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种植辣椒为什么要选择优良品种,有何意义?

种植辣椒,选择优良品种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优良品种意味着自身具有其它品种所没有的优势,有着自身的特性。优质品种具有“四大特性”,选择优良品种具有“五大意义”!

种植辣椒为什么要选择优良品种,有何意义?

在说选择优良品种意义之前,咱们来先说说优良品种具有哪些特性?

第一、优良品种一般都是丰产稳产的品种,具有优良的商品性。一般老品种为什么逐渐被淘汰?就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势变得越来越差,产量也越来越低,达不到稳产丰产的目的。新品种外观形状、果实大小、色泽深浅都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很好的商品性。

第二、具有一定的抗病、或抗旱、或抗涝能力,能更加适应生长环境的变化。我国辣椒产量位居全球第一,是第一大种植面积的蔬菜,但绝大多数是露天种植,气候、环境、土壤各异,特别是天候的变化,或水涝、或旱灾、或病虫害等,给辣椒生产带来极大威胁。而多数优良品种都有一种抗性、或多种抗性,对稳产稳收是有的定帮助的。

第三、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和产品整齐度,是质优价高的保障。辣椒的遗传基因稳定不稳定,决定着能否稳定生长与高产,如果不稳定,今年高明年低,那就没有稳产的保障。辣椒作为商品,种辣椒就是为了赚钱,商品的整齐决定了价格的高低。如果辣椒果大大小小、外观不一致、颜色各异,卖相差,那就不值钱了。

第四、优良品种的种子出芽率高,长势良好,是增产增收的基础。只要种植过辣椒的人都知道,育苗壮苗是未来丰产的最基础工作,辣椒苗不壮的话,未来丰产只要一句空话。一些老品种因为退化,发芽率差,出苗不齐,纤细不壮,即使后施肥勤、浇水勤,也生长发育不理想。而优良品种大多是经过改良杂交的,比老品种出芽率、壮苗率、整齐率要高,生长态势要好,能为辣椒丰产打好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辣椒优良品种具有这么多良好特性,自然就该选择优良品种了。因为,选择优良品种具有“五大意义”!

一、能提前成熟,增加收益。优良品种是经杂交、改良而来,有适应各种气候的中、晚熟品种,也有比普通品种生长发育提前不少的早熟品种。出芽早、出生齐、长势好、结果多,提前成熟,卖相好,先于普通品种上市,自然卖价高,多挣钱。

二、能提高产量,增加产值。由于优良品种的抗病、抗旱、抗涝能力强,生产过程中受到灾害的影响小,产量上自然比普通品种要高。相同生产条件下,产量比普通品种要高出不少。产量提高,产值自然得到提升。

三、优良品种的商品性好,能多卖钱。在优良品种选育过程中,都很注辣椒品质的提升,生长态势、果实大小、外观形象、风味特色等都是追求的目标,经过多次改良实验而得到的品种,都是好于普通品种的。特别是外观漂亮、大小一致、风味良好的有机融合,能卖高价。

四、复种指数高,能有效利用土地,提高亩收益。优良辣椒品种有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在生产上可利用不同品种、不同熟性、不同株型、不同要求等进行搭配种植,提高复种率,大大增加亩收益。

五、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经过反复选育的优良品种,不仅抗旱、抗病、抗涝能力,有的甚至耐低温、耐弱光,这就为节省生产成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管是遭遇旱涝、病虫害,还是遭遇低温、弱光的影响,是不是要增加很多成本?能降低那些成本,不就是增加的利润吗?能提高亩收益呢!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优良品种,在辣椒生产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种植经验表明,优良品种是稳产、丰产、增产的重要保障,相同生产条件下,优良品种的增产贡献率达到30~35%,是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发展进步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必须选择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高明帝景豪庭二期门口那间养生馆

