹果生产基地。全市苹果以国光系、富士系、元帅系、金冠系为主,品种有98个,其中,国光、富士、红玉、倭锦、鸡冠、迎秋、青香蕉、甜黄魁、祝光、印度、伏锦、元帅、红星、金星等为主要栽培品种。到1998年,苹果树已发展到3100万株,产量达到37.4万吨。营口苹果除销往国内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京、上海、广东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数量每年在2万吨左右。

2、葡萄之乡

营口市中部平原适于栽植葡萄,葡萄栽植面积10813亩,株数仅次于苹果,共300多万株,占果树总株数的10.7%。盖州市陈屯乡葡萄栽植量居全市之最,红旗满族镇大棚葡萄2600亩。分别被誉为“葡萄之乡”和“东北葡萄第一镇”。

全市有葡萄品种27个,其中龙眼、巨丰、北醇、玫瑰香、康拜尔、黑奥林、红富士为主栽品种。龙眼是多年来在熊岳城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优良品种。大部分为鲜食品种,只有北醇为酿造品种,龙眼是兼用品种。

营口栽植与培育葡萄的历史悠久。早在1913年,熊岳农事试验场就进行葡萄优良品种的选育,到1945年,共推出晚香玉、白鸡心、龙眼、黑汉堡、玛卡特汉堡、牛奶、白大粒红鸡心、汤姆森西多力思等9个优良品种。

1967年,熊岳农业专科学校经过十多年的试验、比较和系统观察,选育出新品种——熊岳白葡萄。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耐寒性,在熊岳地区5年生葡萄亩产可达1500公斤。白葡萄果实白色透明,平均粒重2.82克,含糖量20%,出汁率75%,每千粒果含维生素C20—20.7毫克,单宁含量较低,含酸量适中,榨取的果汁抗氧化强,澄清速度快,是酿造高档白葡萄酒的优良原料。1983年,营口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经过多年试验,选育出具有稳定的抗寒、抗病、早熟、耐碱、丰产等优良新品种——紫丰。1985年通过省级鉴定,并被命名推广。

3、享誉省内外的盖州大李子

营口市的李子树有150万株,年产量2万吨,共有9个品种。其中主栽品种有:香蕉李、朱砂李、鸡心李和黄干核李4种。搭配品种有伏李、秋李、麦黄李、长把李和黄肉李。

1982年,盖州市在进行植物品种普查中,发现了李子的新品种——盖州大李子,当时全县只有5棵大李子树。该树结果期长,树龄一般在30年以上,果子个头大,平均单果重125克,最大的达160克以上。果味好,香甜适口,早熟,每年7月20日前后成熟,比香蕉李子早熟半月至20天。由于登市早,价格好,经济效益高。盖州市科委在安平、芦屯、九寨、高屯、红旗、九垄地、罗屯等乡镇进行推广,建立了成片大果园。其中仅盖州市安平乡李武沟村就有李子树2万株,年产400吨,被誉为“李子之乡”。辽宁省科委将其列为优良品种开发和“星火科技”项目。该品种已被黑龙江、吉林、北京、山东、河北、四川等15个省、市引种。红果之乡

营口市栽培山楂的历史比较久远,但多为自然杂交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类型繁多的群体。进入80年代,又陆续引进一些新品种进行栽培。现在主栽品种有大山楂、辽红、西丰红、磨盘、八楞和金星。搭配品种有大山里红、早熟大山里红、小山里红。辽红山楂是辽宁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该品种在9月下旬成熟,具有果肉细腻、果味浓香、抗寒、耐贮运等特点。全市种植山楂树约18.33万株。大石桥市吕王乡被称誉为“红果之乡”。

4、各具特色的杏树

营口市杏树共有19个品种,其中以红脸杏、麦黄枵、荷花杏、龙王帽、大杏梅为主栽品种,全市共有杏树2.5万株,年产量0.08万吨。

早在19世纪30年代,熊岳农事试验场就开始了杏树的栽培试验。到1945年,先后推出了大杏梅、二杏梅、李子杏等优良品种。1983年至1984年,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先后在陕西省眉县和辽宁省北票市大黑山发现陕梅杏树和辽梅杏树。经过在资源圃中进行嫁接系统培植,选育出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系——辽梅杏和陕梅杏。辽梅杏属西伯利亚山杏的变种,耐—38℃低温,枝干呈红褐色。花型与江南梅花完全一样,每年4月开花,花期长达20多天,花色粉红、复瓣,每朵花开出30多个瓣。陕梅杏一朵花有100多个瓣。花的直径达4厘米到6厘米。这两种梅杏虽然坐果率低,但却深得人们格外的偏爱。为北方增加了新的亚乔木观赏树种,结束了北方只能赏盆梅的历史。

