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南京适合养什么水果盆栽(南京适合种植什么水果)

南京适合养什么水果盆栽(南京适合种植什么水果)

1、草莓。草莓是很常见的盆栽植物,它们大部分都是多年生的,种一次就可以收获很多次,当然冬季需要适当保暖。如果是选择四季草莓是最合适的,可以守护两次,六月和夏末,只需要一个大盆就可以养得很好。

2、蓝莓。蓝莓和草莓略有不同,你需要种两盆才能结果,或者邻居有种蓝莓,它们是6~8月结果,需要55厘米深的容器,直径也是需要45厘米以上。它喜欢酸性的土壤,可以用泥炭土或堆肥土,还需要充足的光线。

3、无花果。无花果也可以在容器中结果,但是起码要用40厘米以上的容器,它们对土壤倒是不太挑剔,不过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无花果也比较耐旱,它们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不过在夏季则差不多每天都需要浇水,因为盆栽的水分蒸发特别快。

4、菠萝。在盆栽水果中,菠萝是不是你喜欢的呢?种活菠萝并不是很困难,花友们随便截断菠萝的顶冠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要结果,则需要非常大的盆,需要充足的光线和薄肥勤施。

5、哈密瓜。盆栽哈密瓜的确是可以,当然种出来的果子口感并不新鲜(很难吃),所以如果你只是想种来看看,你还需要制作一些网格来支撑它们爬藤,这样就可以用大容器栽培了。

南京“水八鲜”是什么?

在夏天成熟的水果有很多,都香甜可口,有西瓜、水蜜桃、小番茄等等,那么在南京夏天有哪些地方可以采摘水果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了几处最佳采摘地,周末去采摘吧!

线路一网红打卡

南京玫瑰园→富华果林采摘→石臼湖看“天空之镜”,赏日落→返程

南京玫瑰园

这里万朵玫瑰正在盛放!夏日的南京,藏着一处神秘庄园—南京玫瑰园。这里的千亩玫瑰花海,是南京人专属的无边浪漫。大马士革、黛安娜、夏洛特夫人等八百余种玫瑰正浓颜绽放。随手一拍都是唯美大片,满满唯美法式既视感!

门票:30元/人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光明路168号

交通:

1.公交路线:乘溧水21路公交车到“南京玫瑰园”站下车,然后步行数百米到达玫瑰园景区。

2.轻轨线路:南京南站坐轻轨S1号线到翔宇路南站转轻轨S9号线到石湫站下,打车8分钟后即可到达;南京南站坐轻轨S1号线到翔宇路南站转轻轨S9号线到明觉站下,然后再转乘溧水21路公交车,到“南京玫瑰园”站下车,步行数百米到达)。

3.自驾路线:直接导航“南京玫瑰园”即可到达。

富华果林

七月的富华果林很是热闹,橘子最爱的西瓜、蓝莓、火龙果全都有!富华果林种植的蓝莓果型大,口感甜;红彤彤的火龙果看着就喜人!随手一拍,称霸朋友圈,羡慕死他们!

地址:南京溧水区和凤镇附近

交通:建议宝子们自驾,导航搜索“富华果林”

石臼湖日落

还有谁!没有看过宝藏石臼湖的日落?还有谁!宫崎骏爷爷没有骗人,海上小火车真的存在。手拉着手追赶夕阳,看一场最美日落!

地址:石臼湖位于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和马鞍山市之间的交界处

交通:

1.自驾:直接导航搜索“石臼湖特大桥”或“溧水区石湫街道向阳村”。

2.地铁:S9号线(运营时间6:00-22:00)

线路二亲子采摘

石头寨蓝莓采摘→李巷→里佳山→天润果园采摘→返程

石头寨蓝莓采摘

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就被称为中国蓝莓“第一村”!这里是江苏省蓝莓的主要种植区,一万五千多亩种植面积,年产量近6500吨!酸酸甜甜不是我,是蓝莓!果粒超大、味美酸甜,树上结满了蓝莓,看着就喜人!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

