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诗词园地
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饮,八珍餐。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凉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参养荣,回春还少年。四海疏郁罢,常山浴涌泉。
(注:词内含汤头三十个,依次为:竹叶柳蒡汤、泰山磐石散、龟鹿二仙胶、逍遥散、桂枝汤、四君子汤、三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玉女煎、天仙藤散、阳和汤、桃花汤、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饮、八珍汤、白头翁汤、何人饮、醒消丸、凉膈散、葛花解酲汤、保元汤、人参养荣汤、回春丹、还少丹、四海疏郁汤、常山饮、涌泉散。)
红娘子,叹一声,受尽了槟榔的气。你有远志,做了随风子,不想当归是何时。续断再得甜如蜜,金银花都费尽了,相思病没药医。待他有日的茴芗也,我就把玄胡索儿缚住了你。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因此黄连心苦苦里为伊担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的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做破故纸。
相传古代有一对夫妇就是用中药名写的“两地书。”妻子的信是这样写的:“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寇不消心头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这封信每一句话都嵌入一味药名,抒发了妻子心中的哀怨和思念,情真意切。
丈夫看后,挥笔答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苁蓉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还乡。至时金银相赠也”。
回信也是药名的联句,将思念,艰辛,归期和允诺跃然纸上。读罢趣味无穷。
血蝎天雄紫石英,前胡巴戟指南星。相思子也忘知母,虞美人兮幸寄生。莺宿全朝当白芷,马牙何日熟黄精。蛇床蝉腿渐阳起,芎药枝头万斛情。国老不能和百药,将军无计扫余殃。黄连何为连身苦,龙骨应知骨自香。吐露清愁情已阙,金花在目兴应忙。蛇床独活相思子,此德当归续命汤。
三宿而出画——王不留行。
管仲不死——独活。
曾晳死——苦参。
吾当之小于狂简——当归。
裨谌草创之——藁本。
出三日——肉从容。
居其所众星拱之——天南星。
七八月之间旱——半夏。
小人之德草——随风子。
舟车所至——木通。
以正不行,继之以怒——苛子。
孩提之童——乳香。
兴灭国,继绝世——续断。
若决江河——泽泻。
亡之命矣夫——没药。
楚狂接与歌而过孔子——车前子。
桃之夭夭——红花。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蝉脱。
夫人幼而学之——远志。
妇产房——生地
焊接——续断
老骥伏枥——远志
一令又一令——千张纸
仙人之歌——神曲
孤零的一生——独活
酣睡——安息香
条条大道无阻挡——路路通
读书好处多——益智
匿藏和尚——密佗僧
自我戒备——防已
家喻户晓——贯众
天女撒花——降香
千里驹——马宝
枯木逄春——苏木
低头思故乡——怀熟地
不生第二胎——杜仲
蜀币——川贝
一斗——亩合
非同凡响——神曲
初产绝育——杜仲
破屋更遭连夜夜雨——漏芦
月经来潮——月月红
牧童——牵牛子
四通八达——路路通
寿比南山不老松——千年键
飞骑穿杨——走马箭
盾——卫矛
浪子回头——金不换
带兵的人——将军——即大黄
皇帝送客——王不留行
罢宴——冰硼散
两厢的传柬人——红娘子
奉命出差——使君子
赵云的故乡——常山
沥血将尽——血竭
不薄不奢——厚朴
意志不坚——松节
孔明怀着赤诚心——卧龙丹
日中煮茗——午时茶)
开绿灯——路路通
千年裘——陈皮
读罢群书增见识——益智
五月十五日——半夏
酸甜苦辣咸——五味子
大路上摔筋斗——滑石
离乡背井——生地
仓库潮润——谷芽
岭石上的青苔——地骨皮
人人都说家乡好——熟地
台湾同胞盼统一——当归
飞行员关机仓盖——防风
三九时节——天冬
哄堂大笑——合欢
偷梁换柱——木贼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九死一生——独活
故乡山水——熟地
