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入秋养护四个要点
浇水
不同习性的花卉,浇水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喜欢湿润的花卉来说,秋季依然要做好盆土保湿工作,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喜湿的观叶植物,可以适量的对叶片进行喷水和擦拭;对于适合在秋季种植的花卉来说,保证正常的浇水,是对其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其他的花卉,多数需要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进行浇水,并逐渐减少浇水的水量,防止植株发生徒长影响花苞转化等,减少水量,更是有助于为植物下个阶段,安全越冬打好基础。
温度
寒露后,天气转凉,不少喜温暖的花卉,会受不了低温的刺激,此时应及时的将花卉转移至室内温暖的位置进行养护。但是不要全盘进入室内,应根据花卉的习性有选择的进入入室工作,有些花卉过早入室,有可能会对植物接下来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施肥
秋季很多花卉都将进入新一轮的生长旺盛期,此时,为了保证花卉更好的生长,施肥工作至关重要。花期不同的花卉,施肥的方式也略有差别,首先,对于杜鹃、山茶这一类的一年一花的花卉,施肥应以液肥为主,主要追施磷肥,大概追加2-3次为最佳;像月季、茉莉等一年多开的花卉,则对肥料有着更多的要求,在保证氮肥正常施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追加磷钾肥,以此来保证达到植物生长所需;另外,一些家庭养殖的绿色观叶植物,在秋季时追加少量的氮肥,能够使叶片更为翠绿,使植物更具观赏价值;北方地区进入秋季后,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降至某些数值后,应立即停止施肥,帮助植株安全越冬。
整形
秋季是修剪枝叶的合适时期,为了减少养分的过度消耗,适量的进行修剪,更有助于花卉的生长,有效的防止植株出现徒长现象,对于一些常见的秋季长蕾的花卉来说,将多余的花蕾摘除,更利于花卉的开花质量;花期已过,或者花期较长的花卉,则应及时的将落花清除,促使其长出新的花苞,持续开花;另外,可以适当的对萌芽进行修剪,修剪后可对其进行摘心处理,防止徒长。
秋季养护,面临的挑战总体来说不是很多,但是作为夏季和冬季的衔接季节,就显得尤为重要,秋季养护工作,直接关系到植物的越冬问题,但是只要各位在养花过程中细致、耐心,相信花花们一定会感受到,并回报给我们她们最美好的一面的,加油吧!
秋分过后的天气是真正变寒冷了,温度明显降低,清晨的时候有些叶子上会有露珠凝结,在阳光映照下引人注目,所以把这一时令称为寒露,防寒保暖成了重要任务,那么在植物生长方面有何变化呢,以下给大家简单说明一下。
寒露节气的植物特点
这个时候已经步入深秋时节,周围景象的特征是草木黄落百花凋谢,我国北方冷空气热力增强,大部分地区受冷的高气压控制,雨季结束,经常晴空万里,日暖夜凉,日温差大,有利晚稻结实。花卉是以菊花为主,因为耐寒,且种类繁多,所以各地会举办菊花展,所处可见。
有什么传统习俗
1.登高喝酒:秋高秋爽的时候,人们会习惯登高,且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都成了养生的好方法。
2.斗蟋蟀:在北京地区旧时很流行这项活动,一般听见蟋蟀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这给安静的季节增加了热闹的气息。
3.观赏红叶:所谓香山红叶红满天,很多人回去该地欣赏美景。而且我国幅员广大,跨越纬度多,在辽阔的大地上呈现的时间是不同的。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届时会吸引不少游人计划出游。
这节气主要的饮食习惯
以补水润肺的食物为主,例如应季的蔬菜水果,像梨、柿、香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有利于促进营养的补充,调整身体机能的平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49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