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牛寨村邮编是多少

牛寨村俗称牛寨寺,位于长丰县南部岗集镇境内,北距县城水家湖八十公里,南距合肥市中心15公里.,牛寨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属丘陵地带,岗冲交错,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魏吴之争,吴楚之争,留下了许多古战场遗址,牛寨村便是其中的一个,至今还存留着许多古遗址和动人的传说故事。

牛寨村邮编是多少

据《合肥县志》记载,当年金兵攻打淮西,围困庐州城,牛皋为破金兵,在这里安营扎寨,看到敌众我寡,便心生一计,以_牛阵来对付金兵的乌龙阵。他利用这里错综复杂的有利地形,在塘中驯养_牛。将_牛饿上几顿,然后在牛头上绑上尖刀,用头上的尖刀将对面穿着金兵衣服的草人肚子剖开,吃草人肚子里包着的黄豆。以此大败金兵。

一、区域情况

牛寨村位于长丰县岗集镇东部,南距合肥市中心15公里,合肥市三环高速穿村而过,全村区域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30亩,林地1960亩,水域面积830亩,东与安冲村相邻,西与新元村接壤一条镇村公路直通村部,交通十分便利,规划占地面积460亩的淮西生态观光园项目正在开发之中。

二、人口状况

牛寨村共有526户,总人口2149人。辖12个村民组,各村民组人口状况分别是:周大郢303人;周小郢145人;庙前105人;中郢177;汪大郢204;小葛圩308人;新代堰115人;老代堰186人;大官塘167人;董小郢173人;大葛前137大葛后129人。全村拥有劳动力1396人,从事第一产业人口1126人,第二产业人口460人,第三产业人口563人。

三、土地状况

牛寨村属于江淮丘陵地带,田园起伏叠嶂。全村耕地总面积2430亩,生态林业用地1960亩,水域面积830亩,人均耕地1.13亩。

四、生态农业生产条件

牛寨村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玉米、油菜为主,特色农产品有小南瓜、冬瓜、西瓜、山芋,经济作物有蔬菜、大豆、芝麻等。养殖业以猪、鱼、牛、鹅、鸡、鸭为主,其中养猪业在村已形成规模,年存栏2000头以上的养殖户1家,50头以上100头以下的养殖户16家。2008年底全村实现生态产业产值386万元。目前生态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升温,生态农业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机械化程度普遍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意识日益提高,科技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得到深入发展,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生态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奠定了基础。

五、态人居环境

村内有完全小学一座,在校学生100多人,村内现有超市三所,医疗室一所。安装有线电视350户;电话入户率95%以上,拥有沼气池140余口。牛寨村现以优美、开放、开发及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姿态,向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不断加快发展步伐。

牛寨村附近有元一双凤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合肥丰乐生态园、吴山庙、袁术古堆墓等旅游景点,有长丰草莓、下塘烧饼、合肥龙虾、合肥大麻饼、下塘龙虾等特产。

永安镇的自然条件

琴溪镇农业物产丰富,是泾县主产粮食镇之一,建有大棚蔬菜、花卉苗木、经济果林、烟叶、畜禽养殖等示范基地。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蔬菜、蚕茧、茶叶、板栗等,农副土特产有琴鱼、糕点、锅巴、竹笋等,投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原料充沛。琴溪镇亦是中国著名的琴鱼之乡,琴鱼独产于琴溪河下。

吊瓜

吊瓜属绿色食品,其长大后的鲜果,焙干加工后制成中药原料。常用于治疗痰热咳,心胸闷痛,心绞痛等疾病,其成熟籽以炒制食品为主,其籽粒饱满、肉肥,具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是食用瓜籽的佳品,具有独特医疗保健作用。

烟叶

琴溪镇新元村是全省第二批选派村,被列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示范村,也是泾县烟叶生产示范村。2005年该村率先与皖南烟叶公司合作开发了全县第一个烟叶生产示范基地,当年规模达170亩。烟叶公司派出技术员长年驻村指导并提供优惠政策扶持,村党总支大力引导和支持,形成“公司+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该村所产皖南烟叶,品质优良,首年生产便获得成功,每亩烟叶纯收入1200-1700元,还可种植一季双晚水稻。2006年,该村烟叶生产规模扩大,新增8个本地烟农,面积达260余亩,已获得超过首年的丰收,成为新元村农业主导产业。