禅城·绿沙岛

绿沙岛,总面积逾470亩,是一个四面环水、如诗如画的江心岛。

岛上多个大棚种植着各种果蔬,供游客现场采摘。岛上果农介绍,目前已有柠檬、南瓜可以采摘。西瓜、香瓜、芒果、番石榴预计六月中旬成熟。

自驾:直接导航“绿沙岛”即可

公交:可在佛山各地搭乘相关公交车到达南庄医院站,转乘144路公交车到“醒群村委会站”下车,步行878米

禅城·罗南生态园

夏日至,罗南生态园20亩巨峰葡萄饱满地挂在枝头,一串串晶莹剔透、颗粒饱满。随手摘下一个又黑又紫的葡萄放入口中,甜蜜蜜的汁水瞬间四溢。

悬挂在藤蔓上的小西瓜也成熟了。小西瓜是西瓜中体积较小的品种,成熟时表皮将呈绿色,瓤为红色,为夏季优良果品,解渴消暑。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罗南生态园(龙湾桥侧

公交:乘坐148路、K2路、樵04路、樵17路到“隆庆站”下车步行200米左右即可到达。

价格:20元、30元(30元的门票含20元的游玩代金券,可用于农庄及摘果

南海·狮山石碣村、吴屋村

在狮山镇石碣村、吴屋村的乡野间,种植着一种皮薄爆汁、香甜起沙的西瓜——石碣西瓜。

石碣西瓜,按照瓜瓤的颜色,可分为红肉瓜和黄肉瓜。瓜肉起沙的黄肉瓜是石碣西瓜中的一大特色,咬上一口,仿佛在喝西瓜冰沙,甘甜多汁又有口感。

每年5-9月,狮山石碣社区居委会都会在狮山镇松岗商业大道旁专设特色农产品临时摆卖区,允许瓜农在此摆摊。一个视频教你挑靓瓜

坐标:南海区狮山镇石碣泗安村虹岗,吴屋村

自驾:直接导航至“石碣村”“吴屋村”即可

购买方式:①直接联系瓜农,到瓜田里亲手摘取;②到特色农产品临时摆卖区购买价格:红肉瓜价格约3-4元/斤,黄肉瓜价格约3.5-4.5元/斤;直接去田地挑选的话,西瓜价格会比在直接购买贵0.5-1元

南海·狮山马洞村

狮山大圃马洞村,500余亩的田地同样盛产西瓜,品种以个大皮薄、肉质大红的“金钟”为主,少则十几二十斤,重则近五十斤。

坐标:南海区狮山镇大圃马洞村(广佛新世界旁

自驾:直接导航“马洞村(博爱路公交站”即可

价格:3.5-4.5元/斤

瓜农****:15015858701(东叔

购买方式:下田摘、买瓜前请务必联系瓜农沟通具体时间地点

南海·丹灶大脚丫农场

丹灶翰林湖公园内的大脚丫农场,大片新鲜瓜果正值采摘佳季。水果玉米、西瓜、雪梨瓜、金黄瓜早已硕果累累!

红肉西瓜摘完瓜果,正好在翰林湖的无边大草坪中体验野餐,亲亲大自然。

坐标:南海区丹灶镇翰林湖农业公园大脚丫农场

门票:免费,摘果以农场定价为准

时间:8:30-17:00

南海·里水至纯至美度假村

50亩的池塘,100亩的果园里水贤鲁岛上有座一年四季都有应季水果采摘的度假村。

目前,度假村内的青提、番石榴、小番茄等瓜果均已成熟,可供采摘的品种超丰富且品质优。

不仅摘果,小游这再给你推荐一条行程超丰富的乡村游线路,跟着视频一条龙打卡,玩足一整日不是问题

坐标:南海区里水镇贤鲁岛和顺贤僚南洲村东面(过南洲小学后往前开500米左右可见

景点门票:免费,摘果以农场定价为准

高明·水镇村

在高明·明城水镇村,香甜起沙的西瓜,正分批量新鲜上市~除了西瓜,还有香瓜可供采摘,口感紧实脆甜,个个硕大饱满。

地址: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水镇村导航:地图搜索“水镇”。

三水·芦苞

丰收的季节到了,三水区芦苞健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田里,饱满的水果玉米挂在玉米杆上。