交通:

1.地铁:s7号线坐到中山湖站下车,然后溧水24路到上堡站(下车还需走5.8公里,建议自驾)

2.自驾:宁杭高速—341省道—康居路

红色李巷

红色李巷历史底蕴深厚,包括李氏宗祠、陈毅暂住地旧址、李坚真居住地旧址、江渭清居住地旧址、钟国楚居住地旧址等等。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李巷村

交通:建议宝子们自驾,直接导航搜索“李巷村”

里佳山

今年是新四军成立85周年,溧水新桥会师84周年,也是粟裕将军诞辰115周年。距离李巷不远的里佳山是溧水今年新添的一处红色新地标。里佳山地处溧水区南部,曾是抗战期间新四军经常活动的抗日游击根据地,红色底蕴深厚。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里佳山村

交通:建议宝子们自驾,直接导航搜索“里佳山”

天润果园

这个夏天,你摘过小番茄了吗?整齐的小番茄排排站,有个别不同颜色的也在探头探脑。说不定,一不小心,你就会找到独特的那个它~虽然没有亲手种植,但也能体验丰收的喜悦!

地址:溧水区洪蓝街道105县道与305县道交叉口西北150米(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大门正对面)

交通:建议宝子们自驾,导航搜索“天润果园”

线路三周边度假

第一天:竹上云想(桃子采摘)—石山下—凉篷下住宿

第二天:东庐山—万平家庭农场(西瓜+葡萄)—返程

竹山云想

叮,今夏的第一份甜蜜已到达,眼下正是采摘桃子的季节,竹上云想是个好去处!这里住宿餐饮采摘儿童乐园都有,非常适合朋友小聚和亲子游玩!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枫香岭村298号

交通:建议宝子们自驾,导航搜索“竹山云想”

石山下

南京现实版“向往的生活”之石山下村。这个村子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两百年古祠堂诉说着人文历史,供销博物馆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梦回老一辈的回忆。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石山下村

交通:建议宝子们自驾,导航搜索“石山下村”

凉篷下

南京周边可以美美拍照的民俗小镇—凉蓬下来了!驱车不过20分钟,就可以抵达名字别致的村落—凉篷下村。村庄被百亩山栀花海环绕,夏天看栀子花最是美!

地址:溧水区永阳街道凉篷下村

交通:地铁S1号线至空港新城江宁站下,换乘地铁S7至中山湖站下,乘坐溧水24路公交车至无想山驿站站下,步行1.2公里左右至凉篷下村

东庐山

南京小众打卡胜地—东庐山,东庐山不仅有仙气飘飘的观音寺,还藏着一个洞窟,洞中景色奇特,钟乳怪石、石笋相映密布。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山

交通:建议宝子们自驾,导航搜索“东庐山”

万平家庭农场

夏日限定!火一样热情的夏日,必须得来一口冰镇西瓜才能缓解夏日炎热!夏日里,西瓜地,浓密的蔓藤自带复古色调,直接原片直出!

地址:南京溧水区永阳中山社区

交通:建议宝子们自驾,导航搜索“万平家庭农场”

“水八鲜”指地产的8种水生植物,每到过年的时候, 吃“水八鲜”为南京人的传统习俗。 小时候就常听我妈说:“三天不吃青,两眼冒火星”、“南京一大怪,不爱荤菜爱野菜”,家里的晚饭总是免不了有拌野菜,搭白粥喝。乖乖,那叫一个香!