荒土——生地
妇女节前一天——三七
金链接铜链——黄连
瀑布——泽泻
戈壁林带——防风
出外之人思故乡——当归
光荣标志——红花
是草长年不发育——甘草
暑季自萎黄——夏枯草
必欲先睹而后快——急性子——见喜
茅塞顿开——脑立清
留芳千古——安息香
万物齐眠——全竭
故乡——熟地
相思病——没药
短笛无腔信口吹——雌黄
实而不华——无花果
尘满面,鬓如霜——白头翁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远志
天仙奏乐传人间——神曲
全家乐——合欢
崇高的理想——远志
古籍残卷——破故纸
吉庆有余(大禹治水夺丰年)——禹余粮
非同凡人——天仙子
牧童——牵牛子
不劳而获——寄生
千里驹——马宝
名门闺秀——千金子
织女的孩子——天仙子
天女散花——降香
病入膏盲——没药
箭已发完——射干
农夫耕田——牵牛
和尚服装——(禅)蝉衣
站着不动——亭苈
蜀中遇险——川芎
晚上防盗——夜关门
张飞带兵——急性子
远方出差——生地
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
神鸟落地变百草——仙鹤草
孔明用兵,无坚不攻——川军
何家祖辈无白发——何首乌
为何日落末回返——当归
大禹治水夺丰年——禹余粮
后继无人——续断
三年无阴雨——千日红
手巧厨师不用油——甘草(干炒)
园田荒芜——通草
夜闻啼雁多思乡——怀熟地
百草凋零一叶青——独活
万吨钢梁一手撑——大力子
十分老实——一钱厚朴
送客——王不留行
笔走龙蛇——书带草
计划生育,保障妇婴——益母
半夜回来不点灯——熟地
一江春水向东流——通大海
静夜思 [宋]·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南宋诗人辛弃疾以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轻粉、粉黛、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4味中药名搭配在一起写了这首词。
这首词,把一个深闺中的妇女,在战乱年代的夜阑更深之时,独守空房,思念远离家乡,征战在沙场的丈夫那种悲切凄凉的心情,抒发得淋漓致尽,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中 药 名 入 家 书
母亲高堂:
来信郎读(狼毒),今书白纸(芷)。
知母酸辛,独活空房;夜卧荆芥,日饮豆根。闻之血竭,似剑穿胸(川芎)!
儿穿山甲,披满天星;苦战生地,绵马贯众。思母续断,难为苦参!
云母自重,轻粉厚衣;冬当防风,夏避蜈蚣;春食山药,秋尝桂肉。
常山崎岖,行防滑石,万事细心(辛),不急性子。
夏尽蝉蜕,示儿当归。天高地黄,儿当回乡(茴香)!
? 叩母千年健安!
? 不孝儿敬上
(每句含一药名,共含29 味中药名)
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问泽兰。
夏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日雨露一回香;
牧童去取国公酒,醉到天南星大光。
冬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时,门外户悬白头翁。
一副对联37味中药
上联:阳春三月 天仙红娘子 龙骨玉肉 首乌容少 一点朱砂痣 面扑天花粉 头插金银花 身穿罗布麻 项带珍珠 腰挂珊瑚 怀抱太子 在重楼连翘百步 仰望天南星 盼槟榔
下联:冰雪连天 日人白头翁 血竭陈皮 满面花椒两撮银柴胡 背搓猪牙皂 足登棉皮鞋 披挂穿山甲 颈缠金缨胸佩琥珀 手拄虎杖 上常山独活千年 欲成威灵仙 弃鼠妇
横联:各有远志
对联内包括了阳春砂、天仙子、红娘子、龙骨、玉果(肉苁蓉)、何首乌、朱砂、天花粉、金银花、罗布麻、珍珠、珊瑚、太子参、重楼、连翘、百部、天南星、槟榔、雪莲、薏苡仁、白头翁、血竭、陈皮、花椒、银柴胡、猪牙皂、绵萆薢、穿山甲、金缨子、琥珀、虎杖、常山、独活、千年健、威灵仙、鼠妇虫、远志共37味中药。
百草诗情-金银花-菊花-女贞子
金银花
药用观赏两兼之,忍冬耐贫品格奇。淮南飘雪依旧翠,华北严寒半凋枝。
藤蔓春来卵叶绿,白花变黄放香时。味甘性寒解毒热,祛病饮茶老少宜。
菊花
四君子里一娇葩,凌霜傲骨世人夸。风流千古东篱下,冷香一秋百姓家。
本性微寒甘苦味,方便廉价疗效佳。清热平肝明双目,常把菊花当茶饮。
女贞子
效益多重植四方,城乡环保绿荫行。冬至树叶仍苍翠,春抚小花穗穗黄。
深秋采果枝中觅,种子颗粒微黑紫。女贞泡酒防衰老,常服还使眼亮堂。
中药诗词(三首)
怀旧事
喝马蓝关路,王孙欲断肠。
风扬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远情难弃,心高意已伤。