五、畜牧:

1、国宝——辽宁绒山羊

营口市农村养羊历史悠久,其中盖州市培育的绒山羊最为著名。绒山羊是产于盖州市东部山区的优良绒肉兼用型山羊品种,具有体型大、体质壮、适应性强、耐粗饲料、抗病力强、遗传性稳定、产绒产肉量高、绒质肉质好等特点,可与世界著名的普列顿羊相媲美,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誉为国宝。1981年,辽宁省畜牧局将盖州绒山羊正式定名为辽宁绒山羊。1984年通过国家标准鉴定,正式确定为国家绒山羊优良品种。1986年国家确定盖州市为绒山羊生产基地。十几年来,先后向21个省(区)市、190个县(旗)输送优良羊种,改良外地山羊取得了显著效果。

2、稀有的野生动物

辽河下游的营口芦苇沼泽地带是发展经济兽类麝鼠等(均可制作裘皮)的良好环境,也是辽宁省麝鼠集中分布区之一。麝鼠由北部自然迁入辽宁,并扩展到沼泽地带,数量逐年增加,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兽类的野生动物资源。

广阔的芦苇沼泽给雁鸭和鸥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有针尾鸭、绿头鸭、白眉鸭、银鸥、海鸥等,迁徙季节有近百支的雁群停留。该区也是稀世珍禽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场所之一,著名的珍禽白鹳也栖于此地。

东部山区毛皮兽种有黄鼬、松鼠、狗獾等,花尾榛鸡、大杜鹃、凤头百灵、金翅等鸟类也广布山区。

六、柞蚕:

历史最早、面积最大的柞蚕业

柞蚕是营口市的重要特产之一。营口的柞蚕生产具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朝顺治年间,就开始放养柞蚕,而后传播到庄河、岫岩、海城等地,是辽宁省和东北地区人工大量放养柞蚕历史最早、时间最长的地区。

营口的柞蚕主要分布在大石桥市、盖州市的东部山区。全市共有各种柞林资源250万亩,占东部山区30个乡镇土地总面积的51.5%,是全市农业生产中占用资源面积最大的一种。

营口的柞蚕按品种来源可分为四大系列,即青蚕系统、黄蚕系统、靛蓝系统、银白系统;按放养量来说,以青蚕系统的青6号、黄蚕系统的青黄1号为主放品种。其中青6号占放养量的60%,青黄1号占30%。柞蚕产量逐年提高,1998年达到6212吨。

柞蚕属于多层次加工增值性产品,其商品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是山区农民致富和创汇农业的骨干项目。

七、林业:

1、中国北方著名的树木标本园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树木标本园座落于盖州市熊岳镇温泉路东侧。始建于1915年,土地面积1.5公顷,各类树种48科、120属、382个树种。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标本园面积不断扩大,树木品种不断增加。到1998年,该树木标本园(包括标本林在内)土地面积为6.5公顷,比建园初期扩大近4倍。树种增加到61科152属、594个树种。其中从日本、美国、苏联、朝鲜以及欧洲各国或地区引进的著名树种40多个,内含造林树种25种,野生果树5种,观赏树种10种。在引进的观赏树种中,针叶树种有萌芽松、北美乔松、西黄松、短叶松、脂松、欧洲云杉等。阔叶树种有火炬树、美国鹅掌楸、日本厚朴、银槭、红桷栎、沼生柞、欧洲白桦等。在国产树种中有中外驰名的古老孑遗树种,素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和水杉,有国内稀有罕见的珍贵树种天女木兰、马挂木、玉兰花、刺楸、三桠钓樟、刺五加等,有经济价值很高的中国特产树种杜仲和漆树。

熊岳树木标本园树种之丰富,在中国北方省份中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引种的外来针叶树更为突出。

2、全国唯一的李杏种质资源圃

中国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位于辽宁省盖州市熊岳镇望儿山下,占地9.46公顷,建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委托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建设的,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李杏种质资源圃。

