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沟鸡是哪里的特产
黄香沟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渭源县因地处黄河最大支流——古老渭河的发源地而得名。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发现大量仰韶文化、马家窖文化、齐家文化遗址,是三大古文化的融汇之地。它是中国古丝绸南路的必经之地。丝绸南路由汉代长安出发,沿渭河西行,经渭源,最终入河西走廊。县内有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的全国独一无二的悬臂式纯木拱桥灞陵桥、葬有孤竹国二圣伯夷和叔齐的首阳山、鸟鼠同穴渭水源、秦长城遗址等渭河流域丰厚的文化积淀。历代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诸多手迹。渭源县有着悠久的养鸡历史。据《渭源畜牧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本地群众就有饲养土鸡的习惯;清代乾隆年间举人吴镇诗云:“坡前草壮禽满园”,足以说明300年以前当地就有养鸡的传统,并有放养的习惯。直至今日,当地尚流传着:“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羊为赶毡,养鸡下蛋为换油盐钱”的民间谚语。当地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的农牧民有饲养斗鸡的历史,在五百年以前,当地养鸡供肉用和蛋用现象以相当普遍。在清代当地所养的土鸡,鸡肉味道独特,纯正鲜美,供当地衙门和贵族食用。黄香沟鸡产区具有优越的饲草料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为黄香沟鸡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世界养鸡业的蓬勃发展,也促使当地人们对当地传统的优良进行品种选育,从而培育出了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味道纯正的地方优良品种—黄香沟鸡。黄香沟鸡在草地丛林中自由运动、栖息,主要觅食嫩草、砂粒、小虫、植物茎、叶、籽等,适当补充一些原粮,由于生长在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饲养方式和独特的饲料来源,形成了黄香沟鸡典型的品质特性:体质结实、抗病力强,肉质好、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纯天然营养食品。黄香沟鸡生产规模及经济效益:黄香沟鸡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16个乡镇的217个行政村,年饲养量达到500多万只,出栏量350多万只,黄香沟鸡肉产量达到5200吨,实现产值近1亿元,给农民带来经济纯收入1700多万元,产品销往国内外。
黄香沟鸡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黄香沟牧场的特产。黄香沟放养鸡可自由在山坡上采食中药材茎叶、嫩草、小虫,故鸡的毛色鲜亮、肉质细嫩、鸡肉味鲜、味纯、口感好、营养高,是地道的绿色食品,也是物美价廉的高营养滋补品,市场前景广阔。清水粉壳蛋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渭源县具有发展南山放养鸡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不仅天然草场面积大,而且经过几年的退耕还林(草),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已达到12万多亩。全县有孵化场两个,年孵化小鸡100万只,育雏户40多户,贩运户50多户。现正在组建南山放养鸡协会,通过“协会”的示范、引导、带动,使南山放养鸡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饲养模式。
黄香沟牧区有优质天然草场20多万亩,观己围栏改良5000多亩。黄香沟社有农户16户,基本上以养殖为主,今年结合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项目实施,每户除留两三亩耕地种植蔬菜、洋芋等外,其余耕地全部种植牧草和饲料。全社种植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等多年生牧草232亩,种植豆类、大麦等饲料70亩,改建牛、羊圈20栋,851平方米。养鸡100只以上的有5卢,全部是放养。该点科技人员直接进入项目区积极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黄香沟南山放养鸡示范点现放养鸡群4000只,正在育雏2000只,四月份投放的鸡群开始出栏,单鸡重达4—5斤,售价20—25元/只,成本为14元/只左右(包括鸡苗、饲料、疫苗、人工、折损等)。由于放养鸡可自由在山坡上采食中药材茎叶、嫩草、小虫,故鸡的毛色鲜亮、肉质细嫩、鸡肉味鲜、味纯、口感好、营养高,是地道的绿色食品,也是物美价廉的高营养滋补品,市场前景广阔。该示范点打响了南山放养鸡的品牌;唱响了畜牧强县的主旋律。
该县不断加大技术支撑,畜牧部门打造骨干团队,全力以赴为畜草产业大发展、大跨越提供技术支撑。“借船出海”,坚持招商引资与激活民资并举,先后引进金宁科技养殖公司、高远牧业公司等企业27家,投资总规模3亿元;引导和扶持养殖大户、致富能人兴办养殖企业、领办养殖小区。今年,新发展养殖企业和养殖小区128家,新注册养殖专业合作社38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707户;建成南山放养虫草鸡规模养殖点43个、孵化场3个;引进金宁科技养殖公司和神农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建设两家屠宰加工厂,填补了县域畜产品加工领域的空白。品牌打造实现新突破。继该县南山放养虫草鸡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A级绿色食品认证”、“秀峰牌”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之后,“秀峰牌”南山放养虫草鸡在去年省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金奖农产品”、在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被评为“畅销产品”。
