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的组织机构
历任领导
1953年~1966年
陈 嵘
1979年~1982年
侯治溥
1982年~1983年
崔连山(副)
1983年04月~1987年04月
黄 铨
1987年05月~1993年11月
王世绩
1993年12月~1994年10月
熊耀国
1994年11月~1995年09月
陈建业(常务副所长)
主持工作
1995年10月~1997年10月
张守攻
1997年11月~现在
孟 平 所长:孟平 博士/研究员
书记:张建国 博士/研究员
副所长: 卢孟柱 博士/研究员、 江泽平 博士/研究员 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复合农林业研究室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水土保持研究室
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室
防治荒漠化研究室
林木引种与植物地理研究室
森林培育研究室
树木生理生态研究室
森林土壤研究室
城市林业研究室
经济林研究室
花卉研究室
能源林研究室
北方种子检验中心
国际农用林业培训中心
林木菌根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心
ABT生根粉研究中心 工厂化育苗开发中心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林木培育实验室是一个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为主,并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实验室建立于1995年3月,1996年正式对外开放,依托于社会公益型科研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建设。实验室主任为孟平研究员。
实验室着眼于国内需求和国际前沿,主要是面向森林培育学科的一些重大的、关键的、前沿性课题和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项目,从事林木遗传改良和森林培育有关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加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树木性状的分子基础及林木遗传改良、新材料的选育研究、主要造林树种生理生态特性研究和集约育林研究。
实验室的研究目标是(1)分析树木速生、优质、抗逆性状的分子基础,发展分子良种技术。(2)建立主要造林树种基因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引进推广高新技术,制定主要造林树种遗传改良策略;探索新型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菌剂的作用原理,改进苗木繁育方法和设备,实现良种的规模化繁育。(3)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探索森林定向培育技术配套的途径,实现工业用材林培育的全程动态优化控制;研制各林种经营管理必需的辅助决策工具。(4)建立杨树高通量基因分离、蛋白质鉴定平台,完善杨树等生态林、人工林主要建设树种性状研究的技术体系。(5)提供大规模生态工程造林规划及其环境效果评价的理论基础。
实验室拥有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细胞学、蛋白组学、分子标记、显微观察、组织培养等一系列专业实验室。建设成为包括基质辅助的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工作站、PF-2D蛋白质多维色谱分离系统、蛋白质双向电泳系统、基因芯片扫描分析系统、蛋白质多肽序列分析仪、核酸分析仪、生物荧光显微镜、显微切割、Nano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系统、定量PCR热循环仪,超速离心机等大型高精仪器在内,硬件体系完备的研究实体。实验室实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与共享。已搭建形成了具有一流先进设备的森林培育研究领域的公共研究平台。 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
分子测定实验室的职责为:
1) 制定分子测试相关的测试指南和技术标准;2) 研究开发植物新品种测试新技术、新方法;
3) 研制建立植物新品种分子描述数据库/图谱库;
4) 承担植物新品种测定任务。
实验室面积:
遗传分析实验室30m,图像分析室15m,材料储藏室和试验准备室各15m。
主要研究领域:
(1)植物新品种DUS(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分子测定理论和技术,为植物品种权保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2)植物新品种测试技术推广、培训、咨询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
(3)制定林业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标准);
(4)研究开发林业植物新品种测试技术,包括分子测定、图像识别等新技术;
(5)司法鉴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授权司法鉴定机构,为一些植物新品种的民事、行政诉讼提供专业鉴定依据。
中国科研物资采购平台(以下简称“采购平台”)是由农业部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完全自主研发、自主运维,面向市场和社会开放的采购管理与廉政风险提示的跨区域电商平台。建设有采购数据实时分析、廉政风险提示、流程完全定制、审批个性设置、掌上APP操作、库存信息共享、采购信息公开等多个功能模块。
2018年6月以来,服务对象已经从农业农村部系统发展到系统以外、业务范围从农业科研领域扩展到非农科研领域、发展理念从采购管理平台提升到促进管理模式变革的采购服务平台。为了给更多领域的单位提供采购服务、强化平台运营团队与时俱进意识与创新动力,特将“中国农科物资采购平台”更名为“中国科研物资采购平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科技基本方针指导下,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科研方向与布局,拓宽研究领域,紧密地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专业结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
、人才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更富有竞争与挑战性,增强了科技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正沿着建设现代化农业科学院的方向,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事业发展,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和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挑战,努力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创新体系作出新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哪些研究所
有很多啊。
作物科学研究所
植物保护研究所
蔬菜花卉研究所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蜜蜂研究所
饲料研究所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农田灌溉研究所
水稻研究所
棉花研究所
油料作物研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1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