吃野菜的习俗全国各地都有,但人数之多、 历史 之久,以及所食野菜品种之繁,却以金陵为最。南京人吃素的 历史 要追溯到到南朝梁武帝时,佛教盛行,寺院、宫廷和民间普遍素食的风气,到此南京被称为我国的“素菜之乡”。

南京产的“八鲜”,颇有名气,仅以菜蔬而言,就有水八鲜、旱八鲜之分,而水八鲜又有荤素之别。

(图为南京六合区农民收割水芹菜)

南京湖泊、池塘还是蛮多的,很适合水生植物的生长。其中,水芹、茭儿菜、莲藕、红菱、芡实(鸡头果)、茭白、茨菇、荸荠8种水生植物,就是人称的“水八鲜”。记得外婆所在的村庄(沙洲圩),这些植物很常见,出产十分丰富,家里常吃的就是水芹炒香干,茨菇烧肉,茭白炒肉丝,水煮荸荠,每一道菜都有很深的印象!

(图为南京养荷大师在莫愁湖公园采藕)

“旱八鲜”是指长在田野间的野菜,分别名为:芦蒿、香椿头、马兰头、豌豆叶、荠菜、枸杞头、苜蓿头和菊花脑。小时候家里常吃的就是“旱八鲜”的酱菜,有一家“早晚小菜”连锁店,就专门卖这个酱菜(牌子的原产地是扬州的,但南京当地人也很喜欢吃),现在做的规模还蛮大的,江苏地区的很多超市都有售卖。

后来上了大学,认识了天南海北的朋友,很多朋友表示不知道水芹是什么,也没有吃过茨菇, 我才发觉平常吃的 茨菇烧肉,茭白炒肉丝竟然是南京地区的民俗特色呀!而且 早在2007年,水八鲜的饮食习俗,就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一瞬间顿感自豪~哈哈哈(骄傲脸 jpg)

南京“水八鲜”指的是沙洲圩“水八鲜”,所以又叫“圩八鲜”。

由来和种类

沙洲“水八鲜”兴于明朝、盛于清代,当时沙洲圩一带成土母质为长江冲积物,适宜“水八鲜”的生长。明清时,沿秦淮河的三山门(今水西门)、汉西门、中华门开办鱼藕圩货商行,春、秋季“水八鲜”上市,有“担子压断街”之盛况。“水八鲜”雅称就是根据当时“八鲜”行收购圩货而得名。

历史 上各个时期“水八鲜”的种类略有不同,沙洲圩地区水生作物有10多种,“八鲜”是泛指。根据常年种植产量和大众喜爱程度,逐渐统一成:藕、菱、芡实、芋艿、慈姑、荸荠、茭白,茭儿菜这八种。

20世纪50年代 60年,“水八鲜”种植面积较大。后来因为发展粮食种植和水产养殖,面积逐年减少。

茭白

茭白又称茭瓜,做蔬菜吃叫茭白。沙洲地区茭白栽种 历史 悠久,品种有黄草头、箭杆白、芝草茭,均为单季茭。1952年从无锡引进双季茭“小腊台”。1979年,又从无锡引进广益“中介茭”。现仅存晚熟种箭杆白。茭儿菜即野生茭草,经数年培育后为茭白。

茭儿菜

沙洲圩所产茭儿菜色白质佳,被视为上品,春天3月上市,三四十根扎成“一把”,上部碧青,下端牙白,十分抢眼,卖菜人不断地洒水保鲜。南京人喜吃茭儿菜,特别讲究新鲜。民间有:“茭儿菜,9点钟前满街卖,10点钟后无人睬”。

莲藕

花香藕藕栽培 历史 悠久,成熟时间分早中晚三熟。早藕6月份上市,因其伴着荷花成熟,也称“花下藕”。后人叫白了,谐音“花香藕”,宜生食;晚藕秋冬之际成熟,淀粉含量高,宜煮食。沙洲藕特别之处在于切开后呈“九孔十三丝”,为优良品种,整枝藕4节 6节,重2公斤 3.5公斤。传统品种有喜鹊头(又称狮子头)、白把、蕉把。1984年,从淮安引进美人蕉、一点红,大紫红等品种。