种质资源收集始于1981年,现有李资源437份,居世界第一,杏资源450份,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这个资源圃是全国李杏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中心,也是李杏生产的推广基地和全国农业院校师生实习的场所,并为全国各地提供李杏良种。

3、繁多的野生植物

营口在植物区(区系)划上属于华北植物区,是华北植物区向东北延伸部分,包括辽东半岛西北部的盖州东南部、辽东山区西麓低山、丘陵的盖州西北部及大石桥市东部、辽东湾北岸滨海平原的营口市老边区和大石桥市西部。由于河流较多,地上水资源丰富,土壤条件又比较好,加之占有绝对优势的华北植物区系种类,又有长白山植物区系和内蒙古植物区系的植物渗入,使营口地区成为辽宁省野生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的地方,计有纤维、野果、油脂、干鲜野菜、蜜源、调味等15大类,轮叶沙参、山梨、百里香、苍耳、栗碗、东北天南星、黄柏、桔梗、珍珠梅、苣荬菜、花椒、松脂等150余种,其中芦苇是重要的野生纤维植物资源,成为辽宁特产。营口地区有芦苇面积32980亩,芦苇产量7272吨,主要用于苇浆造纸,芦根药用。

4、东北闻名的药材集散地

营口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药材业比较繁荣。早在1861年营口开埠后,成为当时全东北唯一的水陆交通商埠,素有东北地区药材集散地之称。

1984年6月至1986年4月,营口市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中药资源普查,两年共采集鉴定2903份标本,实测样方861个。全市中药资源有517种,总蕴藏量约2086万公斤。在这次中药资源普查中,发现了全地区从未记载和使用的新品种13种,如五加科的东北土当归、夹竹桃科的罗布麻、虎耳草科的落新妇等,还有东北草本药用植物志没有记载的本市独有的伞形科珊瑚菜。同时还发现了过去弃之为草的蔷薇科匐枝萎陵菜,据研究证明,具有抗菌消炎疗效。本地区引种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的百合科植物——芦笋,不仅是一种品味兼优的名贵蔬菜,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效能,对心脏病、高血压、膀胱炎、癌症等都有一定疗效。

营口常年生产的中草药约120多种,有许多地道的北方特产或重要药材,如细辛、刺五加、远志等是南方所没有的。还有一些药用植物,如北沙参、天女木兰、八面枫等,又是吉林、黑龙江两省所没有的。因此,营口的药物资源不仅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在辽宁省内药材生产上也有重要地位。

八、矿产:

1、辽宁省最大的金矿

金矿是营口市的重要矿藏资源,主要分布在盖州市和大石桥市。盖州市猫岭金矿位于太平庄乡境内,矿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从1985年起,国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已探明黄金金属储量74.2吨,其中大于5克/吨的矿体总计24个,金属量9168公斤;大于3克/吨的矿体总计34个,金属量共17410公斤,属低硫化物易采、易选特大型矿床。该矿已被营口市列入“十五”期间重点开发项目,是中国允许对外招商的十大金矿之一。

2、辽宁省白云岩储量第一位

白云岩集中分布在大石桥市百寨镇境内,储量丰富,矿石质量优良,埋藏较浅,适于大规模露天开采。陈家堡子、峪子沟两个大型白云岩矿床,探明储量47790万吨,保有储量47000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87%,储量居辽宁省第一位。白云岩主要用于冶金炼熔剂,该矿已被列为国家规划矿区加以保护。

3、辽宁省唯一探明储量的砷矿床

辽宁省唯一探明的砷矿床——虎皮峪砷矿,位于大石桥市黄土岭镇虎皮峪村,该矿共有25个矿体,其中以7号矿体为主,长50米,厚1.58米,延深180米。矿石量为26.5万吨,含砷量20837吨。平均品位As7—87%,矿石矿物主要为毒砂,其次为磁黄铁矿和黄铁矿。规模较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4、全国最大的菱镁矿

