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新疆有多少个盟市,多大面积?多少人口?多少个民族?

新疆有22个市:自治区管辖地级的乌鲁木齐市(自治区首府)和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交兵团管理的5个县级市);其余15个县级市交所在的自治州或地区代管:哈密市、吐鲁番市、阿克苏市、喀什市、和田市、伊宁市、塔城市、阿勒泰市、奎屯市、博乐市、昌吉市、阜康市、库尔勒市、阿图什市、乌苏市。

新疆有多少个盟市,多大面积?多少人口?多少个民族?

7个地区: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

5个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全区总面积166.04万平方公里,截止2009年底,新疆常住人口达到2158.63万人新疆原有汉、维吾尔族、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3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现在还有其余东乡、壮、撒拉、藏、彝、布依、朝鲜等34个民族。

白梭梭是生长在荒漠里的一种耐旱植物,这种植物跟胡杨一样在沙漠里有着非常强的防风固沙能力。世界上仅存有两处原始白梭梭林,一处在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大约有37万亩;另一处就在中国新疆的甘家湖地区,现存82万亩。然而,近几年来新疆这个世界上最大白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正面临着不断衰败的境况。 奎屯河是一条从甘家湖上游城市奎屯流经梭梭保护区的河流。历史上古尔图河、四棵树河汇入奎屯河后流经甘家湖地区,甘家湖的湿地面积广大,故而孕育了大片原始白梭梭林。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处在上游城市的乌苏、奎屯随着经济的发展,奎屯河、古尔图河、四棵树河都不再有地表水流入甘家湖,持久的干旱,使得保护区的植被岌岌可危。

尽管白梭梭是荒漠区生长的耐旱植物,但目前的干旱已对其存活构成威胁。由于得不到水源补充,白梭梭的生长速度变得非常缓慢,一棵约2米高白梭梭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长成,一旦大面积枯死,重新恢复将极为困难。

新疆博州精河县甘家湖国家级白梭梭林自然保护区主任赵斌:像这个梭梭份量这么大要(长)到五六百年,五六百年的生长才能长这么大,你看梭梭才开始结种,它的传播一个是种子的传播,一个是根系的萌芽,就这两种传播途径。

除了缺水的原因,在现场有许多这样的大洞,有的洞甚至是整片相连,无一例外的是每个洞的旁边都会有一棵死掉的白梭梭。

肉苁蓉作为一种中药材已经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为了能得到一棵肉苁蓉,采挖者不惜在梭梭的根部挖出两米多深的大洞,使得梭梭的根部暴露在外。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主任李文华:这个地方物种比较丰富,特别是药材资源,肉苁蓉啊、甘草啊、有一些受利益驱动的,这个挖药啊整个对植被破坏厉害,这个肉苁蓉它是一个寄生植物,它长在梭梭的根部,他把这个采挖以后,梭梭的根部就裸露在外面,往往这个采药的人,光知道挖不知道复原,那么挖掉一个药,死掉一个梭梭。

甘家湖国家级白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0年,保护区内现有120多位护林员。加尔肯,这个只有28岁的哈萨克年轻小伙子,已经有10年的护林工作经验。谈起对白梭梭的保护,最让他头痛的是当地的牧民。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主任李文华:(放牧)主要是对幼苗,对更新比较有影响。一些自然落种的一些树种、草种,长不大,它(牛羊)就全部啃掉了,都是老树,没有小的,更新就比较差。

放牧、挖药材、缺水成为制约白梭梭发展存亡的关键因素。作为世界仅存两处之一的原始白梭梭林,它的衰败不仅是保护区内物种资源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这片荒漠林地是准葛尔盆地以及天山北坡的生态安全屏障。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主任李文华:现在也要求,尽快启动一些生态移民的措施,好在户数也不是太多,只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支持,相信能把他们安置好,把一些生态比较敏感的区域让他们迁徙到另外的地区去发展他们。(缺水)那么只有靠一些这个,有一些调水,跨流域的,从其它流域把这个水调进来。

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把牧民从保护区迁移出来,如何才能跨流域进行调水。目前,自治区已经成立了专门小组对白梭梭保护区进行专门管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0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