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五壮士的琅琊山在哪个省
琅琊山五壮士的琅琊山在河北省。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唐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搜奇探胜,听闻传说琅邪王司马_曾率兵驻此,因此,又称琅邪山。后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1974年夏,滁县地区革委会决定成立“琅琊山文物管理所”。
琅琊山为江淮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带,地形为西南高,东北低。最高山峰为小丰山,海拔321米,其它山峰高度在海拔200-300米之间。山区内沟谷发育,最大切割深度约百米。琅琊山山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因而“四时之景不同”。
琅琊山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的美誉,因盛产多种中药材被誉为“天然药圃”。琅琊山地处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西郊,紧靠滁州市区,距合肥150公里、南京59公里,占地240平方公里,拥有醉翁亭、琅琊阁、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景点。
南京出土的东晋墓葬是一位父亲与女儿合葬的坟墓,正常来说古代女子一般不会与父亲合葬,除非是没有嫁人的,而且还在墓葬中发现了当时的一种名贵中药五石散。很大可能是因为女儿长时间服用五石散这样的精神药物,最后也影响了她的身体健康,所以女儿才嫁不去,就只能死后与父亲合葬。可以说如果不是父亲无知的爱,女儿也不会沦落到嫁不去,只能与父亲合葬,被世人嘲笑。
东晋时期是一个历史上比较特殊的时期,他的特殊之处,不是那时无休止的战乱,而是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几乎那个时期,文人雅士都喜欢修仙问道。东晋时期是盛产文人雅士的时期,也出了不少名士,这些人文化修养也颇高,可日常生活追求就有点看不明白。比如当时这些名士们都比较喜欢化妆,越是长相秀气的男子越是受欢迎,这种欢迎是男女通吃,可以理解是一种时尚。而且当时人们还沉迷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五石散 ,这种东西吃了之后,人就会感觉飘飘然,在精神上有极大的乐感,估计就是跟现代的软性毒品差不多。五石散不仅会上瘾,而且还会严重摧残人的身体,不过在东晋时期,这服用五石散之后的效果,就像进入仙境般,即便有万般危害,但还是受到人们的追捧。
而且这五石散还不是一般人可以买的起,在东晋时期,五石散可是一味珍贵药材,非富即贵之人才能消费得起。从墓葬中发现五石散这样名贵的药材,这说明这墓主人也是东晋的权贵。根据墓志铭显示,这墓主人是东晋时期左仆射都亭肃侯王彬。这个王彬就是出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顶级门阀琅琊王氏,像王羲之这样的大书法家也是出自这个琅琊王氏。也就是说这王彬不仅是东晋时期的高官,而且还是出自文化修养极高的门阀世家。有钱,有权还有才,而墓中与他合葬的女儿便是他最心爱的长女王丹虎。
按理说这王彬的家世在这摆着,他的爱女王丹虎肯定不愁嫁。可最后王丹虎无所依只能与父亲合葬,估计可能还是因为王彬放纵王丹虎食用五石散所导致的。做父母的都想给子女最好的,王彬自然也不例外。王丹虎是他的长女,估计他初为人父,也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以为给女儿最好的就是爱她。这五石散虽然异常珍贵,但他也会给女儿用。当然人家家底也厚,五石散在当时可是求仙问道的神药,王彬爱他的长女,自然也不会对爱女吝啬。
王彬以为他是在爱女儿,带着女儿一起成仙,结果这五石散只不过是一种精神药品,跟成仙没半毛钱的关系,而王丹虎又食用上瘾,再也离不开五石散。可以想象一个如花少女,家世了得,文化素养又不差,估计长得也不赖,可偏偏天天在家嗑药,而且身体估计也差得不行,也很难生育子嗣,这样的女子即便是公主,估计都很难出嫁。按照墓志铭上所写,王丹虎死得时候五十几岁,这么一个大龄女青年在娘家待了几十年,估计肯定没少受世人的嘲笑。可以说要不是王彬自以为是的爱,也不会最后误了女儿一生。
古代女子地位很低,几乎一生都依附丈夫而生。古代女子出嫁后就很少在回到娘家,年老去世之后,因为在夫家辛勤劳作,最后与丈夫合葬,享受子孙后代的供奉,这是古代常女子正的人生轨迹。而像王丹虎因为自己的问题嫁不出去,在当时她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当然因为王彬家世显赫,她不至于沦落街头,但她也无法享受一个正常女子该享受的天伦之乐,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父亲无知的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3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