营口市菱镁矿属于晶质菱镁矿,探明储量29.4亿吨,占辽宁省的84%,是世界四大镁矿之一。

主要矿藏资源分布在大石桥市的官屯镇青山怀、百寨镇高庄屯、圣水寺一带。菱镁矿床、矿点共发现12处,其中大型菱镁矿床3处,小型菱镁矿5处。开采菱镁矿的矿山企业有辽宁镁矿公司青山怀镁矿、营口市电熔镁砖厂和乡镇集体矿山企业32个,营口青花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镁砂及系列产品畅销全国,远销美、日、法、韩、俄等40多个国家,已成为全国镁制品生产基地、出口基地。被国家农业部、经贸部授予全国出口大户。营口耐火材料厂试制出的电熔镁砂,是冶金工业和特种工业理想的耐火材料。可加工出电熔镁砂砖、电熔镁质出钢口砖、电熔再结和电铬砖等产品。其中,电熔镁质出钢口砖被称为三高砖(高纯原料、高压成型、高温烧结),驰名全国。

5、东北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

花岗岩俗称花岗石,结构均匀,质地坚实,颜色美观,为优质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营口市花岗岩出露面积约90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盖州市南部的16个乡镇内,大石桥市境内出露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全地区总储量为250亿立方米,正在开采利用的储量为22亿立方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

营口花岗岩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中—中粗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闪长岩、粗粒花岗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其中盖州市花岗岩石材国内外闻名,现有大小采石场68个,年产量100—159万立方米。产品有:各种楼房基石、路崖石、囤底石、矿井石、碑石、纪念碑(塔)基石、耐酸槽石和各种抛光饰面板材等,大量销往国内各地,并批量出口。特别是黑色花岗石更受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花岗岩的分布约占营口市总面积的16%,具有出露面积广、地质储量大、分布集中、风化层浅、质量好、易开采、交通方便等特点,成为全市的优势建材矿产资源。

6、辽宁省唯一的钴矿产地

营口市的铜、钴矿产地共有5处,主要分布在大石桥市境内,盖州市1处。已探明储量的有2处,其中1处为铜、钴伴生产矿。钴D级矿石量538.6万吨,钴金属量2023吨。钴平均品位0.038%,矿石工业类型为铜钴硫化矿石。营口钴矿是目前辽宁省唯一的钴矿产地。

7、硼矿保有储量占绝对优势

营口硼矿主要产地分布在大石桥市黄土岭乡后仙峪村和吕王乡冯家堡子。硼矿保有储量居辽宁省第二位,是营口市的优势矿产之一。

后仙峪硼矿床共见4条矿化带,其中2号矿化带规模最大,矿化最好,是辽宁省开采条件较好的富硼矿。保有储量398.1万吨,平均含三氧化二硼(B203)14.83%。该矿化带长150米,宽164米,最窄处12米,平均宽60米,向地下延深100—700米。以富含遂安石为主要特征,矿石的矿组成主要有硼镁石、遂安石、硼镁铁矿3种。

该矿于1960年由辽宁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发现,经历6年地质勘查。到1989年,有国营矿山1个和集体矿山5个正在开采。其中五○一矿属国家化工部统配的大型矿山企业,1973年10月开始建设,总投资1975万元。设计生产能力10万吨/年,以露采为主,扩大建后逐渐转为地下开采,主要开采对象为5号矿体。集体矿山有建一乡硼矿、黄土岭乡硼矿等,年产矿石总量13万吨。硼矿石销往全国13个省、市。

[编辑本段]生物多样性概念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 有人问根据对自然界的研究可以推断造物主的工作有何特点,据说英国科学家约翰·波顿·桑德森·霍尔丹(J.B.S. Haldane)回答:“过于喜爱甲虫。”因为甲虫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群。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特里·欧文(Terry Erwin)推断,多数未知的甲虫种类可能生存于我们无法靠近的30米高的热带森林树冠层。