琴鱼

琴鱼产地位于安徽泾县琴高山,传说汉处士琴嵩公在此炼丹,丹成后自”隐雨台“升仙而去,其丹渣倒入岩下深潭,即出一种鱼来,名琴鱼,他时他地皆不见此鱼,为泾县一大土特名产,也是中国一大土特名产。从1997年起本产品每年都获省参展展品,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

每年”清明“前后捕之,制成鱼干,以佐茶或烹用,鱼不懑一寸,鱼褐黄,四鳍圆平尾鳍竖翘,二目加圆睁,栩栩如生。

此鱼产量很少,世界罕见,为历代贡品,称之为稀世珍品。 宋朝以来,文人墨客多有题咏,宋朝大诗人欧阳修的《琴鱼》颂即为其中一首。琴嵩一去不复见,神仙虽有亦何为,溪鳞佳品味可爱,何必虚名务好奇。 本镇对外出口的通道主要是公路运输,从琴溪到芜湖1小时车程;到杭州近4小时车程;到南京2小时车程,到上海5小时车程。

集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通讯联络便捷,有自来水厂、供电所、医院、中小学、邮局等服务单位。

本镇实行较为规范化的管理服务模式,镇政府建立了全程受理室,为投资者提供“一条龙”、“一站式”的立体服务,对投资规划较大的项目成立一套班子专门服务协调。

供水:镇内建有一个自来水厂,可供集镇规划区内居民、企业用水,水价与县城相当。

通讯: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网络覆盖全镜,免收入网费、初装费。

劳动力:最低工资500元/月,一般500-800元/月。

基建:厂房基建成本一般为320-400元/平方米。 本镇有各类大中志院校及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500余人,还有近千名受过培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可就地为企业服务。

耕地面积1.51万亩,人均0.64亩。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为主。农业总产值73865万元。产粮12481吨,其中水稻6146吨,玉米1902吨,小麦1413吨。油菜种植3085亩,产量442吨。畜牧业以猪、家禽为主。生猪2.26万头,存栏1.35万头;家禽79.44万羽。

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工作,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涌现出一系列的农业特色产业。通过采取“支部+协会”的模式,大力发展蛋鸡养殖, 2004年成立了永安镇养鸡协会。协会以“服务群众,壮大养殖基地”为宗旨,做到了鸡苗供应、饲料供应、技术服务和鸡蛋销售“四个统一”,有效的增强了协会功能。协会从建会之初的十几户发展到110多户会员,带动全镇养殖大户达到160余户,存栏蛋鸡36多万只,出售鸡蛋3400吨,实现销售收入2200万元。人们可以在超市中方便地买到产自永安镇的“金银湖牌无公害”鸡蛋。

在种植业上,永安镇争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了蚕桑产业。2006年,在新正、新元两个村集中建立了700亩蚕桑基地,现已逐步实现养蚕效益。通过针对各村实际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全镇发展水果、花椒、甜麻竹等各类经济林和生态林共5600多亩。在农村形成了甘蔗、蔬菜、生猪、水果、水产、草编、竹编等一系列增收产业。截止2006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0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永安镇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工作精神,组织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扎实有序的推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实施了七一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项目,兴加、七一村 “万亩国土整治项目”。 以金银湖出口为核心的兴加、七一两个村2300多亩土地将得到有效的治理,新发展了400亩果蔬,200亩水产养殖,新建了103口红层打井,180口沼气,全部实现了“三改”(改厨、改厕、改圈)。2007年9月起,顺利启动了柏祥村“金土地”整治项目。 工业生产总值18.44亿元。拥有工业企业11家,职工2000人;实现增加值5.72亿元。

永安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镇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该镇以发展机电纺织工业为主,培育壮大了博宏、白象、机电、华泽、远林、富鑫、祥社等一系列骨干企业。全镇已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个。为了支持壮大企业发展,永安镇突出了市场为导向,增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注重在改制、资金、协调、服务等方面对企业予以倾斜。使肯干企业较好的发挥发“龙头”作用。2006年以来,该镇积极争取多方协调,对小城镇建设规划用地进行了调整,将永安镇场镇至金银湖高速公路出口的1公里多的区域规划为成片工业发展小区,作为今后工业重点发展区域。 镇驻地有花坛 12 个,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0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