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这是什么草药。当地人叫地龙根。长得象笋干。一节一节。说是可以治咳

治咳嗽最有效的偏方,你知道几个?咳嗽偏方有很多,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应该使用不同的偏方,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咳嗽可以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痰温咳嗽、痰热咳嗽、气虚咳嗽、阴虚咳嗽等,用偏方前需要先明确患者病因和症状。

这是什么草药。当地人叫地龙根。长得象笋干。一节一节。说是可以治咳

治咳嗽最有效的偏方

1、风寒咳嗽: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治疗宜宣肺散寒止咳。

(1)紫苏粥:紫苏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苏叶、生姜、大枣,趁热服用。

(2)葱白粥: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

(3)杏仁萝卜煎: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核桃生姜饮:核桃肉5枚捣烂,生姜汁适量送服。

2、风热咳嗽:特点是咳嗽,痰黄黏稠,鼻流浊涕,咽红口干等。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1)二汁饮:鲜藕汁、梨汁等份,生服。

(2)萝卜冰糖汁:白萝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适量隔水炖化,睡前1次饮完,连用3~5次。

(3)葱白梨汁:葱白连须7根,梨1个,冰糖适量,水煎服。

(4)丝瓜花蜜饮:洁净丝瓜花10克,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盖焖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5)橄榄萝卜饮:橄榄400克,萝卜500~1000克,煎汤代茶饮。

(6)蜂蜜萝卜汁:白皮萝卜1个,洗净,挖空中心,将蜂蜜100克装入,置大碗内,加水蒸熟服。

(7)红皮萝卜洗净(不去皮),切碎后加入麦芽糖2~3匙,搁置一夜,将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饮服。

(8)牛蒡粥:鲜牛蒡根研碎滤取汁100毫升,粳米50克,共煮粥,趁热服。

3、痰温咳嗽:特点是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早晚咳重,常伴有食欲不振、口水较多等症。治宜燥湿化痰。

(1)橘皮粥:鲜橘皮30克,洗净,切丝,大米100克,加水煮粥。

(2)薏仁粥:薏苡仁50克,粳米100~200克,共煮成粥,常饮服。

(3)二陈二仁粥:陈皮9克,半夏6克,茯苓12克,薏仁15克,冬瓜仁15克,粳米100克。前五料水煎,沸后约10分钟,去滓取汁。加粳米及适量水,同煮为粥。

(4)薏米杏仁粥:薏米50克,杏仁(去皮尖)10克。薏米洗净,加水煮成半熟,放入杏仁,粥成加少许白糖。

(5)柚皮饮:柚子皮适量,水煎服。

4、痰热咳嗽:咳嗽,吐黄痰,伴口渴、唇红、尿黄、便干等症。治宜清热化痰。

(1)荸荠海蜇饮:荸荠200克,海蜇皮100克,水煎,分服。

(2)秋梨白藕汁:秋梨去皮、核、白藕去节,各等量,切碎,取汁,频服。

(3)芦根粥:鲜芦根150克,竹茹15克,生姜3克,粳米50克。先煎前二味药取汁,入米煮粥,待熟时加生姜,稍煮即可。

(4)杏仁糖:带皮苦杏仁、冰糖各等份,研碎混合,刺成杏仁糖,早服各冲服3克。

(5)核桃仁150克,冰糖200克,山楂50克。先将核桃仁水浸糜成浆,再将山楂熬成汁,去滓,入冰糖及核桃浆同煮熟。随意食。

(6)冬瓜子15克,加红糖少许,捣烂后开水冲服,一日2次。

5、气虚咳嗽:特点是咳嗽日久不愈,咳声无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等。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止咳。

(1)豆腐煲:豆腐250克,红糖50克,生姜5片,慢火煲1小时,每晚睡前食用,连服1周。

(2)杏仁、萝卜、猪肺汤:猪肺、白萝卜各1个(切块),杏仁9克,共炖烂熟食。

(3)海带根500克,生姜75克,红糖适量。加水熬成450毫升的浓缩糖浆,每次15毫升,日3次,10在为一疗程。

(4)黄芪粥:黄芪20克,粳米50克。黄芪加水500毫升,煮至200毫升,去滓。入淘净粳米,加水煮至粥成。温热顿服。

(5)猪肺薏仁粥:薏米150克,猪肺1个,切丁,共煮成粥。

(6)花生红枣汤:花生米、大枣、蜂蜜各30克,水煎。食花生、枣,喝汤。日2次。

6、阴虚咳嗽:特点是干咳少痰,咳久不愈,常伴形体消瘦、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症。治宜滋阴润肺止咳。