[编辑本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如果大千世界里没有色彩纷呈的植物和神态各异的动物,人们的旅游和休憩也就索然寡味了。正是雄伟秀丽的名山大川与五颜六色的花鸟鱼虫相配合,才构成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美景。另外,生物多样性还能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2)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3)潜在使用价值:就药用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的80%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以保证基本的健康,西方医药中使用的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发现的物质。例如,据近期的调查,中医使用的植物药材达1万种以上。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编辑本段]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目前,大家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或称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是组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基本层次。物种多样性常用物种丰富度来表示。所谓物种丰富度是指一定面积内种的总数目。到目前为止,已被描述和命名的生物种有200万种左右,但科学家对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生物种的总数估计出入很大,由500万到1亿种。其中以昆虫和微生物所占的比例最大。基因多样性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不同。因此,某些种群具有在另一些种群中没有的基因突变(等位基因),或者在一个种群中很稀少的等位基因可能在另一个种群中出现很多。这些遗传差别使得有机体能在局部环境中的特定条件下更加成功地繁殖和适应。不仅同一个种的不同种群遗传特征有所不同,即存在种群之间的基因多样性;在同一个种群之内也有基因多样性——在一个种群中某些个体常常具有基因突变。这种种群之内的基因多样性就是进化材料。具有较高基因多样性的种群,可能有某些个体能忍受环境的不利改变,并把它们的基因传递给后代。环境的加速改变,使得基因多样性的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因多样性提供了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育种材料,使人们能够选育具有符合人们要求的性状的个体和种群。生态系统多样性既存在于生态系统之间,也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之内。在前一种情况下,在各地区不同背景中形成多样的生境,分布着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其群落由不同的种组成,它们的结构关系(包括垂直和水平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中的关系,如捕食者与被捕者、草食动物与植物、寄生物与寄主等)多样,执行的功能不同,因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不一样。总之,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以说每一个物种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编辑本段]生物多样性与健康

生物多样性同样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这个星球的健康。实际上,你的健康和这个星球的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依赖自然环境去帮助我们恢复健康。多少年以来,人们从自然世界中寻找对于伤病的治疗方法。植物为现代医药提供了有效的成分,比如制作阿斯匹林的成分。顺势疗法的医药也是大量利用植物成分的。从金钱的角度看,入药的植物的价值是无法算清的。世界上这些以植物作为基础的药物的总价值大约是6千亿。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是多数人并不了解的,但在医药公司的科学家们正在忙着从植物中寻找治疗一些特定疾病的特定药物成分。就在不久以前,专家们在太平洋紫杉树和马达加斯加长春花中发现了用于治疗癌症的植物成分。也许,某一天我们能够从一株植物上发现杀死艾滋病病毒的植物成分。

传统医学的医生依赖植物和药草治疗疾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现代,人们也十分欣赏传统医学的疗效。比如说,东部非洲的Maasai人以他们的传统方式做肉、牛奶或血制品时,他们会加入一些树皮,这样的方法做出来可以减少胆固醇。

然而,对入药植物和动物的收获也并不都是好事。实际上,对这些植物、动物的需求导致这些物种濒危。传统药物用乌龟入药导致这个物种的极度衰落。

我们反复地从地球的药柜中搜寻药物。我们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便大自然的药柜能够储有现存医药的成分,和未来我们需要抵制新的疾病时制造新药的所需成分。

[编辑本段]生物多样性与你呼吸的空气

在一些城市中,尤其是在夏天,呼吸外面的空气是不健康的。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工厂废气污染、发电厂的空气污染来保证现代生活。是的,我们都知道这些,但是你知道生物多样性对于环境的自动清洁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吗?你知道生物多样性帮助清洁空气吗?

树和其他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这种主要由汽车尾气和工厂排放的产生的温室气体,然后还给自然纯净的氧气。生物多样性是这个世界的空气净化器。

然而,我们持续不断的砍伐树木,把它们切开运往各地。世界上,492种树木物种已经有濒临灭种的危险。我们已经砍伐掉曾经装点着地球的大约一半的树木。我们砍伐但不修复,如此已经伤害了地球的肺。就像一个一天要抽10包烟的瘾君子,一直吸烟,而损坏的肺一块块地被切掉。我们的肺还剩多大一块?

另外,在许多地方,我们引入外来入侵物种。在过去的200年里,我们将一些树种从世界的这一头运到那一头。这种行为有的已经发展到一种产业的规模,像桉树和藤条。也有一些退休人员或旅行者从他们的家乡将土产的植物或是树木带上,随他们旅游。

问题是,这些植物完全适应它们原本的生长地,它们却并不适应新的地点生长。它们也许比当地物种需要更多的水,或者需要杀虫剂来帮助它们不被当地的虫子蛀食。

我们必须尊重自然的安排,不要强迫某些特性的改变。顺其自然。这样,地球的肺能呼吸得更舒服些。

[编辑本段]生物多样性与我们喝的水

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水,所以,生物多样性也与水资源有关。

因为我们只有有限的水--不是说我们将来什么时候都能从火星上运一船下来--生物多样性、特殊的不同生态系统净化我们的水:森林、土壤和细菌、小溪与云彩一起运作--实际上是过滤,才使我们重新喝到水。没有生物多样性,这个世界就会变得贫瘠与中毒--更像火星--然后我们就不能再生存在地球上了。

所以,问题是,你已经准备好搬到另一个星球上去生活了吗?