2013年,渭源县南山放养虫草鸡协会申报的“黄香沟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黄香沟鸡产地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南部的渭源县,渭源县东连陇西,南接漳县、卓尼,东北与安定接壤,西北和临洮毗邻,西南与康乐、临潭隔洮河相望。属陇西台地黄土高原边缘与西秦岭北坡地带。全境山岭纵横,形成山多川少的地形,地势东北低、西南高,最高峰露骨山海拔3941米,最低渭河谷地的三河口1930米。黄香沟鸡产地范围以甘肃省渭源县黄香沟为主,涉及渭源县16个乡镇,所辖217个行政村。东径103°44′-104°20′,北纬34°53′-35°25′,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56公里,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海拔1930-3941米,区域内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无工业污染。黄香沟鸡年总生产规模500万只,出栏量350多万只,鸡肉产量达到5200吨。
色是什么意思
西北菜不算在八大菜系中。
西北菜包括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方风味,是大西北风味的简称,而以甘肃菜具有代表性。甘肃省境大都在陇山之西,古代曾有“陇西郡”、“陇右郡”的设置,故简称“陇”。
西北菜除多用香菜作配料外,还常选干辣椒、陈醋和花椒等。干辣椒经油烹后拣出,是一种香辣,辣而不烈。醋经油烹,酸味减弱,香味增加。花椒经油烹,麻味减少,椒香味增加,选用这些调料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辣、酸、麻,主要是取其香。
而八大菜系有:鲁菜、川菜、粤菜、苏菜 ,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
扩展资料
西北菜代表:
1、陕西的肉夹馍:肥而不腻,软糯可口。
2、biangbiang面:又辣又香,咬劲十足。
3、宁夏:手抓羊肉,羊杂碎,宁夏羊肉鲜嫩肥美,不柴不腻,质地一流。
4、甘肃:兰州拉面,兰州拉面真是耳熟能详,工作完一碗拉面喝的是暖心又暖胃。
5、新疆大盘鸡是西北最具特色的美食,看着不是很考究的装盘,红色的干椒再配上绿色青椒视觉还是有些欣喜的,其次是量大,鸡块朵颐摆放,再倒上劲道的块面,谁都会想吃上口。
百度百科-西北菜
百度百科-八大菜系
色,拼音:sè,shǎi
部首:色
部外笔画:0
总笔画:6
五笔86:QCB
五笔98:QCB
仓颉:NAU
笔顺编号:355215
四角号码:2771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272[1]
基本字义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
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
4. 种类:各~用品。
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
6. 妇女美貌:姿~。~艺。
7. 情欲:~情。好(hào)~。[1]
详细字义
色,sè
〈名〉
1. (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 同本义 [look;countenance;expression]
色,颜气也。——《说文》
五气五色。——《周礼·疾医》
其色必寿。——《素问·三部九侯论》
形体色理以目异。——《荀子·正名》
载色载笑。——《诗·鲁颂·泮水》
3. 又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我言若,王色不许我。——《史记·商君列传》
故以声声怖之。——《资治通鉴》
4. 又如:面色(脸上的气色);色喜(脸上显出欢喜之色);色笑(开颜欢笑);色沮(脸色露出沮丧的样子);色变振恐(恐惧得脸上变色);色庄(容貌庄重严肃);色智(表现在容色上的才智);喜形于色
5. 颜色 [color]
五色令人目盲。——《老子》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
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宋· 沈括《梦溪笔谈》
6. 又如:色衣(色服。除黑白二色以外的各种艳色衣服);色丝(彩色绸缎);色彩(彩色绸缎);古色古香
7. 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good looks;woman’s looks;beauty]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8. 又如:绝色佳人;声色;色阵(指冶艳女子聚集之所);国色(一国内容貌最美的女子)
9. 色欲,好色 [lewdness;erotic]。如:色荒(过度沉迷于女色);色胆包天(好色之人,胆大妄为,不顾一切);色授(用神色传递内心的感情。多指男女之间的情爱);色长(妓院的男老板;教坊司乐工的头目);色中饿鬼(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10. 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material appearance of things]
空色皆寂灭。——陈子昂《感遇》
11. 又如:色身(佛家语。色,指有形、色、相的一切物,即所谓物质。肉身,即有形血肉之身;自四大(地、水、火、风)、五尘(色、声、香、味、触)等色法而成,故称色身);色即是空(佛家语。指世家一切色法(物质)的本性(内在真实性)都是空无所有)
12. 外表 [exterior;outward appearance]。如:色仁行违(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色样(式样;模样)
13. 种类 [kinds]。如:清一色;色色俱全;各色人等;色别(按种类分别);色额(种类、数量);色类(种类;类别)
14. 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personal details]
吏部预选者甚多,[卢] 恺即不授官,皆注色而遣。——《北史》
15. 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the percentage of gold or silver in a coin,etc.]