(1)门冬粥:天门冬15~20克,粳米60克,冰糖少许。先煎天门冬取汁去滓,入粳米同煮为粥、粥成加入冰糖。每日早起空腹服用。

(2)银耳粥:银耳2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银耳加水煮至六成熟,入米共煮成粥,直锅前加冰糖。

(3)百合粳米粥:百合50克,粳米100克,红枣5~10枚,赤子豆30克,白糖适量,先将红小豆煮至半熟,入粳米、百合、红枣同煮为粥,粥成后加入白糖。

咳嗽饮食注意事项

1、忌寒凉食物。咳嗽时不宜吃冷饮或冷冻饮料。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就是说身体一旦受了寒,饮入寒凉之品,均可伤及人体的肺脏,而咳嗽多因肺部疾患引发的肺气不宣、肺气上逆所致。此时如饮食过凉,就容易造成肺气闭塞,症状加重,日久不愈。

2、忌肥甘厚味食物。中医认为咳嗽多为肺热引起,儿童尤其如此。日常饮食中,多吃肥甘厚味可产生内热,加重咳嗽,且痰多粘稠,不容易咳出。对于哮喘的患儿,过食肥甘可致痰热互结,阻塞呼吸道,加重哮喘,使疾病难以痊愈。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孩子咳嗽时胃肠功能比较薄弱,油炸食品可加重胃肠负担,且助湿助热,滋生痰液,使咳嗽难以痊愈。

3、忌鱼腥虾蟹。一般人都知道咳嗽需忌“发物”,不宜吃鱼腥,鱼腥对“风热咳嗽”影响最大。咳嗽患儿在进食鱼腥类食品后咳嗽加重,这与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对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对某些鱼、蛋过敏的小孩子更应注意,其中以白鲢、带鱼影响最大。

4、忌甜酸食物。酸食常敛痰,使痰不易咳出,以致加重病情,使咳嗽难愈。咳嗽严重时苹果、香蕉、橘子、葡萄等都不宜吃,吃甜食也会助热,使炎症不易治愈。民间有“生梨炖冰糖”治疗咳嗽的习惯,这种吃法对咳嗽初起(新咳)是不妥当的。

5、忌食用橘子。许多人认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于是让患咳嗽的孩子多吃橘子。实际上,橘皮确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生热生痰。而一般的孩子不可能不吃橘肉只吃橘皮。

6、忌吃花生、瓜子、巧克力等。上述食品含油脂较多,食后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

7、忌食用补品。不少家长给体质虚弱的孩子服用一些补品,但孩子咳嗽未愈时应停服补品,以免使咳嗽难愈。

鱼腥草

[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

鱼腥草鲜汁对金**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加热后作用降低。早年曾报道本品煎剂对金**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抑制作用,最近报道多数认为煎剂作用弱或无。有效成分主要是癸酰乙醛(鱼腥草素),后者对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革兰阳性芽孢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鱼腥草素易随水蒸气蒸发,由水蒸气蒸馏制取的鱼腥草注射液已作为抗菌消炎药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但也有报道认为鱼腥草注射液中癸酰乙醛含量甚微,鱼腥草注射液在体外及小鼠体内并无抗菌活性,鱼腥草挥发油水溶液也未发现有抗菌活性[4]。这可能同癸酰乙醛性质不稳定,提取后很易聚合有关。人工合成的鱼腥草素为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性质稳定,保留了鱼腥草素的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80ug/ml。

2. 抗病毒作用:

鱼腥草煎剂在体外对京科68-1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11株(ECHO11)的致细胞病变作用。其非挥发油部分,腹腔注射对流感病毒FM1实验感染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经口或滴鼻给药也有一定效果。挥发油部分无效。

