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原信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学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Fang)swing et a1.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原信息

异名:Xanthomonas oryzicola Fang et a1.1957 Xanthomonaw translucens f.sp.oryzicola(Fang et a1.)Bradbury 1968,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Fang et a1.)Dye 1978

水稻条斑病菌属于原核生物界(Procaryotes),薄壁细菌门(Gracilicutes),黄单胞菌科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的稻黄单胞菌。菌体单生,短杆状,大小1~2×0.3~0.5(μm),极生鞭毛一根,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荚膜,在肉汁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周边整齐,中部稍隆起,蜜**。生理生化反应与白叶枯菌相似,不同之处该菌能使明胶液化,使牛乳胨化,使阿拉伯糖产酸,对青霉素、葡萄糖反应钝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生长适温28~30℃。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与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性和表现性状虽有很大不同,但其遗传性状及生理生化性状又有很大相似性,故该菌应作为稻白叶枯病菌种内的一个变种。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是由颖壳假单胞菌引起的病害。水稻齐穗后乳熟期的绿色穗直立,染病谷粒初现苍白色似缺水状萎凋,渐变为灰白色至浅黄褐色,内外颖的先端或基部变成紫褐色,护颖也呈紫褐色。每个受害穗染病谷粒10~20粒左右,发病重的一半以上谷粒枯死,受害严重的稻穗呈直立状而不弯曲,多为不稔,若能结实多萎缩畸形,谷粒一部分或全部变为灰白色或黄褐色至浓褐色,病部与健部界线明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3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