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时,有什么办法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培育健壮的根系是提高蔬菜抗逆性, 获得增产的必要手段。而决定蔬菜根系健壮、抗逆性高低的关键是土壤的透气性。土壤透气性强, 氧气充足, 根系的呼吸作用充分, 可以产生较多的能量, 根系吸收能力增强, 蔬菜抗逆性提高, 进而增加产量。
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提高土壤透气性的根本措施。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不可缺少的主体成分。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就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称为“海绵田”,作物产量最高。资料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低于适合蔬菜生长2%的界限。因此,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是十分必要的。
合理灌水,大水漫灌改为滴灌或者小水灌溉传统的沟灌、畦灌等对土壤有侵蚀、压实的作用, 土壤的团粒结构便被破坏, 不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而在棚室蔬菜生长起来后, 又覆盖着地膜, 中耕松土的难度较大, 土壤板结也就无法打破了。滴灌不同于大水漫灌, 可以慢慢地浸润土壤, 对土壤破坏作用小。在山东青州等滴灌已经推广多年的地区, 菜农普遍反映使用滴灌的棚内土壤更加疏松, 透气性更强。
施用生物菌肥,提高微生物活性由于长时间的连作种植, 导致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积累, 而有益微生物就会减少, 容易发生根部病害, 导致蔬菜不能正常生长。有害微生物的积累对土壤性质也有较大的影响。很多有益微生物本身就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的作用, 在繁殖的同时一方面可以疏松土壤, 另一方面在分解土壤被固定的营养元素的同时, 也会产生一些促进根系生长的物质, 对根系的生长十分有利。因此需要通过施用生物菌肥, 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 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占据优势。
有机蔬菜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蔬菜。那么有机蔬菜的种植标准有哪些?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有机蔬菜的种植标准基地选择
1、基地环境要求
有机蔬菜的种植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区和生活垃圾场所等。
2、地块完整
基地的土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存在有机转换地块;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河流、山丘、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等。
3、有机转换
必须有转换期由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2年时间;多年生蔬菜在收获之前需要经过3年转换时间才能成为有机作物。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经1年有机转换后的田块中生长的蔬菜,可以作为有机转换作物销售。
4、建立缓冲带和栖息地
如果邻近常规地块的污染可能影响到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中的地块,则必须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保证有机地块不受污染。在种植基地周边应设置天敌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
栽培管理
1、种子和种苗的选择
应选择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如果市场上得不到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如在有机种植的初始阶段),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或种苗。但其种子和种苗应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且对病虫害有抗性,同时在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和种苗。
2、轮作清园
基地应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3种作物进行轮作;在1年只能生长一茬蔬菜的地区,允许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两种作物轮作,禁止连续多年在同一块地种植同一种作物(牧草、水稻及多年生作物除外)。前茬蔬菜收获后,彻底清理基地,将病残体全部运出基地外销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害基数。
3、配套栽培技术
通过培育壮苗、嫁接换根、起垄栽培、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植株调整、合理灌溉等技术,充分利用光、热、气、水等条件,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肥料施用
1、施肥原则
通过回收、再生和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来补充因作物收获从土壤中带走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保证施用足够数量的有机肥,辅以生物肥料,以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营养平衡和土壤生物活性。
2、施肥种类
①有机肥,如源于本基地的饼肥、堆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等。
②生物菌肥,包括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
③遇特殊情况,如处于有机转换期或证实有特殊的养分需求时,经认证机构许可可以购入一部分基地外的肥料,如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等有机复合肥或有机专用肥。
3、施肥技术
①有机肥在堆制过程中,允许添加来自于自然界的微生物,但禁止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
②天然矿物肥料和生物肥料不得作为系统中营养循环的替代物,矿物肥料只能作为长效肥料并保持其天然组合,禁止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
③限制使用人粪尿,必须使用时,应按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并不得与蔬菜食用部分接触。禁止在叶菜类、块茎类和块根类蔬菜上使用。
④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
4、施用方法
①施肥量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应做到种菜与培肥地力同步进行。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kg,追施有机专用肥100kg。
②施足底肥将施肥总量80%用作底肥,结合耕地将肥料均匀地混入耕作层内,以利于根系吸收。
③巧施追肥对于种植密度大、根系浅的蔬菜可采用追肥方式,当蔬菜长至3-4片叶时,将经过晾干制细的肥料均匀撒到菜地内,并及时浇水。对于种植行距较大、根系较集中的蔬菜,可开沟条施追肥,开沟时不要伤断根系,用土盖好后及时浇水。
病虫草害防治
1、病虫防治
①选用抗虫抗病品种通过选用抗性品种,或用非化学药剂进行种子种苗处理,培育壮苗。
②合理轮作蔬菜地连作会加剧病虫害发生、所以有机蔬菜生产中推行水旱轮作,这样会在生态环境上改变和打乱病虫发生小气候规律,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③科学管理通过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措施,起到防止病虫的作用。在地下水位高、雨水较多的地区,推行深沟高畦,利于排灌,保持适当的土壤和空气湿度,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湿温度环境,对防止和减轻病虫害具有较好的作用。
④生物、物理防治利用防虫网、害虫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害虫捕食和防治;利用害虫固有的趋光、趋味性来诱捕害虫。
2、草害管理
①田间杂草要及时人工清除。也可利用黑色地膜覆盖,提倡运用基地秸秆覆盖或间作的方法,避免突然裸露,控制杂草生长。
②在使用含有杂草的有机肥时,需要使其完全腐熟,从而杀灭杂草种子,减少带入田地杂草种子数量。
③通过采用限制杂草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如轮作、种植绿肥等)控制杂草;允许采用机械和电热除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除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8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