除了水果玉米,这里秋葵、小宝西瓜将陆续成熟,等你来摘~

三水·白坭镇岗头村

拥有2000多亩黑皮冬瓜的三水区白坭镇岗头村,不仅是白坭镇黑皮冬瓜种植面积最大的村居,更是三水第一代黑皮冬瓜的诞生地。

手掌拍在这款土生土长的“土冬瓜”上会发出脆响,“横刀”切开后便露出的厚实雪白肉质。

地址:三水区白坭镇岗头村村

公交:乘坐公交608路、高明线至抱龙桥站后可至

这个问题直接到百度搜就出来了,我把百度百科的解释复制如下:(另外园州政府官方网站也可查询)

园洲镇地处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西部,坐落在珠江三角洲东部,东江之滨,跟东莞市石排镇、企石镇隔江相望,西与东莞石龙镇接壤,东与惠州市博罗县龙溪镇相连。全园洲人民广场镇面积达110.68平方里,截止至2008年底,该镇下辖27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达20万多,其中户籍人口6万多(非农村居民为6089人,农村居民为55729人),外来人口13万多,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港、澳、台和海外侨胞近5万人。 园洲镇是博罗县的经济强镇,被评为“惠州市六好示范镇”、“惠州市中心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广东省(制衣)技术创新专业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宜居城镇试点”、“中国休闲服装名镇”。[1]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园洲四面环水,北有沙河,南有东江,因而得名“园洲”。 公元1629年(明崇祯二年)为东莞县辖地。 1950年,东莞县划分区人民政府。石排、园洲、民主、丰乐、大同共六个乡组成东莞县第七区。首任区长魏达(兼区委书记),期时,和平乡乡长香兆彬,云山乡乡长王设。 1952年12月,珠江专区撤销,设立粤中行政区,东莞划归粤中行政区管辖。 1953年,第七区改称为第六区,至1956年,第六区又改称为企石区,与此同时,划分石排、园洲、企石三个大乡。 1956年1月4日,因行政区划变迁,东莞县划归惠阳专区管辖。 1957年,东莞县开展撤区并大乡的工作,并于当年12月26日完成,成立了37个大乡。 1958年9月14日,东莞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在园洲乡(现属博罗)成立,命名为“五一人民公社”。9月20日,废除大乡制,建立人民公社制,全县成立13个人民公社。10月1日,各乡群众集会,庆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11月13日,莞城人民公社成立。 1959年3月20日,撤销惠阳专区,东莞划归佛山专区管辖。 1963年7月3日,恢复惠阳专区,东莞县又划归惠阳专区管辖。 1959年,东莞县把园洲割给了博罗,从此园洲就划分到博罗管辖之内。 1983年改为园洲区,1986年建镇。镇政府驻下南圩。 2005年12月31日,撤销原九潭镇并入园洲镇,分为河南片区(辖园洲居委会、马嘶、田头、桔龙、廖尾、禾山、土瓜墟、深沥、沙头、阵村、上南、刘屋、下南、江头、白耀前、高头、李屋、寮仔、白马围)和河北片区(辖九潭居委会、上村、水口、凤山、马石岗、义合、佛岭、沥东、沥西、新村)。

[编辑本段]经济状况

工业

2007年,全镇实现gdp总量44.73亿元,完成财政税收13677万元(国税8119万元,地税5558万元),年末金融存款为17.91亿元人民币。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5070.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10元。进一步优化了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8.9:50.6:40.5。 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5.6亿元,其中实现工业总产值52.0亿元,农业总产值3.6亿元。全镇完成财政税收19598万元,其中,国税11098万元,地税8500万元。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7亿元;其中工业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设备和土地购置费)2.41亿元;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4万元;城市建设竣工面积81056平方米,投资金额达5673.9万元。全镇年末金融存款为24.08亿元人民币。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纯收入不计在内)达5316.9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纯收入超500万元的有3个村委会;集体经济纯收入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有7个村委会。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570元,同比增长8.0%。全镇总供电量6.83亿度;总供水量3548.13万吨,平均日供水量10万吨。该镇工业企业在册登记个数累计达1775家,累计投资总额达83亿元。全镇工业企业中500万元产值以上的规模企业45家,产值超1000万元的44家,产值超5000万元的19家,产值超亿元的6家,规模企业全年工业产值达29.72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7.2%。