他这银子是九五兑九七色的。——《儒林外史》
16. 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omen]
君占体,大夫占色。——《周礼》
17. 风景;景观 [landscape;scenery]
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宋· 姜夔《扬州慢》
18. 又如:满园春色;湖光山色
19. 质量 [quality]。如:足色;成色;增色;减色;音色
20. 天色 [color of the sky and time of the day it shows]
夜色语声绝。——杜甫《石壕史》
21. 又如:月色
〈动〉
1. 生气;变脸 [get angry]
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
2. 又如:色作(作色,改变脸色);色勃(骤然变色。发怒的样子);色动(脸色改变)
3. 惊惧 [surprise]
诸大夫见之,皆色然而骇。——《公羊传》
色 shǎi
〈名〉
1. 颜色 [color]——用于某些口语。如:掉色;退色;永不变色
2. 色子(即骰子) [dice]。赌具,小立方体,一般用骨头制成,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如:色数(色子;骰子) [1]
常用词组
1. 色斑 sèbān
[patch]和周围颜色不同的斑点
2. 色标 sèbiāo
[color code] 为了标志的目的而使用的任一颜色系统(例如标志工厂的危险区域)
3. 色彩 sècǎi
(1) [hue;colouration;tinge]
(2) 颜色
(3) 比喻某种情调或思想倾向
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
4. 色胆 sèdǎn
[lust] 指人贪色重欲,无所顾忌
色胆包天
5. 色胆如天 sèdǎn-rútiān
[be driven by passion, risk sex adventures] 贪恋女色的胆量大如天,形容荒*无度
6. 色调 sèdiào
(1) [tone]∶指画面上表现情感的设色及其浓淡
古老大理石的柔和色调
(2) [hue colour of music,painting,writing,etc.]∶比喻文艺作品中思想感情的色彩
这篇小说色调明朗
7. 色度 sèdù
[tone;chroma] 彩色或非彩色在明度和饱和度方面的变化
8. 色光 sèguāng
[the seven colors of the sun;colourful light] 呈现出有色彩的光。白色光通过棱镜能分解成七种色光
9. 色鬼 sèguǐ
[lounge lizard;satyr] 讥称好色的人
10. 色觉 sèjué
[chromatic vision] 能辨认和分析色谱的正常视觉
11. 色拉 sèlā
[salad] 凉拌生菜,莴苣、甘蓝、芹菜、洋葱等蔬菜与色拉酱或蛋黄酱搅拌而吃的生菜食品,有时也加些火腿、罐头鱼肉、水果、马铃薯等。也叫“沙拉”
12. 色狼 sèláng
[wolf;sexual maniac] 指狂暴袭击、强奸妇女的坏人
13. 色厉内荏 sèlì-nèirěn
[fierce of mien but faint of heart;be weak inside though fierce in countenance;appear severe but weak inside] 外强中干,外表强硬而内心怯弱
此刻见了他的相貌,大约是色厉内荏的一流人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4. 色盲 sèmáng
[acromatopsia;color blindness;Daltonism] 不能或极难辨别颜色的病症,由视网膜的锥状细胞内缺少某些成分引起
15. 色迷 sèmí
[roue;sex mania;be crazy about woman] 沉迷于女色的人
16. 色谱 sèpǔ
[chromatogram] 不同颜色的光通过棱镜折射后所形成的一系列谱线
17. 色情 sèqíng
[aphrodisiac;obscene;pornographic;sexy] 挑起或激发起性欲的
色情影片
18. 色情狂 sèqíngkuáng
(1) [erotomania;nymphomania;abnormal sexual desires;sex maniac]∶过度的性欲,尤指一种如精神失常似的过度的性欲
(2) [lady-killer]∶专门勾引女人的男人
19. 色弱 sèruò
[color weakness] 区别颜色能力差,但不如色盲明显
20. 色散 sèsàn
[optical dispersion;chromatic dispersion]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人另一种介质或者光线被衍射光栅反射时,不同颜色光线被分散开的现象
21. 色色俱全 sèsèjùquán
[all kinds are available]各式品种都齐全
22. 色授魂与 sèshòu-húnyǔ
[show appearance and give soul to] 彼此用眉目传情,神投意合
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李善注引 张揖曰:“彼色来授,我魂往与接也。”
23. 色衰爱弛 sèshuāi-àichí
[lose beauty as well as affection;one's love of the woman disappears after she has passed her prime] 色:姿色。弛:减退。女子因姿色衰退而使受到的宠爱减退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 卫君…及 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韩非子·说难》
24. 色素 sèsù
(1) [pigment]∶使有机体具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物质
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 [color]∶用以显示颜色的物质
食用色素
25. 色相 sèxiàng
(1) [colour]∶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地面貌
我们可以从这块玉的色相上断定它是块好料