春长山月寂,莫若早回乡。
诗中嵌马兰、王孙、羊桃、郁李、志远、薏芑、常山、茴香八味中药
古出塞
天雄志远忆当年,赤箭长刀镇远巅。
剑戟如柴胡虏惧,兵声似水银光延。
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当归写泪笺。
此夜防风多野火,王孙意气守关边。
诗中嵌天雄、志远、赤箭、柴胡、水银、云母、当归、防风、王孙九味中药
燕归梁·药名遥侣
白纸无情对影单,半夏鹊声欢。
思君当归理金簪。忍独活,梦西番。
王孙宝刃,天雄汗血,防风夜披毡。
赤箭射缺玉门关。铁衣冷,思东川。
词中嵌白芷、半夏、当归、独活、王孙、天雄、防风、赤箭、铁衣九味中药
一首中药诗,两岸相思泪
河北台属刘氏与丈夫刘清玉均善诗文,兼通中医药。刘清玉解放前独自去台湾,直至九十年代初,刘氏接到丈夫从台湾寄来的嵌有中药名称的四首绝句,诗句饱含乡思离情,感人至深。春节将至,现将刘氏复诗一并贴来供博友欣赏,兼怀台湾同胞。
游子当归意兴飞,黄连含苦知音微。
乌梅海角岁寒晚,桑叶彩孤月照扉。
菊花花开幽怨多,何来朱砂采倾佛。
九州多少女贞子,仰看牵牛思渡河。
独活脑风闽江东,夕阳半夏两鬓蓬。
壮小叶落郁金尽,斑白头翁悲道穷。
续断银河未了情,胖大海远烟霜亲。
钩藤钩起思乡梦,漫步常山竟迷津。
刘氏接诗百感交集,依韵也用中药名作诗回复:
天南星隐暮云飞,烟雨园林花白薇。
不扫蛾眉意花粉,亭前紫苑掩寒扉。
黄芩枝头噪鸟多,葳蕤未守笑侬倾。
迎春花放翠堤晓,不见牵牛来渡河。
金银花映画倚东,霜桑叶飘鬓疏蓬。
人间要数黄柏苦,不敷胭脂不怨穷。
血竭泪干忆君情,丁香馥郁思远亲。
可怜厚朴深情意,南烛光摇怕问津。
耐人寻味的中药诗文
中国古代史籍浩瀚,诗文精品数不胜数,其中有一些“中药诗”和“中药文”风格独特,足称工巧,读这些古人篇章,既可让人欣赏到中药文的文学性,又可增加中药知识,甚至还能了解当时的历史。笔者从古代中药文中摘出一篇以描写战争为题的中药文,与读者共赏。
在《戒庵老人漫笔》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水贼反,自号威灵仙,与辛夷前胡相连结,犯天雄兵,上谓生曰:‘豺狼毒吾民,奈何?’生曰:‘此小草寇,臣请折笞之’。上大喜,赐穿上甲、犀中带,问‘何时当归’?曰:‘不过半夏’。道帅兵往,乘海马攻城,大战百合,流血余数里。令士卒挽川弓,发赤箭,贼不能档,逐走,绊于铁蒺藜,或践滑石而踬,悉追斩之,惟先降者独活,以延胡索系之而归,获无名异宝不可胜计,上迎劳生曰:‘卿平贼如剪草,孙武不能过也’。”
这篇仅二百来字记载宋代当时一次战斗经过的中药文,暗含水贼、威灵仙、辛夷、前胡、天雄、草寇、穿山甲、犀角、当归、半夏、海马、百合、川芎、赤箭、蒺藜、滑石、独活、延胡素、无名异、剪草等二十几味药名,真可谓短小精炼,独具妙工,读后耐人寻味。
中医中药亦入联
中医中药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同时,它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华文明的宝库。以中医中药为题材的联语也很多,有的写得十分精当;有的写得非常老道;有的构思巧妙;有的明白如话。我把此类对联大致划分为四个方面,谨供楹联爱好者参考。
第一种联:以德感人的对联
其一,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其二,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我国祖祖辈辈的老中医,多是饱学之士,熟读四书五经,道德文章堪称出类拔萃;我国世世代代开中药铺的掌柜,也有不少人既懂医术,又谙为人之道。行医也好,开药铺也好,为的是治病救人、悬壶济世,赚钱发财则放在次位。其一联有个故事。传说某县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开了一家中草药店,开张那天,一位老友前去祝贺,他发现店内外竟无一联,感到不解。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门联:“灵丹仙药;妙手神医。”横批是“兴隆药店”。主人看了之后连连摇头说“不好,不好”。老医生亲自提笔写下:“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看了这副对联,顿时为老中医这种高尚情操和无私品德深深所感动。“如果世人都不生病,哪怕我的药都生了尘土、卖不出去,又有什么呢!”其二联也有一个故事。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七十多岁的台湾老人罗泰先生,从台湾回大陆老家浙江黄岩探亲,路上受了风寒,身体不适。第二天他即来拜访从小一起长大的老友朱光宗老中医。老中医热情相待,立即切脉开方,处方中有“生地”、“熟地”两位中药。罗老先生随口说出上联:“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朱老中医听了很高兴,立即答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第二种联:以诚待人的对联
