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丨云南石生茶王开采
2022年4月10日上午8时,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大朝山镇菖蒲塘村上糯伍组,中华茶友会媒体团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友,和临沧智德鸿昌茶厂员工,共同见证了最大的石生栽培古茶树——云南石生茶王的开采过程。
此糯伍非冰岛的糯伍,云县大朝山也非普通茶友熟知的知名茶山,只因这里有一棵很“特别”的古茶树。古茶树生长在巍峨的临沧大雪山东麓,虽然其区域所在地归属云县,但其生长地距离邦东曼岗直线距离也就1公里左右,因此,其生长环境也和曼岗极为相似,古茶树分布在乱石盘踞的山林中,滋味口感也和曼岗茶颇为接近,是典型的石生古树茶。如果仅仅是这些特点,对见怪不怪的茶友来说也不足为奇,也不足以吸引我们千里迢迢前来。
古茶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大”:古树高达16米;冠幅12米 10米;根部基围达到2米,树龄据民间相传达到2200多年,在栽培型古老茶树中实属罕见了。从树高和基部干径来看,的确够高够粗,但树龄难以考证,是否最“大”我们尚有怀疑,但据智德鸿昌茶业创始人张广义先生介绍,说这棵大茶树的一次鲜叶产量在 历史 上可以达到100公斤以上,近几年也可以采到80公斤以上。如此说来,说它最大言之不虚,更何况在石生环境中,它确实是目前发现且还在存活的最大的一棵栽培型古茶树,云南石生茶王当之无愧。
既然证实了它的身份,云南石生茶王的召唤,不可不去!于是,各个方向的茶友奔赴而来,由于茶王产量大,智德鸿昌茶业的张总担心采茶过程中天气有变化,所以趁着今天天气不错赶早采摘,我们也只有一大早便赶往目的地,候在众目睽睽的茶王树下,翘首期盼着盛大的开采仪式上演。
眼前的画面足够震撼:云南石生茶王够高够粗够壮,枝繁叶茂威风凛凛,浑身上下透着王者风范,茶王正前南方从上到下挂了3条布幅,一幅写有“上者生烂石,云南石生茶”,揭示茶王生长地茶石共生的绝佳生态环境。一幅上书“守茶十余载,传千年岩韵”,彰显智德鸿昌人——石头上的守茶人,十年如一日以石为伴,以茶为邻,精心打造云南石生茶的不改初心。
开采时间到!十多名矫健的采茶工人,早已迫不及待地爬上了大树,虽然专门为这棵云南石生茶王搭建了采摘的四层支架,但很多长在顶端和边缘的芽叶,还需单独从侧枝攀爬才能采到,看起来心惊胆战险象环生。
好在采茶工个个身手敏捷,爬树和采摘的技巧对她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小菜一碟。只见她们双脚踩稳树杆枝桠,娴熟的双手左右开弓忙活起来,顷刻间肩挎的布袋已被采到的鲜叶充得鼓胀。
在采茶工忙碌过程中,中华茶友会媒体团队采访了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石头上的守茶人、智德鸿昌茶业创始人张广义先生,以下是采访内容:
中华茶友会媒体团队的刀哥(以下简称刀): 请问张总,这棵茶王树的树龄是多少?
张广义(以下简称张) :茶树的树龄是一个敏感问题,目前没有安全可靠的科学手段来检测,只能根据民间的口口相传来估算,这棵茶树当地茶农说法有的说是1000年,有的说是2200年,虽然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但可以肯定它的树龄很大。
刀: 这棵茶树属于什么品种?
张: 云南茶树典型的有勐海大叶种、勐库大叶种、邦东大叶种等,邦东这边的茶叶品种比较多,细分起来就有11个茶种,但这棵树和以上茶种都有区别,也不属于这些任何一个品种,这棵茶王只能确定为栽培型的一个大叶类特殊茶种。
刀: 请张总谈一下这棵石生茶王和其它茶区的茶王在滋味口感上有何区别?
