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切叶保鲜技术和贮运中应注意的问题。
鲜切花的分类
1、切花。是以花作为离体植物材料的主体。其色彩鲜艳,花姿优美,有的还有诱人的香气,是插花和其他花卉装饰的主要花材,也是这类作品色彩的来源。
2、切叶。是以叶作为离体植物材料的主体。用作切叶的植物材料,有的叶色多彩,有的叶形美丽、奇特。切叶多用作插花和花卉装饰的配材,起烘托主体的作用。
3、切枝。是以枝作为离体植物材料的主体。多数切枝带有花、果、叶。切枝常作为插花和花卉装饰的主体(东方式插花)或衬托。[编辑本段]采后流通 鲜切花属极娇嫩、易腐烂产品,鲜切花采后流通要经过采收、整理、分级、包装和运输等环节,我国采后流通过程中其损耗率通常在30%以上,远途运输损耗率通常在40%以上。造成损耗的原因很多,如采收期不当,采后操作粗放,运输过程中过度失水,温度过高,有害气体积累等。损耗症状表现为花朵不能正常开放,花瓣过早萎蔫、脱落;花颈弯曲;茎叶黄化;叶片干枯、脱落;花朵折断;腐烂等。
部分实力雄厚的花卉企业在上述设备上与发达国家同步,如独立的预冷库、冷却库和冷藏库,专用于鲜切花采后预冷、分级后冷却和运输前中长期冷藏。而以内销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和农户普遍没有配备完整的采后处理设备,缺乏采后预处理和运销保鲜能力,鲜切花采后损耗比较严重。
具体要做好的几个环节是采收——预处理——包装——贮运。
1.采收
切花应在适宜的时期进行采收,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切花的观赏寿命。在能保证开花的前提下,应尽早采收。
采收后的花应尽快放入水中以防花萎蔫。并应使用清洁的设施:如清洁的水,清洁的桶及保持工作间的清洁。使用的桶在放入切花前,应先用洗涤液或刷子除灰,其他容器应先用消毒液或清水冲洗。最好使用白色的桶,可轻易发现灰尘(可能含有成百万的细菌)。有条件的地方,使用的水最好含杀菌剂,水的PH值最好为3.5-4,同时放花的溶液的量应适宜,不要将使用过的溶液与新的放在一起,这样会使花采后病害加重。
1)花期采收:有些花适宜在花期采收,如在蕾期采收,则花朵不能完全开放。如月季、菊花、唐菖蒲等。
2)蕾期采收在能满足采收后能开花的前提下,有些花在蕾期采收,也能较好开花,花卉的观赏期也较长。如香石竹,采收时花蕾也不能太小,应在花茎达1.8cm--2.4cm时采收,否则会影响开花度。目前,蕾期采收多用于香石竹、月季、菊花、唐菖蒲、非洲菊、鹤望兰、满天星、郁金香、金鱼草等.
2.分级
收获后的切花因其质量参差不齐,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分级。分级依据花柄的长度、花朵质量和大小、开放程度、小花数目、叶片状态等进行分级,一般来说,对切花而言,花茎越粗、越长,则商品的品质越好。如美国对菊花、香石竹、唐菖蒲的分级标准如表:
3.贮运前预处理
从温室采收的花应尽快进行预处理,以保持花的品质。预处理包括以下几步骤。
采后调理
花茎在离开植株后,会出现因水分亏损而萎蔫的现象。为使花朵有较好外形,应在其采收后,尽快放入水中进行调理,防止花水分损失、造成萎蔫。
刚开始萎蔫的花,在水中浸1小时左右就能恢复正常的细胞膨压。调理用容器及水要清洁,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含杀菌剂的水来调理花,效果会更好。
预处理
包装贮运前,用含糖为主的化学溶液短期浸泡处理花茎基部,称为预处理。它可以达到这样几个目的:一是改善开花品质,延长花期;二是可使蕾期采收的花枝正常开放,三是保证运输或贮藏后的开放品质。预处理常采用蔗糖和硫代硫酸银。如以玫瑰为例,可在20℃时,用10%左右的蔗糖处理4小时。,
预冷
预冷是为了在运输或贮藏前快速去除田间热。对高度易腐的作物,如切花,预冷是必要的。温度越高,衰败发生越迅速,作物在低温下蒸腾速率较慢,因此,进行包装、贮运前的预冷,除去田间热和呼吸热,可大大减少运输中的腐烂、萎蔫。产品在收获后越快地放入理想的贮藏温度下,它的保存时期就越长。
预冷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在田边设立冷室,冷室内不包装花枝或不封闭包装箱,使花枝散热,直到理想的温度。预冷的温度为0℃~1℃,相对湿度95%~98%。预冷的时间随花的种类、箱的大小和采用预冷的方法而不同,预冷后,花枝应始终保持在冷凉处,使花保持恒定的低温。在生产上的预冷方法还有:
水冷:让冰水流过包装箱而直接吸收产品的热,达到冷却的目的。最好在水中加入杀菌剂。
气冷:让冷气通过未封盖的包装箱以降低温度,预冷后再封盖。以色列广泛应用此法。
4.包装
预冷后用于消费的花应进行包装。包装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花在运输时的机械损伤或水的损失,保持花最佳的新鲜状态,所选包装应尽可能的适应产品、运输方法及市场。包装是否理想,即是否使产品得到较好保护以适应运输,加工及贮藏的要求决定其商业运作是否成功。