芋艿

芋艿亦称芋头,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椭圆形或卵形,叶子略呈卵形,有长柄,花黄绿色,块茎含淀粉多,附着块茎而生的小芋艿,南京老百姓俗称芋苗、芋苗籽。芋艿为沙洲圩地方特产之一,有水芋和旱芋之分,水芋的产量比旱芋高20% 30%。芋籽去皮后做成的“糖芋苗”,是南京人喜爱的风味小吃。

芡实

芡实又称“鸡头”,与莲同一种属的水生植物,与藕不一样,沙洲圩无主的“野”塘,多生长有芡实,通体生满利刺。夏开花秋结实,花呈紫色,果实大体呈圆球状,顶部有个开口的突起,外观极象鸡头,由此得名“鸡头”。鸡头有一层韧性极强的皮囊,表面有利刺,不用工具很难抓上手,更别说剥食了。剥开鸡头坚韧的皮囊,内里挤满了“弹子”一样的果实,南京人称为“鸡头果”(也叫鸡头米),果肉奇香。农民将鸡头收割回来,在草木灰中用木棒敲去皮囊,取出鸡头果,晒干磨粉,就成了烧菜勾芡用的芡粉或充作粮食。也有农妇将鸡头果上市沿街叫卖,出售方式是用喝酒的小酒盅来量鸡头果,价格也以小盅为单位来定,相沿成习,形成通行的规矩。品种有铁果和粉果两种,现沙洲圩地区已绝迹。

茨菇

茨菇也叫慈姑,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黄白色或青白色。沙洲地区慈姑为晚熟品种。1956年从江苏宝应引进紫菇,从杭州引进白菇,沟塘水田多有种植。1987年从宝应引进高脚黄、侉老乌(又称“三道箍”),延用至今。

荸荠

荸荠又称马蹄,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栽培在水田里,地下茎扁圆形,皮红褐色或黑褐色,肉白色。沙洲地区荸荠栽种 历史 悠久,品种有紫红皮、黑皮、黄皮3种,现仅存紫红皮1种。

红菱

菱俗称菱角、老菱,栽培 历史 悠久。沙洲地区菱在春末栽种,9月初开始采摘,多为两角红鲜菱和白菱。因土质关系,该品种离开沙洲圩就退化变为四角菱。沙洲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大叉角、小白板、红香菱。

现在的沙洲圩地区高楼林立,再也不是当年的河滩,“水八鲜”也难觅踪影,成为一些“老南京“才知道的存在。

作为南京的水八仙,其实在当地还是蛮有名气的,水八仙的话就是我们最常见到的藕、菱、芡实、芋艿、慈姑、荸荠、茭白,茭儿菜,整个江南都有,菜市场都在卖,很多南方地区的话还是蛮常见的,而且也是经常会吃到的 美食 。

茭儿菜与茭白是两种菜吧?有人会把茭儿菜与茭白混成一个菜,茭儿菜和蒲菜有点相近,茭儿菜圆梗,蒲菜扁梗,茭儿菜比蒲菜还要好吃。茭儿菜烧蚕豆,茭儿菜鸡蛋汤都是美味。还有一种茭儿菜炒五毒,是名菜,现在大概失传了吧。

南京的正宗。当时水八鲜在南京均有署名的产地,记得的是‘’南湖红菱‘’。只是现在南湖已变成小区了,南京的 历史 上是个水沼遍地的地方,南塘野生莲藕一斤45元,平常没有野生莲藕到过年的时候才有,去年一斤70元,都快吃不起了。

水八仙是苏南、浙北地区的传统食物,又称水八鲜,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米)、茨菰(慈菇)、荸荠、莼菜、菱八种水生植物的可食部分。大多在秋天上市。上市时,口感好,营养价值观,是老百姓喜欢的食品。

江南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可口的蔬菜赶上适时的温度和季节,让南京人得以四季飨用。“春初喜雨滋,冬冷宜雪压,经霜食更甘,带泥洗觉滑”,清末民初,龚乃保客居南方五年,很难吃到好的肉食,至于蔬菜,更是恶劣。他想念家乡金陵的蔬菜之美,不觉垂涎,于是在冶城山麓自己的家中,写了一本《冶城蔬谱》,以表达对家乡江南蔬菜的眷念。

