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矮桐子的中草药书名叫什么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7:13
别名矮桐子、大红袍、臭八宝
分类马鞭草科(Verbenaceae),赪桐属(一名大青属)
形态小灌木。嫩枝稍有柔毛,枝内白色中髓坚实。叶宽卵形或卵形,有强烈臭味,长10-20厘米,宽5-l5厘米,边缘有锯齿。聚伞花序紧密,顶生,花冠淡红色或红色、紫色,有臭味。核果倒卵形或卵形,直径0.8-1.2厘米,成熟后蓝紫色。
性状与分布喜阳光充足和湿润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也较耐阴,宜在肥沃、疏松的腐叶土中生长。生于山坡、林缘或沟旁。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各省。
繁殖 主要用分株繁殖,也可用根插和播种繁殖。分株,在秋、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挖取地上萌蘖株分栽即行。根插,梅雨季节将横走的根蘖切下插于沙土中,插后1-2周生根。播种,9-10月采种,冬季沙藏,翌春播种,播后2-3周发芽。
栽培 生长期要控制根蘖扩展。保持土壤湿润,5-6月可施肥1次,并随时修剪过多的萌蘖苗。冬季将干枯的地上部割除,减少病虫危害。
病虫害 常有锈病和灰霉病危害,用50%苯灵菌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洒灰霉病植株,用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防治锈病植株。虫害有叶甲和刺蛾危害,可用2.5%敌杀死3000倍液喷杀。
用途 臭牡丹叶色浓绿,顶生紧密头状红花,花朵优美,花期亦长,适宜栽植于坡地、林下或树从旁,也可作地被植物。
根、茎、叶入药,有祛风解毒、消毒止痛之效。
药?名:两色鳞毛蕨
别?名:贯众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两色鳞毛蕨的根茎。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两色鳞毛蕨(图1)主?治:用于时邪感、偏热者、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红、咽肿、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者。性味归经:辛,苦,寒。入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10克,或研粉冲开水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0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