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的资料
木槿花
产江苏、湖北、四川、河南、河北、陕西等地。
(《日华子本草》)
异名里梅花(《岭外代答》),朝开暮落花(《纲目》),疟子花(《群芳谱》),篱障花、喇叭花(《中国树木分类学》),白玉花(《福建民间草药》),藩篱花、猪油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打碗花(《江西中药》),灯盏花(《湖南药物志》),白饭花、白面花(《福建中草药》)。
来源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蕾,植物形态详"木槿皮"条。
采集大暑至处暑间,选晴天早晨,花半开时采摘,晒干。
药材干燥花卷缩呈卵形或圆柱形团状,长约3厘米,直径约1.5厘米。底部有灰绿色的花萼,表面密生细小绒毛,边缘5裂。花萼外面有数条灰绿色的线形苞片。常有短花柄。花瓣白色,有5片或多数层叠,皱缩卷折。中间有**花蕊,系多数雄蕊联合成圆筒状,包围雌蕊。质轻,微香,味甘。以朵大、色白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皂草黄甙(saponarin) 、肌醇( inositol)、粘液质。
性味甘苦,凉。
①《日华子本草》:"凉。"
②《滇南本草》:"性微寒,味微苦,平。"
③《纲目》:"甘,平,滑,无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治肠风泻血,痢疾,白带。
①《日华子本草》:"治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焙入药;作汤代茶,治风。"
②《纲目》:"消疮肿,利小便,除湿热。"
③《本草汇言》:"能除诸热,滑利能导积滞,善治赤白积痢,干涩不通,下坠欲解而不解,捣汁和生白酒温饮。"
④《本经逢原》:"红者治肠风血痢,白者治白带白痢。"
⑤《安徽药材》:"治皮肤病。"
⑥《江西中药》:"白花与山雅雀同煮食,能止鼻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者1~2两);研束,0.5~1钱。
选方①治下痢噤口:红木槿花去蒂,阴干为末,先煎面饼二个,蘸末食之。(《济急仙方》)
②治赤白痢:木槿花一两(小儿减半),水煎,兑白蜜三分服。赤痢用红花,白痢用白花,忌酸冷。(《云南中医验方》)
③治吐血、下血、赤白痢疾:木槿花九至十三朵。酌加开水和冰糖欺半小时,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风痰壅逆:木槿花晒干,焙研,每服一、二匙,空心沸汤下,白花尤良。(《简便单方》)
⑤治反胃:千叶白槿花,阴干为末,陈米汤调送三五口;不转,再将米饮调服。(《袖珍方》槿花散)
⑥治妇人白带:木槿花二钱,为末,人乳拌,饭上蒸熟食之。(《滇南本草》)
⑦治疗疮疖肿:木槿花(鲜)适量,甜酒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
木槿花洗净晒干,研末备用。每次2克,小儿酌减,每隔2小时服1次,3~5天为一疗程。试治300例,症状控制者96.3%,一般服药后体温迅速下降,大便于2~3天内好转。
木槿花,生命力极强的无穷
——花象征着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性格,
——也象征着红火
——也有说木槿花象征着念旧,重情义
木槿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土壤、阳光、施肥、浇水、温度等等。
1、土壤:
木槿环境适应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即使在贫瘠的砾质土中或微碱土中,木槿依旧可以正常生长。但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适合木槿生长。
2、阳光:
木槿喜光,生长期间要注意提供充足的光照,但不适合过强,炎热夏季,阳光强烈时要注意遮阴,或移入室内,避免强光直照。
3、施肥:
木槿萌动时,应及时追肥,以速效肥为主。现蕾前追施1—2次钾肥。5—10月盛花期间结合除草、培土进行追肥两次,以钾肥为主,辅以氮肥。
4、浇水:
木槿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因此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长期干旱无雨天气,应勤加浇水。但是木槿也怕涝,下雨后应及时排出盆内积水,梅雨季节防涝是木槿养护的重点工作。
5、温度:
木槿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18—25?°C的环境最佳,也能稍耐寒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8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