其一,一药一性,岂能指鹿为马;百病百方,焉敢以牛易羊。
其二,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其一联是说,开药铺的,当大夫的,都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诚实可信的态度对待病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疏忽不得,马虎不得。这种关乎到人命的事,怎能“指鹿为马”,又怎能“以牛易羊”呢!其二联,是享誉国内外的我国药店老字号同仁堂的祖传家训。同仁堂药店的一代又一代人,都是以“和”为本,以诚待人。他们还有两句话,道出了他们祖祖辈辈兴旺发达的秘诀:“炮制虽繁,必不敢减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这种以诚信的态度经营,正是我们目前市场经济中许多人所欠缺的。君不见,时下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之举不正在充斥商海么!君不见,当前口是心非、坑蒙拐骗不正在侵蚀着我国厚道淳朴的民风么!我们的祖宗曾云:“诚者天下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孔子也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难怪近几年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大声疾呼:“诚信,归来兮!”让我们从同仁堂的对联中受到一些教益吧!
第三种联:以技救人的对联
其一,切三关,辨阴阳,兴中伐贼,师承仲景;谙百草,定君臣,拯弱抑强,法效时珍。
其二,我愧无能,卅载功夫,可谓深矣;终难治贫者病根,富者钱癖;人死何知,五尺棺木,亦云足矣;更勿需经忏捐产,苫块伤身。
作为一个医生,仅仅道德水准高、待人以诚,还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应有精湛的医术、高超的本领,才能治病救人、起死回生。其一联是说,古时候某地有位老中医,医术精湛,药到病除。一天,老中医忽发兴致,要与徒弟对对联,他自己先感慨地说出一副联:“何妨我千秋不老;但愿人百病莫生。”徒弟为其师傅的医德医术所感动,于是立即咏出这幅联。这联主要是歌颂医生的医术高超的。“师承仲景”、“法效时珍。”仲景即汉末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药名著。总结了汉朝以前的医学经验,对祖国医学贡献巨大。时珍,即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他经过27年的深入民间、上山采药和苦心研究,终于写出载有1518种药物的《本草纲目》,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副对联是说,作为医生应该以张仲景、李时珍为师,不仅要学习他们治病救人的高贵品质,还应具备他们“辨阴阳”、“定君臣”的高超技艺。其二联则是一个旧社会的老中医穷其一生的感叹。在旧社会,作为一个医生,你的医术再高,也只能给人治治病患而已,对社会问题——“贫者病根、富者钱癖”也只能无可奈何、望而兴叹罢了。下联则是这个老医生对自己死后“薄葬”的要求,表现了一个唯物主义者的超脱胸怀。
第四种联:以巧迷人的对联。
其一,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占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其二,天造奇力:曰雪曰霰曰雾,合来共为三白散;地设良药:名芩名连名柏,煎去都成大黄汤。
这两副联都是以中药药名合成的对联,它们合成得非常巧妙,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第一联,其上下联分别用了九种中药药名(旋复、将军、国老;苁蓉、云母、天仙均为药名),作者只加个别动词、副词、连词,便使之联系起来;又通过比喻、比拟、转借、双关等修辞方法,给无生物以活力,予百草以情感。生动形象,别具一格,真是美哉妙也!