水八仙又称水八鲜,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菰、荸荠、莼菜、菱八种水生植物的可食部分。

茭白 ,南京人俗称“茭儿菜”,它是一种水泽野生的植物,多数在芦苇边上,季节性比较强,是南京人最喜爱的蔬菜之一。茭儿菜的外形像芹菜,但是商贩不会连着叶子一起卖,他们会剥离外面裹着的叶子,取内里两三寸的嫩心,尤为鲜美。

莲藕 是江南和湖北的特产,它是莲肥大的地下茎。到了挖藕的季节,安徽、江苏的人们赶到河里或者湖里,藕难挖,在于它长在污泥里。藕清脆香甜,最适宜炖排骨汤。

水芹 只在江南甚至苏南地区见过。和普通芹菜的区别,大致是它的颜色呈白色。水芹适合炒肉丝,也适合清炒,江南许多小镇的饭馆里都常见这道菜。

芡实 就是我们常说的鸡头米,苏州常见。曾经随朋友一起逛苏州老字号“裕兴记”面馆的老街,一间间店铺门口都坐着剥芡实的阿姨,剥芡实是个苦活,需要细心且费力,芡实的价格自然不会低。

茨菰 也叫慈姑,味道尝起来像白薯或红薯。茨菇的最佳伴侣是猪肉,南京常做的一道菜是茨菇烧肉,既有肉的鲜香浓腻,也有茨菇的软糯厚重。

荸荠 风干之后最好吃,香脆且甜。小时候在菜场,常见蔬菜摊上卖荸荠,削了皮之后呈乳白色,也可以煮,吃下去清甜爽口。

莼菜 有着滑腻腻的茎和叶子,富含胶质。有意思的是,吃莼菜的时候要小心,一不当心,莼菜就会滑进喉咙钻进肚子,根本来不及品尝它的味道。

菱角 可以生吃和熟吃,生吃有“水红菱”,熟吃有“馄饨菱”。江南水乡常见渔家划一叶扁舟,季节正当时去采菱角,那个记忆里的场景,像一幅水墨画。

我所知道的南京水八鲜是:4大品种8个样。茭瓜分为茭儿菜和茭白,茭白又有黄草头、尖杆白、喜雀头等;菱角分为红鲜菱和菱角母;鸡头果特指的是南芡品种,分为鸡头米和鸡头梗;莲藕特指本地产9孔13丝开白色莲花的花香藕,分别是莲蓬和莲藕。另外,除了旱八鲜,应该还有洲八样。

其实,在江南,这样的“水八鲜”并不稀奇,可以说各处都有。但是,南京因为文人多,善于总结归纳,弄出个“水八鲜”来。一来,对于民间民俗来说,八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记得小时候总听外婆说:“想要发,不遢八(遢字在这里作缺少解)”,所以很有可能她给我们什么东西的时候,都会凑成八个或者十八个之类的。

南京人把那些水生的植物蔬菜,称作“水八鲜”,为什么不是七鲜或者是九鲜,也当是由此而来。

我们常说的“水八鲜”是指莲藕、红菱、茭白、芡实(鸡头果)、荸荠、水芹、莼菜、慈姑,这些植物都要生长在有水的地方,或是水塘里,小河中,至少也得是水润丰泽的地方,如沼泽地或者低洼地沟等有水的地方。如果没有水,是长不起来的。而且要始终保持有水的状态。

“水八鲜”在江浙一带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用的食材,不独南京独有。比如说莼菜,以前南京就很少见,杭州西湖莼菜更有名。再比如说红菱,其实在江南更多。南京的菱角多半不是红菱,青色为多。莲藕是全国各地都有,大概是为了凑成“水八鲜”特意加进来的。而且“水八鲜”都有各自生长的季节,秋天收获者为多,但是慈菇一般是冬天收获的比较多。

