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的地理环境
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周山区西缘,雅安地区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北与汶川县连界,东北与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毗邻。地跨东经102°52'至103°11',北纬30°01'至30°49'.县境南北长86.6公里(飞仙关至断头岩),东西宽:北部为24.4公里(芦、崇、大三县(市)交界点至二十四凼),中部为19.42公里(芦、大、邛三县(市)交界点至大瓮顶),南部为17.2公里(芦、邛、雅三县(市)交界点至六台山)。幅员面积1364.42平方公里。县城距雅安31公里,距成都156公里。 经雅安市统计局审定,2014年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8.02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6.52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80.6%和1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423元,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5:59.7:22.8调整为16.6:61.2:22.2。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占GDP的6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亿元,下降1.4%;第二产业增加值14.73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3.03亿元,增长9.8%。 2014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80公顷,增长0.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301公顷,下降2.4%;药材播种面积701公顷,与上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2957公顷,下降0.5%。
全年粮食总产量4.58万吨,比上年增长0.7%,其中小春粮食增产1.3%;大春粮食增产0.6%。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204吨,增产0.7%;烟叶产量60吨,减产25.9%;蔬菜产量5.59万吨,减产0.3%;茶叶产量589吨,增产13.1%;药材产量8355吨,与上年持平。
全年生猪出栏9.85万头,比上年增长1.9%;牛出栏2286头,增长1.2%;羊出栏8710只,增长0.7%;兔出栏15.15万只,增长5.0%;家禽出栏57.47万只,增长3.0%。肉产量、禽蛋产量分别增长2.1%、2.6%。
全年完成荒山荒(坡)地造林2166.67公顷。年末实有森林管护(国有林)面积56648.8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66.9%,比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3.5公顷,比上年增长4.1%;水产品产量500吨,增长25.0%。
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70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4090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公顷,累计38公顷。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55万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6.1万千瓦。全年农业生产用电量257.92万千瓦时,增长146.3%。 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5.05亿元,增长35.3%。其中:水电工业增长19.2%,高载能工业增长37.0%,纺织工业增长32.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34.3亿元,增长36.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71亿元,增长24.2%;实现利润总额1.03亿元,增长418.6%;实现利税总额1.93亿元,增长54.8%。产品销售率达97.85%,比上年增加0.83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年末有资质的建筑企业2家,实现总产值1亿元,增长5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4万平方米,增长15.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1万平方米,增长23.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2.2万平方米,增长51.6%。 2014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15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24亿元,下降20.3%;第二产业投资12.96亿元,增长164.2%,其中工业投资12.36亿元,增长202.4%;第三产业投资33.95亿元,增长36.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商品房施工面积27.4万平方米,增长90.2%。商品房销售面积0.5万平方米,增长87.0%。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24亿元,增长1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6亿元,增长12.8%。
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041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商品零售额5211万元,增长31.6%。
全年接待旅游者70.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28亿元,增长90.5%。 2014年引进到位资金总额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5.47亿元。全年实际使用外资3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2.5%。
全年进出口总额4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9.5%。其中,出口额19万美元,下降75.3%;进口额465万美元,增长201.9%。 2014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902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6%;完成旅客周转量6138万人公里,增长3.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215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40万元,增长8.6%;电信业务总量6675万元,增长20.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78万户。互联网用户1.33万户。 2014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111万元,比上年增长74.7%,其中税收收入7166万元,增长110.5%。地方公共财政支出55.11亿元,增长57.8%。