3. 免疫增强作用:

鱼腥草煎剂和鱼腥草素均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血清备解素的水平,用于慢性气管炎患者可观察到它能提高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给药4日后与给药前比较,血清备介素量成倍增加。

4. 利尿作用:

实验证明本品有明显利尿作用。这一作用除因含大量钾盐外,可能与所含槲皮苷扩张肾血管,提高肾血流量而利尿有关。

5. 体内代谢过程:

合成鱼腥草素给大鼠灌服,在胃肠道中半衰期为3.5小时,大鼠静注20分钟后,药物分布以肺最多,因此可能有利于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其次为心、肝、肾,血清内含量很低。在组织中代谢消除较快,2小时后各组织已查不到药物存在。离体温孵也证明各种组织均能迅速使药物转化。尿中未能测得药物,表明药物主要在体内代谢消除。

6. 毒性:

鱼腥草毒性很小,未见中毒报告。合成鱼腥草素,小鼠灌胃给药LD50为1.6±0.081g/kg,静脉注射每日75~90mg/kg,约相当于人用量200倍,连续7日,未致死,解剖检查也未见异常变化。合成鱼腥草素体外实验有一定溶血作用,加入血清则此作用减弱或消失,体内应用未见溶血,可能因血清产生的保护作用。

[性味功能]

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

[主治]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蛾,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薰洗。

[附方]

1. 治肺痈:

蕺,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

2. 治肺痈吐脓,吐血:

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分。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3. 治痨咳,盗汗:

折耳根叶63g,猪肚1个。将折耳根叶放在猪肚内,炖烂。汤肉齐服,分3次服,每日服1次,3日1剂,连用3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4. 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

鱼腥草、厚朴、连翘各9g。研末。桑枝30g,水煎,冲服药末。《江西草药》

5. 治慢性鼻窦炎:

鲜蕺菜捣烂,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数次。另用蕺菜21g,水煎服。《陕西草药》

6. 治扁桃腺炎:

鲜蕺菜、鲜筋骨草各15g,柚子(种子)适量。共捣烂绞汁,调蜜服。《福建药物志》

7. 治痢疾:

鱼腥草18g,山楂炭6g。水煎,加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8. 治疗痔疮作痛:

鱼腥草捣烂敷之。痛一二时,不可去草,痛后一二日即愈。《积德堂经验方》

9. 治痈疽肿毒:

鱼腥草晒乾,研成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消,已成脓者能溃(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药》

10. 治痔疮(不论内外):

鱼腥草,煎汤点水酒服,连进三服。其渣薰洗患处,有脓者溃,无脓者自消。《滇南本草》

11. 治 *** 边肿硬,痒痛不可忍者:

鱼腥草一握。煎汤薰洗,仍以草挹痔,即愈。《急救良方》

12. 治妇女外阴骚痒,肛痈:

鱼腥草适量。煎汤薰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13. 治疥癣:

鲜鱼腥草捣烂外敷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14. 治恶蛇虫伤:

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处杵烂敷之。《救急易方》

15. 治热淋,白浊,白带:

鱼腥草18~30g。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16. 治尿道炎,膀胱炎:

鱼腥草根茎6~9个,灯心草3~6g。水煎服。(南药《中草药学》)

17. 治小儿腹泻:

蕺菜15g,炒山药6g,炒白术3~5g,茯苓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18. 治食积腹胀:

鲜鱼腥草30g。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19. 治小儿脱肛:

鱼腥草擂如泥,先以朴硝水洗过,用芭蕉叶托住药,坐之自愈。《永类铃方》

20. 治荨麻疹:

鲜鱼腥草捣烂,揉擦患处。(南药《中草药学》)

21. 治肝炎:

臭臊草、水荖根、石壁黄、茜草、桶交藤各20公克、黄水茄40公克,炖猪小肚服。

22. 治咳嗽、解郁:

取全草70~100克,水煎,冲鸡蛋服。

23. 治高血压:

取全草与仙草各70~100克,水煎服。

24. 治膀胱炎、尿道炎、小便淋痛:

鱼腥草、黄花蜜菜、咸丰草、笔仔草各20公克,水煎服。

25. 治痢疾,解热:

鱼腥草、车前草各40~75克,水煎服。(21~25方引自《台湾植物药材志》)

[附注]

1. 虚寒证慎服。

猴头菇鸡汤

材 料:

(1)鱼腥草 半斤

(2)猴头菇 四两

(3)鸡 一只

(4)蒜头 二两

(5)姜片 一两

前 处 理:

(1)鱼腥草以适量水煎煮半小时,过滤,留汤汁备用

(2)鸡切块,以沸水烫过备用

(3)猴头菇洗净切块备用

烹调步骤:

(1)起油锅,蒜头爆香

(2)入鱼腥草汁、烫过之鸡肉、蒜头、姜片共煮二十分钟

(3)再加入猴头菇块续煮五分钟,适量调味即成

功 效:开胸利膈,疏气止咳,健胃强精。宜胸闷郁滞虚咳,胃脘冷痛,精力衰退。

中药戒烟汤:鱼腥草30克、地龙、远志各15克,藿香、薄荷、甘草各10克,人参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5次饮服,效果颇佳。

中药戒烟茶:鱼腥草250克,水煎当茶饮,每日早晚各煎1剂服用,即可达戒烟目的。

中药戒烟酒:鱼腥草60克,远志、甘草各20克、地龙、薄荷、藿香各15克研碎浸于1公斤60度的酒中,然后加盖密封半月后饮用。戒烟时,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8~12次。

希望能解答你的问题,参考: 自己,功效和介绍:

鱼腥草,俗称猪鼻孔、侧耳根,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根或全草。“药食同源”,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鱼腥草作为野菜佐食。相传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炼意励志之时,曾带领众人择蕺菜(鱼腥草)而食之,以充饥废荒;魏晋时起,蕺菜便正式作为药用,以“鱼腥草”之名收入医药典籍。在历史变迁发展中,它便一直扮演药、食两用的双重角色,为民众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发挥著作用。随着现代人们愈来愈崇尚自然、追求真朴,在各地(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野生或家种的鱼腥草已成为大众餐桌上身价倍增的“大路野菜”。

鱼腥草作菜,生食最佳,其香气独特、口感别具、风味适口可人。凉拌佐餐使人大开胃口,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也有炒食、煎汤、煮粥、炖肉的不同食疗方法。

鱼腥草入药,中医认为其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单用或配伍复方,内服外用或民间多种食疗方法的使用均疗效确切。药理研究,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如在1:40000浓度的鱼腥草液中,对金**葡萄球菌仍有抑制作用,故它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效能。鱼腥草素现已制成片、针、冲、雾化等剂型,广泛用于人体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有资料表明,国外从鱼腥草中分离出一种防癌抗癌物质,除对胃癌有效外,并对中晚期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直肠癌也有一定的治疗调整作用。在日本,鱼腥草受到青睐,传统上称之为“十药”,作为时髦的保健佳蔬,认为鱼腥草有抗菌、消炎、助消化、清热、解毒、抗过敏、抗辐射、防癌抗癌等明显作用,除采用传统汉方、药膳食疗外,还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饮料等食品添加)等方式应用。

目前,国内外把鱼腥草素已用于贫血、便秘、胃肠炎、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多种炎症、癌症等方面疾病的预防、治疗与辅助治疗,预示著鱼腥草在营养保健、防病祛疾上尚具有实用开发前景。

食谱:

配方:鲜鱼腥草l00克 莴苣(莴笋)300克海蜇100克 盐5克 姜5克 葱5克 酱油10克 醋5克 芝麻油5克 大蒜10克 1美食

制作:

1.把鱼腥草洗净,去掉黄叶及老化部分;海蜇洗净,煮熟,切丝;姜切丝,葱切段。

2.将莴苣去黄叶,剥去皮,洗净,切细丝,加入盐2克,腌渍20分钟,用手挤干水份,待用。

3.把海蜇、鱼腥草、莴苣、姜、葱、盐、酱油、醋、芝麻油放盆内,拌匀即成。

此汤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排脓。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兼肺痈胸痛,咳吐脓痰,小便黄少患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41106.html