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小叶锦鸡儿的功能用途

中药名 小叶锦鸡儿

小叶锦鸡儿的功能用途

蒙药名 乌和日一哈日嘎纳(《蒙药正典》)

别名 连针、柠鸡儿、阿拉他嘎纳

学名 Caragana microphylla Lam。

入药部分 果实、花、根入中药。

根入蒙药。

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花及果实,阴干备用;夏、秋季采挖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切片备用。中药生用。

蒙药切段生用。

药材鉴别 性状花单生,皱缩成条状,密被绢状短柔毛;花萼钟形或筒状钟形,基部偏斜,密被短柔毛;花冠**至棕**。气微,味微甘、涩。荚果扁长条形,有的带宿存萼,深红褐色或红棕色,无毛,顶端斜长渐尖。种子细小类圆形,直径约0.3毫米,黄棕色至棕褐色。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经内蒙古医学院药学系天然药化教研室研究,根已分离出两种亲脂性生物碱,三种亲水性生物碱;还有四种黄酮类,皂甙,内酯和酚类等成分。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本品煎剂口服或皮下注射及其所含植物甾醇油剂皮下注射对大鼠蛋清性及甲醛性踝关节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煎剂口服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无明显抑制作用,且既无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也不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

2.镇痛作用 本品煎剂及所含植物甾醇油剂腹腔注射可抑制小鼠扭体反应(醋酸法),呈现明显镇痛作用。

3.对血压的作用给麻醉兔静脉注射小叶锦鸡煎剂,产生降压作用,并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其所含的成分A可翻转肾上腺升压作用,但降压作用微弱,成分E有降压作用,但不能翻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故煎剂的降压作用,可能是A、E二成分作用之和。实验证明,小叶锦鸡儿总生物碱给麻醉兔静脉注射有升压作用。

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豚鼠组胺喷雾引喘实验表明,口服本品煎剂有一定平喘作用,但氨水喷雾引咳法及酚红排泌法表明本品对小鼠无镇咳、祛痰作用。

5.其他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有一定抑菌作用。

6.毒性小叶锦鸡儿的总生物碱对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3.613克/公斤。

性味功能 中药果实:味苦,性寒。清热解毒。花:味甘,性平。养血安神。根:味甘、微辛,性微温。祛风止痛,祛痰止咳。

蒙药味苦,性凉、轻、燥。清热,消“奇哈”。

主治 中药果实:治咽喉肿痛。花:治头昏,眩晕。根:治眩晕头痛,风湿痹痛,咳嗽痰喘。

蒙药治脉热,高血压症,头痛,痈疮,咽喉肿痛,肉毒症。

用量用法 中药9—30克,水煎服。

蒙药多入丸散剂。

中草药:鸡子壳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

 出自《蜀本草》。

 1.《蜀本草》:鸡头,以丹雄为良。

 2.《会约医镜》:雄鸡头大能发痘,或头面陷伏,食之最妙。当灌浆时,不拘鸡头,即鸡肉亦妙。

 拼音名JīTóu

 英文名Chickenhead

  来源

 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头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杀时,取头部去毛洗净,烘干备用。

 原形态家鸡,家禽。嘴短而坚,略呈圆锥状,上嘴稍弯曲。鼻孔裂状,被有鳞状瓣。眼有瞬膜。头上有肉冠,喉部两侧有肉垂,通常呈褐红色;肉冠以雄者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较美,有长而鲜丽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壮,跗、跖及趾均被有鳞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跖部后方有距。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家鸡因饲养杂交的关系,口种繁多,形体大小及毛色不一。食物主要为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雄鸡善啼。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化学成份鸡冠含透明质酸(hysluronicacid)。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宣阳通络。主小儿痘浆不起;时疹疮毒;蛊毒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烧灰酒服。

鸡子壳

(《日华子本草》)

异名鸡卵壳(《医学入门》),混沌池、凤凰蜕(《纲目》),混沌皮(《医林纂要》),鸡子蜕(《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壳。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化学成分含碳酸钙91.96~95.76%,有机物3.55~6.45%,碳酸镁、磷酸钙及胶质等。壳的色素有卟啉。

功用主治治停饮脘痛,反胃,小儿佝偻病,各种出血,眼生翳膜,头身疮疖,聘耳流脓。

①《日华子本草》:"研摩障翳。"

②《本草备要》:"研细,麻油调,搽痘毒。"

③《本草再新》:"能消疽瘤,解毒,治气,下胎。"

④《随息居饮食谱》:"治小便不通,暨饮停脘痛。外治痘疮入目,白秃,聤耳,下疳,囊痈。"

⑤《现代实用中药》:"焙燥研细末,开水服,治粘膜性胃炎,胃痛及佝偻病,肺结核,骨结核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细为散,0.5~2钱。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油调敷。

选方①治反胃:抱出鸡卵壳为末,酒调服二钱。(《纲目》)

②治小便不通:鸡子壳、海蛤、滑石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米饮下,日三。(《圣惠方》)

③治眼卒生翳膜:鸡子壳(抱子者,去膜,取白壳皮研)一分,贝齿三枚(烧灰)。上药同研令细,入瓷盒中盛,每取少许,日三、五度点之。(《圣惠方》鸡子壳散)

④治小儿头身诸疮:烧鸡卵壳,研,和猪脂敷之。(《子母秘录》)

⑤治耳疳出脓:抱出鸡卵壳,炒黄为末,油调灌之。(《杏林摘要》)

⑥治下疳:抱过鸡子壳(煅存性)、黄连、轻粉各等分。乳细,香油调搽,止痛结靥。(《疡医大全》)

⑦治头上软疖:抱出鸡卵壳,烧存性,研末,入轻粉少许,清油调敷。(《世医得效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营养不良、佝偻病、手足搐搦症

共观察205例(营养不良56例,佝偻病139例,手足搐搦症10例),除9例伴有慢性消化不良外,均痊愈或基本痊愈。痊愈或好转时间最短20天,最长3个月;手足搐搦症服药3天后即停止抽风,但仍须继续服药,直至身体健壮为止。用法:将蛋壳洗净烤干,研粉过筛(愈细愈好)备用。6个月至,1岁每次0.5克,1~2岁每次1克,每日2次。如加服胃蛋白酶、咦酶、淀粉酶等助消化药,佝偻病骨胳畸形明显者加用浓维生素AD滴剂或维生素D2等,则更可提高疗效。

②治疗各种出血

对外伤出血,可将鸡蛋壳洗净捣碎,研成极细粉末,高压消毒,烘干后局部外用。用时先清洗创口,涂红汞液,而后撒布适量蛋壳粉,外用消毒纱布包扎。治疗600余例,无1例化脓。对于咳血、吐血、衄血、便血等,用鸡蛋壳粉6克配合适量食盐及维生素C,一日3次分服,连服2~7日。鼻衄患者可同时用棉球蘸药粉塞鼻。

此外,用鸡蛋壳粉内服,每次2克,每日3次,还可治疗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胃酸过多、口臭等。

提醒您:鸡子壳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36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