张 :全省各大茶区都有好茶,各个茶区山头的茶王我有幸喝过,相比较起来,这棵石生茶王在入口的香甜,汤香的浓度和喝完后的体感和穿透力方面,我个人觉得是最好的,也许因为它千百年树龄积累的底蕴,也许是茶石共生环境赋予的气质,总之喝完之后给人的愉悦感是最强的。
云南石生茶王的采摘活动上,恰逢晓德书号的主编茶世恩慕名而来,他从茶行业发展的角度对这次采茶活动给予了肯定,他认为,企业应该多举办这种活动,它不失为让贫困乡村茶叶迅速走出困境的一条捷径,是振兴乡村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活动的宣传,能让外部茶友、商家和投资人了解一些不太发达茶区的优质资源,比如云县的大朝山茶区,这么好的茶资源,我是今天通过这个云南茶石生茶王的采摘活动才知道,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采茶活动,它却能以点带面,带动茶企、农户和茶产业的整体经济 健康 发展,实现共赢。
本次活动,从上午8点持续到中午12点,陆续赶来观看的全国各地的茶友们,共同见证了云南石生茶王采摘盛会。活动由智德鸿昌茶业抖音号,中华茶友会视频号联袂直播,向茶友展示了云南石生茶王的采摘全过程、让茶友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云县大朝山一带的石生古树茶资源,通过直播讲解,分享茶叶知识,传递绿色与 健康 ,彰显了智德鸿昌茶业云南石生古茶的生态价值。
文:刀哥
图:高高
视频:王磊
中华茶友会媒体团队报道
普洱茶
普洱茶是云南省的特产,是中国民族地理的标志性产物。普洱茶树,高16米,胸径90厘米,嫩枝上有细毛,顶芽上有白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产于云南西南部的原始森林。这棵老树高17米,胸径1米多。它已被广泛种植。印度和缅甸栽培的茶树是从云南引进的。普洱茶汤橙香浓郁,香气尖锐持久,风味独特,口感醇厚,泡沫持久。饮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清饮,也可以混饮。
云南红茶
云南红茶,简称滇红,是红茶的一种。民国时期汉族茶农所创。产于云南省南部和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由大叶红碎茶制成,定型产品为叶茶、碎茶、片茶、茶粉,有4大类11种颜色。它的形状有特定的规格,身体和骨骼结实,颜色混合均匀。冲泡后汤色红亮,金圆突出,香气清新爽口,滋味浓烈刺激,叶底均匀光亮。它仍然带有浓浓的奶茶味,呈褐色、粉红色或鲜艳的姜**,特点是浓、浓、鲜。
云南下关沱茶
下沱茶是云南著名的特产茶,由云南临沧、保山、思茅等30多个县出产的名茶制成。它的最初工艺是手工揉捏和机器压制。呈碗状,形美,色黑,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澈,味道醇厚甘甜。据迈古·边肖介绍,沱茶是云南茶叶的古老产品,长期以来畅销省内外。现代云南沱茶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的“少女茶”(也叫私房茶)演变成现代沱茶的形状。
回龙茶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特产回龙茶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世界园艺博览会和云南省历届春交会上多次获得金奖、银奖和优质奖。会龙茶,树冠高度0.9-1.2m,树冠1.5-1.7m,水平,芽肥,叶黄绿色,芽密,叶软,嫩度强。成品茶叶紧实卷曲,色泽油润,芽突出,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均匀明亮。
云龙茶叶
云龙茶是云南十大名茶之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特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云龙茶汤色、叶底黄绿明亮,芽叶嫩而完整,外形呈螺旋状、条状。螺旋茶紧实,卷曲成螺旋状,色泽鲜艳、光滑均匀,色泽翠绿润泽。条茶紧实均匀,灰绿色磨砂。据迈古·边肖说,“云龙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据《云龙县志》记载:“民国八年(1919年),县令段涛从顺宁(今凤庆)购买并运送茶籽100斤,分别送给工部长官和三区工部长官实验。
白竹山茶叶
白竹山茶是云南名茶,也是云南省楚雄自治州双柏县的特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白竹山茶产于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其气候属于典型的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适宜茶树生长。白竹山茶,茶冠平均高度0.8-1m,树冠1.5-2m,呈水平或弧形;成品茶叶紧实、均匀、嫩绿。煮出的汤香气清亮,味道浓郁,色泽黄绿色,叶嫩黄绿色均匀。
地虚茶
狄威茶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特产,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983年,狄威竹筒茶被各省茶叶专家评为云南十大名茶之一。据迈古·边肖介绍,狄威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此以其最早产于狄威乡而得名。这种品种的茶叶鲜嫩,绿茶外观紧实细腻,干茶翠绿明亮,香气宜人。具有汤色清黄明亮,香气馥郁纯正,饮后甘甜爽口,多次冲泡后原汁原味的特点。
老木登茶
老邓茶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的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的标志性产品。其外在感官特征为:干茶外形美观,绳紧,揉捻紧密,碎片均匀纯净,芽和叶纯整齐,苗尖,色泽嫩绿光滑,油润光泽,香气浓郁。老邓茶产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下辖的福贡县、泸水市、公山县、兰坪县的20个乡镇、171个行政村。种植区主要河流有怒江、澜沧江、独龙江,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738米。
丽江雪茶
丽江雪茶,又名地茶、太白茶,外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山苔藓带。它是天然野生的,不能人工培育。丽江有喝雪茶的悠久历史。早在明代,雪茶就已成为穆土司的贡品珍品。目前丽江有很多公司生产盒装产品和饮料,是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丽江雪茶在中国药典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雪茶不是茶的一种,而是一种天然草芽,由土人焙炒而成,代替茶食用。它在肚子里是温暖的,苦涩的,美味的”。
绿马御茶
绿茧茶因产于绿春县骑马坝乡哈尼山寨茧村而得名。属于绿茶,被誉为“西南龙井”。在1980年首届云南名茶评比中,茧茶以其独特的品质成为云南六大名茶之一。绿茧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紧实,白毛外露,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浓,伴有蜜香,汤色黄绿清澈,叶嫩黄,匀亮。更有意思的是,经常泡的茧茶的杯壁承受不起茶垢,所以被称为承受不起茶垢的绿春茧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8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