农业

园洲镇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土地肥沃,盛产荔枝、蔬菜、甜玉米、塘 、猪、鸡、鸭、鹅等农产品,优质荔枝面积1万多亩,水产养殖面积1万多亩,高产蔬菜种植基地1万5千多亩。 通过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园洲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商业的转变。镇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瓜菜出口港澳地区及国外,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树立农业品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营效益。2008年该镇拥有多家绿色大型菜场和养植场,并建有一个8000亩的高标准、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另外,为鼓励外商投资发展“三高”农业,政府在用地和税收方面给予特别的优惠。[1]

房地产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餐饮住宿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休闲娱乐业、金融保险业、物流仓储业、信息咨询中介业及广告业等第三产业在2008年都迈出了新步伐。相继开发建设并发售的名泽天下、东江华庭、园洲花园、御景豪庭、东洲花园、中心花园、盛园华府、明丰东江府、水岸香洲等房地产项目,提升了该镇的城市品位,打响了镇宜居好环境的招牌。继2007年“肯德基”落户该镇之后,2008年又迎来了另一巨头“麦当劳”落户该镇,强有力地拉动餐饮的发展。

特色产业

该镇作为惠州市的制衣名镇,当地的制衣行业当仁不让地占据了园洲经济的半壁江山。2008年,全镇共有制衣企业1000多家,其中印花、纺织、染整等配套企业200多家,占全镇工业企业总数的60%,年产各类服装近2亿套,销售总额达50亿元,从业人员近10万人,产品远销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当地政府也积极努力,为促进当地制衣行业的快速发展,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6年全镇已建成了园洲民营工业园上南制衣区、丰平乡工业园、东莞茶山商会园洲制衣基地等三个专业制衣工业园区。2006年11月23日,政府组织成立了园洲纺织服装协会,加强了企业之间的联系、互助和合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该镇为制衣产业提供培训、技术合作等服务。为培养制衣技术人才,该镇与桦阳技工学校联合举办制衣培训班,为当地制衣企业输送技术骨干。同时,与东莞市虎门富民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技术创新制衣专业名镇。 该镇制衣行业得到了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的信息资讯互动平台、设计生产技术平台、人才培训交流平台、企业管理咨询平台、市场营销拓展平台等5大平台支持,使该镇制衣行业逐步向高效率、现代化转变。此外,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3亿元,集布匹、服装辅料、配料于一体的商贸中心—中大轻纺城,填补了该镇缺乏大规模、上档次的面和辅料供应专业市场的空白。

[编辑本段]城镇建设

园洲镇坚持“以城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建设”的发展战略围绕“五年再造一个园洲”的总体目标,致力于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全面优化投资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投资、置业者。 园洲镇污水处理厂按照“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的要求,于2006年重新修编了《园洲镇总体规划》,对全镇未来15年的经济发展战略、城性质与规模、镇域功能分区及空间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把沙头、阵村、岗头、高头四个村委会纳入河南片中心区范围进行规划,把新村、沥西、沥东、佛岭、义合五个村委会纳入河北片中心区范围进行规划,有效地拓展了该镇南北中心区的发展空间,带动中心区周边村的发展。 2006年以来,该镇努力加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配套设施、农村饮用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投入,主要包括:投入了1200万元铺设第二自来水厂至河北区水厂总长度为7.5公里的自来水管道,于2006年5月实现通水;投入了1000万元完善了新世纪工业园的东坡大道主车道,于2006年11月通车;投入了740万元建成了政法大楼,于2007年2月投入使用;投入了3300多万元建成了广惠高速公路园洲互通口,于2007年11月通车;投入了850万元对县道x193线进行改造,于2007年11月完成;投入了700万元完成了河北振兴大道首期工程,于2007年11月通车;投入了400多万元建成了园洲镇机关便民服务中心,于2007年11月落成并投入运作。自2006年以来,该镇还先后投入了近3000万元,对全镇的主要道路、排水管道、绿化配套、路灯设施等进行了改造和完善,使全镇的城镇档次和品位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有效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除了完成以上工程外,该镇还先后规划并启动了中心运河美化亮化工程、河北商贸市场以及包括东坡大桥、和安大桥、振兴大桥、龙江东江大桥和东坡大道、和安大道、振兴大道、环城北路的“四桥四路”的建设。[2]