中药茱萸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此生》
作者:邓继明
步及黄泉路,踏上奈何桥;
又见忘川河,相聚望乡台。
颤刻三生石,一碗孟婆汤;
前世未厮守,今生亦无缘。
相传过了鬼门关便上一条路叫黄泉路,路上盛开着只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路尽头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亭子叫孟婆亭,有个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里,给每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喝下孟婆汤让人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前世今生来世。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了却今生。
忘川河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死之后要过鬼门关,经黄泉路,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由忘川河划之为分界。忘川河水呈血**,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腥风扑面。
孟婆汤 即是忘情水,一喝便忘前世今生。爱恨情仇,浮沉得失,都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同陌路,相见不识。
望乡台 传说这亡魂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又传说阴间望乡台建造甚奇,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其余尽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站在上面,五大洲、四大洋都可以望见。
最初望乡台设在第一殿,因包老阎罗原执掌第一殿,由于他过于慈悲,怜悯屈死,屡放还阳伸雪,被降调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后因功被封为阎罗天子,有权有势。那时,名山悬崖边,经常有鬼思念亲人而在深夜啼哭,声音悲惨,催人泪下。阎罗天子大慈大悲,又动了恻隐之心,遂将望乡台迁至天子殿旁边,允准阴曹亡魂遥望自己生时的家乡与亲人。因此,望乡台又称“思乡岭”,成了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
孟婆 据说,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醧忘台。
在《阎王经》中说,鬼魂在各殿受过刑罚后,依序解送至下一殿,最后转押至第十殿,交付给转轮王。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这里来准备投生的鬼魂,都会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管的醧忘台下灌饮迷汤,让鬼魂们忘却前生。
相传孟婆汤的做法,先取在十殿判定要发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采自俗世的药材,调合成如酒一般的汤,分成甘、苦、辛、酸、咸五种口味。凡是预备投生的鬼魂都得饮下孟婆的迷魂汤,如有刁钻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脚底下立刻就会出现钩刀绊住双脚,并有尖锐铜管刺穿喉咙,强迫性的灌下,没有任何鬼魂可以幸免。
孟婆在阴间开有一家孟婆店,而她所住的地方就叫孟婆庄
鬼门关:据说人死了之后,在进鬼国之前,必须先经过一座阴森森、把守严密的关口,俗称鬼门关。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药茱萸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中药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茱萸有什么好处2、山茱萸有什么作用?3、山茱萸有什么功效和哪些营养成分,如何吃才更补4、茱萸的作用有哪些?5、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6、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抗炎、抗菌、止血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茱萸有什么好处1、补益肝肾
茱萸入药以后能补益肝肾,平时人们因肝肾不足引发头晕目眩和耳鸣以及腰酸等不良症状时,可以把茱萸和枸杞子以及杜仲等中药材放在一起加清水煎制以后服用。
2、治疗尿频
茱萸能温补肾阳,也能缓解小便不利,平时男性出现遗精滑精以及尿频等不良症状时都能用茱萸进行治疗,治疗时可以把茱萸与熟地还有补骨脂以及蒺藜等中药材一起搭配使用,另外茱萸还有一定的敛汗作用,平时可以把它与龙骨和牡蛎等中药材一起煎制服用。
3、抗氧化降血脂
茱萸中含有多种天然的抗氧化成分,它能提高老鼠的抗应激能力,可以提高人类的记忆力,也能增加血红细胞中SOD的活性,能有效对抗脂质的活性,平时人们食用茱萸能抗氧化延缓衰老。
另外茱萸的提取物还能降血脂,清理胆固醇,对冠心病的动脉硬化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提高白细胞数量
茱萸对人类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特别是那些肝肾不足的人群出现白细胞减少症以后可以直接用茱萸进行治疗,治疗时可以把它与女贞子以及枸杞子一起搭配使用,能让身体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另外那些出现血虚的患还可以搭配食用阿胶和鸡血藤,能让治疗效果更加出色。
山茱萸有什么作用?山茱萸为常用中药,具滋补肝肾、涩精止汗之功效,是加工六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和明目地黄丸等多种高级滋补品和众多名贵中成药、高级保健品的重要原料,除药用外,还可精制成蜜汁萸肉、酿造补酒、罐头、高级保健口服液、饮料等,在国内外畅销不衰。
山茱萸是被称为抗老延寿中药,滋补价值很高,具养生作用,常饮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
山茱萸抗癌和抗艾滋病病毒新功能的发现,其药用价值备受世人收藏。
目前世界上山茱萸资源普遍缺乏,大部分都在我国。
由于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山茱萸的生长范围在我国又受进一步限制,尽管现已纳入人工栽培,且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产量仍很低,在国内外药材市场上仍供不应求。
春天开黄花,秋果殷红,为优良园林观赏植物。
山茱萸有什么功效和哪些营养成分,如何吃才更补山茱萸叶在古代是辛料,有辣味,代替辣椒的,偏温热,如果是爱上火的体质,喝山茱萸泡水肯定上火。
那么山茱萸有什么功效?