(2) 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的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
(3) [appearance]∶佛教指事物的形状外貌
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4) 后来也指女子的姿色容貌
利用色相从事犯罪活动
26. 色夷 sèyí
[with a genial smile;with a kind and pleasant countenance] 和颜悦色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宋谦《送东阳马生序》
27. 色艺 sèyì
[appearance and skill] 姿容和技艺
色艺双全的美人
28. 色艺双绝 sèyì-shuāngjué
(1) [both charm and art are in their limit] 姿色和技艺都绝无仅有,非常美妙
为帝言陇西氏色艺双绝,帝艳心焉。—— 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
(2) 亦作“色艺两绝”
王晋卿都尉既丧 蜀国,贬 均州,姬侍尽逐。有一歌者,号‘啭春莺’,色艺两绝。—— 宋· 胡仔《啭春莺》
29. 色釉 sèyòu
[color glaze] 有色釉子
30. 色欲 sèyù
[erotic sexual desire] 性欲;男女间的性爱
一个色欲旺盛的人
31. 色晕 sèyùn
[tinge] 指一种颜色对另一种通常构成背景的颜色的渗透、重叠、沾染,使之呈现斑纹或某种奇特影响的现象
32. 色泽 sèzé
[color and lustre] 颜色和光泽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3. 色诊 sèzhěn
[inspection of the color of the skin] 诊疗内容之一。是观察颜面肤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1] [编辑本段]其他解释 色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ru^pa,巴利语同。ru^pa系自 ru^p(造形)之动词语根变化而来,故含有‘有形状’之意。又谓 ru^pa是由 ru^(坏)之动词语根转变而来,有变坏、变化之意。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玆就广狭二义分述之:
(一)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五位中之色法(与心法相对)。乃质碍(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经论中对于色有诸种分法,据俱舍论卷一载,色包含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无表色等十一种。唯识宗分色为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等十一种。其中,法处所摄色是意识之对境,包括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等。
于此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而归纳成下列数种分类:(一)内色(五根)与外色(五境)。(二)细色(无表色,或指色界之色)与粗色(由极微所成之色,或指欲界之色)。(三) 定果色(由定所生之色)与业果色(由业所造之色)。(四)可见有对色(指狭义之色,即色境)、不可见有对色(指声、香、味、触、五根)与不可见无对色(指无表色)等三种。[杂阿含经卷一、卷十三、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五境’1171、‘色蕴’2549、‘法处所摄色’3389)
(二)眼根所取之境。对于声、香等而言,色乃专指眼根所识别之对象,如青、黄等质碍之境。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又作色境、色处、色界。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载,色大别有三种:(一)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种。(三) 表色,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盖此皆于五根、五境等色蕴中,特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识身足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顺正理论卷一、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有宗七十五法记卷一](参阅‘表色’3513、‘形色’3788、‘显色’6922)
色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色 《 英汉对照佛学词汇 》
Matter == 色
Or Form or Thing. The Sanskrit word is Rupa. It is defined as that which has resistence, or which changes and disappear, i.e., the phenomenal. There are inner and outer forms representing the organs and objects of sense respectively.
Rupa is one of the Six Bahya-ayatanna or Six Gunas and also one of the Five Skandhas.
色 《 英汉对照佛学词汇 》
Rupa == 色
see Matter or Five Skandhas.
色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色 夸克的色
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1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