[编辑本段]交通网络

园洲镇被称为博罗县的西南“门户”,距深圳、香港、广州、惠州均70公里,南与东莞市企石、石排两镇隔江相望,西与东莞市的石龙镇相连接,堪称进入东莞的“桥头堡”,园洲得天独厚的区位易接纳港澳、东莞、深圳、广州等发达地区的发展辐射,是拓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区域。 园洲镇对外交通极为便利、南经东江石洲大桥可直达东莞、深圳、西经园洲大道到东莞石龙火车不到9公里,北经沙河大桥直达广汕公路,经广惠高速到广州火车站仅50分钟车程。 连接东莞企石镇、总投资额近1.9亿元的龙江东江大桥以及和安大桥;东坡大桥、振兴大桥;广惠高速公路园洲互通口等工程已投入使用,园洲镇逐步形成以桥北路、福园路、东坡大道为三轴,以广惠高速园洲互通口、振兴大道、园洲大堤、沿江路为丝线、以河南区、河北区为双中心的“三轴四线——双中心”城镇结构。 到2010年,园洲成功打造河南区5分钟、河北区10分钟到达镇中心区生活圈。

[编辑本段]水电通讯

园洲镇水电供应充足,日供水可达34万立方;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可达5万立方米;2008年已建有220kv、 110kv和35kv输变电站各一座,可确保全镇生活、生产所需。 全镇通讯发达,镇内建有先进的微波发射网,城镇电话普及率及光纤电视网覆盖率均达100%。

[编辑本段]民风习俗

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每年的端午过后的几天,在该镇的部分村都举行龙舟比赛,来自附近地区的宗氏兄弟都会聚首一堂,派出龙舟参加比赛,促进交流,共叙情谊。

[编辑本段]文教卫生

园洲镇具有完善的从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成人中等教育的完善教学体系,尊师管教蔚然成风。2008年拥有完全小学26间,中学2间。该镇中小学教师以发展园洲的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己任,勤教善导,使该镇的教育教学质量长盛不衰,长期稳居博罗县的前列。 博罗县园洲中学新校区坐落在园洲镇田头村东北面的“鹅岭岗”上。该校占地面积1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可容纳学生5500多人。园洲中学 园洲中学新校区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设计建设。硬件建设有:①六层高综合大楼一幢;②五层高教学楼3幢;③五层高实验(功能)楼3幢;④五层高图书馆1幢;⑤五层高学生宿舍楼8幢;⑥五层高孝师宿舍5幢;⑦学生食堂2座;⑧教师食堂1座;⑨风雨操场(室内体育馆)1座;⑩标准运动场1个,篮球场12个。 园洲中学新校区建设成为环境宽阔优雅、设备齐全、管理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过硬的现代化镇级中学。[3] 园洲镇人民医院采用园林式设计,环境优雅秀丽,是一所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教学于一体的国营综合性一级甲等医院,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目前医院正按二甲医院标准建设和装修。现有职工118人,专业技术人员10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设有病床152张,医院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和预防保健科,全院实行电脑信息网络系统管理。院内设急诊室、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骨伤科、痔疮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泌尿科、激光科、碎石室、心电图、b超、放射、检验等二十多个科室。[3]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0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