观赏植物是活的组织,经历有限的生命时期。尤其是切花,对损伤的抗性比盆栽植物小。与运输、加工及装货有关的机械损伤有:冲击、掉落、压紧及震动。包装应尽可能减少各类损伤及负作用。
近年来,许多花卉生产大国加强了对包装材料及尺寸的研究。可依花卉品种,贮藏及运输方法的不同,采用各种包装设施和包装方法。通常,各种包装目的都应尽量减少花在贮藏及运输时的机械损伤或水的损失。保持花最佳的膨压,以防机械损伤。通常的贮运方法有两种:干藏及湿藏。湿藏是将花的茎部浸入充满水或保护液的容器中,可保持花卉充足的水分,但运输较困难,这种方法适于短期贮藏及运输,可保持花的形态,防止机械损伤,但运输需占用较多设备,费用较大。有些切花种类(香石竹、百合、非洲菊、金鱼草)可在湿藏时保存几星期。可在实际运输中,在大规模生产运输中不适用。
剪取后的切花体内养分有限,采取一些物理和化学的保鲜措施,以降低其呼吸速率与蒸腾,可减少体内水分、养分的消耗,对延长切花寿命非常重要,也是目前切花保鲜的最重要途径。目前世界上主要生产切花的国家常用的保鲜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冷藏保鲜。
低温可使切花生命活动减弱,呼吸缓慢,能量消耗少,乙烯的产生也受到抑制,从而延缓其衰老过程,同时还可避免切花变色、变形及微生物的滋生。据试验观察,在湿度85%~90%,温度0℃条件下,菊花切花可保鲜30天,2℃条件下保鲜14天,20~25℃仅能保鲜7天。
另外,各类花卉的贮藏适温不同(表2-3)。
鲜花的贮藏温度
一般来说,起源于温带的花卉适合的温度为0~1℃,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花卉适宜的冷藏温度分别为7~15℃和4~7℃,适宜的湿度为90%~95%。切花可采用湿藏或干藏两种方法。湿藏即将切花放在有水或一定保存液的容器中贮藏。这种方法通常适于短期贮藏。有些切花种类如香石竹、百合、非洲菊、金鱼草等在湿藏条件下能保存几周。但这种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中不常用。干藏的方法通常用于切花的长期贮藏。有些切花如香石竹、菊花等于花蕾期采收后干藏比用湿藏的方法保存的时间长,且切花的质量好。干藏的切花通常用合适的材料如聚乙烯薄膜包装,以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呼吸速率,有利于延长切花的寿命。
采用快速真空冷却法,用于月季、石竹、菊花、小苍兰、郁金香、水仙等切花的保鲜,虽经长途运输,切花寿命仍较长。
(2)气调贮藏保鲜。
这种方法是通过控制切花贮藏的氧及二氧化碳的含量,达到降低呼吸速率,减少养分消耗,抑制乙烯的产生,以延长切花的寿命。由于切花品种不同,二氧化碳含量一般控制在0.35%~10%,氧的含量控制在0.5%~1%,可达到良好的保鲜效果。此外,输入氮气也可起到保鲜作用。
(3)降压贮藏保鲜。
采用特制气封储存室,将气压降低到标准大气压以下时,就可以延缓储存室内切花的衰老过程,与常压下切花相比,其寿命延长很多。
(4)辐射保鲜。
用一定辐照剂量辐照切花,可改变其生理活性,既可抑制其蒸腾作用,又可延迟细胞衰老,从而延长切花寿命。有人用γ射线辐射月季、菊花、大丽花切花,发现其对切花保鲜均有效果。
5)化学保鲜。
①使用抗蒸腾剂。这是一种降低切花蒸腾作用的方法。抗蒸腾剂可以阻止植物气孔的开张,从而增强了切花的抗旱能力,以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目前,已研究出多种抗蒸腾剂,将其喷于叶片上形成一层薄膜,封闭一部分气孔,或喷洒无毒、透明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蜡、高级醇、硅树脂等,均能起到减少蒸腾的作用,还具有防病害的作用。月季切花使用此法处理后,保鲜效果十分明显。
②使用切花保鲜剂。使用切花保鲜剂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切花保鲜方法。它利用保护性化学药剂来解决切花体内的生理障碍,具有比较显著的保鲜效果,因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切花保鲜。
根据保鲜剂的作用方法、时期和作用目的,可将其分为以下3种:
a.预处液。这是在切花采收分级后、贮藏运输或瓶插之前,进行预处理所用的保鲜液。其目的主要是促进花枝吸水,提供营养物质,灭菌以及降低贮藏运输中乙烯对切花的伤害作用。
b.开花液。又称催花液。它是促使蕾期采收的切花开放所用的保鲜液,其成分和放置的环境条件与预处液相似。
c.瓶插液。又称保持液。这是切花在瓶插观赏期所用的保鲜液。其配方成分、浓度随切花种类而异。种类繁多复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7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