生物多样性、气候和灾难

你意识到最近我们一直在遭遇奇怪的气候吗?

科学证据是无法驳斥的:地球的气候正在变化。整个地球上一直发生着奇奇怪怪的事情--珊瑚礁死亡、大型泥石流、不寻常的倾天大雨、一些地区的持续干旱。不管是因为工业排放原因还是自然因素的原因,世界对这些现象的应付机制依旧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从生态系统方面到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命间。

例如,在地球上的许多地方,人们发现当他们砍伐森林后,它们的乡村和城镇就容易遭遇洪水。当这种洪水来时,就比以往的洪水要更凶猛、更快速。为什么?不是火箭的推力让它们变得更快,而是因为树可以用它们的根保持水土。根在湿潮季节里吸水并在夏天放出水分来。这是一种自然调节方法。

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1, 帮助保护生物多样性

2, 什么都不作只是去承受

我们希望你选择第一项。我们正是那样做的!

同样的,人们一点也不考虑生物多样性,甚至很少考虑风暴可能造成的危险就把珊瑚红树林全部清除。红树林是自然暴雨的良好缓冲区,同时也是富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当它们被砍伐,这个缓冲区就不复存在了,无论是对于人类还是其它的物种。

当我们忽视我们应该得到的教训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人们的做法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山坡坍塌,整个群落全部被冲走,造成生命的丧失。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正在用极度悲痛的方式伤害着我们人类。也许现在是我们拾起我们早就该得到的教训的时候了。

[编辑本段]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1990年生物多样性专家把我国生物多样性排在12个全球最丰富国家的第8位。在北半球国家中,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如下。

1.物种高度丰富 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仅次于世界高等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

2.特有属、种繁多 我国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 300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的57%以上。581种哺乳动物中,特有种约110种,约占19%。尤为人们所注意的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杏、银杉和攀枝花苏铁,等等。

3.区系起源古老 由于中生代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在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所以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成分。如松杉类植物,世界现存7个科中,我国有6个科。动物中的大熊猫、白鳍豚、羚羊、扬子鳄、大鲵等都是古老孑遗物种。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种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 我国有数千年的农业开垦历史,很早就对自然环境中所蕴藏的丰富多彩的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培植繁育,因而我国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丰富度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例如,我国有经济树种1 000种以上。我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有地方品种50 000个;是大豆的故乡,有地方品种20 000个;有药用植物11 000多种等等。

5.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 我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草甸有典型草甸、盐生草甸、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之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6.空间格局繁复多样 我国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多山,气候复杂多变,从北到南,气候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物群落包括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在北方,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向西依次更替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典型荒漠和极旱荒漠;在南方,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江南丘陵)和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云贵高原)在性质上有明显的不同,发生不少同属不同种的物种替代。

生物多样性同样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这个星球的健康。实际上,你的健康和这个星球的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依赖自然环境去帮助我们恢复健康。多少年以来,人们从自然世界中寻找对于伤病的治疗方法。植物为现代医药提供了有效的成分,比如制作阿斯匹林的成分。顺势疗法的医药也是大量利用植物成分的。从金钱的角度看,入药的植物的价值是无法算清的。世界上这些以植物作为基础的药物的总价值大约是6千亿。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是多数人并不了解的,但在医药公司的科学家们正在忙着从植物中寻找治疗一些特定疾病的特定药物成分。就在不久以前,专家们在太平洋紫杉树和马达加斯加长春花中发现了用于治疗癌症的植物成分。也许,某一天我们能够从一株植物上发现杀死艾滋病病毒的植物成分。

[编辑本段]生物多样性受危害的原因

一、 生物多样性受危害原因分析

原因1:人口迅猛增加

-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口的数量就在增长。在生产力落后的时候,人口的数量受到自然因素如旱灾、虫灾、火灾、水灾、地震等的控制; 另外,人类自身制造的灾难如战争、贫困也使得人口数量得以控制.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数量与寿命都提高了

