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寒湿的中药方剂
寒湿,是一种 疾病 。 中医 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以畏寒肢冷, 腹痛 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除寒湿的 中药 方剂 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除寒湿的中药方剂
寒湿神应药酒
处方肉桂2钱,枸杞子2钱,大熟地2钱,全当归2钱,羌活2钱,益智仁2钱,川牛膝2钱,汉防己2钱,宣木瓜2钱,杜仲2钱(米泔水洗净炒断丝),龙骨3钱(酥炙)。
制法上药装入细夏布袋内,用高汾酒5斤,同入瓷瓶内,封固,隔水煮1炷香取出,放土中退火气3日。
功能主治诸般风寒湿气,半身不遂,血气凝滞,步履艰辛,足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早、晚饮2杯。
摘录《集验良方》卷二
寒湿煎
处方紫苏、川芎、花椒、雨前茶。
功能主治因 风湿 而头痛者。
用法用量加葱白5寸,水煎,熏头一刻,热服,盖暖出汗。
摘录《仙拈集》卷二
寒湿相连汤
处方黄耆1钱,白术1钱,苍术1钱,干姜8分,木瓜1钱,防己1钱,猪苓8分,腹皮1钱。
功能主治寒湿相兼证。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寒湿产生原因
湿寒多为脾虚导致。若体外空气潮湿寒冷便会导致人体脾虚并且出现湿寒之证,人体内便会有湿寒之邪了。
1、寒湿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要用祛风湿通络的药物。中药藤类多具有此种功效;还要根据身体上下肢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如羌活一般用于上肢,独活多用于下肢。
2、寒湿之邪停留于脏腑,要选用入脏腑的化湿或者燥湿药。如藿香、陈皮、半夏、厚朴等。
3、寒湿之邪 用药 ,还要看引起寒湿的具体病因。寒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于外感六*之寒湿;内湿多由于脏腑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导致的内湿。外湿宜祛邪,内湿要温补脏腑之阳气。
若要解决湿寒之邪,便需祛湿温中。在饮食上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伤脾加重湿寒。用山药50克、薏米250克、茯苓30克熬粥,在上午9:00服用,可健脾益气、祛湿升阳。坚持服用可令人体内湿寒之邪消失。[2]
寒湿症状: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3、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4、 咳嗽 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8、 感冒 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9、经常腹痛、 腹泻 ,代表体内有寒。
10、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1、长 湿疹 、牛皮癣、 白癜风 ,代表体内有寒。
12、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3、脚踝浮肿,代表 肾虚 、肾寒。
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 肩周炎 、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寒湿病症解析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前面介绍过,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 血液 亏虚。肾在中医的 五行 中 属水 ,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 属木 ,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 上火 的部位。因为肾主骨髓、主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 自然 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 鼻炎 、 咽炎 、牙周炎、 扁桃体炎 、 中耳炎 的概率就会增加。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种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 性病 ,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而普遍都采用泻火、清火、 降火 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哪些中药可以去湿气?
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无论男女,都或多或少的是湿寒体质。体寒的人,手脚都是冰凉的,尤其是寒湿体质,更是容易生病。我就是湿寒体质,去年喝了很多中药。我湿寒严重时最明显的症状是:早上醒来的时候头就觉得沉甸甸的,根本睁不开眼睛,头发油的厉害,脸上经常出油,冒痘,偶尔夹杂着口臭。后来我就自己在网上查一些泡茶喝的中药,现在湿寒症状减轻了很多。
其实体寒的人可以试着去喝一些赤小豆薏米水,是赤小豆,别喝成红豆。赤小豆可以去超市买,或者是网上也有专门卖赤小豆的。需要先把赤小豆泡一下,然后放在电饭锅里煮,当然也可以在办公室用智能水壶煮。(我每次就是在办公室烧一大壶)。水要多,因为是当水喝的,不是当粥吃。喜欢甜可以放点冰糖。亲测有效啊~
其实,身体湿气重的人喝茶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些偏温性的艾叶之类的,尤其是春冬季节,建议选择佩兰等材料,这样不但可以除湿,又不会过寒伤正气;但是在夏季的时候,由于比较炎热,所以就可以用竹叶、荷叶等清热利湿的泡茶喝,这样就可以除湿又能清热,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这些都是我尝试过得,目前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在我一般是很多东西放在一起煮,比如大枣、枸杞等。这些都可以一起煮的,但是枸杞还是不要放太多~
去湿气的中药配方1、金钱草15 牛膝15 薏苡仁30 山药15 白术15 茯苓15 防风10剂 一天一剂 一剂煮2次 早晚空腹用!忌生冷油腻!2、山药15 薏苡仁30 茯苓15 防风10 煮粥!3、祛湿最基础的方剂是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平时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肢体沉重的可以用。另外,参苓白术散也可以健脾祛湿,平时大便溏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可以使用!4、体内寒湿气中重,诱发湿疹,睡眠也不好,建议服用参苓白术口服液,藿香正气丸治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78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