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小佛肚竹介绍

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又名小佛肚竹、佛竹、罗汉竹等,为禾本科(Poaceae)簕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佛肚竹原产中国广东、马来西亚半岛、琉球岛,中国南方、巴西东南部、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引入栽培。佛肚竹喜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和温暖气候,在富含腐殖质、微酸性、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土壤中生长良好,pH为4.5~6为宜。

小佛肚竹介绍

佛肚竹的竿有正常竿和畸形竿两种形态。正常竿高8~10米,尾梢略微下弯,下部稍呈“之”字形曲折;节间呈圆柱形,下部略微肿胀;畸形竿通常高25~50厘米,节间缩短、肿胀,呈瓶状。叶鞘无毛,叶耳小,鞘口具縫毛,叶舌短。叶片呈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有钻状的尖头。假小穗单生或几枚簇生在花枝的各节,呈线状披针形,稍扁;小穗含两性小花6~8朵,其中基部1或2朵和顶生2或3朵小花常为不孕性。颖果未见。

佛肚竹灌木状丛生,竿短小畸形,状如佛肚,姿态秀丽,四季翠绿,观赏价值高,适于庭院、公园、水滨等处种植,或与假山、崖石等配植。佛肚竹也是盆栽和制作盆景的良好材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