201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1.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9%。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35.32亿元,增长22.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24亿元,增长18.8%。
1.碧峰峡
碧峰峡景区位于雅安市,是近年来开发的集自然风光、动植物保护、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景区主要由碧峰峡生态动物园和碧峰峡两部分组成。生态动物园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保护动物。凶猛的动物在野外繁殖,游客可以乘坐观光车参观。游客可以进入的巨大鸟园;人和动物可以在很多行走区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总游览时间约为4小时。
东方碧峰峡生态峡景区由两个峡谷组成,左峡谷长7公里,右峡谷长6公里,呈V字形。是一个封闭的可循环利用的景区,宽度30-70米,海拔700-1971米,高度100-200米。在峡谷地区旅游,你可以领略到原始的险、奇、美、幽的特色。植被、瀑布、峡景、云海是碧峰峡景区的鲜明特色。生态峡谷景区林木葱郁,绿意盎然,峰峦叠嶂,峭壁高耸,是休闲度假、乘凉避暑的绝佳去处。
2.蒙顶山
蒙顶山,因春夏两季云雾频繁而得名,四周树木葱郁,云雾缭绕,让人仿佛置身仙境。还有蒙顶山茶的加持,吸引了很多游客。
3.拉巴河自然保护区
拉巴河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3年,总面积23872公顷。它位于金笳山脉的东南麓,连绵起伏的龙门山和邛崃山的南缘,是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带。该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有珙桐、连香树、连香树等国家一、二、三级珍稀保护植物约18种。该区白岩沟有30多公顷的珙桐纯林带,包河岩沟至银厂一带广泛分布着珙桐、连香树等珍稀植物。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垂直分布带明显。
保护区内已知有46种哺乳动物、164种鸟类、7种鱼类和14种爬行动物。其中,大熊猫、角马、金丝猴、小熊猫、水鹿、金钱豹、川陕哲罗鲑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目前,该地区有两种动物种群,即角马和水鹿,数量众多,分布在该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大熊猫分布在索索棚沟至石板沟的广大地区,但种群数量较少。
4.雅安周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雅安周公山国家森林公园简介。周公山坐落在雅安市的周公河畔。据《山海经》记载,是大禹治水之旅的名山。相传三国蜀汉诸葛亮南征时,夜里梦见周公在山脚下,因此打了胜仗,改名为周公。从汉唐到清代,许多寺庙依山而建,名山古寺一直吸引着游客。在山顶上,有周公庙遗址,还有八卦石和明庙、青石庙、石兽、什邡等。汉代遗留下来的。悬崖、岩石、石碑上留有历代名人书法石刻,山下有澄清寺等人文景观。
舟山山素有雨雾消散的天气标志,故有雅安晴雨表之称。随着云、雨、雾、阳光的气候变化,山峰、深谷、森林、流水也是千姿百态。山腰上的万亩种植园郁郁葱葱。丘陵地带的周公河像一条玉带蜿蜒流淌。冰雪鱼,又名雅鱼,是该河的特产。古今皆知。唐代诗人杜甫曾唱过一首关于冰雪起源的诗。
5.蜂桶寨灯池沟景区
凤寨灯池沟景区位于宝兴凤桐寨乡,距成都227公里,距雅安102公里,距宝兴县城28公里。冯寨国家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9年,是去金笳的必经之地,也是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占地4万多公顷,海拔3800米。据统计,该地区已知的脊椎动物有380种。其中,国家一、二、三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角马等50余种。有维管束植物105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珙桐、荷花、海蓝宝石等有390多种。
6.安顺昌古镇
安昌古镇,位于石棉县城西北11公里的宋林和大渡河交汇处,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称“孜达迪”,是一个彝、藏、汉民族乡,有着激昂的彝族风情和豪迈的藏族情怀。
7.熊猫古城景区
熊猫古城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宝兴县中心城市牟平镇,距成都199公里,距雅安74公里。这座古城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是羌族在青衣的所在地。秦汉时期,汉人迁入,设青衣县。1928年改地,1930年改县为宝兴县。
8.雅安东拉山大峡谷
雅安东拉山大峡谷简介东拉山大峡谷景区位于四川雅安宝兴县龙洞镇,距成都仅3~3.5小时车程;宝兴县位于四川西部邛崃山区,东邻成都市邛崃市,北接阿坝州小金县,西接甘孜州康定县,南接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是成都、雅安、阿坝、甘孜的交界处。东山大峡谷景区位于宝兴县西南部,北邻金笳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丹巴美丽谷贾蓉景区。
距离西南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贡嘎山国家风景区较远。南碧峰峡有省级景点。景区总面积348平方公里,海拔1800-5338米,核心观赏区海拔1800-2000米。包括东拉山沟、干阳正沟、鹿井沟、桂泥湾、毛子湾等五个景区。是典型峡谷地貌与雪山草原融为一体的川西自然生态景观的代表景区。
是极其难得的高品位自然生态景区。东山大峡谷景区景点众多,观赏性很强。山上奇峰、瀑布、雨、雾、红叶、森林、鸟、山、兽,让人目不暇接。春天看彩林野月桂树,夏天看草原峡谷,秋天看五彩斑斓的风景,冬天看雪山冰瀑。目前景区共有四个接待点,分别是真善居、米宅、归元园、丛林假日酒店。
9.上里古镇
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市区27公里,地处四县交界处,东有名山、邛崃,西有芦山、雨城。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这座名为罗晟的古镇,历史上是南方丝绸之路林琼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是唐蕃古道上重要的边境茶关和茶马部所在地,也是近代红军长征的中转站。
古镇的街道是石板铺成的,楼房的房屋是木亭,错落有致,青瓦飞檐,五彩缤纷。木窗、方、飞檐均由浮雕、镂空雕、嵌雕构成,画面生动。虽然精美的艺术已经被岁月侵蚀,失去了鲜艳的色彩,但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构图却无法掩盖,彰显了深厚的民族文化。
10.七藏村神木垒景区
七藏村神木雷景区位于宝兴北部的七藏乡。它是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域,也是金笳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占地100平方公里,拥有高山草甸、原始森林、雪域湖泊、高山钙化池、红叶、彩林等高品位自然旅游资源,以及贵罗村、泽根村、甲拉村、乐乐村等藏族村寨。是四川省森林旅游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川西高原科学考察森林生态旅游区”和“四川生态旅游专线”六大生态旅游区中最重要的景区之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7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