- 19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增加就成了全球的主流,在经济发展中国家最为明显。1830年全球人口只有10亿,1930年达到20亿,2000年达到了60亿

- 中国1790年人口约3亿,1860年约4亿, 1970年8亿人口, 2000年就超过13亿人口了

- 人口增加后,必须扩大耕地面积,满足吃饭的需求,这样就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生存其中的生物物种产生了最直接的威胁

-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加上大跃进等政策错误,我国形成了大量的退化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境内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9%,其中黄土高原地区约80%地方水土流失

- 北方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 1987年已沙漠化土地20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13万平方公里

- 目前有5900万亩农田和7400万亩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草原退缩面积13亿亩, 每年以2000万亩增加。每年使用农药防治面积23亿亩次,劣质化肥污染农田2500万亩。

原因2: 生境的破碎化

- 生物多样性减少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家园

- 与自然系统相比,一般地,退化的生态系统种类组成变化、群落或系统结构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降低,土壤和微环境恶化,生物间相互关系改变

- Daily(1995)对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人类活动进行了排序: 过度开发(含直接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占35%,毁林占30%,农业活动占28%,过度收获薪材占6%,生物工业占1%。其中前三项人类活动占93%,而这些破坏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了物种生境的破碎化,栖息地环境的岛屿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程度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或过程受干扰的程度,例如人类对植物获取资源过程的干扰(如过度灌溉影响植物的水分循环,超量施肥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要比对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直接干扰(如砍伐或猎取)产生的负效应要大

- 一般地,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尚未完全破坏前排除干扰,生态系统的退化会停止并开始恢复(例如少量砍伐后森林的恢复),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增加;但在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被破坏后排除干扰,生态系统的退化很难停止,而且有可能会加剧(例如火烧山地后的林地恢复)。

原因3: 环境污染

- 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污染也加剧。环境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目前有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由于生物对突然发生的污染在适应上可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故生物多样性会丧失; 二是污染会改变生物原有的进化和适应模式,生物多样性可能会向着污染主导的条件下发展,从而偏离其自然或常规轨道。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在遗传、种群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降低

- 在遗传层次上的影响。虽然污染会导致生物的抵抗相适应,但最终会导致遗传多样性减少。这是因为在污染条件下,种群的敏感性个体消失,这些个体具有特质性的遗传变异因此而消失,进而导致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污染引起种群的规模减小,由于随机的遗传漂变的增加,可能降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污染引起种群数量减小,以至于达到了种群的遗传学阀值,即使种群最后恢复到原来的种群大小时,遗传变异的来源也大大降低

- 在种群水平上的影响。物种是以种群的形式存在的,最近研究表明,当种群以复合种群的形式存在时,由于某处的污染会导致该亚种群消失,而且由于生境的污染,该地方明显不再适合另一亚种群入侵和定居。此外,由于各物种种群对污染的抵抗力不同,有些种群会消失,而有些种群会存活,但最终的结果是当地物种丰富度会减少

- 在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影响。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严重的污染可能具有趋同性,即将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最终变成基本没有生物的死亡区。一般的污染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导致功能的改变。值得指出的是,重金属或有机物污染在生态系统中经食物链作用,会有放大效应,最终会影响到人类健康。

原因4: 外来物种入侵

- 外来种的入侵从字面上理解是增加了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事实上,历史上那些无害的生物也是通过人的努力而扩大了分布范围的,一些驯化的作物或动物已经成了人类的朋友,如我们食物中的马铃薯、西红柿、芝麻、南瓜、白薯、芹菜等;树木中的洋槐、英国梧桐、火炬树;动物饲料中的苜蓿;动物中的红鳟鱼、海湾扇贝等,这些物种进入到异国他乡带来的利益是大于危害的

- 然而,对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来讲,生物的入侵毕竟是个扰乱生态平衡的过程,因为,任何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是经过了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这种平衡一旦打乱,就会失去控制而造成危害

- 人们最初引进物种时,仅是进入了原产地生态系统的一个组分,食物网中的一些天敌或者它所控制的物种是没有办法引进的,这样,控制不好成灾就不可避免,而成灾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对于当地的生态多样性造成危害,甚至是灭顶之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5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