1、补益肝肾山茱萸是一种能补益肝肾的中药材,它能提高人类肝肾功能,并能让人类因肝肾阴虚导致的不良症状尽快减轻,特别是人们出现眩晕和腰膝酸软以及头晕耳鸣等不良症状时都能直接服用,山茱萸在服用时还可以把它与熟地黄和枸杞子以及杜仲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泡汤服用,这样会让它补益肝肾的功效更加出色。
2、补益肾精山茱萸还是一种能补肾益精的中药材,它是最适合男性服用的保健食材,对男性出现了肾虚以及因肾虚导致的遗精,滑精和遗尿等症都有明显预防作用,另外人们出现身体虚弱和小便频数,以及小便淋漓不尽时,都能服用山茱萸,在服用时可以把它与补骨脂以及熟地黄等具有滋补功效的中药材一起服用。
山茱萸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
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
1、山茱萸有强心作用,增加心肌收缩性和心输出量,提高心脏工作效率。
2、山茱萸对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肠球菌、金**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3、山茱萸能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提高耐缺氧、抗疲劳能力,增强记忆力。
山茱萸能提高红细胞中SOD活性,对抗脂质过氧化。
其醇提物还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的含量,抗动脉硬化。
1、煮粥山茱萸有多种不同的吃法,除了可以泡水喝以外,还能与其他中药搭配在一起煎汤服用,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它当保健食材使用时,则可以把它与大米放在一起煮粥和煮好以后加适量白糖调味,然后趁热食用,能补益肝肾缓解人类的肝肾不足。
2、煲汤山茱萸还特别适合用来煲汤喝,再用它煲汤的时候,可以准备淮山药和枸杞子以及山茱萸,还有石斛等多种食材把它们各取二十克,用香水洗净后直接放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猪腱子肉,加热煮开后放入适量食用盐,继续煲半小时,等锅中的肉熟透以后取出,吃肉喝汤就能补益身体缓解体虚。
茱萸的作用有哪些?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
果实嫩时呈**,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
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山茱萸为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功效,为补肾益肝的常用中药。
凡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属于肝肾阴虚诸症,皆宜用山茱萸。
滋阴补肾的著名成药“六味地黄丸”中就有山茱萸这味药。
扩展资料:
九月九重阳,正是夏秋交接、疾病容易流行的季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常用中草药辟瘟驱毒,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在《淮南万毕术》中载:“井上宜种茱萸,叶落井中,人饮其水,无瘟疫。
悬其子于屋,辟鬼魅。
”因此,吴茱萸又有雅号名为“辟邪翁”。
另外,《西京杂记》也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的记载,这些都说明吴茱萸确有驱疫保健、防病延寿的作用。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未成熟的果实,含有挥发油、吴茱萸酸、生物碱和两种中性不含氮物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人民网-重阳节插茱萸还有保健作用
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抗炎、抗菌、止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描写重阳节思乡情的诗可谓是家喻户晓,登高望远,遍插茱萸的画面引人入胜。
那么,诗中所说的茱萸是什么呢?它有什么功效与作用?现在就让饮食文化带你来了解吧。
你可能喜欢》》吃对中国人的意义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它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之分,都是着名的中药。
茱萸分为两种,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因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质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
茱萸果实嫩时呈**,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
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
山茱萸之果实山萸肉,味酸涩,性微温,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健胃壮阳等功能,中医常用以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遗精、尿频、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症。
茱萸还是中成药知柏地黄丸、益明地黄丸、爱味地黄丸、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主药。
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马草鞭甙、皂甙、鞣甙,以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
能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利尿、降压、防癌作用。
结束语:中医学上说,茱萸有强心、抗糖尿病抗炎、抗菌、止血等作用,可以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多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大汗虚脱。
内热消渴等症,命门火炽,肝阳上亢,及素有湿热,小便不利者禁服。
关于中药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和中药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21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