水中生长的植物,一是其生长的特殊环境让它更加鲜润,另外也因为长在水中不容易生虫害,不太需要喷洒农药什么的,相对来说更属于 健康 食品,深受人们的欢迎。

现在,有些馆子店专门做水八鲜宴,确实做出风味来。尤其是对素食者来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我是苏小妮,喜欢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八种水中生长的菜,称为“水八鲜“分别是:水芹、茭儿菜、藕、菱、芡实、茭白、慈茹、茡荠。其实水里生的菜有很多,还有:莼菜、蒲菜、水芋、水蕹、豆瓣菜等都是餐桌上的常见水生菜。

“水八仙”又称“水八鲜 ”,分别是 茭白、莲藕、水芹、茨菇、荸荠、芡实、莼菜和红菱 ,前五种是南京人常吃的。

南京郊区河沟纵横,池塘密布,是水八鲜生长的良好场所。玄武湖、莫愁湖,沙洲圩等地出产丰富,颇有名气,连《儒林外史》都说:玄武湖“是宽阔的地方,和西湖也差不多大,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

1.水芹,新春季节上市,娇白嫩碧,沸水烫之,拌以酱醋麻油,不但生脆可口,而且色香也佳。明代把它作为土特产品进贡。《正德江宁县志》记载:“水芹生水泽旁,洁白有节,其气芬芳,安德等乡皆有之。

2..茭儿菜,生在洲渚,每年春暖花开的农历四月,正是采摘季节,洲渚之民,总是剥其外裹之叶,只取嫩心二三寸,沿街叫卖。茭儿菜粗如小指,肥白娇嫩不胜齿牙,以其炒肉丝、打蛋汤,包饺子,其味鲜美。当年地处夫子庙的奇芳阁和奎光阁茶社善制烫面饺,尤以茭儿菜烫面饺,香甜淡雅,别具风味。

3.藕,是南京的一个大宗农产品。莫愁湖有“半湖烟水,十顷荷花”之称。南京湖藕,“巨如壮夫之臂而甘脆无渣滓,即江南所出,形味尽居其下”。太平门外的玄武湖及水西门外的沙洲圩等处都有种植。

4.菱。南朝乐府民歌有“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之诗句,说明当时种菱采菱之盛。南京红菱品种绝佳。明《客座赘语》就说:“大板红菱,入口如冰雪,不待咀唼而化。”南京红菱声誉海内外,据江苏农科院一位研究水生蔬菜的专家讲:曾有位日本朋友,专程来江苏调查“水八鲜”中的红菱品种,请求中国朋友帮助调查产地及其形状特征。

5.芡实,叶似荷而大,皱皮有刺,果似鸡头,故俗称鸡头果。南朝秣陵人陶弘景说: “仙方取此(芡实)合莲实饵之甚益人,”据民国《首都志》记载;玄武湖、莫愁湖芡实年产值6000元,相当于600石鱼的价值。

6.茭白,一名蒋,又名菰,南京人则称为茭瓜。梁代沈约有咏菰诗曰: “结根布洲渚,垂叶满皋泽,匹彼露葵羹,可以留上客。”诗句虽短,但对茭白的生长环境,自然形态以及食用价值都做了生动的描绘。

7.慈菇,《群芳谱》说:一岁根生十二子,有闰则生十三子。南京近郊各处陂塘多有种植,冬天慈菇应市,细腻香滑,以之蒸鸭煮肉,味殊隽别。

8.荸荠,又叫地梨,马蹄,乌芋。既可当蔬菜,也可当水果。南京人对荸荠还一妙厨,就是在守岁时为了吉祥负京,取红枣、福建莲子,荸荠,天生野菱煮羹食之,谓之福齐天汤。

由于水八鲜深受人们喜爱,为适应需要,当年水西门:外,中华门外,就有13爿“八鲜行”,其中“马记八鲜行”最有名,这些行专营八鲜以及其他蔬菜。直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还曾繁荣一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3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